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张思德》的观后感500字五篇
推荐文章
电影《张思德》的观后感500字五篇
张思德爱人如已,助人为乐。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张思德》的观后感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电影《张思德》的观后感500字<一>
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以《为人民服务》为题的发表的精彩演讲片段时时在我耳边回响。是啊,在60年后的今天,“为人民服务”也成为了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电影《张思德》既没有战火硝烟,更没有豪言壮语,但它通过特殊的文化语境,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正在缺失的一种东西,让人重新思考“为人民服务”在现阶段新的内涵。张思德之所以被人们铭记,在于他道德品质的平凡,平凡到每个平凡人都能在自己的灵魂中看到他的影子。在张思德身上所表达出来的,更多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朴实、谦和、善良,是一种人内心中本能地涌动着的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论在什么时代,作为一种精神的、价值的存在都是值得弘扬的。张思德已经牺牲60年了。60年后,尽管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
当然,《张思德》带来的不只是人们的深深景仰和感动,也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思考:革命的成功,需要有人在敌人的残暴统治下英勇抗争,需要有人在枪林弹雨中冒死冲锋。同时,也需要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无私的奉献者,他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信念坚定。也正是这种“平凡”,让观众感觉到了英雄的鲜活、真实,赢得了感动的泪花。
看完电影《张思德》后,我觉得张思德同志是我们千万名共产党员中的普通一员,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代表他本人,而是代表着所有共产党员的行动和思想,他们都是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工作,听从党的指挥,不追求个人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心中始终装着党、国家和人民,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特别出色的成绩,但他们都是通过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表现出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真正品质。
这,就是我观看电影《张思德》之后的最大感悟。
电影《张思德》的观后感500字<二>
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前夕,党支部组织观看电影《张思德》。看完这部影片,在支部党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有的说“我是含着泪水看完了这部影片;有的说,这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很受教育,很受鼓舞。
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财富、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正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终身难忘。
张思德出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在炮火硝烟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张思德是一名老红军,在连队英勇杀敌、当警卫忠于职守、开荒种地不怕困难、烧炭工作不畏艰险。他在艰苦的日子、在平凡的岗位,不记得失、不记名利、任劳任怨,服从党的安排。
记得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的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是毛泽东对张思德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的最好也是最高的评价。张思德一名普通的战士,却成为我们共产党人一座“永远的丰碑”,因为他身上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实,张思德不过是中国共产党员中的一名代表。在共产党领导的下,为了推翻蒋家王朝,从打江山到掌政权28年的历程中,先后有370万革命战士献出宝贵生命。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样涌现出象张思德一样的共产党员: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一个个平凡的事迹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党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
然而当今,无论时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但是我们都不能忘记共产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能忘记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电影《张思德》的观后感500字<三>
人之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小学课本里我就认识了张思德,虽然当时对这句话有点模糊,但那时候就知道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毛主席亲自给他题词.
04年10月,中组部、中宣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组织部门要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影片《张思德》.开始觉得无所谓了,对于张思德我了解的够多了的了,可当我观看完的时候,我深深的感觉到,我错了.
我感叹于影片制作人员的高深造诣,把一个人的一生浓缩在一部影片中,而且丝毫不觉得牵强和跨越.人物鲜明的性格刻画的是淋漓尽致,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张思德站在我的面前,给我交谈.吴军的表演更是叫绝,憨厚朴实的他把张思德描绘的真真切切.
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工作岗位.但就是这平凡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他用他有限的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这条党的纲领.让我们每名共产党员都为他叹服,以他为楷模,以他为榜样."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定要去干大事, 张思德对同志战友的感情就是从生活点滴中流露出来的.他本本份份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不去争官职为自己找机会。踏踏实实地从每一个生活的小细节中去帮助他人,去发挥党员的作用。
我要感谢这部电影,它让我的心灵有了一次净化,一次升华.当今物欲横流的时候,我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去做,我想,看了《张思德》后我明白了.他就是我光辉的榜样.
电影《张思德》的观后感500字<四>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它不仅亲笔写了挽联,而且还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战士,就是张思德。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连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带领一班战士到安塞烧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就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深有感触:张思德是一个参军多年到头来连一官半职都没有的平凡士兵,但他的牺牲却让数万人为之痛惜,让一代伟人为其发表演讲,让后世人民世代敬仰。他认真负责,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他满怀爱心默默地为人奉献,为受刺激的孩子带去一份慈父之爱,为年老体弱的老兵送去一份亲子般的关心;他任劳任怨,被调去做最苦最累的烧炭的活儿,他也同样全心全意地做好;他信仰坚定,当战友因贪污被判刑,他愤怒、痛心,斥责过后还是对战友深深的关爱,战友服刑期间他曾多次去探望,并想方设法鼓励战友振作起来,重新做人。
张思德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去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我们也应这样,用平凡的双手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大任。我相信,只要勤奋、无私,平凡的人也将成就伟大的人生。
电影《张思德》的观后感500字<五>
60年前,在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勤务兵张思德在一次烧炭事故中光荣牺牲。张思德参军十几年,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虽然只是一个勤务兵,但他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主席的这篇演讲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而广泛传播。6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早已取得成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今天,回顾延安时期的那段峥嵘岁月,回忆起那些普通的革命者与领袖的生活、情感和奋斗经历,又会有怎样一种滋味涌上心头?影片《张思德》正是从这样一种角度,轻轻地打开60年前的一幅依然灿烂夺目的画卷。
张思德,作为一个名字,因为毛泽东的文章《为人民服务》而被世人所知;但作为一个人,又因为年代久远,几乎没有相关记载而鲜为人知。这,无疑给创作者们带来了困惑。但聪明的艺术家们,既把张思德当作被塑造者,又把张思德当作讲述者,通过他的视点和相应的人物关系,串联出周围人的故事,串联出关于领袖、士兵和关于延安的真实故事,并且将这些有机地融合在作品的主题中。
《张思德》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动人故事。张思德同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一个忠实地实践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党员。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就在于它们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这就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张思德以及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部影片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共产党人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才能在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才能体会平凡中的伟大,艰辛中的幸福,奋斗中的快乐。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杨利伟到奥运健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都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消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的心中。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毛泽东主席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同时,这种震撼力也来自观众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共鸣。影片诠释了众人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 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善,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凝望这个普通的背影,感受到一种永恒: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