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5篇
《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国内首部采用动画形式表现湘江战役重大题材的动画电影,它以小人物反映大主题,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新探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1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早就听说过前辈们说这句话了,这句话一直流传在桂北,而背后的故事则来自86年前在这发生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
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故事一开头就提到一位叫黄玉长生的小红军,他年纪虽小,却很勇敢,他徒步奔向炮火连天的战场,与18团取得联系,可当时的场面惨不忍睹。战场上尸横遍野,18团没剩下几个人在战斗了。这时,黄玉长生也已负伤,但还是坚决与18团的战士们一起奋战,可团长不同意,并委托他将团旗交给首长。
由于黄玉长生的肩部负伤,无法完成任务,与他同龄的孩子韦二牛帮助他,为他包扎伤口。随后,韦二牛为黄玉长生带路,一起寻找红军大部队。在途中,他们遇到了红军队伍,又并肩作战。但不幸的是,后来这支队伍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敌人想把他们扔进井里。此时,黄玉长生挺身而出,与敌人抗争牺牲了,最后只剩下韦二牛一人。
故事的结尾,韦二牛终于将团旗交到了首长手里,并坚持要求加入共产党,为失去的亲人、红军战士们报仇。韦二牛与红军战士们经过浴血奋战,共渡湘江,脱离了险境。
当我看到小红军黄玉长生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时候,眼眶里满是泪水,因为黄玉长生小小年纪为革命做出了牺牲,令我很敬佩。但当我看到红军战士们战胜敌人的围困堵击杀出一条血路后,我在心里不禁欢呼起来,这不仅仅是的我的欢呼,也是战士们的欢呼。
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向红军、革命战士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出去游玩,在过一处小水洼的时候,我不慎摔了进去,衣服和手又脏又湿,当时又处于冬天,身上的水令我冷及了,同学们又都在前面,我被落在最后面。就在我最无奈、无助、伤心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老师说的要学习红军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我立马拍拍身上的水,大步向前走去,追上了走在前面的老师和同学们。
这个故事,让我深有体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战士们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2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创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湘江1934向死而生》近日在京首映。
该片讲述了82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不畏艰险以必胜信念保卫党中央的悲壮故事,表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过去以血战湘江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较少,这部影片使红军长征史上最壮烈的一幕得以全景式的艺术再现。
曾执导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电视剧《海棠依旧》的女导演陈力,以表现感情细腻、长于刻画细节著称,而《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她首次执导战争片。陈力表示,以往影视作品对湘江战役表现较少,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则是对我国战争题材影片的一次题材突破。在战争场面拍摄上,《湘江1934向死而生》无一3D镜头,演员们全部真实拍摄。为全景式再现红军长征史上的壮烈一幕,剧组动用兵力7600余人次、群众3.5万余人次,使用炸药2吨多、油料83吨,力求真实还原当年的湘江血战。
该片由八一厂副厂长柳建伟执笔编剧,王霙、保剑锋、徐箭、董勇、孙维民、耿乐、张一山、陈创、王大治等主演。
《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3
任何一段历史,任何一场成功,都会付出代价,特别是那场堪比开天辟地的中国革命,付出代价之惨痛,至今看来仍然触目惊心,惊天动地。
《湘江1934向死而生》讲述的是中央红军历经四次艰苦卓绝的反围剿胜利之后,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下,李德博古错误指挥中央红军,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故事。军事决策三人组,李德、博古、周恩来,李德的强势与傲慢,博古的盲目和顽固,以决策者占多数的名义,把当时中央红军的指挥权完全寄托在一个不懂中国军事国情,充满傲慢与偏见的外国人身上。
在蒋介石地上五十万兵力围追堵截,天上两百架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八万多中央红军扛负着沉重的物资艰难突围。为了掩护中央主力,战斗部队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用生命和鲜血保卫苏维埃,保卫毛主席。抬着棺材,里面什么东西不得而知,抬着印钞机和只能在苏区流通的钞票,还有其它大量物资,中央主力仿佛一支翻山越岭的运输大队,在炮火和泥泞中蜗牛般前行。每一刻都有战士在炮火中倒下,名义上为了苏维埃,实际上为了那些博古口中所谓的苏维埃政府资产。宝贵的生命,在博古等人眼里的财产面前不值一提。傲慢无知的李德,带着蔑视,用短短几天时间,用自己的愚蠢,葬送了五万红军战士的生命。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中国的革命者义无反顾。红军的缔造者,却被剥夺指挥红军的权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一边执行着中央的错误决定,一边为失去战友亲人而心疼,忍痛负重前行。直到最后时刻,在血的事实面前,在生死关头,红军终于抛去没有意义的辎重,跨过湘江,迎来希望的曙光。
剧中有几人的个性颇为值得称道:李德的夫人愤怒地要和李德离婚;彭总眼见战友们伤亡惨重,恨不得一枪毙了李德。而博古张口闭口“共产国际永远都是正确”的论调,则像极了一个无脑木偶的嘴脸。
《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4
今天,我观看了一场影片《湘江1934向死而生》,“哪怕经历人间湘江!”这是红军战士们铿锵有力,以生命写下的誓言。经炼狱,也要坚决服从命令,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渡过军战士们那勇敢而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这部影片是讲述了82年前的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战士在兴安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最终从全州渡过湘江。但是红军战士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这么惨重的代价真令我们悲哀。
这部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是:乡亲们去送东西给红军战士们吃,还说等他们回来过大年。但是却牺牲了这么多人。这一个镜头是令人感动,也是令我流泪了。
我非常敬佩那些红军战士们,他们不怕牺牲的与日本鬼子拼命,他们吃的是干粮,而且睡也没睡好,就只能休息几小时就又要与日本鬼子打起来,我们的红军战士就算敌人开着坦克来攻击红军战士们,但他们都不会怕死而半途而废,而是把命都搭上去了。
看着他们战争的场面,看着他们一个个被敌人攻击的场面,那鲜血……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美食吃,有衣服穿,还有漂亮的房子住,而红军们呢,整天为了战争而奋斗。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要报答祖国,报答父母。
观看完《湘江1934向死而生》后,我感到那伟大的战士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艰苦卓绝的集中体现,增强了我们对唯心的高度自信。
《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5
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观看了《湘江1934向死而生》后,心情非常激动,那悲壮的画面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如果中国革命的胜利,要用我们的鲜血才能筑成,那我们必须英勇献身”、“誓死保卫党中央过过江”,红三军团长和红军战士的话时时萦绕在耳旁,革命者不怕流血牺牲,以大无畏、昂扬向上的革命精神给我以震撼和鼓舞。
该片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组织创作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影片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不屈不饶的光辉形象,生动表现了红军34师官兵前仆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教育,影片把我带入到战争场面,声光特效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影片中一个个红军战士指战员流血牺牲使我感慨万千,他们的视死如归的气概,他们对革命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万分敬佩。而今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辈是我们的民族脊梁,正因为有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立国之本,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值得每个中国人敬仰。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辈的初衷,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长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没有过时,更是我们现阶段实现中国梦,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祖国不竭的动力。虽然我们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学习长征精神,在改革开放新的征程中发扬不惧挑战和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继续前进。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参与者、奋斗者、开拓者。
《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5篇
上一篇:《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