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第三讲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观后感5篇

第三讲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观后感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三讲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观后感5篇

观看了《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三讲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之后,我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系统创造性地总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三讲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观后感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第三讲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观后感5篇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三讲观后感范文一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思政课是党在高校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系统宣传、阐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是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增强思政课“三性一力”,可以从思政课建设的四个维度发力。

一、提升谋课的“高度”

思政课是需要“谋”的,谋课的过程就是提升课程思想性的过程,谋划思政课如何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认识思政课的作用,坚决克服仅仅是一门大学普通基础必修课的错误思想。思政课缺乏了思想性,就丢失了灵魂。一是要通过提高课程思想性,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四为服务”,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要增加思政课中思想性的供给力度和容量,尤其要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增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加强思政课建设中,校党委书记亲自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小组组长,制定了本研一体的学校思政“金课”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全面进、系统进、动态进、深入进的工作原则,通过以“知识观点”进、“思想理念”进、“说理方法”进和“精神气质”进为主要内容,谋划了思政课建设方案,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挖掘备课的“深度”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思政课关键要在课程的理论性上下功夫。思政课讲授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的理论性体现了课程的深度。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坚定远大理想,站稳人民立场,认识青年使命,学会辩证分析等,理论深度就是讲清道理,解惑释疑,直击心扉,点亮灵魂的关键。学生把握了理论精髓,就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理论观点去战胜各种“杂音”“噪音”。北航在实施大类培养改革的北航学院思政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体成立了思政大类核心课程群,通过教学团队组织方式,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有组织的教学活动,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使老师们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促进各门课程有效衔接。同时,与学生工作队伍积极联动,由书院搭平台、出题目、做组织;思政课教师专题研究、集体备课、名师授课,实现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学生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三、体现授课的“温度”

要使思想和理论的声音直抵学生心灵,课堂的亲和力至关重要。提升亲和力,就要让理论鲜活起来,课堂热闹起来,学生互动起来。围绕思政能力的提升,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的转变,从封闭教室向开放课程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并重转变,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的转变。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北航学院士谔书院党建工作坊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领导领军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两个维护”为主题,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党章党规以及领袖人物的成长奋斗历程,经过多轮次迭代优化,打造了一门系统化、案例式、互动性专题思政课——《大国领袖》,用历史讲理论、用道路讲制度、用誓词讲党章、用人物讲精神,点燃了课堂温度,许多学生直呼“不够听”“多加几次课”“完全没有听尽兴、学过瘾”。

四、增强育课的“效度”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思政课要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精准发力。培育思政课程,首先要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按照要求统一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的同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专题式、启发式等教学活动,精选案例,精制讲义,减少“大水漫灌”,强化“精准滴灌”。今年1月,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敏锐地发现,国际媒体高度关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情况,欧美主流媒体在疫情初期或多或少地带着一种隔岸观火、冷嘲热讽的态度。老师们认为,必须要在舆论场中主动发声,因势利导,并开始搜集整理相关新闻和论文,积累第一手素材。2月下旬,在学校党委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战疫”系列专题备课组成立,与北航学院、高等理工学院联合推出专题思政课。当第一课《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击疫情的三种面孔》通过线上讲授后,活泼的语言和新颖的内容,立刻抓住了居家学习的00后学生们,课堂讨论区里热火朝天,在国际间的横向对比中,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学懂了中国自信。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三讲观后感范文二

一、充分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对于引领财政改革发展、推动财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一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财政是庶政之母、兴邦之本,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早在2002年10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就提出了“与时俱进,振兴财政”的重要嘱托。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发挥财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必须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和推动财政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财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的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党领导新时代财政工作、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思想先导,也为财政部门推动财政事业发展、努力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正确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成果之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政事业发展,赋予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定位,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和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功能,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根本路径、发展思想和政治保证等核心内容和要义,这其实也明确了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走中国特色道路的具体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事业发展,要服从服务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扎稳筑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财政基础和制度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是确保财政改革发展走在正确政治道路、更好发挥基础和支柱作用的重要前提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时代标签,有着截然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矛盾,必须紧紧围绕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方法积极稳妥地解决。党的十九大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矛盾变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用“十三个显著优势”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历史性成就与经验。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和行动纲领,也为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应对新任务、新问题、新风险提供了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以往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内涵和动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外部环境压力等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愈发强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更为迫切,这些都对做好新时代财政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冲击,在给财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进一步暴露出经济结构、医疗卫生等民生发展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有效应对这些新压力和新挑战,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十四个坚持”这一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将“十四个坚持”蕴含的重要理念和工作方法贯穿到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财政工作,不断增强财政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主动性,着力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创新财政政策、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财政制度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妥善平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更好发挥财政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做好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

财政部门为党和国家当家理财掌管“钱袋子”,在党和政府的各项部署中肩负重要的服务职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党领导下的现代化,“财”必须坚决服从服务于“政”,所有财政工作都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具体安排,财税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增进人民福祉、发展经济和社会战略意图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将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财政政策的具体实践,切实提升担当作为的勇气与信心,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落实到财政的具体业务上,财税体制改革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有序推进,从思路酝酿、政策设计、方案出台到落实落地,都要置于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安排之中,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财税政策制定要坚持财政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为民理财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财政“人民性”的时代内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财政事业发展要服从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财政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实现财政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提供稳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三讲观后感范文三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发布,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洞察“时”与“势”、把握“破”与“立”、融通“制”与“治”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认真贯彻《决定》部署的重点任务,就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洞察“时”与“势”。制度优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具有应对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时与势的变化而灵活调整政策,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唯有适应时代变化、顺应人民期盼,不断创新发展,制度优势才能充分发挥、不断增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就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向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进,就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

把握“破”与“立”。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勇于改革创新,才能始终保持制度优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让制度更加成熟而持久,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将坚守道路与自我完善并举、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不断打破教条限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造独特的中国方案、形成丰富的中国智慧。站在新的起点,更要在保持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方法论,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加强制度创新,让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融通“制”与“治”。“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决定》鲜明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目标,制度是基础,治理是抓手。制度是否符合我国现实国情,是否满足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归根结底要看治理的效果。治理效果的好与坏,根本上又取决于制度是否科学和完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制度和治理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同时,要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力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领导干部要带头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要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三讲观后感范文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三真”,悟得“三心”,做到知其事、究其道、用其法。

坚持“真知”,就是坚持学通弄懂,悟得“初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著作,其出版发行是我们党高举新时代党的思想旗帜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我们要深刻领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意义,坚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地逐篇阅读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积极参与支部学习会、宣讲报告等各类活动,同时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消化领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忘学习“初心”,切实做到笃信笃行。

坚持“真信”,就是坚持信念如一,悟得“真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92篇重要著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是一个贯古通今、融汇中外的完整理论体系。伟大思想理论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真信就是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还要在灵魂深处敲响鼓,在思想深处起共鸣。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和作为大国领袖的风采。要重点学习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论述,坚定“人民至上”“为民服务”的真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坚持“真行”,就是坚持践行理论,悟得“恒心”。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持问题导向、体现问题意识,无论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19个专题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征程上,还会遇到很多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坚持不懈的“恒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要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持真知真信真行,做到知信行合一,争做新时代的创造者、参与者,不做桃花源中人!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三讲观后感范文五

日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我们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经验,要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战役,重建组织架构、调整机构职能,真正实现“化学反应”,就必须处理好机构改革“破”与“立”的关系。

“破”党的领导薄弱,“立”党的全面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保证党中央政令畅通和工作高效,是我们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政治保障,也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实效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党的领导能力较差,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等现象时有发生,党政重叠交叉、权责不明等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地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进一步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充分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有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紧迫性、战略前瞻性。

“破”思维的局限性,“立”改革的全面性。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作出了四个方面的重要部署,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相关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取得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与过往的机构改革不同,这次机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对象包括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司法、群团、社会组织、事业单位、跨军地,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机构,改革内容内容涵盖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地方机构。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过程中,破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惯性思维,用系统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全面推进相关改革措施的落地、落细、落实。

“破”既得利益,“立”新的利益格局。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一些领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不作为、乱作为的“病症”,开出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统筹使用编制、完善体制机制的“药方”,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效果初步显现。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退役军人事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监察委、卫健委,通过加大统的力度、明确改的章法、做好人的工作、执行严的纪律,完成对既有格局的调整,重塑新的利益格局,在“改头换面”的同时,做到了“脱胎换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开拓工作,破旧立新,破立并举,机构改革昭示新未来。

视频内容全文

大家好!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确立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中国改革前进的方向,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先来看一下十八大之前的改革,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在170年前,现在已经过时了。马克思主义真的过时了吗?没有。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仍然存在于我们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理论来代替它。马克思主义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仍然存在,马克思批判的资本的本性仍然存在,甚至还是一种比较强大的社会支配力量。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现在正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式存在。所以,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实际上,我们讨论过时这个问题,它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我们判断一个理论是不是过时,就要看这个理论是不是有时代价值,它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它提供的方案有没有完成,它提出的任务有没有得到解决,有没有完成。从这样一个问题的尺度来进行评判,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实际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们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在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我们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立场、基本的观点、基本的方法。那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进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然后才有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才有了改革开放。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才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才正确区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搞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才确定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这样一个改革的方向。

第二点是富起来的新理论。邓小平说,我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干革命就是因为我们有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现在搞建设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他正是坚持这一条原则,才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怎样坚持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根本问题。

第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他说我们要研究为什么非洲的很多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确实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应该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发展阶段,它应该有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是现实是,我们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状态下建立的社会主义,所以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第二,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一大二公,不是吃大锅饭,不是捧铁饭碗。平均主义不利于发展生产力,不利于调动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但是另一个方面,两极分化也不行。有的人很富有,大多数人很贫穷,这样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社会主义要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封闭僵化不是社会主义,照搬西方的经验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开放,应该吸收西方先进的经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所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的,是不会有很快发展的。但是另一个方面,对外开放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够照搬西方的经验,要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正是在这些问题的回答当中确立了邓小平的理论。

第三(点),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上世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我们又面临着一个严肃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革该走向何方?这个问题聚焦到一个核心的关系,就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当中论述了这个问题,我们看一下这个场景,正是邓小平视察深圳。那么他的南方谈话确定了中国改革的方向。他说,计划经济并不必然地等于社会主义,日本也有企划厅,美国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看哪一个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理论探索、实践发展,最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它是一些前无古人的问题,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打破了观念的枷锁、思想的束缚,同时它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方式。

第四个问题,众人的事情众人办。追求民主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目标,当然实现民主的形式、民主的道路各有不同。中国是确定了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能够体现人民意愿的特有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不是简单的投票,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投票好办,很快就结束了,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但是不是这一个结果就是科学的、就是理性的、就是有价值的?这个不一定。我们的协商民主通常是在进行讨论,在协商、争论、折中、妥协之后形成一致的意见,那么可能在开始的时候你自己的选择并不准确,你自己的认识并不全面、并不科学。但在这样的互相讨论当中,可能更容易确定一个更准确更有理性的选择。

湖南长沙有一个黄材镇,就曾经进行了一次千人民主协商大会,这体现了人们的一种中国式的实实在在的民主的形式。那么通过讨论,很清楚地凝聚了大家的共识,形成了共同的意志,体现了民主的最大公约数。

实际上,协商民主正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民主政治的形式。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现实当中,有一些党员就是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马克思主义信宗教。2016年,我曾经到加拿大访学,当时经过一个朋友的介绍参加了一个英文圣经班。当时我想我是学马克思主义的,那么应该了解一下圣经,了解一下西方的文化,于是就参加了这个圣经班。当时负责的两位老师是加拿大一对老年夫妻,我发现他们对我非常热情,经常请我吃饭喝咖啡,我开始不明白,但慢慢地我理解了他们的意图,他们在这个时间经常给我讲上帝,希望我能够信仰上帝。我说不好意思,其实本人不相信有一个上帝的存在,而且我是个共产党员,我也不可能信仰宗教。然后他跟我讲上帝,我就跟他讲马克思主义,当然他也很有兴趣听我讲。最后我在离开加拿大的时候,他们又问我,你能不能一边信仰上帝一边信仰马克思主义?我说不好意思,我也做不到。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信仰马克思主义,应该研究马克思主义,应该宣传马克思主义。只有我们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真正地取得改革的成功,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第三讲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一讲党开启和领导了中国改革观后感5篇

2020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范文5篇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体会5篇最新

...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二讲党领导的新时代改革观后感5篇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心得2020精选5篇

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观后感500字5篇

观看2020两会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5篇精选

《国家监察》第三集《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5篇

《国家监察》第三集观后感5篇精选范文

厉害了我的国 观后感5篇

相关热搜

4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