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活着》观后感500字五篇
推荐文章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9《活着》观后感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2019《活着》观后感500字<一>
看了一部电影《活着》,是张艺谋1994的一部片子。影片讲了福贵和家珍从40年代到六几年的事,由于当时时代的问题,他们家先是福贵,把老宅输了,气死了老爹,接着不堵了,又被抓去当壮丁,当时就希望能活着就行,后来回家了,小儿子被当了区长的春生开车不小心撞车死了,多年后春生成了走资派,不原谅春生的家珍看着沧桑的春生说: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的好好活着!几年后大闺女凤霞找了人家,苦了半辈子的凤霞终于幸福了,可是生孩子大出血,由于医生都被批斗,关牛棚,凤霞还是没能活下来!再后来福贵和家珍还有凤霞老公照顾着他们的儿子,一家四口相依为命的活着……
看电影的时候是边哭边看,边看又边哭,在大历史时代背景下,福贵一家就是当时的小人物,时代的牺牲者。片名叫活着,其实能活着比死更难,更有勇气,不管怎么样,活下来就是好的,死了一了百了,可是对活着的人是多大的打击。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者可以见证一切,见证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改变!影片中福贵说:鸡长大了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变成了牛,牛长大了时代就好了!对呀,时代会越来越好,孩子就不用再过苦日子,活着就好!
活着不易,现在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正面对烦恼,面对忧愁,甚至更难的事,可是只有活下来了,事才能去被解决,慢慢的,所有的事都会被解决!当几年后再回去看当时发生的以为过去不的事,迈不过去的坎的时候,其实真的微不足道,只要不是死亡,就能过得去!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虽 没有大富大贵,一家人开开心心,团团圆圆的活着就是幸福,只有活着,才能向着阳光,向着更好的地方生长,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意义!
2019《活着》观后感500字<二>
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公曾经嫖赌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这时候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然而妻子得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孙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悲剧接连发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对自己的过去可以冷静的回忆与论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里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己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激,尽管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却庆幸自己曾经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无遗憾!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择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每当我想当福贵他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无法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却可以通过对福贵经历的观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2019《活着》观后感500字<三>
“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福贵站在门外,拉着一脸落魄失魂的春生说出这句话。重看《活着》,多了份郑重的苍老,增添了许多沉重的思考。《活着》无疑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这其中大部分功劳有人认为要归功于余华,但其实电影和小说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结局,电影最后是一家团圆,而小说最后却只留了福贵一个人活了下来,其他所有人都死光了。小说更残酷,而电影在这一点略显的给予了人些许的希望。
《活着》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历史的机会,大炼钢,大跃进,大批判,那个时期,历史是个死物,它不会说话,但你只要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得到,自然也就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往往也只有历史,才是最具有力量的,因为它真实的,你就算闭上眼睛,也逃不脱这个存在。用我党的话说,时代在进步,经济在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在飞涨,国家力量在几何级暴涨,可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们已经在繁华的物质生活中忘却了自己的尊严。王小波说,“中国历史几千年,没有几个人有过自己的个人尊严。。。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不代表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只算是一块肉”。。《活着》里的福贵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肉,他放弃所有的尊严,低三下四,低声下气,一而再,再而三的苟喘偷生,福贵分不清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在做什么,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走资派,什么是尊严,他都不知道,这个人,就只求生存。在中国,每个人都在喊着过幸福生活,但却有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在努力着如何生存,和残酷的现实做激烈的斗争,没有尊严的事情做的太多,也渐渐麻木,以至于后来他自己也想不起来初衷却只是想过个安稳日子。“我跟着你,只是想过着安稳日子”家珍一直在电影里重复着这句话,有家,有人,比什么都好,命运的重重磨难并没有让这个家破灭,福贵的家犹如风雨中飘零的浮萍,摇摇欲坠,始终不倒,面对着残酷的现实,福贵与家珍唯默默承受这些无法言喻的痛苦,撕破脸前的自尊,然后再继续生活,这是中国人最可笑也最谆朴的道德品质。一直以为,我们的眼里只看得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再远一些,就已经看不清楚了,连自己都在找寻尊严,更何德何能把别人当人来看呢?都是身体,一具东西罢了。。。
如果我们认为张艺谋人生观是宿命的,完全是负面和消极的,那是不公平的。《活着》中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成分的。这我们可以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中看出。余华让福贵的家人全数死去,似乎让人感到生活过于残酷。张艺谋让家珍,万二喜和馒头都活下来,意义十分重大。中国人讲究家庭和亲情,所以电影中福贵不断的说老婆和孩子比什么都好。让他们三人都活下来,家庭得到了保留,亲情可以延续。而馒头活下来,意义犹为重大。馒头代表了年轻一代,代表了未来。馒头活着象征着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尽管福贵一家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和不幸,张艺谋还是在影片结尾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福贵告诉馒头“日子会越来越好。”
比起小说,电影来,更为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屏幕上,文字里的只是六十年前的历史,不复而返,而现实中,我们生活的年代,依然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这样一幕幕类似富贵放弃尊严,只求生存的惨剧,经济在飞跃,精神在退步,人与人之间更为冷漠,千丝万缕根根离不开金钱利益,屁民依然是屁民,混蛋依然还是那个混蛋,所有的尊严都在国家,民族身上无穷的放大,而另一方面,人民的自尊却在渐渐的磨灭,唯一增加的只有那无力的怜悯以及无望的愤怒,《活着》纪录了历史的真相,屏幕上的中国让现时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入到沉重的思考当中,福贵坎坷的一生历历在目,无论小说或是电影,都在重述着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就只是一件物体那样的活着。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当生活在二十世纪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知道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到幸运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在我脑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前几天报道的那位为钱财而贪污受贿的官员,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话:受贿巨款,只是为了下一代过得更好,再说,我所贡献的远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这就是他活着理由吗?
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2019《活着》观后感500字<四>
毛概课上,老师播放了《活着》这部电影,我们从短短的几十分钟看到那一段曾经,那段曲折艰难的岁月。
电影《活着》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这部平静的影片被列为中国十大禁片之一,在意识形态上强行批注了“不和谐”。时至今日,这个国家已经有勇气承认过去犯下的一些错误。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可算是内涵丰富且发人深省的杰作。将某个个体生命置于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来演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历程,通过“福贵”这个人物,我们看到了生命在历经众多苦难之后能喷发出的高度和广度。电影《活着》在颂扬了生命顽强的同时还加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权者的“质问”。主人公福贵的命运是随着历史的改变发展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历史人物命运的更迭。例如与国共内战、大跃进、那个时期相对应的是意外、疾病和死亡等等。电影与小说都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相互融会贯通。某种程度上,福贵就象征着中国,他一生的经历都与国家的命运大致相同,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由强到弱,有从懦弱逐渐向刚毅转变的过程。
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那个时期”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一贫如洗。但是他始终怀揣着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无法掌控的表象迸裂之后,依靠自身本能的漫长耐心,在窒息状态下延续生存。生命如同一块海面,对所有的惨剧照单全收。《活着》中的人物也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在现实中妥协却又艰难前行的小人物。我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看到了对社会寄托的塌陷、对社会主义共产主语美好梦想的粉碎,而后生活最终还是落实到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部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所有的修饰都显得多余,这就是活着最坚实的表达。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
场景是灰暗蒙沌的,一如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电影将有庆的死因由原来的为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改为疲劳中被拉去学校做工而导致被春生撞死。揭开有庆裹尸布的血淋淋的一幕,将人物的悲惨性充分视觉化。虽然不及原著的情节在政治上那么尖锐,但是学校逼迫学生搁置学业投入全民大炼钢,在另一个层面上投射出大跃进背景下至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荒谬和行为方式的粗糙,中国走的社会主义的伪科学路线以及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肆意横行。大跃进,那是新中国的倒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次重大的失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提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力图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打开一个新局面。会后,“大跃进”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大跃进”运动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要求在5年以致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各地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
影片中的人们盲目崇拜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对于“大跃进”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各家各户捐出所有的铁器,参与炼钢,最后炼出来的不过是一块废铁,可是牛镇长和乡民们却视为宝贝,想申报功劳,还说不久可以赶超英美。由此可见当时社会风气下,人们的愚昧与无知。“大跃进”下,人民公社也随之兴起,影片中大家在集体食堂吃饭,牛镇长说包管大家吃饱,“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这是当时人们对于公共食堂的理解,但是现实中百姓们分到的食物有限,常常是吃不饱的。最惨痛的是,由于大跃进使农业连续两年大幅减产(1959-1960),又由于放卫星逼出的高征购将农民挖得太狠,加上国库存粮掏空,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饥荒。在最严重的时刻,农民把所能找到的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大跃进中长时间的强度劳动又使民众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生活集体化、营养差造成疾病流行。这样,普遍的饥荒、身体素质下降和疾病流行,共同将大量人口推上非正常死亡之路。据测算,1960-1961年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达3000多万。3000多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中国历史最盛时----唐朝开元年间全国人口是4000多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总人数达3000多万。也就是说,这个数字约占唐朝开元年间全国总人口的75%,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总人数大体相当。而电影则借由有庆那样小的一个孩子诉说那样的残酷。有庆在炼钢时已经极度疲劳,学校有派人来催他去炼钢,于是富贵将孩子背着去了学校。可是,有庆再也没能回来,因为疲劳有庆在土墙背后睡着了,而同样因为疲劳春生驾车不小心撞到土墙,有庆被压死了。这是怎样的讽刺和悲剧,一切的源头都是“大跃进”的压迫,土墙压死了有庆,又何尝不是当时错误思想指导下的运动压迫着老百姓。可笑的是受压迫的人们丝毫不觉压迫,反而积极的参与运动。从影片中凤霞结婚,二喜为凤霞家刷墙,绘制的是毛泽东像,聘礼是毛泽东文集,婚嫁那天唱的歌颂毛泽东的红歌,拍照是和毛泽东像一起,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毛泽东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人民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让“大跃进”得以积极的开展,这讽刺了当时混沌的社会,混沌的人民。
许多年来,人们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归之为领导人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主观唯心的错误,或者说是由于没有掌握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脱离实际造成的悲剧。在中国共产党内,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对唯物辨证法研究的那样透彻,也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对主观唯心主义的危害认识的那样深刻,更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和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那样坚决和坚持不懈的,然而悲哀的是,毛泽东本人不但没有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而且犯错误的严重程度并不比历史上的某些领导人逊色。毛泽东在后期的骄傲自满终酿苦果。事实证明,不实事求是,联系实际,最终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也不是单单一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体制的问题,当时高度集中化的体制下,决定了人们思想束缚,决定了毛泽东的决定就是千万人的决定。
幸运的是,我们终从那段历史中走出来,而福贵也只活在那个年代。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中国富强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此,中国走出“大跃进”,那个时期的惨痛,逐步走向新社会。《活着》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它给观众带来的思考是无可厚非的,尽管现在离影片出品已过了十七年的光景,离影片中的年代已过了几十年的光景,但现在再看都还有一种回味无穷、意味深远之感。《活着》中的那段岁月成为曾经,现在的我们从那段曾经汲取错误的教训,继续探索未来。
2019《活着》观后感500字<五>
虽然张艺谋凭借《活着》彻彻底底火了一把,但是与这部电影相比我更倾心于余华的原著小说。张艺谋与余华相比缺乏了点对于艺术的忠诚和坚持,结尾显得有些献媚观众,而余华的原著小说则是彻头彻尾的艺术。
初中读《活着》,觉得这本书很假,故事太不合逻辑了,为什么这一个好好的家庭要接二连三的遭受命运的苦难呢,而且灾难每次都来的那么突然那么赤裸。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甚至不给读者留下一丝悲伤的空间,这种挤压的感觉令人近乎窒息,直到最后,一人一牛艰难地顽强地生活着,书中描绘的那背影是如此的悲伤又如此的坚韧。
高中读《活着》,觉得这本书很真。那些不符合逻辑的故事其实就是将生活放大夸张后的产物,人生就是那样,总要去不断地承受生活抑或应该称其为命运所给予的一次次历练。只是那时候还天真,根本不明白那些挫折的意义和重量,总以为“扼住命运的咽喉”是我听过最经典的话语,经常信口开河地去跟同学朋友们讲“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惧怕挫折,敢于直面人生挑战命运的人才是男人”,最大的感想就是福贵的懦弱和妥协(实际上可能当时自己都不知道妥协是个什么概念),叛逆的青春在现在想起是多么的激情,同时也是那么荒诞。
现在读《活着》,不会再将它当成一本书,因为我清晰的看到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面目,不虚假也不夸张,而且是对生活不施脂粉的忠诚。当你通过电视荧幕看到亿万人瞬间被大地无情的震吼所吞噬的时候,会明白生命到底有多么脆弱不堪。当你目睹身边生活着的朋友在阳光明媚的早晨瞬间被汽车撞飞的时候,会记住命运是多么乖张无常。当你知道那些不幸的家庭因为灾难一蹶不振又屡遭不幸的时候,会理解雪上加霜这个成语居然如此残酷不仁。当再次读到一人一牛俩“福贵”相扶相持的背影时,才真正明白“活着”二字的重量。
为什么活着是个沉重的问题,这个疑问也远不是一个还未真正接触社会的青涩学子能解答的。生活由幸福和磨难构成,一喜一悲二元对立但又力量不均,这种失衡让生命不再轻灵。上了年纪的前辈时常告诫说“生活就是经受住一次次打击”,有了点觉悟的知识分子怒骂道“贝多芬要与命运搏斗那是一句屁话”。活着就要承受生活的担子,活在当下就要去直面自己生命中的一次又一次挫折。因为《活着》,懂得了生活的本真即为坚强地接受和坚韧地面对;因为活着,懂得了要活得真实,抓住当下,尽量不留自己遗憾,下一秒钟发生什么无人知晓,但这一秒钟的风景要看得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