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600字
《金陵十三钗》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怀着一丝不安走进电影院只为看一场名为金陵十三钗的电影,看看张导演的大制作,在脑海再重复一遍日军侵略南京的悲痛影像,我们要记得些什么,要做些什么,感慨一下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不容易啊。
一种沉重的素材,虽然历史已经远去,可是当你看见被复活的历史一幕幕出现在眼前时,心情是悲衰的。虽然短短的两个钟,却是浓缩时间来表现出当年日军的残暴冷血,是如何对待国民,正所谓杀烧抢奸样样齐,看得心是怦怦的紧张,在每一个镜头下,多么害怕又会死掉一个人,不管出于剧情的安排还是在当年日军侵略的时候,死一个人在侵略者的眼里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他们要做的是扫平,霸占他国的国土和国民,在用高科技的军备里,侵占一个国家不仅是土地的占有,还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此时南京城里的一切只能是肉板上的肉等待的是任人宰割,当时的国军又去了哪里呢?国需要有人保护,家亦是需要有人保护,当进入视野的一群学生面临危险时,这就俨然成了一个家,保护他们的人竟然是一群女子——秦淮河歌妓,她们无力抡大刀不会发射枪,但是她们却是用生命去守护一个小家,人与人之间的命都是可贵的,没有人会说自己不怕死,在特定的时间里上升的责任感不是因为一个人要为国家牺牲,在她们看来只是用生命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
坐在舒服的凳子看坦克隆隆的前进,机关枪不停的扫射,眼泪不停的流,虽然编剧只是用了严歌苓说的“只有一点儿南京大屠杀里的影子”,可影子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们在教育我们青年的一代勿忘国耻。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披上爱国主义的简陋外衣。电影《金陵十三钗》从头至尾奏响的无疑是一支有关善(正义)恶(邪恶)搏斗的人性之歌,它采取的叙述背景是令中国人不堪回首的南京大屠杀,不过是客观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疼痛,难道因为此一重大历史事件后来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就让客观呈现这一历史疼痛的电 影《金陵十三钗》简单轻易地打上爱国主义的烙印?据笔者掌握的史料,可以说,电影《金陵十三钗》所揭露的日军暴行全都有史可查,包括豆蔻和香兰的死亡方式,没有丝毫捏造或夸张。而整部电影《金陵十三钗》没有出现过任何所谓的爱国叙述,虽然出现过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是十二钗在激烈讨论是否充当替身时所发的牢骚,实际上是她们对自己遭受世俗歧视的无奈抱怨,根本与爱国没有瓜葛,而之后她们愿意代替学生们赴约,也不是什么爱国,而是她们的人性之善使然——她们均有自己的人生之痛,她们不想让它在这些学生们身上重演,如此简单而已。
其次,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让情色暴力泛滥成灾。在张艺谋以前的作品里,情色暴力等影视元素均遭受过批评家们的猛烈抨击,不知道张艺谋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它们相对而言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克制。众所周知,情色暴力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由竞争的商业社会里,要最大限度地迎合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无条件地尊重人性。因此,情色暴力元素的广泛采用也就成为了电影的重大生存策略。事实上,大量欧美电影包括许多好莱坞巨片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情色暴力元素。如果对此有意忽略,却对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吹毛求疵的话,就有失公允。在笔者看来,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出现情色暴力过度渲染的问题。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情色镜头没有过分暴露,都做到适可而止,当然里面可能存在电影分级和人为删节的原因,此不累赘。战争暴力的镜头也许过于血腥,但是看过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都应该不会对此再有微词。相反,正是电影《金陵十三钗》在一些细节、场面运用了特技,达到了较好的视听效果,才能为自己进军国际影坛营造有利条件。
此外,还有一些人指责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在大发“国难财”,在笔者看来,此种指责也没有太多的道理。虽然以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灾难作为艺术题材,确实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煽情效果,但是问题是,没有谁规定不准以国家灾难作为艺术题材,当然,也更没有哪部法律禁止历史灾难之类的题材进入影视领域。在这方面,欧美电影也并不乏例子。例如,美国的《偷袭珍珠港》就是一部典型的以历史灾难作为题材的影片,为何没有人指责它大发国难财?因此,并不存在国难能否再现的问题,而是存在能否再现得更生动,更有创意,也就是说,能否再现得更有艺术性的问题。假如能够做到有创新,更具艺术性,即使再拍一百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或背景的电影又何妨。假如第一百部这样的题材电影仍能感动你,那绝对不是题材敏感的原因,而是电影的艺术魅力所致。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些以历史灾难为题材的优秀电影,给世人以永恒的启迪,那无疑将是一个民族的极大幸运。关于这一点,在笔者看来,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做到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具有的文化底蕴
电影《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金陵十三钗》,其故事中心讲述的是一群女学生和一群秦淮女子(风尘女子)同在一座天主教堂避难,后来女学生们暴露了身份,被日军强迫去参加庆功晚会,在明知这个晚会是一个陷阱的情况之下,这群秦淮女子挺身而出,代替这群女学生奔赴死亡之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表面上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替死”,实际上我们没有理由不说它是“避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巴黎圣母院》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极有可能是严歌苓模仿借鉴了雨果),从而让电影《金陵十三钗》具备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耐人寻味的是,电影男主角约翰是一个入殓师,他本来是要给神父敛葬的,在他遇到这些女学生和秦淮女子之后,却被她们看作神父,而约翰为了保护这些女学生,最后也不得不把自己当作了神父,这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学议题: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神父。尤其是当你能够捍卫人的尊严,给人以生的希望的时候。这与中国佛教所说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佛陀,是一样的意思。这无疑就是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具有的一个哲学高度。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宣扬的普世价值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男主角约翰的扮演者是好莱坞一线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追求自由,坦荡率直,博爱,绅士风度,甚至好色,等等,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观后感《《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笔者认为,无论是通过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男主角约翰的表演风格,还是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聘请好莱坞一线明星扛大旗的影视策略,都无一例外的表明导演张艺谋企图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来宣扬具有巨大文化能量的美国价值。事实上也如此,张艺谋要想进军好莱坞和欧美影坛,其影视作品如果不迎合普世价值,跟不上时代潮流,那就没有任何希望。于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张艺谋高调宣扬追求自由,尊严,博爱,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而这正是中国电影之前最为缺乏的,而现在却通过这种特殊的背景和方式呐喊出来,振聋发聩。因此,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金陵十三钗》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儒家文化虽然也标榜“仁爱”、“仁政”,但这不过是统治权术在文化领域的虚伪表演。可以说,儒家文化在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制工具,它一直不能摆脱与专制的联姻,因此,严格来说,儒家文化并不能孕育出真正的普世价值,它只不过一直充当统治阶级的文化权杖而已,这不能不说是儒家文化的悲哀,当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但基督文化却不一样。基督文化虽然也跟儒家文化一样,充当过专制权力的统治工具,但是它后来却能摆脱专制的权力联姻,得到自由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孕育出光彩四溢的普世价值。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叙述虽然是发生在中国境内,里面也包含着不少中国元素,但其灵魂叙述却不属于中国文化,而是孕育出普世价值的基督文化。因此,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强势出击,对于缺乏普世价值的中国人来说,未尝不是一顿营养独特的文化盛宴。
有趣的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它们毫不保留地体现在对待妓女这个弱势群体的态度上。一是以女学生为代表的东方儒家文化,一是以约翰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文化。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那些还没有走向社会,还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女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妓女是极端厌恶和蔑视的,仿佛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里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和道德歧视对她们潜移默化造成的结果,于此相对应的就是基于种.种文化偏见和道德歧视之上的特权意识。可以说,凡是具有某些道德优越感的人,其骨子里必然拥有一定程度的特权意识。试想一下,在道德优越感蔑视一切,特权意识大行其道的中国社会里,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将是一句空话,民主自由平等也不过是一个口号。与女学生们不同的是,约翰对妓女是比较宽容和理解的。风情万种的约翰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道德纠结,他甚至愿意跟玉墨谈一场恋爱,而且还作出许多感人的承诺。我们可以看到,在约翰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以自由、宽容、率真为核心的并没有任何道德优越感的西方基督文化。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对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了其中的彻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无从逃离的恐惧,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去铭记。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处在其中,我想对那满目的疮痍,我只会感到无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于这个年代的她们,近日网上的新诗应该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贞真,山崩地摧志犹在,兴我中华休忘魂。兴我中华,休忘魂,魂,这是一个带着尊严与信念的载体。
整部影片,阴沉抑郁,灰暗的整体色调,看着就让人揪心,想着那里,人无安逸,恐惧扎心。小的时候,还记得在美术课上的水彩课,在多么美丽绚烂的色彩上,只需一点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开来,腐蚀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丽的色彩只是转瞬即逝,刚刚延开的触角一眨眼便淹没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远不会再起来。她们,一群拥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双双暗淡的眼睛透过美丽的窗子凝望着,有欢声飞扬,有笑语回荡。为了这群孩子,她们失了色彩,掩埋了,在这炼狱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着与以前电影一样的情感,爱国,奉献。中国人,很伟大,或者,人都是伟大的,在一个场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现。教堂,在那么一个
满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难之地了吧。外出却受死的她们,到底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她们也愿冒死而寻,处在世界的边缘,在边缘有如何呢,战火还是烧到了她们。当她们乔装学生,那怀中的剪刀,是她们赴生死之约的武器。一直记得在地窖里,她们的光彩,那般夺目,她们的歌声,虽然穿着朴素的学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苍凉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现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却飘浮着多少的侠义真胆与真情心语,眼湿了,心碎了。
现在幸福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对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最多只有哀痛,难以置信,生活前进中,人也慢慢忘记了哀鸣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狱的世界只存在于过去,放眼未来,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承认我不是真正的勇士,甚至不是勇士。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情低沉到了极点,痛苦而压抑,也许这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我能够体会张纯如在写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时的痛苦和矛盾的心情。虽然我屡屡下定决心,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以后绝不观看,但我没有办法控制,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却又似藏着无数人类未知的秘密,我竭力通过下一部电影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几部,大多是以纪录片或是旁观者、幸存者的采访或是历史遗留的资料片的形式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这些影片大都十分沉重,震撼人心,从影片一开始就犹如一把尖刀刺入你的心脏,剜出一块块血肉,令你窒息。有些是以南京大屠杀为线索,讲述一个故事,或刻画一些人物形象,表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电影《金陵十三钗》我感觉特别震撼人心,其震撼的地方在于真实的还原了南京城惨遭蹂躏的真实场景,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军人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以命相搏的勇敢和惨烈,真实的再现了南京人老老少少面对禽兽般狰狞的日本鬼子时的绝望和无助和令人窒息的恐惧。但是,电影的主体并不是单纯的回顾那一段痛苦的历史,而是刻画了12名秦淮河的风尘女子(本来是14名,被日军杀害2名)为了12个教堂女学生(本来是13人,一人因反抗日军暴行从楼上摔下死亡)免遭侵华日军残杀挺身而出的感人事。
当然,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导演和编剧对于风尘女子的描写进行了装饰和美化,历史上,确实有类似的故事,我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剧情大概是外国传教士领着一群中国人逃难,其中有男女老少,女学生,也有妓女。但在路中遭到日军的堵截,他们强行要扣留下一部分女性,当然,禽兽的日军跟想要留下女学生,在外国传教士严正交涉下,日本兵同意只留下人群中的性工作者(妓女),在此万分紧急的关头,人群中的十几名妓女为了保全大家,最中还是从中站了起来.......
影片中,导演采用了极度浪漫主义的手法来演绎,使得如此沉重题材的电影给人们在苦涩和沉痛之余带了稍许的调味。比如,一名风尘女子为了给即将死去的伤兵(她觉得他长得像她的弟弟)谈一首完整的曲子,竟和一名为了拿丢失了耳坠的女子一起冒着生命危险重新跑回青楼去拿琴弦,结果,琴弦拿到了,却不可避免的碰到了日本兵,其后果之惨烈我不愿再回忆。但实际上,这只是浪漫主义的故事情节,事实中,那时人们躲命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去演绎这个电视和电影中常常见到的感人情节呢,这就是电影的艺术性所在吧。
还有,在12名风尘女子为了代替12名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庆功宴时,12名妓女换穿女学生的校服时,却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情节,由于女学生的校服太小,而妓女的胸又太大,因此大家的校服都拼了命的往里拉也扣不上扣子,于是,妓女头牌玉墨下令大家,撕窗帘,缠胸部,改衣服,这一戏剧性的情节不仅使得妓女们放声大笑,相互开起玩笑,也令现场的观众忍俊不禁。这表现了妓女们乐观的精神和善于打情骂俏的本性,在我看来也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体现,马上就要奔赴刑场了,战战兢兢是肯定的。但若真是这样,电影就不是电影了,也就没有观赏性了。
电影的男主角约翰和玉墨的邂逅也颇让人值得玩味。约翰不是传教士却最终扮演了神父的角色。他出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外国流氓、混世魔王加情场老手。然而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本来的恻隐之心却让他的人生角色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最终成了保护女学生的神父。他和玉墨的邂逅、调情到后来的爱慕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约翰和玉墨的调情,对话颇具韵味,既有美国式的幽默,又有法国的浪漫,有点给人以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感觉,然而我不得不佩服老谋子导演水平的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4年纪念日,举国上下好像对这个特殊的日子非常的漠然,大家好像都沉浸在圣诞节前的降价购物的狂喜中,甚至于官方对于这样的国难日也没有太大的动静,中国人是不是太健忘了?以至于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就可以忘记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就可以忘记掉我们的国家曾经遭受过的差点亡国亡种的悲痛,就可以忘记掉我们的同胞曾经经历过怎样的人间地狱饿般的劫难。
今天我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影片又一次把我带进了那段嵌入我们灵魂,深入我们骨髓的惨痛历史中,那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最深重的耻辱,那是永远也不可能愈合的伤疤,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世世代代牢记的仇恨:南京大屠杀,整整六个星期,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30万同胞惨死在敌人的刀枪下,无数的妇女惨遭蹂躏,到处是死尸,到处是鲜血,山河失色,日月无光。在这场毫无人性的杀戮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里面有像花骨朵般还未绽放的十三四岁的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有秦淮河边倚栏卖笑出卖肉体的妓女,有一个教堂的小打杂,有一个开始还只是想赚点钱捞点油水的美国殡葬师。当死亡向他们逼近时,当一群花朵般纯洁娇艳的少女即将遭受到日本鬼子禽兽般的蹂躏时,相信每一个身处其间的有一点点做人的良知的人都会挺身而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每个人都完成着自己的心灵救赎,那个二流子殡葬师成为拯救女孩们最关键的人物,那些秦淮河边卖笑的妓女们和那位教堂小打杂顶替了女孩们慷慨赴死。
影片对这些生活在人群最底层的妓女们进行了很成功的刻画,有两组镜头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一组是妓女们进入教堂霸占了地窖的画面,妓女们袒胸露乳,浓妆艳抹,话语粗俗,一片活色生香的场面。一组是妓女们打算顶替女孩们去赴死亡之约,她们洗去铅华,剪掉头发,当屏幕上出现了妓女们脱掉艳丽的旗袍,用窗帘布裹住自己的胸部的时候,我相信所有的观众也随着她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她们看起来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高尚,就像小说中写到的:人生来是有贵贱之分的,女人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的灾难都不能使这些女人庄重起来,她们也只能是比粪土还贱的命了。这群可敬可佩的妓女们,用她们的生命洗涤了身上的污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展现出人性的光辉,那一刻她们像天使般纯洁,像圣母般高尚。
影 片中还有一个人物的塑造,我觉得非常成功,那就是佟大为饰演的军人李教官的形象,他是整个沉重压抑的背景下最亮丽的色彩,他是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一线曙光,他是中国人不屈不挠,誓死卫国的精神的代表,中国正是因为有着无数这样的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才使中国从那个噩梦中惊醒,奋起反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最终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土地。
向张艺谋导演致敬,非常感谢他能拍出一部这么优秀的电影,整部电影延续了张导原有的对光影对色彩对画面的高超的掌控能力,浓墨重彩的花卉旗袍,摇曳的女人的身姿,教堂顶上七彩的玻璃映射进的阳光,女孩深邃幽暗的目光,都是整部片子体现出张氏独有的的电影语言和高超的摄影技巧。同时这部电影也让人看到了张导对整个故事情节的铺陈和讲述的能力的提高,一百五十分钟的片长,毫无拖泥带水,冗长沉闷之感,整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铺成自然,有沉重,有压抑,有悲情,有人性,有希望。影片进行了恰到好处的煽情,让人忍不住的流泪,但却不滥情,让人不至于只沉浸在故事的悲痛中。影片对细节的表现非常细腻准确,比如,豆蔻和香兰回妓院取东西,途中惨遭日本鬼子的蹂躏,张导很有节制的处理了整个画面,并不像《南京南京》那样让观众直视那惨烈的画面,而是巧妙地利用镜头的遮挡让观众既看到了日本鬼子禽兽般的恶行,又顾忌到了我们中国人的脸面和感情,谁愿意直面那惨痛的画面?即使是电影当中,我们的情感也无法接受的。特别是影片的最后,当最后一个上车的妓女哭着喊着说自己不是女学生,她不去,那场戏拍得很细腻,体现了真实的人性,没有人面对死亡会安之若素,没有人面对凶残的禽兽会不害怕。
看完整部电影充斥我整个头脑的就是“禽兽”“仇恨”两个词, 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让我们努力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命运是和整个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600字相关文章: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600字
上一篇:电影紫日观后感范文5篇
下一篇:电影魂断蓝桥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