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000字观后感大全
推荐文章
电影1000字观后感大全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1000字观后感大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电影1000字观后感大全<一>
1976年7月12日晚,方大强家,方登和和方达正在睡觉。方大强和李元妮在离家不远的工地上。家里书桌上鱼缸里的鱼在不安地游来游去,越来越急躁,越来越急躁...... 工地里的工人们都要收工了,塔式吊车也已停止了工作......远方的地平线,毫无预兆地,突然闪起了紫色的骇人地光,紧接着一场灾难来临......裂纹突然爬满了房子,地面也变得起伏不平......方大强拉着李元妮跑,而方登和方达尚在屋内......刷着标语的墙在颤抖着,塔式吊车垮塌了下来,很多未能及时逃出的人们被急速落下的砖瓦无情地掩埋......方大强和李元妮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住的房子飞快地坍塌......23秒,地震将一座繁华的城市化为满目疮痍的废墟,使上万儿童失去了父母,上万父母失去了孩子.....风平浪静后,幸存的人们开始清理遇难者的遗体,并寻找幸存者。方大强在地震中被掩埋,在余震中丧生......李元妮悲痛欲绝地咒骂着上天,同时又意外地发现方登和方达依然存活,却被同一块水泥板压住了,救一方的话水泥板就会向另一边倾斜,从而致使另一方被压死。于是李元妮面临着是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痛苦抉择。最后,从李元妮的口中无力地飘出了三个字:救弟弟。话轻飘飘地,仿佛是在喃喃自语......
数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缺了一条左臂的方达成为了一所公司的老总,并且娶了一位叫小河的妻子。方达曾多次劝母亲搬到新居去住,可是母亲怎么也不同意,因为她相信她丈夫和女儿的魂魄终有一天会回来看她的,怕他们找不到家。李元妮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失去了才知道什么叫失去。”汶川地震时,方达赶去救灾,意外地碰到了唐山宋志永救灾小分队和他的姐姐——方登。
方登还活着。
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被雨浇醒了,后来被一解放军家庭收养,后来搬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当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消息时,因为自己曾学过医,赶去汶川帮忙救灾,不想竟阴差阳错地碰见了方达,并通过他与宋志勇的谈话得知母亲一直为此事内疚后,认出了方达,并与他回到了家中。方登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早已为她洗好的,泡在水盆中红润润的西红柿。“我没有骗你。”母亲说着,已是泪流满面。这一家经过三十二年风雨后,终于重归团聚。
2008年,唐山市政府为在地震中遇难的24万同胞修建了罹念墙,墙上刻着他们的名字,籍以缅怀遇难同胞。
2010年,唐山大地震罹念墙前。一位华发老者对着罹念墙上儿子的名字喃喃自语: “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可以使每一位观看它的的观众为之动容。地震时惊险的场景,地震后失去亲人的人们悲痛的神态,离别数十年后再次重逢的场面,都无不触动着人们的心弦。同时,它又揭示了这样一条哲理: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最有意义的现在。
此外,作为一个唐山人,这部电影也让我感觉十分亲切......陡电厂的烟囱,南湖公园,唐山百货大楼,新华电影院,《读者文摘》......以及那纯正的唐山方言,都让我产生很浓烈的亲切感。
今天,我和妈妈去新华电影院看了一场很有意义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由冯小刚导演,改编自小说《余震》,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后一个一家四口生离死别的故事。
电影1000字观后感大全<二>
作为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影片,《地道战》上映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这部影片在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久演不衰,其原因何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电影事业的繁荣,可以说是不无裨益。
要细究《地道战》青春永葆,魅力永驻的原因,我看主要还在其传统的“寓教于乐”的审美价值取向。
首先,从它的“乐”,也就是营造其娱乐功能的因素来看,不外乎三点:一是有一个波澜迭起,引人入胜的故事。《地道战》主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英勇游击战争,这个大题材并不容易驾驭;而作为一部“教学片”,它主要的任务又是介绍地道战的方法、特点,弄不好就极易流入解说、诠释的枯燥。影片的制作者明智地以“一斑窥全豹”的方法,从高家庄群众与黑风口据点敌人斗争的视点切入,运用传统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这就为沉闷的教学找到了一个鲜活的载体,并由此而生发出动人的故事。交错其间的老村长报警,敌人乔装武工队等一系列的惊险情节的安排,即我们传统戏剧中“戏眼”的运用,便使影片产生了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效果。其二是巧妙引导观众思维的投入和参与,从要不要挖掘地道到地道如何挖,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从村落地道到地道网络,这些问题随着故事的展开一个个提出,让观众和剧中人一道思考,共同解决,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获得一种参与的紧张和成功的快感。其三是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大大强化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诸如三田队长、汤司令的一些台词,鬼子进庄的音乐,影片的主题歌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四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熟悉和传唱。
其次是《地道战》的“教”。孔子有“诗、观、群、怨”说,中国历来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地道战》的教育作用,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效益又是什么呢?一是让观众全面学习和具体了解当年地道战的作战方法(在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战争中,地道是否仍有当年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值得研究);二是使今天的人们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威力,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对我们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呼唤人们时时记住这段悲壮的历史,受到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我们今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组织群众来观看这部影片,就有其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时代的发展也决定了某些一成不变的传统审美趣味的落后,再加上四十年前那种“左”的思维定势的制约,像《地道战》这样严肃的战争题材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处理,淡化战争的残酷,淡化我方的惨烈牺牲和代价,对人物高大全的脸谱、程式化的表现,影响了人物的立体塑造,影响了人们对历史客观、全面的认识,今天看来,不能不说是影片的一些遗憾和缺陷。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老百姓有其喜闻乐见的东西。对于当今在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困惑、迷惘的中国电影,如果能从自己幼稚年代产生的《地道战》等一批受到起观众钟爱的作品中,冷静地反思得失成败,认真地总结、扬弃,那么必定能走向清醒,走向成熟。
电影1000字观后感大全<三>
他在苦苦追寻着自己的教师梦,尽管无数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尽管几十家学校都拒绝了他,他仍没有放弃。他就是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的科恩,电影《叫我第一名》中的主人翁。故事是有原型的,在影片最后也有出现,就叫布拉德科恩。
妥瑞氏症是一种严重的痉挛疾病,科恩会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而这种怪异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失望透顶。只有他的母亲一直是他的坚实臂弯,母亲的坚持与鼓励,让他能够在正常人的生活里艰难前行。然而面对这个不能理解他的世界,他一直在痛苦的漩涡里挣扎。直到在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长在众人面前巧妙的让大家了解了他的真实情况,让他有了成为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的坚定梦想,即使因为这个病症让他在寻求教师梦想的道路上遭到众人怀疑,屡屡受挫,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这份梦想, 为了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的努力。最终他圆了自己的教师梦,他用心在做教师,真诚关爱每一个孩子,竭尽全力准备每一个课程,终于,他赢得了孩子的爱,家长的信任,同事的推崇,并且在从事教师职业第一年,即试用期刚满就获得了全区“最优秀教师”奖。
在同事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美国励志片,很多次看得泪水涟涟,就为了圆自己的教师梦,科恩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们,每天都从事着教师职业的老师们,有没有如此看重自己的职业,有没有把这个职业当做自己的事业在做?不得不发人深省!
在很多教师都患上“职业倦怠症”的今天,应该让大家都来看看这部励志片。当然片子向我们传达的是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坚强地面对生活、社会给他的种.种不公以及在困境中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的坚定信念。但是身为教师的我,看到的还有更多。
首先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怎会如此阳光,如此快乐地高质量地活着?我想最重要的是“爱”。
来自师长的“爱”。影片中科恩的病一开始不能被同学老师认可,被贴上捣乱、不尊重老师的标签,在重重的压力下科恩一度病症加重,就在他无比沮丧灰心时,校长在音乐会上让他到台上去讲述他的疾病和希望,同学们都鼓掌了,为他勇敢地面对疾病而鼓掌。这是位懂得教育真谛的好校长,他懂得一个教师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亦或者一个动作对孩子的重要性,他希望更多像科恩一样受别人异样的目光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关心他们的人,有一个人能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他让科恩有了自己梦想,是呀!孩子们,不管怎样他们迟早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的,作为老师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足够的耐心和浓浓的爱心。
父母的拳拳爱心。即便是这样,即便是被所有人嘲笑、冷眼,妈妈从没放弃过科恩,她带自己的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去医院寻求治疗,并且带他去患了同样病症的互助团体,后来甚至开始自己研究精神病学,直至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是故意发出怪声和抽动脑袋,那只是一种叫做妥瑞症的病,并且无法医治。她鼓励自己的儿子,不要被妥瑞症打倒,永远要正面迎战对手。无条件的母爱赋予我们安全、温暖和被接纳的感觉,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特的个体,认识到“我被爱,因为我是我”,这让我们在受到伤害后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在内在里有持续的力量。如果说校长是科恩人生的转折点,那陪伴科恩走下去的妈妈则是他成功的动力。
还有我想科恩之所以那么有活力,乐观,且有坚定的信念,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他称呼自己的怪声和抽动为“朋友、伙伴”,他从一开始就接纳自己这个现状,并且从不自我欺骗,也不祈望外部环境有一天会变好。 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既然不能改变所处的环境,能改变的就只有你自己。同学欺负他,老师批评他,邻居嘲笑他,他去打高尔夫也会被人轰出来,甚至学生家长也不理解他,那些人都没有错,他们的反应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只是做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选择,他们有权利对外界的事物带有自己的评判,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富有同情心,都充满善意。但科恩可以选择,他也有同样的权利为自己做选择,他可以选择不在意他们,也可以选择每天为他们的态度伤心,他可以选择谩骂他们以维护自己,也可以选择理解他们以释然内心,他可以自暴自弃以理所当然的态度让父母供养自己,他也可以自强不息笑对病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这一生的感觉,是充满幸福喜悦,还是满怀心酸悲苦。就如他最后在领奖台上所说的一席话:“千万别让任何事阻止你去追逐梦想,阻止你工作、玩耍,或是谈恋爱。”有些事情,表面上可能是缺陷,但是是不是真的缺陷,而是在于你怎么看待它!缺陷会是自己畏前怕后的借口;也会是自己实现梦想的基石。我想起一句心理学领域的名言:“不是事情本身让我们痛苦,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如何面对今后的工作、生活,科恩给了我们太多的启发。
“千万别让任何事阻止你去追逐梦想。”我们都已经身为人师,我们追逐的应该是如何做个更优秀的教师,如何去点燃每个孩子的梦想!
电影1000字观后感大全<四>
《战狼1》这部电影,我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看过了,而且百看不厌。今天,我又来到了电影院观看《战狼2》。
这是一部爱国片,主要讲述被开除军籍的冷锋本是因寻找杀害女朋友龙小云的凶手来到非洲,但却突然被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因为国家之间政治立场的关系,中国军队无法在非洲实行武装行动撤离华侨。而作为退伍老兵的冷锋,因为无法忘记曾经为军人的使命,本来可以安全撤离的他毅然回到了沦陷区,孤身一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了生死逃亡。
军人,一个神圣的词,他们保家卫国,欲血奋战;他们是人民的保护神,祖国的希望;他们是力量的象征、正义的象征。拿破仑曾说过:“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电影中的冷锋便是一个拥有爱国心的人,他说出了“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的豪言壮语。我相信,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一定说出了全国军人的心里话。是啊,军人肩负着保卫祖国的使命。他们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粗茶淡饭,他们没有节假日,全心全意在为人民服务。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窗外飘着鹅毛大雪,他们也毫不畏惧;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窒外骄阳似火,他们也昂首挺胸。不管有多么困难,他们都坚守在岗位上,他们身残但志不残,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果说祖国是个大花园,那么他们就是一颗颗高大威猛的大树,守护在花园的每个角落。他们将青春献给了祖国,他们从不后悔,他们没有忘记报效祖国的初心。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我会时时刻刻记住,我们不能忘记祖国曾经的屈辱,我们从小就要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努办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让我们这条东方巨龙腾飞吧!
电影1000字观后感大全<五>
今天下午,来到电影院,期待的已久的《战狼2》上映了。本来期待冷锋和龙晓云联袂对抗强敌,结果却是冷锋一个人孤军奋战。
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就是:守护。
在人民有难,在亲人有难的时候,守护在对方身边,并且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免于各种灾难,愿意为他们做出牺牲,做出奉献。
电影很感人,非常打动我,特别是当非洲发生叛乱,只有中国的军舰来到港口,进行撤侨,祖国在危难的时候,就像一个守护神,站在你的身边,站在你的身后。
冷锋,他这个特种兵,也是大家的守护神,能够在任何艰巨条件下,守护着大家,拼尽全力,直到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这部电影非常打动我,让我想到了很多场景,关于依靠,关于守望的场景。
有一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就是无论你走了多远,无论你离开多久,当你再次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还有一些熟悉的事物,熟悉的房子,甚至还有熟悉的人,一直都在,时间过去很久,但是那些东西,似乎一直就在那里,一直豆没有变,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似乎还是这样,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你,你好像从未走远,恍如隔世,又恍如昨日。
关于深夜食堂,和菜头描述过一个场景。在大城市生活,大城市打拼的人,很多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在生活,一个人租房,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挤地铁挤公交,一个人去唱K,这个城市,似乎一切都那么地陌生。但是,到了晚上,加班回到住的地方,总是会去那家熟悉的店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总是那一种口味,总是坐在那一个位置。刚开始,这家店对那个人来说是陌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似乎发生了变化,每次都去吃面,每次都坐在那个座位上,每次都是那几个面无表情的服务员。当突然有一天,你坐下后,对方就不再问你需要什么了,直接就给你端上了面条。并且之后有一天,那时你有几个星期没有去了,当你再次去的时候,突然服务员脸上似乎有了表情,问你怎么了,这段时间怎么没有来。这时,这已经不再是陌生的一个餐馆,而是属于你的深夜食堂。
或者再换一个场景,你读书的小学,中学,大学,虽然离开了很久,但是每每回去,总是能够找到当你的影子,那些一直都在的东西,那个学校已经不仅仅是你学习的地方,而就是你的学校。
再来一个场景,在你遇到威胁的时候,有人站出来,保护你的安全,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份情谊。如果总是这个人,如果这个人每每都主动站出来保护你,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对你最重要的人,要么是你的父母,要么是你的伴侣,要么是你的挚友。当然,也有可能是你的祖国,这也是《战狼》表达的。
我还想到了一个关于依靠的故事。就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教授,他有一个学生,成绩还不错,也经常和教授讨论问题,可是有一天,这个学生突然就自杀了。教授非常懊悔,作为一名心理学教授,竟然不能够察觉自己学生的心理状态,一度想要放弃这个职业。后来,他在每次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上,就会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电话,邮箱。然后告诉他的学生,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中,当你遇到困难时,都可以通过这个联系方式找到我,我会竭尽所能帮助你。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联系这个教授,但是,因为有了这份依靠和信任,很多人就能够度过难关,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一个有所依靠的人和一个没有依靠的人,是完全不同的。所谓的安全感,就是知道,自己在最艰难的时候,是有人可以依靠的,是不会走向绝路的。
有一种说法,喜欢冒险的人,分两种人,一种是安全感非常强的人,他们从小父母给予了足够无条件的爱,他们去冒险,是相信有人会守护着他们;另一种是极其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们要通过冒险的强刺激来忘却自己的不安全感。
反过来,既然每个人都需要有所依靠,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成为那个被依靠,被信任的人呢?
安兰德说过,自由是无所求,无所待,无所靠。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他的依靠就是他的信仰,他的责任感,他的因为奉献而带来的巨大的精神满足感。
关于贵族精神,很多人都在说,都在努力让孩子培养。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奉献精神,就是责任与担当,就是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的勇气。
一个人是考虑自己多一些,还是考虑他人多一些,决定了他是否有贵族精神。
至于其它的,是不是会高尔夫,网球,甚至是马球,这个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很多的小朋友,就因为被父母送去学了很多很贵的东西,结果就是认为自己的父母什么都不懂,是个土鳖,这就和父母最初的愿望,南辕北辙了。
再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小朋友,在妈妈遇到危难的时候,主动站出来,要保护妈妈,说自己是个男子汉……
好的,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