《辛德勒的名单》电影观后感1000字四篇
推荐文章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000字<一>
《辛德勒的名单》是我有史以来看过最沉重同样也是最能闪现出人性生命的光辉的一部电影。奥斯卡·辛德勒最开始的形象并不是那么的高尚伟大,具有他人的爱戴,恰恰相反他最开始的形象可谓是一个吃喝玩乐,无一不通的一个人,而且打算准备借战争之机发一大笔可胃说是“不义之财”的一个奸商,而且在当时为了发财,在酒吧及其他地方到处结交军官与党卫军,恐怕他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本为他发财准备的人缘,后来竟变成了为挽救那1100个犹太人而打下的基础,后来他为了寻找又廉价技术又高的工人他将商业的眼光瞄向了犹太人,因为其技术工人每天7马克其他则为5马克,但都是给政府部门,犹太人分文未得,当然在此之前辛德勒还不但下了一个搪瓷厂发战争财,还要一个叫欺泰思的人当助手兼会讨,后来辛德勒目睹了那惊人的惨状——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大屠杀,我认为辛德勒于此受到了第一次的良心启发,这后来他经过了一番交涉他又可以继续开工厂……,他经过几次磨难后,辛德勒终于将他人性中的人道主义,他终于做出了伟大的决定,他将一箱箱钱给了那个集中营的司令头了——戈特与此同时他由这此钱挽救了一个个的无辜的的人,他一次次地去见朱利欺分手想得到更多的名额,最终他得到了一份长长的名单——能挽救1100人的名单。在整个电影的最后他还力劝阻那此来,此来“清冼”他们的德国士兵让他们放下武器,返回家乡,不要再充当枘粹的刽子手,而是做一个“人”,士兵们听他所说无不垂头悄然离去,后来工人们把假牙融化取出金子打铸成了一个质朴的戒指,上面用希伯来语写了一句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我于这篇电影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不仅是为犹太人惨受屠杀的场面而受震撼,还是为辛德勒那惊人的勇气而震撼,我于其中看见了在我们所在时代大半个世纪以前的事,犹太人的惨状,痛苦,却对此无能为力,但却对未来充满希望与那些德国军官的,享受、贪婪,杀人如无,毫无人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德国军官更是竟以杀人为乐趣,这没有不体现当时浓重的黑暗的社会背景而最开始的辛德勒这位发战争时的奸商同样也是符合那黑暗的社会,但是在后来,这位原来可以说是一位花花公子的一个人竟可以在实际的后来,他的内心闪现出了惊人的人性,人道主义的精神他一次次的用钱财贿赂军官,以求争取得更多的名额或使其他德国军官不得随意在集中营杀害犹太工人,甚至以至后来用钱财购买军工械来搪塞军官,甚至以自己倾家荡产,分无分文都要来拯救那群虽无辜但却与自己毫无关联的犹太人,而在后来他更是伟大的在德国宣杀投降后,他在工厂里发表演说,企图在那些士兵执行最后一项任务前听一听他的话语,最后他成功了,他不仅以勇气拯救了全工厂的犹太人,还拯救了那些德国军官的心,使他们重新寻找拾回了人性,辛德勒于此的每一个举动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芒,尽管可能,他只能堪堪以一份名单拯救1100人而其他的大部分人都惨遭屠杀,但这一份拯救性命的名单,他不仅仅单单只是一份名单,还是于如此浓重黑暗的社会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虽微弱,但顽强的一丝以人性为火光的一丝火苗,这一丝火苗,虽微弱虽瘦小,但却有着让其他社会黑暗无法触碰的圣洁,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丝人性的光芒才使辛德勒有了如此之大的转,固然他是倾家荡产,固然他是一名失败的商一,一名破产的企业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拥有着人性,良知,正义,懂得是非的,将人道主义发挥出来的一个不平常不普通的一个“人”。“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想伟大的辛德勒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拥有着至高无尚的人性的一个普通“人”。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000字<二>
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
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辛德勒的名单》——一部被喻为旷世之作、获了七个奥斯卡奖项的电影。当电影结束时,心里莫名地感动,莫名地震撼。从没试过对一部电影如此的执迷,但我知道有着这种震撼感受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
电影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名为辛德勒的德国商人从压榨战俘赚取暴利到觉醒并付出自己的身家来解救犹太人的故事。辛德勒是英雄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不完美但真实,他是一个真实的英雄,并且是一个时势造的英雄。
起初,辛德勒并没有想过要当一个英雄,在他眼里,钱才是唯一。他用大把大把的金钱贿赂,与德国纳粹军官打好关系;他慧眼识英才,聘请吏顿当他的会计师;他诱使兼威迫犹太商人出钱投资他的工厂;他拒绝使用稍贵一点的波兰劳动力,而用廉价的犹太战俘……他所作的一切,仅仅有一个目的:赚取金钱。他跟他妻子说,他以前经商失败是因为缺乏一个因素——战争。作为一个商人,他只把战争看作一个良好的商机,什么正义与邪恶都排除在他的思维中,他只是在想怎样才能让自己“空手来到这里,带着两只旅行箱离去,装满了世上的财富”。
但在与犹太人的频繁接触中,他开始觉醒了,尽管一开始他自己也不太愿意承认。例如,当他发现吏顿以招工的名义收下一些老残病弱的犹太人时,他对此表达强烈的不满。可是后来,他的机工,一个独臂的老人被纳粹军人枪毙后,他却也不由自主地激动,并为此在纳粹军官前争论。还有一次,一个年轻的犹太女子前来拜访,恳求辛德勒将她的父母招收到他的工厂以此来逃避杀身之祸。他拒绝了,他说他的只是工厂,并不是要收留所。可是后来,他却用自己的手表来交换这两位老人并将他们收入工厂。
他真正完全的转变来自亲眼目睹纳粹军兵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的一幕幕惨象,特别是看见那个穿着红衣服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小女孩。导演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辛德勒转变的象征。当他发现吏顿被捉进即将离去的火车时,他心急如焚,并努力将其解救出来,这时的他之所以要尽力解救,不仅仅因为吏顿是一个会为他挣钱的会计,还因为在他心目中,已经把这个勇敢善良的犹太人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在他生日那天的晚会上,他吻了那个代表员工来送蛋糕的犹太女孩,不是因为她长得美,而是因为一种出自内心的感激,尽管后来他因为这一个吻而被抓进监狱,但我想他决不会因为这一吻而后悔。当他走进中尉的地牢,安慰那一个温顺却受到毒打的海伦时,他是出于一种真诚和欣赏,这时的他已经忘却自己是纳粹党员而海伦是“劣等的犹太人”……
最足以说明辛德勒是一个英雄的莫过于一份“辛德勒的名单”了。德军要撤离科拉科时,犹太人将被转移到集中营,辛德勒以生产军火需要大量劳力的名义,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一个个名字,一条条生命,因为被列入名单而得以在纳粹暴行中保存下来。因为工厂无法生产出合格的军火,为了避免军方的怀疑,辛德勒唯有从别的工厂购买军火再卖给军方,为此他几乎破产了。当战争结束时,那一群“辛德勒的犹太人”得以解放了,而辛德勒却要开始自己的逃命之涯。工人们在送别时送他一枚刻着“救人一命等于救了全世界”的戒指,而他却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他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针两条命……”吏顿握着他的手说:“你已经做了很多。”
的确,辛德勒已经为犹太人做了很多,他是一个英雄,至少名单上的犹太人以及其后代永远会这样认为。因为战争,他暴露了作为一个商人天生对金钱的贪婪和不择手段;也因为战争,他觉悟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正义的追求。也许也就是在战争的背景才成就了一个辛德勒这样的英雄,一个不完美却真实的英雄。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000字<三>
“立意”是电影里面非常重要的元素,它的正确与否,往大了说,承载着导演的三观;往小了说,决定着电影的品相。这一篇非标准影评,我打算拿出四部电影两两做比较,希望能够像戴上VR眼镜一样,可以更直观、更立体地体会这一点。
有些事情无须比较,因为越比较越烦恼,譬如财产。比你有钱的人多的是,一山比一山高,所以,绝大部分的人大概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阿Q精神安慰自己。当然,有些事情必须比较才能够得出结论,譬如演技。举个例子,在电影《枪火》里面,吴镇宇与吕颂贤之间的差距是孙悟空翻好几个跟头也抵达不了的。
先比较一下《辛德勒的名单》与《金陵十三钗》吧。前者出自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之手,后者出自中国导演张艺谋之手。两者的“立意”基本雷同,围绕的均是“杀戮中的庇护所”这一主题。涉及到生与死,我想,没有人会一心求死而不向往苟且偷生。前者的“立意”没有任何问题,辛德勒以一己之力将深陷“地狱”中的人一个个拉拢到“天堂”里面,最后,还为自己没能救更多的人而忏悔,从而使电影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后者的“立意”相对而言就逊色很多,甚至容易产生歧义,一命抵一命这个选题并不高级。妓女的命就不值钱吗?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个idea本身就很low。
再比较一下《拯救大兵瑞恩》与《集结号》。前者依然出自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之手,后者出自中国导演冯小刚之手。前者的“立意”非常单纯,无非就是几个人深入“虎穴”拯救一个人;后者则花了大量篇幅纠结于究竟吹没吹集结号这个问题,这件事被过度渲染,甚至盖过了战争本身。吹了怎样?没吹又怎样?它有那么重要吗?
再回到《辛德勒的名单》当中。这是一部时长超过三个小时的电影,而且画面是黑白的,耐性不高的人估计无法静下心看完,毕竟,这个时代如此的浮躁。电影中出现的唯一一抹亮色是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从辛德勒的视角看过去,一袭红衣的小女孩正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一个又一个高大的士兵中间。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黑白画面看似削弱了战争带来的残酷性,但当红衣小女孩的尸体被担架抬出来的一刹那,扎眼的红色却成倍地刺痛了观众的心。辛德勒也是看到这一幕之后才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救人举动的。人命就像商品一样,可以用钱来换。他不惜倾家荡产,陆陆续续拯救了一千多条人命。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救人千命胜造几级浮屠?辛德勒的一生本可以过得很好,有身份,有地位,有金钱,有女人……然而,有所失必有所得,他最终受到了众多犹太人的尊敬,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荣誉。他们告诉辛德勒,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此类推,好人想变成坏人很容易,坏人想变成好人则很难。在电影《无间道》里面,刘健明说,自己以前没的选,现在,他想做一个好人。我相信他说的话。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000字<四>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是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于1993年拍摄的一部轰动世界的宏篇巨制。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纳粹党党员。他善于利用与纳粹军官的关系谋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然而这些人得到了这份工作就等于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作为战争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然而纳粹对犹太人残酷的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这时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的保护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威胁。他制定了一份声称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他们的一一幸存下来。他越来越受到了纳粹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迫害,一如既往地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
我觉得纳粹简直是太残忍了!像疯子一样地迫害犹太人,可以说是不把犹太人当人:他们命令军官把犹太人关到条件极差的集中营;有用的就留着干一些事,只要干的事稍微有一点点不好就会被杀死,甚好至这些军官只要心情不就会乱杀人;那些老弱病残的就更别说了,只有送到奥斯威辛就先把头发剪了,再把他们毒死,最后用火烧掉。
我觉得辛德勒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有同情心的好人。也可以说是纳粹党里的正常人。因为在战争这个残酷的现实社会里,所有的人的人格都已经扭曲变形了。但是辛德勒没有,他还是一个正常人,他还有人格,还有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良知:刚刚开始他用犹太人是为了赚钱,因为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当然人肯定有一点贪心;后来他良心发现纳粹真的很坏、很残忍、于是他就开始用钱救犹太人……可见和平真的很可贵啊!我们应该尽力去维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