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五篇精选
推荐文章
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5篇
《孔雀》讲述了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安阳的一个五口之家的故事。接下来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一
看过很多电影,很少去写过后感,更不曾在深夜码字。《孔雀》可能这些年是唯一的一部了,并不是这部电影觉得很好,只能算小众电影,而是因为它让我感觉到时代与人生最强烈的一部电影,时光穿梭平淡真切,没有浮夸,也没有渲染,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自然至极。
时光回溯到七八十年代,河南古域安阳,小城住如此一家,父母、哥哥、姐姐、弟弟。父母实实在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实人,而大哥是憨厚愚笨的傻人,姐姐却很执着倔强,弟弟年少更是安静得出奇。从开端至结尾,剧情平稳,几乎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事情。而恰恰如此,更能衬显出时光的无息是多么的残酷与无情。山河回转,天地崩塌,模样苍老,红颜更改,这一切都抵不过细水时间无痕的雕琢。从指间,脸庞,轻然流淌。
影片人物鲜明,哥哥为人愚笨,老实无争,只因为在小时候生病,而被病坏了脑子,或许正因如此,人生给他的苦难少于欢乐,在电影里面,他受到的摧残,相对少了很多;也许可能,失去与得到之间,上天可能有一个天平在衡量。
姐姐二十出头,骨骼清瘦气质优雅,性格却很倔强。总对明天充满一大堆的幻想,或许如此,她受的苦难相对旁人来说是最多的了。面对现实的无奈,生活的逼迫,棱角逐渐被磨平,失去了信心,也就不再反抗,被迫屈就于现实。她的争斗越是激烈,她受的伤便会越深。无论是梦想,还是爱情,抑或是生活,每一种都能够让她伤得体无完肤。
弟弟年龄是最小的,按正常的逻辑来说,他本该是最轻松的一代,可有时候并不是如此。十七八岁的年纪,本应该是活蹦乱跳,叛逆轻狂,可他却是安静异常。仿佛安静便是他年轻的模样,只是在面对人生的这场角逐之中,他的选择,依然是如此的荆棘满刺。不管是落魄,亦是受伤,他一直都是安静的承受,没有争斗,就像看不到他的痛苦一样。
如果说姐姐代表的是坚持,那么他代表的便是放弃。面对人生的苦难,他也不反抗,他选择了承受。年少为夫亦为父,没有年轻人的梦想。他爱与老人对弈,抱儿逛园。轻狂,桀骜,从来都不存在于他的年少。
最重要的主人公是姐姐,看看姐姐的模样与背影,就像我们这些年轻人,充满理想,桀骜不驯,不知天高,不晓地厚。不吝啬时光,无尽的挥霍。在面对生活的迫压,她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和爬起。是无奈与心酸,我不得而知,因为人生并没有感同身受这个词。爱情里面,她也充满幻想,但无可厚非的她依然是一个失败者,面对生活的现实时,她突然说要结婚。可能她真的太累了,只想找个栖息的地方,嫁前同他有过一段对话,他觉得这一切太过突然,想先够了解再结婚。她说"再怎么了解,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也坏不到哪里去。“如此平淡,如此无奈。到底是太寂寞或是太累,然而这样的感情,迟早就去注定是失败的。
嫁时,他母亲只给了她一个手表做嫁妆,但倔强的她转手给了他哥哥,说给他以后结婚做聘礼。那时我更多的不是心疼,是真的觉得她开始懂事了。出嫁时的画面,给我的印象很深,一家人站在面口,用目光送着女儿出嫁,哥哥傻傻的,呆萌萌的傻笑。她坐着单车,渐渐远去。画面如此真切,没有渲染,平淡,甚至很凄凉。
但她曾经是有过真爱的,在未结婚之前,她遇见了果儿,虽然没有过多的缠绵,但彼此钟心。至于为何没有在一起,其中缘由便不由自知了。
在和小王婚姻破裂之后,她满心的和他弟弟讲,他是一个永远爱她的人。一次赶集,她远远的认出了果儿,可是却发觉他身边多了个儿子,她走过去,对他讲:“我刚刚还在和我弟讲,你会永远爱我呢!”他说:“你是谁?"这么简单的对话,我知道她已心绪翻涌,再见时,已然不相识。纵然是所有的暗流,砰然敲击。
但她强撑的不愿放弃,便是之后,她唯一的一次哭泣。我知道,当所有的软弱席卷而来,她怎不会潸然泪下。只因唯一的王子已为人夫,可她是那么的倔强,那么嘴硬。
“以后我也会有儿子的.。"这么一句,便将现实打回原形。如此平淡,却暗涌如潮。
电影名为《孔雀》,我却不懂得是何实意。结尾之时,一家俨然三家,同嬉戏于孔雀栏外,从途路过,都不得见其展屏。在无人观赏之时,却独自开屏。孔雀的实意是什么?豢养自己,孤芳自赏?或是华光满目?也许是如一个人的绽放?
电影结束时,弟弟说”那年的冬天,父亲去世了,母亲也老了,而我们还好"。某些时候人生无常,就像电影里的那场大雨,来时毫无预兆,更是倾盆而注。来不及准备,只能傻乎乎的站着。弄得慌乱无形,但至少我们还好。
岁月是把杀猪刀,紫了莆田,绿了芭蕉。时光是无情的,也是无敌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珍惜当下,别再挥霍青春。不管一切错乱,沧海桑田,天地无棱,而我们终究还好。
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二
《孔雀》里最好的一场,就是在开头:姐姐在拉手风琴,背后开水壶突突的喷着热气,再远处一个老人枯坐着。这一场可谓完美。首先画面很漂亮,姐姐白衣黑裙,黑白琴键,长长的走廊很有纵深感;其次很好听,姐姐拉手风琴不很熟练,但很抒情,背景里还有水开的声音;再次,也是最好的一点,是把姐姐这个角色的心理性格的主要特色展现出来了。
按照常理,她应该放下琴,起身去灌水。这样一来,她就是个寻常的、懂事的、正常的女孩。但是她继续拉琴,任凭开水在背后翻腾依旧安之若素,她出离生活的性格表现出来了。更细腻的是她的神情安然,不着急,也不愧疚,性格里强硬的一面也出露端倪。再又就是最后曲子拉完,她还是回过头看了那喷气的开水壶,那种无可摆脱和烦躁,也出来。这场是我看了几遍之后,才觉出好的。第一次看时,觉得很奇怪,这个剪多次的电影,为什么留下这个没有叙事、也不提供叙事动力的场景呢?如果仅是抒情,未免多余。再往后看,全部的场都有用,一个多余的镜头都没有。全部故事看完,再翻过头看第一场,就觉出提纲挈领的好了。
很多人对姐姐买西红柿痛哭那段很有感觉。那场设计的好,好在西红柿,设想如果是买西瓜,那该有多难看。另外,张静初的演技确实帮了大忙。因为这场是在结尾部分之前,算是一个小高潮。但是和片头姐姐的故事离开很远,所以多少还是有点突兀。类似的场我感觉还是小心使用,否则就成了空对空,让人觉得用力过度,还挠不到痒处。
另一场是一家人打煤砖。这一场也很精彩,出了面目始终模糊的爸爸,其他人的性格,也表现出来了。妈妈是最坚忍的一个,姐姐是最早撒手的一个,弟弟是最没用的一个,哥哥还是最没所谓的一个。
我看得最难受的一场,就是姐姐靠在瓶子堆旁边,拉开自己的胳膊左看右看。过了三个镜头,她就拉开伤痕累累的胳膊给她干爸看。这是我唯一觉得戾气很重的一场,在这一场里,姐姐的性格失控了,可以理解,但无法接受。
还有一场,姐姐骑着自行车,拉开降落伞一路飞奔。这场戏可以用张静初自己的话来评价,就是:看起来是现实主义,其实是表现主义。所以这一场毁誉参半。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一场总体很好,特别是果子骂声“他娘的”之后追上来那几个镜头,两个自行车忽前忽后,镜头处理的特别漂亮。但是就在这时,姐姐放声大叫,呜呜的,很泄气。说不出来为什么。如果是果子在旁边起哄大叫呢?如果是背后追跑的孩子欢叫呢?张静初的脸特别不适合欢乐,《芳香之旅》就是个明证。顺便说一句,这场里最牛的演员,是他妈妈,特别是最后的那个镜头里,妈妈倒在地上,拽着降落伞拉自行车。妈妈只是个背影,但她的身体语言很牛,震惊、羞愤、心碎、坚忍、片刻的绝望和执拗,作为一个母亲,她所有的情感编剧连一句台词都没给,全靠拉自行车背影来体现,最后效果还不错。
如果能看到未剪之前的片子,就更能体会这些场的用意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保留作家的手稿,因为上面有剪来剪去的痕迹。
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三
最近看了几部有些名气,但名气又达不到如雷贯耳的地步的影片。这类片子有各自的特色,有些小众和另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褒贬不一,各持一词。称之为“最具争议的影片”,这名头就更让人有一睹为快的好奇与评说的欲望。
《孔雀》这部片子早就听说过,当年也有很多的报道信息,可以说是宣传渲染得到位。但直到今天才看到。
以一个并不专业人士的眼光,我不能简单以好还是不好来概括对这部片子的观后感受。文艺片的细腻与怀旧,在点点滴滴中包含着那种情怀,这些淡淡的感觉也只有那些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人才能感受到。于我,还是有些遥远。片子中的一些场景和细节让人回想起小时候的一些相似的景象。比如一家五口在过道上吃饭,邻居们窜来窜去;那些老厂房和旧衣物……天空是灰蒙蒙的,节奏是缓慢而沉闷的。其中似乎蕴含着更深的韵味和难以名状的情愫。还原了七十年代的景象,勾起了许多往事,令人心起涟漪。
但是这样一部被许多看客津津乐道的片子,在我看来还是有不少难以接受的地方。
节奏缓慢,故事叙述得支零破碎,太过简单,而不真实。更多的像是存在编剧头脑中的一些片断的组合。一些情节显得过于苍白、简单得难以理解。比如,姐姐兴冲冲地拿着酒,想去找那个招兵的军官,但看到军官在与胖姑娘打球,就退怯了。这也太矫情了吧。不符合现实。对于一个强烈渴望当兵的人,怎会这样轻易放弃?而且那个军官看起来很正直,不像是打几次球,吃个瓜就能搞定的人。那个年代的风气也比较淳朴,这种事可能吗?
后来又暗示那个胖姑娘的姐姐更豁得出去,嫁给军官,才取得妹妹的当兵资格。仔细一琢磨,也不对啊。哪有这么说嫁就嫁,就是你愿嫁,别人还未必愿意娶呢。人一北京军官凭什么接受这种贿赂?这情节设计得太离奇。
还有姐姐与拉手风琴老头的相知相识,到后来老头的子女们上门来揍姐姐,都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姐姐为啥喜欢那个老头?是喜欢吗?不过是聊了几句,跟她和弟弟看了场电影。就有老头子女们的大打出手,据说老头还自杀未逐。咋这么奇怪呢。一种不知道哪一类的情感,有一种不知道哪一类的逻辑。看不明白。
果子让姐姐去小树林,姐姐为了得回降落伞,竟把果子一句“你怎么让我还你的伞”,可能只是一句戏谑的话,在那样的年代里,姐姐能立马当着人脱裤子,真是怀疑这姑娘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傻到家了。这样离奇的情节只能产生在编剧的臆想中。
还有后面,弟弟用伞尖戳哥哥的情节,下药毒死哥哥,以及老妈把药喂白鹅等等,许多事情看起来都那么奇怪,不正常。只能说那是一个变态的时代,一个变态的家庭。
究其原因,是因为此剧是由一有点轻度变态的编剧创作的。只有另类,才能有点别样的滋味。有些影片也正是需要以一些不同之处来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有争议的片子大部分是小众片。带着些编剧创作者的另类情怀。
所以说要想脱颖而出,一定要有个性,不管你是不是真能理解,只要有那种另样滋味就行。联想到当今社会许多人为出名而花样百出,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四
看完了,还可以,没吹的那么好,也没贬的那么差,不过有点没看懂,有机会买个没删节版的,好好琢磨一下观后感。
里面符号性的东西很多,但跟我还是少了点共鸣,我是70年代末期生人,里面好多情节我都没经历过,但还是认得的。
很羡慕一家5口在楼道边吃饭的场面,不知道他们主食吃得什么,好像米饭加面条,我们家很少吃饭有那么热闹,最近三个人能在一起吃饭真是难得了。
早上TT里讨论的正好是这部片子,据导演说,这片不是为了怀旧的,如果你只看到怀旧,那只是表面的东西,他更想表达出人性根本的东西。
我觉得这片还行,人性问题有待探讨,演员演的不错,爸爸的沉默寡言,妈妈的坚强和隐忍,姐姐略带点神经质的梦想主义,哥哥不知道真傻还是假傻,傻人有傻服,弟弟似乎被耽误了,那个年代这样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喜欢果子这个人物,可惜他最后没跟姐姐在一起,听人说其中有一段他和弟弟BL的情节被删掉了,我想不通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在一起。
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五
孔雀是高傲的,因为它充满理想——如果你不把它的开屏仅仅视为为求偶而生的必然生理反应,而是当成一种表达和反抗,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反抗平凡的生活。个少女就像这孔雀一样,花样年华,一颗被理想蛊惑的心,梦想得到孔雀开屏之时无与伦比的美丽,于是拼尽所有力气,甚至不择手段,结果追逐的过程遭遇太多不测,跌跌撞撞,直到头破血流。觉得影片《孔雀》里这个叫高卫红的中国女孩与斯嘉丽那么地相似:勇敢、执著、坚忍、恶毒的小伎俩、伪装在温顺外表下一颗狂野的心。抛却时代和种族的霄壤之别,她们如此默契地共同演绎着少女在花样年华的奋斗与追求。
女孩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医生,一个小时患脑炎有点痴呆的哥哥,一个很乖的弟弟,却出了一个不听话的她。这样清白普通的背景,我实在找不出她的叛逆偏激缘何而来;既然有老实巴交的父母言传身教,有正统的学校教育修剪枝权,她是从哪里学会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原则呢?是她性格中与生俱来的过分的任性所至,还是那一切所谓的良好秩序不过是种表象?目光犀利的导演是想借此告诉我们,那个社会的冠冕堂皇的话语之下,其实是怎样的一番混乱和龌龊么?每一天,勤劳诚恳的人们生活得秩序井然,私底下默许各自的同盟者不合规矩的一切。
在这一点上来说,女孩是不幸的,她始终找不到一个强力同盟者的庇护,于是她所有的不合规矩都被置于光天化日之下:她被人骂“破鞋”,却是如此平静地接受自已的失败,或许是早就料到;而一旦遇到新的机会,她又会不顾一切地争取。那是一种孩子式的无理的病态的倔强,不计后果,不负责任,出卖自己仅有的肉体和灵魂,却只为了那样单纯的目的:想当伞兵,想进艺术团、想换工作—就是为了这些,她贿赂,欺骗,出卖色相甚至以婚姻作为交易。
一颗不安分的心老想飞出狭窄的生活圈子,得到的安慰却总是那么短,那么少。如果说她的飞翔之梦始于看到伞兵演习从天而降的一刻,那么又是什么支撑在寻求理想的道路上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呢?或许是她太过迷信自己的美丽,太过迷信爱的力量,太过迷信孔雀的理想。多年以后,那个在西红柿摊前背着弟弟哭泣的她,是否终于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不想再战斗下去,打算就让命运任意摆布;因为就在刚才,她关于爱的幻想—她拥有的最后的理想—也灰飞烟灭,此时的她,连痛都没了力气。可是后来她有了一个女儿,像她一样期待孔雀开屏的女儿,在新的时代中,她的命运又会怎样,孔雀开屏是否永远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呢?导演不置可否。
但在影片《孔雀》结尾,那只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不动声色的孔雀,终于在众人离开后,展开了花屏,像个王者般,高贵地,专横地,美丽着,骄傲着……于是,我猜测,那应该不只是神话顾长卫(导演)一看就是个老实人,他的诚意真切地从影片中流露出来。多年后物是人非,弟弟回忆时淡淡的语气,讲述着哥哥的傻人傻福,姐姐的梦想和幻灭,父母的无私的爱,还有自己的蜕变,其间的爱、残忍、悲欢离合,是那样遥远而陌生,有时却又恍惚就在昨天。很喜欢片子的叙事方式,一个事件的主要过程常常是略去的,只交待事情发生前的准备和发生后的结果,当事人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答非所问的话,似乎这样的兜兜转转就是生活。
关于电影《孔雀》观后感范文五篇精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