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电影观后感影评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一九四二》是一部讲述那个年代灾难的电影,它既体现了当时人们深深的苦难,又体现了灾难之中那些感动我们的一次次闪光。它讲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带给了我们最强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1942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42》电影观后感1

这天怀着沉重的情绪观看了冯导的《1942》,电影情节触目惊心,催人泪下。个性是那熟悉的口音和方言更是将我深深的带入电影情节中去……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虽然如今离《1942》那个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那个年代的苦1942》中的场景让我更深刻的领悟到了老一辈们当年深情的讲述。

1942年河南大旱,蚂蚱泛滥成灾,粮食颗粒无收,再加之战争逼近,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饿殍遍野,路途中还有日军的轰炸,这是怎样的一幕悲凉?百姓们带着饥饿和寒冷、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走在逃难的慢慢长路上,在这段艰难的路途中有人心的冷漠、绝望,但同时也洋溢着人性的善良、亲情的温暖,更有对家乡的难以割舍。范老东家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样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饥饿、寒冷、战争,老东家未曾想是否能再走几百公里活着回到故乡-延津,然而他依旧坚定不移的走着,走着……落叶归根,狐死首丘,家乡的黄土和一草一木永远是离乡人不变的眷恋。范老东家在回乡途中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茫茫的白雪、泥泞的泥巴路、错乱叠嶂的黄土坡,这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让人百感交集。亲人一个个离去,小姑娘幼小的心灵除了悲伤只有绝望,此时她更需要的是亲人的依靠。“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范老东家的善良再一次流露出了人性的光芒。(优美的散文)

历史灾难在影片中的重现,不仅仅仅是让当今的咱们深刻的浮想到那个时代,同时也是对咱们心灵的一次洗礼。不管是灾难、战争、饥饿、寒冷……人性的光芒、故乡的深情都将是不可磨灭的!

《1942》电影观后感2

昨日我们观看了电影《1942》,电影讲述了1942年遭受天灾、人祸而民不聊生的河南人逃荒的故事。财主老范家贮存了足够的粮食,灾民们闻讯前来“打劫”,灾民人多势众,范财主只好先用缓兵之计让他们进来,又派人去搬兵,计划败露后灾民一气之下烧了范家,杀了财主的儿子,老范只能带着家眷踏上躲灾之路。

逃灾路上,他的老母亲在一次日本飞机残忍的轰炸中炸死,他的儿媳妇在五天没吃饭的状况下产下孩子,结果在极度虚弱中死去,老范之后不得不把宝贝女儿都卖了,换来五升小米。天地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了吧!老范带着栓柱,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登上了去陕西的火车。火车上人挤人,栓柱的两个孩子夜里被挤下了火车,悲痛不已的栓柱跳下了车去寻找孩子。火车到陕西关口却被不顾救灾没有良心的军队拦下,赶了回去。老范这才发现婴儿已被自我悟在怀里捂死了。。。。。。漫漫逃荒路上,老范的亲人走得一个不剩,悲哀欲绝、万念俱灰的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往回走,说是死也要死得离家近点,路上他认一个小女孩作孙女,在荒凉的雪山中,二人摇摇晃晃地走着,在这样一幅悲凉的画面中,电影落下了帷幕。。。。。。

电影是以逃荒为大背景的,老范一家人落得最后只剩他孤身一人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河南人毫无活路的社会事实,将军蒋鼎文不管灾民死活,大言不惭地说:“死一个灾民总比死一个士兵好”,草菅人命竟止于此!而总统蒋介石也对灾民死活不管不问,这些都说明了国民政府的腐败。一名记者不顾生命危险,去灾区实地报道灾情才让国民党政府迫于压力向河南发放救济粮。____,只为自我谋利不为国家着想的官员比比皆是,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国家而战。李培基主席则是一名好官员,切切实实为民着想,可终究改变不了死气沉沉的政府。

日本人的残暴行径令人瞠目结舌,他们纯粹是把中国人当牲口看待,对着手无寸铁的灾民投下一颗颗致命的炸弹,之后又用机枪扫射,实在是毫无怜悯之心,连灾民都不放过。之后栓柱被日本大佐一剑刺穿喉咙之画面实在残忍至极,试问日本人心中到底还有良知吗?这不禁让我想起历史课上学到的一刚故事,日本占领南京后,两名军官比赛杀人,不分胜负,又继续比赛,可见他们已经是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

我想引用蒋鼎文的一句台词:“国家贫弱才会挨打。”如今我们这一代更就应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国的富强,为了中华民族能雄立于世界而读书,我们国家已经取得了飞跃性发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环境、资源等问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祖国出力,让祖国腾飞!

《1942》电影观后感3

最近好久没有看电影,没有写日志了,但是冯导的这部1942还真是把我狠狠地震撼了一把,刚刚从万达回来,我有点儿不大平静,总觉得有些东西是值得纪念一下的,于是便有了一种把今天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冲动。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还真的从未听说过任何关于河南在1942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这场大饥荒,貌似是我的阅读知识面太窄了,这些年一直是从中国的历史、政治课本上了解的中国的历史。不过后来问了几个同学,大家也从来没听过中国的这段历史,也或许听咪咪说,冯导为了这部1942奔波了将近十年才得以让它顺利播出的,(至于对于冯小刚这种大导演,要顺利播出这样一部纪实的影片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我也不大明白,不过我想大家看了应该会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依旧是强大的明星阵容,但跟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绝对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它绝对值这张电影票的价格。

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报道,有什么为残障人士献爱心啦,给各种“有癌没钱”的贫困家庭捐款啦,又是什么各大医院专家会诊、历经千辛万苦、花费巨额挽救了___的生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充满爱,群众很善良,医院很无私,政府很英明。。。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能活下来真___不容易,生命最宝贵了。可是看着影片中血肉横飞的画面,看着饥荒中的难民被其他难民杀、被人民警察杀、被抗日士兵杀、被日本鬼子杀,最后的结果就是河南政府上报饿死1000多人,实则因为各种死法共计死亡约300万人,又恍然觉得人命真___的不值钱,甚至还不值五升小米(其实很好奇,这场大饥荒中死的300万人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是饿死的)。影片中貌似只涉及了重庆方面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我也不明白,这么大的一部片子怎么就从头到尾都没提过共产党呢?我忽略了么?),里面也讲了救灾中的一些大发国难财的官员、商人,虽然在里面写了还算是个好官的河南也不什么主席李培基,但是大多数官员的_____、自私自利、不顾百姓生死的本性还是暴漏无疑。没有他们,河南仅仅因为饥荒怎么会死了不下300万的难民?300万是什么概念?南京大屠杀有多惨?据说就算日军当时一直杀人的话,30万人也是花上7天7夜才杀光的,甚至还包括使用大面积的活埋手段。那30万的人的十倍呢?看来中国人真是很多呢,少了30万,甚至300万根本无伤大雅嘛,原来人多还是有好处的,不管多大的灾难我们都能挺过,因为我们的民族不会像濒危动植物一样害怕灭绝,因为大多数人能够活下,因为无论少了谁这个世界都依然正常运转,更何况是13亿中仅占总数的百分之零点几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总之,蒋介石很淡定,“国民政府”很淡定!

其实我看过不少中外关于大灾难的片子,不管真实的还是科幻的,像20__,后天,唐山大地震,南京南京之类的都有所涉猎;而且也听过不少中国人民的苦难史,什么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__期间的三年自然灾害、红卫兵和___的所作所为、甚至是近几年的非典、甲流、各种地震的报道等等,即使有时候看了相关的文章或者视频会忍不住流泪,但是想起来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感觉,后来才明白是真实感,是在你面前还原那最残忍的真实。在这种大饥荒面前,人命如草芥,什么人性、道德、尊严都是垃圾,只有填饱肚子才是最真实的,那才是自己活下唯一的追求。父母死了、妻子或丈夫死了、儿女死了,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但是在逃荒的途中的人们的反应应该是怎么样呢?是悲情催泪剧一样悲伤过度不吃不喝呢?还是为了爱生死相随呢?亦或是像英雄一样奋起反抗为死的亲人报仇呢(因为有些人是被杀,而非饿死的)?不,都不是!!!他们只是在亲人离开时伤心或者留一下泪,然后站起来继续前进,有些时候甚至来不及伤心,抑或没流泪可流了。是他们冷漠而没有人性吗?也不是,显然冯导在片中没有刻意虚构一个伟大无私的英雄式人物,而是真实的勾勒出一个个各有不同的小人物的形象,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人物自私式的活法中看到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与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或许简单粗俗,却也是最直接、最真实的。

冯小刚称,在《一九四二》里他没有自己的态度,一切让观众来定夺,“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喜欢这样的最真实的历史,不需要渲染,不需要加工修饰,就用白描的手法把最真实的场面还原给观众,之后便切换镜头,没有煽情的泪水与哭诉,没有无情的讽刺与批判,就只是淡淡地讲给你听,演给你看。里面从小人物入手,大量的细节描写,看似黑色幽默,其实是深深的悲哀,不是不同情,不是不痛心,但是没有眼泪,也根本没有流泪的冲动,而我竟然荒谬地觉得似乎这才是一个悲剧真正应该达到的效果——不是痛哭流涕,而是竟然欲哭无泪!

影片中有些镜头的特写还是令人影响蛮深刻的:刚开始时村民的互相厮杀、日军轰炸时的血肉横飞及轰炸过后那绝望的呻吟声、狗吃人的尸体情景、星星(东家的女儿)性格的转变、人们吃树皮的细节、灾民扒火车时的警察扫射、以及逃荒路上的各种卖人事件等等,有些朋友看了这部影片,就觉得这样的灾难太残酷了,不禁感叹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换了是我的话我肯定早就受不了了。其实我倒是觉得,换了谁都一样,根本没有什么事儿是人受不了的,你以为你受不了,那不过是因为你不是他们。我一直很好奇,人的承受极限究竟在哪里?后来发现,无论我假象的界限是什么,那些不断发现的未知的历史与现实总会颠覆我原有的想法,让我不禁怀疑,人的承受能力是不是真的是没有极限的,只有我想不到的事,没有他们承受不了的事!因为当所有的一切都失了的时候,就只剩下活着这件事儿了,而为了这有且只有一个了的目标走下,不正是我们最擅长的事情么!不是20__年的12月21日快到了么,虽说我不信什么玛雅预言、世界末日之类的言论,但说不定真的哪一天地球会发生什么大灾难,谁知道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不是有很多灾难已经经过科学计算推理出大概时间了么,那不就是指日可待了么!更何况说不定还有很多未知的灾难正在向我们靠近呢!说不定哪天我们还真的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那些我们现在甚至不敢想象的经历,到时候可能就有机会知道自己究竟能够承受多少了。但是客观上还是觉得这个可能不大,起码现在我们还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估计到死也不会怎么样,不过这个结论就得留给后人验证了。

《1942》电影观后感4

电影《1942》表现的这场大饥荒,造成了300万人死亡,300万人背井离乡。从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各地出现冰雹、大风与黑霜,然后是遍地大旱、蝗虫肆虐。饿殍遍野之时,国民政府仍狂征军粮并封锁消息,灾民的粮食被搜刮殆尽,最终导致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死亡,河南大地也变成了一座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得啃砖头”成了当时最生动的写照。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的心很痛很痛……”

影片开始,讲述者很平静地给我们讲述了1942年世界上发生的诸多“大”事: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最后一条是河南大饥荒。于是,顺着这条脉络,我们发现很多同胞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了日本人轰炸中,甚至死在了别人的锅里……丘吉尔感冒竟然能够与300万人死亡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我不知道这是黑色幽默还是讽刺?

也许,在那样一个年代,老百姓的性命本身就卑微如蝼蚁,死就死了,包括300万人的死,都只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才被堂而皇之地排在了丘吉尔感冒的后面。于是,不管是少东家欺负花枝而后被抢粮的灾民杀死,还是花枝老公瞎鹿被几个痞子兵杀死在锅里,乃至瞎鹿的母亲死在日本人枪下,女儿从火车上摔下死亡,虽然死法不同,但却都殊途同归,国民政府官员不在乎,蒋总统也不在乎。因为在蒋总统的眼里,很多事情都比河南的灾荒重要,包括和日军作战,向英美列强求援,此外还要打通滇缅公路,解救被围困的英军,还要防备虎视眈眈的各路军阀和势力不断壮大的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他哪有心思管老百姓的死活呢。或许,在蒋总统的心里,他希望把河南灾民当做包袱丢给日本人,用以拖住对方,却没想到对方本身就是虎狼,灾民的下场由此可想而知。

饥饿让人感觉迟钝,苦难也会模糊人们的记忆。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掰着手指头算一算,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包括父母和一些上了岁数的邻居也都趟过1942那条河,但在观看《1942》之前,我却从来没有听任何人和我说起过老家曾发生过那么一场大饥荒。不知道是我的长辈们忘记了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还是故意模糊了记忆,就像一块长在心口的伤疤,不愿意再揭开露出那份血淋淋的伤痛。

作为灾民的后代,我能理解我的先辈们那种“只要活下来”就好的心态,因为他们经历的苦难太多太多,所以麻木就成了忘记过去和活下去的唯一支撑,当连“一口吃的”都难以满足的时候,再奢谈什么尊严和道义本身也毫无意义。并且,对于把面子看得很重的老乡们来说,饿得“人吃人”当然不是什么能拿得上台面的话题,不谈也好,而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死了300万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所以你不说我不说,几百人死亡的事实就这样被压在了历史的箱底。

感谢我的老乡刘震云,让我们温故了《1942》;感谢导演冯小刚,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那段史实;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过上富足幸福生活的同时,通过电影艺术塑造的公众集体记忆,一起祭奠灾民亡灵,以避免历史苦难重演。

《1942》电影观后感5

那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个一条人命值两块饼干的年代。

那是一个人尸只能为狼狗所食的年代。

一九四二。一个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题记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因为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失,这一场灾难,夺走了河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电影中的独白,现在读来觉得颇为讽刺。在那个时代,与那些“国际时事”相比,死三百万人算什么?更何况,这三百万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败的政府官员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争的前线,决定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代,灾民们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谁去关心呢?当活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食物已经变成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计量单位,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难保。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

然而,我们庆幸,在那个时代,总还有那么几个闪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动我们。花枝,一个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个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诉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在大灾大难之中,终究还是有那些温暖我们的存在。


《1942》电影观后感影评相关文章:

《1942》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1942》剧情片观后感范文大全

1942观后感500字五篇

高中生观一九四二观后感五篇

电影地道战观后感影评

抗战电影观后感影评

革命电影观后感影评

冯志远电影观后感影评5篇

《宠爱》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5篇

《1942》电影观后感影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4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