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收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篇
推荐文章
和平时期,他们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那么你知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大学生收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欢迎阅读!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感【1】
说起战争年代的经历来,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白德善老人小的时候因家境贫寒四处流浪,吃不饱、穿不暖,1947年7月,14岁的他,在陕西省神木县参军入伍。
白德善告诉记者:“为什么那么穷?穷是谁造成的?国民党这三座大山压着咱们,还有地主的剥削。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要把这三座大山推翻。”
白德善老人说,枪林弹雨也不怕,就想着多消灭一个敌人。战友们一个一个在他身边倒下了,他顾不上流泪,只有咬着牙踏着战友的尸体往前冲。
1952年,白德善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老人回忆说,他和战友们白天打仗,晚上躲在防空洞里,每天只吃一顿饭。在一次战役中,战斗很激烈,敌人的轰炸机狂轰滥炸,后勤人员也牺牲了,阵地上到处都是焦土弹坑,他的听力也受到了损伤,但依然坚守在最前沿,因表现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听着白德善的故事,感受着身边安宁的生活环境,记者对眼前这位老人,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解放后, 他工作兢兢业业,从来没有私心杂念。在旗乡企局工作时,单位盖了几次家属房,他都让给了困难职工,一直到离休也没分到房。全家有四个下岗职工,老人从没向组织张过一次口。而且,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和孙子也先后光荣参军入伍。
白德善三儿子白利平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和媳妇儿都下岗了,拜托我父亲去找领导们说说,希望能给我们两口子安排工作,我父亲说不行,咱们不能给政府找麻烦,下岗的人多了,又不是只有你们两个。我父亲平时就教育我们,有什么事情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白德善看到公安民警、医护人员放弃休假,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将10000元的爱心捐款交给了伊旗老干部服务中心,以实际行动助力抗疫。
白德善说:“疫情这么严重,国家有困难,我们应该为国家分担。”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感【2】
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有一件特殊的文物。它长300厘米、宽67厘米,由几根原木和草绳组成,长方形的木头骨架之间,部分草绳已经破损断裂。这样一件简陋到让人猜不出用途的文物,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担架队用于运送伤员的担架。
战场上,担架队主要承担从火线上抢救伤员并将他们送往后方治疗的任务。支前英雄宁儒贤是担架队的一员。1950年11月,宁儒贤跟随辽宁阜新担架队,在村民的欢送中离开了家乡。
在第五次战役中,他冒着敌人的炮火,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救下了数百名伤员。“有时候天黑下雨,路滑,走起路来步步是稀泥。敌人的炮弹不断地在担架前后方落下,地面上是密密麻麻的弹坑。每绕过一个弹坑,担架都颠得很厉害。”
最难的是抬着伤员往山上走,一个不小心,伤员就会从担架上摔下来。为了让担架更平稳,宁儒贤想了个办法。他走在前面,把担架带挎到脖子上,两手拄地跪着走,后边的人站着走。山路上尖硬的石头,磨破了他的膝盖,血染红了裤腿。可他说,自己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救伤员要紧。
“担架队队员之所以把伤员看得比自己还重,是因为躺在担架上的是钢铁般的战士。”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冷晓媛说,“战士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们敬佩这些战士们。”
据宁儒贤回忆,有一次他们突破重重封锁,把伤员们抬到一间被敌机炸坏了的房屋里休息。其中有一位脸色憔悴的女战士,双眼紧闭,左腿用夹板夹着,已被鲜血染红,但她没有叫过一声。
宁儒贤和同志们帮她清洗伤口,翻身,换下脏衣服,悉心照顾她。女伤员很感动,告诉宁儒贤自己叫黄起荣,今年19岁,是在学校参加志愿军的,随部队前进时踩上地雷炸坏了一条腿。宁儒贤打心眼里敬佩这位女战士,专程把她护送到了义川兵站。临上车时,她紧紧握住宁儒贤的手说:“我还要回来,咱们战场上见。”
“当时很多战士都像黄起荣这样,轻伤不下火线,受伤了也要坚持战斗。无数勇士身负重伤后从血泊中爬起来继续冲向敌人,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即使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这样的故事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冰雕连小战士宋阿毛和他的战友就是典型代表。”冷晓媛所说的冰雕连,是指在长津湖战役中固守死鹰岭高地的20军59师177团2营6连。
宁儒贤入朝时,长津湖战役打响。一股突围敌军经过死鹰岭时,埋伏在高地上的6连战士竟然未放一枪一弹,让敌人逃走了。兄弟部队的官兵发现后派出一名参谋到死鹰岭高地查问原因,当这名参谋冲上死鹰岭高地时惊呆了,战士们一个个趴在雪坑里,枪朝公路摆着,但已被全部冻死。
原来,为了不暴露目标,6连全连125名战士始终保持着伏击姿态,坚守在冰雪中,直至被冻成“冰雕”,英勇牺牲。“我们奉命追击敌人路过死鹰岭高地时,发现战士们都已经硬了。”时任志愿军第27军1营3连副指导员邹世勇回忆起当场的情形几近哽咽,“那个场面真是悲壮,那是永生难忘。”
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也鼓舞着担架队队员。战前动员时,曾有人向宁儒贤描述战场如何惨烈,他却说:“我报名时就想好了,死也要死在前线。”他所在的担架队出国时有170名兄弟,归国时只剩下120名。
“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大家都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是因为对他们而言,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们入朝作战是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他们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戴美玲说。
打扫战场的战友在冰雕连小战士宋阿毛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的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会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当时敌军装备比我们好很多。”冷晓媛说,面对朝鲜战场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有的敌人穿的是羽绒服,用的是鸭绒睡袋。“我们有什么?我们很多战士穿的是单衣单裤,有的战士吃的是一口炒面一口雪,吃着被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化一层啃一层,再化再啃。”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通过顽强斗争获得胜利的英雄壮举和壮丽史诗。”戴美玲认为,抗美援朝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抗美援朝精神。“虽然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今非昔比,但抗美援朝精神世代传递,仍然能够带来力量源泉,让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毫不畏惧地去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风险和挑战。”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感【3】
那是1952年的11月,冯自信所在的部队从兰州开拔至东北。12月底,进入朝鲜。为了躲避侵略者飞机的轰炸,部队总是晚上行军,白天进入山林隐蔽。
正值冬季,朝鲜半岛天寒地冻,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对每一名入朝志愿军战士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漫山遍野都是雪,走着走着,脚就被冻得没有一点儿知觉了,睡觉也在雪地里。”冯自信说,有一天走下来,自己的脚和鞋冻在了一起,怎样都脱不下来,最后用刀子把鞋割破才把脚从鞋里取了出来,仔细一看,脚都冻得发黑了。
“每个战士的情况都差不多,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一心想把侵略者赶出朝鲜。”他说。
在一次高地攻坚战中,冯自信度过了这辈子最难忘的七天八夜。
“敌人的优势是有飞机支援,所以我们就不断挖坑道,千方百计缩短和敌人的距离。”他回忆说,当时敌人不断轰炸志愿军阵地,战士们吃、喝、拉、撒、睡都在坑道里,每次轰炸过后,大家脸上都是土,完全认不出彼此谁是谁。
“在这种异常艰苦的环境里,谁都没有畏惧,大家都知道,打仗拼得就是意志。”最终,冯自信所在的部队坚持到了最后,攻下了这处高地。
这场战斗中,冯自信多次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将负伤的战士和烈士遗体背回阵地。有一次,他甚至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个人背回两名烈士的遗体,因此被授予了三等功。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冯自信几经调动,1959年6月,被分配到兰炼仪表厂。当时厂里常常有生产任务大会战,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冯自信和工人们经常连轴转,一干就是12个小时,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作风。在兰炼仪表厂工作直至退休,冯自信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冯自信说,有国才有家,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亲历过旧社会黑暗和战争洗礼的人,能够看到国家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没有虚度此生。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感【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听着熟悉的旋律,抗美援朝老兵朱玉元热泪盈眶。
虽已是90岁高龄,朱玉元的身体依旧硬朗。9月21日,在瓜州县家中见到朱玉元时,他正在收拾房子,家具和生活用品被摆置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豆腐块”似的被子也表明了他的“老兵”身份。
朱玉元老人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了大半辈子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一边反复擦拭,一边讲起了在朝鲜时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949年5月,年仅19岁的朱玉元在天津光荣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一支队21大队的一名战士。
1950年10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朱玉元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当时,每个人都只有单衣可穿,大家冻得瑟瑟发抖,可还是咬牙坚持。”朱玉元回忆说,当时条件有限,所有人脚上全是水泡、冻疮。但是当时战况吃紧,他们根本顾不上,而是立即投入战斗。
入朝后,朱玉元被分配到警卫连工作,主要负责执行警卫任务。1952年3月,朱玉元接到上级命令,需要进行夜间行军。作为警卫连副排长的朱玉元,迅速集结警卫战士,一边安顿战士做好准备,一边协调准备好行军装备。
朱玉元说:“在朝鲜沙里院至顺川一带通过敌人封锁线时,真的是炮火连天,敌人的飞机挨着头过,连续发射几十枚照明弹,照得山坡通明。敌人一旦发现目标,就用机关炮进行扫射,尘土飞扬、硝烟弥漫。”
“在行军过程中,许多受伤的战士由警卫连负责转运,战火冲天,到处都是炸弹坑,伤员随处可见,眼看着战友在我眼前牺牲……”谈起战场上的惨烈,朱玉元几度哽咽。
“由于没有飞机掩护,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只能夜间开进,汽车也很少,全凭战士的两条腿,而且我们的轻武器对空射击不仅打不下飞机,反而会暴露地面部队目标,招致敌人更准确的轰炸,所以尽量采用掩护的方式行军。”朱玉元说。
朱玉元带着8名警卫战士,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安全到达目的地,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转移。
问他当时怕不怕时,朱老坚毅地回答:“既然选择上前线,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为了保家卫国,必须勇敢坚强。”
参军7年,抗美援朝4年。1954年1月,朱玉元随部队回到国内进行休整,1956年5月,朱玉元从部队正式转业。
因作战英勇、成绩突出,朱玉元先后获得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纪念章。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转业后的朱玉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赴黑龙江军垦农场参加北大荒开荒工作。1961年1月,朱玉元调动至甘肃省安西县(今瓜州县)工作,1989年7月在中国农业银行安西支行离休。从战场到地方,从东北到西北,整整70年,朱玉元奋斗的足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2019年9月,朱玉元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荣誉纪念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感【5】
四枚志愿军纪念章、一张身着军装的老照片……这些普通的物件,因为一段特殊的历史,被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忠尔老人珍藏多年。
1951年1月,入伍两年的刘忠尔跟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我终于能投入到战斗中,很激动。”刘忠尔回忆,“刚入朝鲜战场,敌机轮番轰炸我军各级指挥所、炮兵阵地和仓库。敌我装备相差悬殊,战斗激烈。尽管我们武器不如敌人,但志愿军战士斗志昂扬,意志坚定,没有人退缩。”
1952年7月,刘忠尔荣立二等功。
“当时,敌人火力凶猛,我们的步兵连无法冲破火力封锁,我和另一名战友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为步兵连突击打开了一条路……”刘忠尔回忆,“后来,我们利用防空洞进行阻击战。躲在洞里空气十分潮湿,连阳光也没有,但条件再差,大家也毫无怨言。”
有战斗就有伤亡。1953年初,刘忠尔所在的连队护送运输装备的车辆到前线。途中,为了掩护运输队,刘忠尔被炸伤,后来被送回国内进行治疗。
“动完手术后,还要卧床休息一个月。”刘忠尔说,当时,一想到战争还未胜利,心里就着急,没等伤好自己就返回了前线。
刘忠尔说,朝鲜战场给养困难,战士们吃饭是一口压缩饼干就着一把雪。那里的冬天特别冷,积雪很深,严寒刺骨,每个人只有一身夹棉的军装,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战场,根本不足以御寒,很多人都被冻伤了。
“条件最艰苦的时候,没有水喝。敌人在山下切断我们的水源,我们派一个取水的战士,就牺牲一个。”刘忠尔说。
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的斗志从未减弱。
“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我们所属的连队留在朝鲜,帮助当地老百姓修建学校、铁路……直到1958年才返回祖国。”刘忠尔说。
1964年,刘忠尔转业至金川集团公司露天矿。在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扎实勤奋,成为同事眼中的“岗位先锋”。经历过枪林弹雨,刘忠尔变得十分豁达,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
“平时我和老伴就在社区的幸福互助院就餐,这里菜品丰富、价格适中,很方便。”刘忠尔感慨,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吃喝不用愁。业余时间,他将酷爱的武术当成第二事业。每次遇到武术技艺比他好的人,他总会虚心求教。
“我80多岁的时候还报名参加了全市武术比赛,拿到了老年组一金一银两块奖牌。”刘忠尔说,党和政府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但革命传统不能丢,革命历史更应该被时刻铭记。
大学生收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