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观后感800字高中
相关文章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观后感一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新的奋斗里书写。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联合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近日,“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组委会公布722名“最美奋斗者”候选人信息,活动正式进入投票阶段。
评选“最美奋斗者”,就是礼赞奋斗的价值。
从1949年到2019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时光匆匆,不变的是继续奋斗的决心,记录变化的是一条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走过“地动山河铁臂摇”的建设探索,经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前进,70的奋斗,一路激昂胜过任何华彩乐章。坚守戈壁隐姓埋名,白手起家建起的国防工业基础,冲天而起的蘑菇云,如同华夏儿女扬眉吐气的惊天雷。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劈波斩浪的大舰船,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的钢铁脊梁……
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把科研事业作为毕生理想的黄大年、帮助1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李保国、深藏功与名的老兵张富清,等等。没有农民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哪来“稻菽千重浪”?没有工人的“每天每日工作忙”,哪来“世界变了样”?没有人民子弟兵的“负重前行”,哪来的“岁月静好”?无数奋斗者砥砺前行,汇聚成时代发展的磅礴伟力,让中国人在追梦圆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评选“最美奋斗者”,就是崇尚奋斗的精神。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今天的中国人正是以敢想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作为,才闯出了一条新路、大路、好路。回首望去,这番壮阔的征程,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笃行,让我们走出了中国道路的自信和风景。
新征程上再出发,我们没有时间喘口气、歇歇脚,也许还会有更多艰难险阻,只要我们驰而不息的奋斗和锲而不舍的坚持,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之中,就能成就个人的红火日子、祖国的远大前程。
也许每个人登上的舞台不一样,奋斗的方式不同,但奋斗的成色如一。不论是造核潜艇、还是守卫小岛,都是坚守平凡、默默奉献,守的就是一颗“初心”,这是奋斗的重要。无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生产建设的一线,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将实干进行到底,勤劳的双手一定会创造美好的生活。
理解奋斗,才能理解中国的今天;相信奋斗,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个人的奋斗和汗水,可以守得春暖花开,亿万人的奋斗和汗水,则可以浇灌出更加美丽的“中国山水”,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以“最美奋斗者”为榜样,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涵养家国情怀、激扬奋斗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坚定前行。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观后感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为国为民,先锋冲锋在前,这样的民族充满朝气,这样的国家充满希望。
向英雄学习,向模范学习,必然激发奋进的激情,所有向前向上向善的力量,必定产生推动不断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国全面铺开。近日,各大媒体纷纷刊载他们的事迹。据悉,根据各地各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经报中央批准,“最美奋斗者”评选表彰名额由最初的200名调整为300名。应社会各界要求,在评选过程中增补了部分老英雄、老模范、老先进、老典型个人和集体作为推荐人选。由此可见,社会参与度之高,对老前辈的认可度之高,更彰显出全社会对先进模范的高度认同。
“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涵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忠诚于党、报效祖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英雄模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鲜明的典型性、强烈的时代感,是永载史册、彪炳千秋的“群英会”。他们的名字为我们所熟悉,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到处都留下了奋斗者披荆斩棘的光辉足迹。
奋斗的人生最幸福,奋斗的姿态最美丽。每一位“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背后,都有一段精彩鲜活、富有说服力的故事,以小见大地诠释了爱国奋斗奉献的伟大精神,揭示了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他们当中,既有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历史上的楷模,又有罗阳、黄大年、南仁东、李保国、张富清、王继才、杜富国等新时代的楷模。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智慧和汗水,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谱写了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壮丽篇章。
今日之中国,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首新中国70年,有激动更有感动,我们要永远铭记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我们要永远铭记英雄模范承载的爱国奉献奋斗精神,我们要永远铭记各行各业奋斗者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全社会唱响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最美奋斗者”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是最强正能量,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观后感三
近日,278名个人和22个集体当选“最美奋斗者”,这份沉甸甸的名单,涵盖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既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历史上的楷模,又有黄大年、南仁东、李保国、张富清等新时代的楷模……他们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但都有同样的特点,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都以“挥洒汗水、忘我拼搏”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奋斗者的“最美”风采。
以“勇于担当敢为先”的斗争精神,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斗争就会有牺牲,要斗争就会有付出,奋斗者的脚步从不停歇。战争年代,他们坚持冲锋在前,毫不退却;和平年代,他们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勇于斗争的精神始终蕴含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中。无论是开启浙江义乌的发展传奇的谢高华,还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屡立奇功的“大功三连”,亦或是以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小岗村“大包干”的带头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从“图纸”变为“现实”,最少不了的还是劳动者们的坚韧勇气和斗争精神。因此,无论身居何位,党员干部都应勇于面对各种风霜雨雪、烈火考验,勇当劲草真金,把斗争精神转化为挺身而出、化解矛盾的不竭动力。
以“择一业而终一生”的奉献力量,做勤勉务实的劳动者。有一种精神,叫甘于平凡;有一种情怀,叫倾情奉献。在现实的磨砺与岁月的淘洗中,坚守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贵在执着,难在坚守。侯隽说:“高举起不倒的红旗,接过父辈手中的工具,将路上残石除尽,积雪扫清……为了这一切,我愿献出终生!”
所以她响应组织号召,扎根天津宝坻57年;林巧稚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所以她未曾婚育,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他们将对党组织和人民的深情与感恩,化为了服务人民的切实行动,化为了立足岗位的不懈奋斗。身为党员干部,自当涵养这般“择一业而终一生”的大魄力、大情怀,时刻把入党的初心和誓言铭记在心、把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血脉,坚守岗位、认真工作,把责任和担当镌刻在平凡岗位上,对党组织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家国情怀,做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一位是将军,戎马一生,却放弃理应享受的待遇回乡务农,带领乡亲们向贫困宣战。一位是教师,却放弃城市优越环境,毅然跟随将军丈夫扎根贫苦山区,投身教育事业……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却在面对更多需要自己守护的人民群众,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以实际心动诠释了“有国才有家”的精神坐标。无论何时,党员干部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努力进取、不懈奋斗。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观后感四
“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诠释了真正的扶贫工作应该怎样去开展。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扶贫干部都能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能够真抓实干的去执行扶贫工作,但仍有个别地方个别干部对扶贫工作敷衍塞责,开展扶贫工作只重其表,应付了事,甚至对扶贫这项任务存在抵触、抗拒心理,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扶贫攻坚任务的“领头雁”,扶贫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好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首先要摆脱“应付式”的思想。有些干部把扶贫工作完全当成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差事,做工作流于形式,抓不住重点甚至根本就是搞形式化、表面化,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般。
其次要摆脱抵触的心态。有的干部不愿吃苦,担心受累,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没有真正把贫困群众当成“一家人”,对待贫困户不伤心,不用心,不尽心,因此对待扶贫工作也就不想干,不愿意干,不去干。
再次要摒除以权谋私的错误心理。有些扶贫干部觉得自己为了 扶贫工作加班加点,忙里忙外,四处奔走,受苦又受累,应当给一些“辛苦费”,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没关系。更有甚者将扶贫资金挪为己用,完全当成了“自留地”。腐败的现象也就随之滋生。
最后要改正急于求成的错误态度。有些地方的扶贫干部急于求成果,出成绩,盲目跟风,没有深入研讨本地资源,贫困情况就乱开方,瞎吃药。不但不能为脱贫增添助力,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给贫困群众帮倒忙,影响脱贫攻坚的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正确的思想,端正的态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扶贫工作是关系万千民众的大事,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打赢脱贫这场硬仗。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观后感五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观后感800字高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