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650字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南京南京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京南京观后感1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影片以拉贝先生的日记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黑白的基调,第一个镜头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本应繁盛的首都,已经在战争下变成了一所空城。影片的开始描述了一场屠杀,变换流转的一帧帧镜头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黑白的色彩冲淡了血腥,却加深了历史的凝重感。

有人说电影的主角是陆剑雄,虽然他的戏份并不多,没有太多的话,甚至只是用眼神,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了最朴素的抗日英雄。交火时,他冲锋陷阵;被俘时,他毅然出列,勇敢地面对枪口,带领着同胞高喊着“中国不会亡”的口号,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用手挡住小男孩的眼睛,用身体保护了这个幼小的生命。是救赎,亦是希望。

日本军官角川的演员选得好,他有一双鹿一样的眼睛,单纯温和深邃。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战争摧毁了人性,而丧失理性的眼睛,在受到中国人誓死抵抗的震撼后,人性复苏、回归所带来的痛苦,让他生不如死。虽然最后角川在释放了小豆子和一名中国官兵后选择了自杀,这样的自我救赎或许令观众难以理解。但他说过的一句话,仍使我记忆犹新:“死,有时候比活着容易。”

印象深刻的还有电影中表现的四个美丽到让人窒息的女性,她们让我记起海子的诗句:“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其中最令人动容和感伤的,是小江。她的出身太过于卑微,甚至于在难民营,都不缺少对她的冷嘲热讽,流言蜚语。和千千万万的殒难者相比,她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但是就是这柔弱女子的一举手,让很多人的心头都为之震颤,她的坚强和决绝,让人肃然起敬。

影片的英文名被译为为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的确,南京大屠杀最震惊世界的就是30万华夏同胞的死,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以这些无辜平民的死为铁证的,考验的是人性,中日双方的人性,这才是本片最为珍贵的记录。

在影片的结尾处,交代片中人物归宿的时候,关于小豆子的记述,是还活着。他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存在。他是某种希望的符号,他笑的样子,吹着蒲公英的样子,还印在我的脑海里。在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里,有太多太多的人死去,所以活下来的人,更加背负着责任和意义。

但是,我认为,这部影片中,陆川将自我创作凌驾于史实之上,可能一定程度上对受害群体缺乏足够的尊重。

南京南京观后感2

我只能说陆川愚蠢迂腐得难以理解,你去为侵略者开脱吗,你所谓自我救赎者在日军中有多少呢。我没有看这部拍片子,但仅就影评来看,这个片子没有了最起码的良知了,已经没有 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战争就是 战争,你反思什么,你替日本人反思什么,你有什么资格替日本人反思?我知道当年日本国民是全民支持侵华的,还人性的光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 了以陆川为代表的中国人奴性的光辉。这种思潮太可怕了,当被屠戮者站在屠杀施加者的角度为其开脱为其找台阶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民族出了问题。侵略的'行为我们只有去谴责 、唾弃,永世不忘,誓言报仇!这样才能警告日本人让他们生活在战栗中,让他们生活在国人对其仇恨的惊惧中,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入寇中华。而不是陆川这样,你的迂腐以及无良 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日本人会这样认为:“我当年屠杀你,你非但不恨我还为我开脱。那就是你们中国人软弱可欺,下次我还侵略你们。”说到底是奴化思想-以德报怨-的集中体 现,孔子的以直报怨到了奴化政权的嘴里就变成了以德报怨的奴化思想。犬儒主义在中国的盛行充分说明了奴化之于国人的影响之深.

我看完这部电影了 果然不出所料 没有了良知的电影 其他的还有必要肯定吗 ? 让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些腐儒学者提出的--对日新思维。他们跟陆川大导演是一个立场上的,都是主张忘记历史,对日所谓向前看。他们丝毫不管以前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理性、冷静、冷漠”得令人心寒,忘记仇恨的人不是君子,定是小人。有仇不报非君子!难道我们国人要昂首阔步于通往小人至圣的大道上吗?

仇恨是不能泯灭的,我们这些华夏子孙也没有资格接受所谓日本人的道歉与忏悔,活着的人永远没有资格代替冤死的祖先。

也奉劝国人不要央求日本人道歉了,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越是这样越会招致他们的蔑视。自强起来,找回汉人的血性,重塑国人的脊梁与气节,莫要让文天祥、李定国这样的民族英雄含恨九泉之下吧! 诸位不要忘记,你不是上帝。某些人的所谓站在人性的高度着实有些太过了。何谓普世?难道普世者仅仅站在所谓地球人类的角度看待日本侵华是全人类的悲剧吗?好高的道德高度啊,高不可攀。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如果打着普世的幌子,忽略正义与非正义,道德与非道德那我看到的这些普世者没有良知,是不折不扣的奴才!

南京南京观后感3

我也是挣扎了近一个月,才终于走进电影院。

此时,关于《南京!南京!》的评论已经在网络各处掐得如火如荼。大家都在借这个平台,说自己的爱国心,自己的国家观、世界观,甚至是价值论。我管不了陆川是被捧还是被贬。

我只是作为一个南京人,单纯地感激他。尽管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在晚上长久地做着噩梦,一次一次的醒过来,看着远处城市夜空的红色霓虹就像是这座城市散不去的业火和血色。我还是感激他。

他穷尽了4年的精力和时光,把这部影片拍得努力又真实。几乎复现了这座城市1937年12月13日沦陷至1938年2月中,所经受的无法描述出的灾难。而其实,一直到1938年5月,掩埋尸骸的数量都比不上新送来的数量。在影片开始不久的时候,有一段我觉得很漫长的屠杀镜头的蒙太奇。从焚烧的火焰燃起,机关枪扫射人群的枪声久久不息,伴随着坑杀、刺刀乱戳……看得眼睛瞪到目眦欲裂,血液中有声音在叫嚣:“为什么还不停下!!为什么还不停下!!为什么还不停下!!”在下一刻镜头转换时,我才觉得释解了。觉得那段蒙太奇只要哪怕再多10秒,我就会毫无理智不顾一切地站起来,大叫着把手中的饮料砸向屏幕。

只是短短用分钟来计的时间,我都觉得难以忍受。那段长达半年之久的日子,南京这个城市该是如何。已经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白天专门去了挹江门那座城门处,影片里刘烨他们这些军人就是分批穿过这座城门,走向死亡的。我站在城门外,始终都没有走到门的另外一边去。今天,南京的阳光灿烂,但城门里的阴影依旧阴郁得无法描述。路上的汽车一个一个地穿过城门,漆光闪耀。我当然知道,门那边不会再有大吼着“中国不会亡”的悲壮死亡了。再往前走,长江里也不再会漂着数目可观的尸体,那里只会有受了污染的江水空空地击打江岸。

所以,我感激陆川。

自己曾经也拿着地图,一个一个去考据那些屠杀发生的地点。但是白底黑色的文字,终比不上影像的心理震撼。他就算被人指责拍得像景片,但我觉得他的立场是中国相关电影里难得的客观的,也正因为如此,也是难得真实的。它带给我的震撼,超出了我的想象。

南京南京观后感4

《南京 南京》这部电影其实早就想看了,但是因为现在网上大多是抢先版,找不到高清的,所以就没敢轻易欣赏,怕不能看得真切而影响了电影对我的效果。但是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下载了,虽然在下载之前都有仔细看评论,下的是比较受好评的,却仍旧很不幸地下载了一部抢先版。万幸的是虽然是抢先版,但是还不至于到我想象的那么糟糕,还算比较清晰吧。

看罢电影我对陆川导演肃然起敬了。之前我是很鄙视我们大陆当今的许多导演的,尤其是那些善于“大片”的“名导”们,具体名字就不方便说了,其余不被我鄙视的导演之中也没有能让我敬佩者,陆川导演算是第一人。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拍电影我觉得是非常不易的。首先,“南京大屠杀”在之前是有纪录片的,但是纪录片不等于电影,如果把电影拍成纪录片那就没有拍电影的意义了,我们直接去看纪录片好了,哪里还需要花这么多钱来拍个电影呢?可是,“南京大屠杀”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所以就算是电影也不能失去真实的纪录意义,要能深刻的反映当时的恐怖,不然同样会遭受批评。这就比较难了,但是陆川先生做的非常好,电影不仅有明确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南京“人间地狱”一般的场景。然而此外最主要的是有一点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了:陆川先生竟然让一位名叫“角川”的日本士兵来带领观众重回“南京大屠杀”,多么大胆而又奇妙的手法呀!这我在之前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我不懂电影,更没有导演的天赋,我本以为日本士兵在电影里面应当完全是作为反派的,至少无论如何是不会变成主角的,然而看完电影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死板。“角川”这个主角当得实在是太漂亮了,因为有了他,我们不仅看到了1937年的那个冬天南京市民的疾苦,同时也看到了那些日本人的世界,他们的南京生活,他们的军旅生活,他们的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

每每提到“南京大屠杀”我们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愤怒的。在我们的心中那些日本士兵完全不是人了,而是野兽,是杀人机器,是行尸走肉。但是我们错了,无论他们多么的残忍他们都是人,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他们一样有感情,他们也有亲人,他们也有家乡,他们也会想念。但是因为战争,因为那些战争的真正发动者们,他们被迫来到了中国,在无情的战争面前他们中有人变得疯狂,在残酷的死亡游戏里他们中有人失去了理智,但是终归人性的微弱烛光还是没有熄灭而被少数人保留了下来,主人公“角川”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位,他们会同情中国难民,他们会爱上“慰安妇”,他们甚至会私自放掉俘虏,我不禁要向这些“角川”们致敬了,感谢电影把这些鲜活的人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七十二年,但是因为它,我们中国人和日本鬼子结下了血海深仇。仇恨往往容易冲昏人的头脑,让人失去理智,仇恨越深这方面的作用也就越明显。人失去理智就难以正视历史,而如果不正视历史,结果将是很严重的,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史的一部分,所以正视“南京大屠杀”就是正视日本侵华史。日本的侵华战争令人发指,是地地道道的不义之战,所以日本侵华失败了,因此当今的世界各国万万不能效仿,其中也包括我们中国。由于日本的行为实在是太残忍,以至于我们国人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报复心理,但是貌似正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是危险滋生的摇篮,危险在于我们可能会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事情,甚至也许有一天也会像日本人一样变成战争的发动者,这是我所非常担心的。其实我们国人在面对这段屈辱史的时候除了痛恨日本人,同情受难者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痛定思痛,吸取教训,绝对不要让历史再度重演。我们的真正敌人是战争,是战争让我们陷入痛苦,是战争让我们遭受灾难,是战争让我们国破家亡,是战争让我们妻离子散……而被战争所毒害的又岂止我们这些被侵略者呢?那些侵略者照样也深受其害。比如影片中的那位来自德国的贝拉先生,如果不是战争他也许能在德国的某个小镇享受天伦之乐;如果不是战争,我想他来中国就会是一件非常轻松快乐的事,而不是为了救援那些受苦的难民。再比如电影的主角——角川,战争让他面对了本不该面对的敌人,战争让他远离亲人故乡,战争让他命悬一线,战争让他生不如死,最后在放走两名俘虏之后角川自杀了,自杀之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活着比死更艰难吧?”

战争是可怕的,随便发动不正义的战争的人是最可恶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们不能不吸取教训。我们要强大自己,但是我们强大自己不是为了欺负别人,我们发展军事不是为了侵占别人的国土,我们只是不想再次落后而挨打,我们只是不想让战争死灰复燃而再来影响我们美好的生活。某些自以为是的国家请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显示你们的无知,自己拿着欺负人的“专利”却喊着“中国威胁论”,我们堂堂华夏不像你们那样小肚鸡肠,见利忘义,打着领带西装革履的绅士们却不懂得刷牙,口臭得严重,真是可笑,可悲!

南京南京观后感5

其实我不愿看这部片子,我甚至不愿看到任何涉及到大规模战争的东西。尤其在如今中日两国外交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我也的确很不想在触及到这个敏感的话题。结果当然如此,这部电影的黑白色调几乎让我很难呼吸。

我一直都想说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但是好像无论是日本还是政府都无法释怀,他们不停地朝民众灌输一些东西,通过各种形式。比如那些该死的教科书,和电影里对于那个时期中国或日本军人的丑化。南京大屠杀有多久?二战有多久?几乎所有有那个时代鲜明记忆的人都已不再人世,而在世的这些人还继续利用当年的过错来企图进行再一次战争。你们去看看《南京!南京!》吧,中国付出了多少代价?日本军人难道就真的十恶不赦么?

换言之,无论政府也好、高官也罢,战争是由他们挑起的,但无论输赢,他们都不必付出与之相等的代价。(范_文_先_生_网)死去的、痛苦的都是平民。所以有人在看过《南京!南京!》之后将矛头转向中国军人,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才导致南京大屠杀这一场惨案的发生。中国军人何罪?难道他们就没有父母亲人么?那么日本军人呢?我一直记得片子里日本军人的样子,在我的眼里他们总是睁大着眼睛,在黑白色调下神经质地看着某个东西,惊恐或者狂喜。我甚至这样想:日本就这样抛弃了一群臣民。在长时间的战争状态下,日本军人呈现出一种心理病态的眼神,他们的神经如同紧绷的纤细的线,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我一直记得我曾外祖母跟我说的'她经历过的抗日战争,因为家在安徽,日本人一路打来早已是强弩之末,加上是战争的末期了,所以日本军人在她眼中的形象并不是那么的穷凶恶煞。她只给我讲过一个日本兵的事情,在她的描述中,那个人很年轻、很沉默(大概是语言不通)、会让她先洗菜他再洗脸。所以老太太一直都说日本人也是人……

这么悲观的局面让我想到了《天龙八部》,谁都可怜谁都有罪……所以我一直认为乔峰比郭靖更伟大,他阻止了战争而不是成为战斗英雄。在现在这样的境况下,我只想说,人首先得有人性再谈其他,至于那些无论如何都不会为战争流血的人们、那些精英分子们,想想平民吧!平民无罪!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650字相关文章:

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5篇65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5篇650字

关于《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五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6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五篇6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7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5篇6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五篇7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650字

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南京南京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南京南京观后感1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影片以拉贝先生的日记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黑白的基调,第一个镜头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本应繁盛的首都,已经在战争下变成了一所空城。影片的开始描述了一场屠杀,变换流转的一帧帧镜头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黑白的色彩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