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观后感五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记住乡愁》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将选取全国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梳理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聚焦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记住乡愁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住乡愁观后感1

每个离家在外的游子,都时刻挂念着内心深处那片足以安妥灵魂、寄托情思的家乡故土,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乡音,不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思乡情愫,更坚定着每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拥有独特文化意义的乡愁,让中华民族之魂得以扎根,让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它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载体和情感归宿。

公司组织员工观看记录片《记住乡愁》,从2016年3月12日开始,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在每次观看后,各部门的同事都纷纷写出观后感,领导安排大家观看,相信也是想让大家能够从剧中感受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让我们从中学习到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受用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并且接受这些经过历史长河洗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从中深刻体会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深刻的反映着那个时代的记忆,老一辈人为国家民族付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当代青少年在网络盛行的年代,渐渐忘却了民族精神赋予我们的时代意义。优秀的民族精神应该作为鞭挞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支柱,让我们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在我们这一辈人身上闪耀光辉,做时代的传承人,做文化的优秀继承者。

我们今天所观看的内容是嵩口镇,那里水运发达,是商贸重镇,很久以前的古镇在大桥没有建成之前人们两岸往来全靠渡船,古时候嵩口镇没有官渡,百姓过河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到了始末清初,随着嵩口镇的繁荣,过河人越来越多,为谋取暴利,有人在溪水两岸私设渡口,哄抬物价,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有个叫毛羽丰的人在外出途中看见百姓因为付不起过河钱而冒险涉水过河,当时连日暴雨,河水湍急,百姓转眼就被河水吞没,不幸溺亡。当时看到此情景,毛羽丰心里十分难过,回家之后与家人商量捐出自家五十亩地做为义田,买来船只,义田换来的`钱付给船夫,买船养渡,帮助百姓过河。毛羽丰的行为不仅得到官府的认可,百姓的尊崇,官府大加赞赏,为毛羽丰立碑,废除私渡,不允许私渡。从那以后义渡就在大梓溪蔚然成风,许多大户人家也纷纷效仿,尽自己所能捐出田地,买船养渡,帮助百姓过河,发扬光大这义渡行为,义渡源远流长。人们从此出行不再困难,虽然目前嵩口镇建起了大桥,人们有了更加方便的出行方式,但在嵩口镇周围的一些村落,依然还保留着义渡的传统。

当时即便没有任何报酬,但是村民也都很愿意从事这份工作,一天天,一年年,世世代代的摆渡人就这样默默的值守在这条河流中,嵩口镇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义举行为能够把人的良知呼唤出来,有更多的人加入这种义举,这样这种急公好义作为地区的文化基因一代一代往下传。

后人他们都效仿张元干这样的人,他在家乡的种.种义举让古镇人难以忘怀,凡客死嵩口镇的异乡人,张家人都要把他们妥善安葬,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一代代张氏后人秉承着先祖的教诲在古镇建义学、设义仓、修桥铺路、扶贫济困,数百年间从未间断。

嵩口镇人这种急公好义、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记住乡愁观后感2

终于又到了静下心来观看《记住乡愁》的时间了,伴着悠美动听的歌声,听着娓娓道来的解说,仿佛身临其境,这绝对称得上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嚼之有味,回味无穷,本集观看的是《记住乡愁》第四季第三集——《嵩口镇—急公好义》。

说实话对急公好义这个词还是感觉有点陌生,只知道它是一个褒义词,但又找不到太精准的解释,于是查了一下它的近义词,原来它的近义词很多:大公无私、济困扶危、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它的解释是:热心给大家办好事,肯帮助人,热心公益事业,这让我顿时豁然开朗,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嵩口镇和以前观看的芙蓉镇有相似之处,都是因水而兴的小镇,而且也是由商贸小镇蜕变成了旅游小镇,然而也有不同之处,本集优显伟大、高尚、更具影响力,具有无可代替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座被“义”字之风包围和浸润的小镇,而且世代相传已有上千年历史,正如片尾所说“义”是渡人的小船,“义”是一担救急的粮食,“义”是慷慨激昂的劝敌书,“义”是邻里间的诚信、互助,它的解释朴素无华,但是却是几代人用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换来的一方平安,一方幸福,“义”字之风吹遍嵩口镇的每个角落,人们以帮助他人为荣,给他人带去幸福为己任,成就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唤起人们的良知,它就是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洗涤、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可以说我对“义”字不算陌生,也经常在手机上和电视上看到关于“义”字的话题,如义工、义诊、义演、义气,记得最早接触的关于“义”的词是“义务教育”,上学时书上赫然写着义务教育这几个字,记得小时候还问妈妈,什么是义务教育,妈妈说就是国家免费教学生知识,不收学费的,那是就对“义”字有了好感,再后来能看懂书时,还知道三国时曾有个“桃园三结义”还亲眼看到大街上的义务献血车,接头有大爱的人的义演,都让我有所触动。

在此,并不是显示自己多有文化,是因它确实勾起了我的回忆,如果没有这次观看机会,恐怕这些词在无机会拿到桌面上,很有可能随着年轮的增长消逝的无影无踪了,这让我有想起来一个词“后熟”,虽然字面上是指种子脱离母体,还需一段时间生理变化才能成熟,但延伸的意思是指有的人虽然离世了,但是他的事迹,他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好事,多年后仍被人重视,成为美谈,影响很多人的命运,就像藏克家为纪念鲁迅而作的诗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本片中的毛羽丰、张元翰,陈长仁几位主人公,虽然长眠地下数千年,但他们的事迹仍感动着他们的后人,让后世子孙以他们为荣,永远记录在家族史册中,关于义举、义田、义渡、义行、义务打猎、义务消防等等动人故事更是教育着后人。也成为古镇人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

如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似乎越来越冷漠、淡薄无情。每天百度上负面新闻也是很多,但是我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现在也经常看到、听到关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的报道,比如为贫困山区孩子捐款、捐物,助资上学;在飞机上有人突发疾病,总会有人主动站出来去救治,现在的水滴筹,人们自发捐款帮病人渡过难关;在火场为救人献出宝贵生命的消防员;有的餐馆为马路上的清洁工免费提供热水、午餐;加油站工人用轮胎为流浪小狗做临时庇护所,还给配的毛毯子,帮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在马路上交警指挥交通的同时,还搀扶年迈的老人过马路。

虽然这都是些小事,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都需要有最起码的良知,要心地善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都会让我们知道世间有这么多至善至美的人物存在,正因为他们的义举,给人们浮躁的生活带来一点感动,给正在建立三观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

我们从中虽然看到了自己渺小但绝不卑微,虽然坐不了伟大人,但可以做个阳光向上的人,做个内心干净、品行端正的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理解别人的难处,宁可雪中送炭,不去锦上添花。

如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能出去走一走,领略一下祖国的大好山河,亲自去福州的嵩口镇看一看,和古迹来个近距离接触,闭上眼睛我仿佛置身于片头的优美画面中,清澈的溪水上一人、一篙、一舟在吱呀的摇撸声中多么悠闲、惬意!

记住乡愁观后感3

《敬畏之心不可无》是在我的故乡——福建培田村拍的。《敬畏之心不可无》,这个片名起得很好,给培田文化的特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作了一个很好的解说。

拍这部纪录片时,龙岩市有关部门专程把我和厦门大学的郑振满教授接去参加拍摄。为什么会叫我参加这次拍摄?我估计是编导看过我的《大屋碎影》一书或我的博客有关文章。我有一篇博文《培田传统文化要略》(曾在《闽西日报》发表过),谈到了培田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敬畏之心不可无”很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崇礼的儒家文化为主导地位的。《荀子·礼论》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即大自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不崇拜天地不行。对先祖的尊崇,表达了中国人祖先崇拜和宗族血缘纽带的坚韧。崇拜‘君师’,君是政治权力的体现者,师是伦理道德的体现者,其关键是对师——圣贤的崇拜。这三条体现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特质。

培田正是继承传统,做到三个尊崇的典型。

培田的先人们崇拜天地,认真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培田村落的选址、建设很讲究‘风水’,事实上就是讲究‘天人合一’。后垅山的‘风水林’及河源溪上游的茂密山林营造了培田很好的生态环境。在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时代,讲究生态、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崇拜天地的结果。

培田人敬重祖先,培田民居建筑中,最主要最显著的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厅’或堂屋,整个房屋布局都要服从这点,也由此形成了厅庭结合、以‘厅’为主体的建筑风格。所谓‘九厅十八井’即为满足大家族多个祭祀空间而设定的。这里‘厅’指的是正厅或堂屋,正厅供奉的是公众的祖先,各偏房中的堂屋供奉的是各支房的先人。‘井’是为厅提供采光通风用的‘天井’。

培田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祖先上一炷香,因此厅堂香火是常年不断的。逢年过节,杀一只鸡,买回几斤肉,首先要供奉在厅堂的神桌上,让祖宗先‘品尝’。每年除夕,厅堂上都要挂上祖先画像,没有像的要换上新写的有历代祖先名字的红纸。

传统的‘祖宗崇拜’和血缘关系纽带形成了传统的民居建筑。也形成了与此相关的宗族社会、宗法制度和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传统的培田小社会即由此来实现村民自治和管理。

客家学者谢重光先生在他的《闽西客家》一书中,写到道德风尚:‘客家人的基本价值观是贵重于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培田人当然也是如此。其实这个值观不单是闽西客家人所独有,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的主要传统之一,‘尊师重教’即是‘礼之三本’之一。当然,以儒学为主导的所谓‘教育’除了‘读书做官’之外还有伦理教化、道德修养等所谓‘修、齐、治、平’。延续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及对中国的影响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争论的课题。孰是孰非,至今难以论定。

培田人尊师重教,由来已久。培田历史上经济条件较好,有钱的族人热心捐助教育,并有鼓励上学的奖励机制,使培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墨之乡’。‘南山书院’也名声远扬。

培田,这一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院,留给人们研究思考的空间是很大的。有人说培田是一部读不完的书,的确如此。培田何以如此珍贵?因为它不仅仅有‘好大一片屋’,而且有‘文化’、有‘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

在《敬畏之心不可无》这部记录片中,上述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解说、补充和发挥,用“敬畏”代替“尊崇”,是十分高明的。

人是要有所“敬畏”的。尤其是敬畏天地(大自然)、敬畏祖宗、敬畏圣贤。

我们曾经鼓励过“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敢于“战天斗地”,敢于“无法无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粮为纲,全部砍光”,破坏了生态平衡,最后,我们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才知道人应该和大自然和睦相处,“天人合一”,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

我们曾经把孝敬祖宗和有关道德标准作为“封资修”来批判,推崇“亲不亲,阶级分”,毁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当下许多社会问题。现在我们才想到了,人性的败坏,道德的滑坡才是最大的危机;

我们曾经说“知识越多越反动”,提倡“大老粗为荣”,批判“师道尊严”,批判“学术权威”、“技术权威”,后来,我们尝到了苦果,再后来,我们把文化和教育变成了“产业”,又造成新的问题……至今,这条路如何走向正轨还很艰难。

所以,我们现在强调“敬畏之心不可无”,是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它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空间。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好大的“一片屋”,是很重要的,挖掘、保护和恢复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重要的。

央视《记住乡愁》第一集《敬畏之心不可无》很值得看看。

记住乡愁观后感4

终于又到了静下心来观看《记住乡愁》的时间了,伴着悠美动听的歌声,听着娓娓道来的解说,仿佛身临其境,这绝对称得上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嚼之有味,回味无穷,本集观看的是《记住乡愁》第四季第三集-嵩口镇-急公好义,说实话对急公好义这个词还是感觉有点陌生,只知道它是一个褒义词,但又找不到太精准的解释,于是查了一下它的近义词,原来它的近义词很多:大公无私、济困扶危、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它的解释是:热心给大家办好事,肯帮助人,热心公益事业,这让我顿时豁然开朗,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嵩口镇和以前观看的芙蓉镇有相似之处,都是因水而兴的小镇,而且也是由商贸小镇蜕变成了旅游小镇,然而也有不同之处,本集优显伟大、高尚、更具影响力,具有无可代替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座被“义”字之风包围和浸润的小镇,而且世代相传已有上千年历史,正如片尾所说“义”是渡人的小船,“义”是一担救急的粮食,“义”是慷慨激昂的劝敌书,“义”是邻里间的诚信、互助,它的解释朴素无华,但是却是几代人用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换来的一方平安,一方幸福,“义”字之风吹遍嵩口镇的每个角落,人们以帮助他人为荣,给他人带去幸福为己任,成就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唤起人们的良知,它就是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洗涤、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可以说我对“义”字不算陌生,也经常在手机上和电视上看到关于“义”字的话题,如义工、义诊、义演、义气,记得最早接触的关于“义”的词是“义务教育”,上学时书上赫然写着义务教育这几个字,记得小时候还问妈妈,什么是义务教育,妈妈说就是国家免费教学生知识,不收学费的,那是就对“义”字有了好感,再后来能看懂书时,还知道三国时曾有个“桃园三结义”还亲眼看到大街上的义务献血车,接头有大爱的人的义演,都让我有所触动。在此,并不是显示自己多有文化,是因它确实勾起了我的回忆,如果没有这次观看机会,恐怕这些词在无机会拿到桌面上,很有可能随着年轮的增长消逝的无影无踪了,这让我有想起来一个词“后熟”,虽然字面上是指种子脱离母体,还需一段时间生理变化才能成熟,但延伸的意思是指有的人虽然离世了,但是他的事迹,他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好事,多年后仍被人重视,成为美谈,影响很多人的命运,就像藏克家为纪念鲁迅而作的诗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本片中的毛羽丰、张元翰,陈长仁几位主人公,虽然长眠地下数千年,但他们的事迹仍感动着他们的后人,让后世子孙以他们为荣,永远记录在家族史册中,关于义举、义田、义渡、义行、义务打猎、义务消防等等动人故事更是教育着后人。也成为古镇人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

如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似乎越来越冷漠、淡薄无情,每天百度上负面新闻也是很多,但是我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现在也经常看到、听到关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的报道,比如为贫困山区孩子捐款、捐物,助资上学,在飞机上有人突发疾病,总会有人主动站出来去救治,现在的水滴筹,人们自发捐款帮病人渡过难关,在火场为救人献出宝贵生命的消防员,有的餐馆为马路上的清洁工免费提供热水、午餐,加油站工人用轮胎为流浪小狗做临时庇护所,还给配的毛毯子,帮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在马路上交警指挥交通的同时,还搀扶年迈的老人过马路,虽然这都是些小事,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都需要有最起码的良知,要心地善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都会让我们知道世间有这么多至善至美的人物存在,正因为他们的义举,给人们浮躁的生活带来一点感动,给正在建立三观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

我们从中虽然看到了自己渺小但绝不卑微,虽然坐不了伟大人,但可以做个阳光向上的人,做个内心干净、品行端正的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理解别人的难处,宁可雪中送炭,不去锦上添花。

如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能出去走一走,领略一下祖国的大好山河,亲自去福州的嵩口镇看一看,和古迹来个近距离接触,闭上眼睛我仿佛置身于片头的优美画面中,清澈的溪水上一人、一篙、一舟在吱呀的摇撸声中多么悠闲、惬意!

记住乡愁观后感5

古树、池塘、老井、灰墙以及涓涓细流、山川草甸,承载着无数人儿时的记忆,它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成长符号,“乡愁”是它们的代言词。

随着城镇化大潮滚滚袭来,这些美丽的乡村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渐渐化为乌有,暂时留存下的乡村也有不少被割裂了历史的脉络,失去了灵魂和底蕴,沦为失去记忆的躯壳。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纷纷建言热议,愿更多的“乡愁”被守望和传承。

乡愁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乡村以宽广的胸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乡愁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故乡在哪里,中国人的根就在哪里,精神就在哪里。”冯玉璞代表说。

冯玉璞是隆德县主管文化、旅游的副县长,隆德县是中国书法之乡、绘画之乡,也是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冯玉璞说:“隆德县自公元1142年传承至今,是很多隆德游子的故乡,也是他们的魂之所依,心之所托。腊月初八那天,我们启动了‘在隆德过大年’活动,通过社火、舞狮、民俗体验、元宵晚会等传统节目,共同守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冯玉璞说,现在很多农村都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布局,毫无特色、千篇一律,老百姓戏称“家家户户一个样,人还能看个门牌号码,狗干脆找不到家了”,他建议在大规划的拆迁和“造城”运动中应该将“乡愁”留住。

冯玉璞说,如今,随着大批移民离开故土融入新生活,一些传统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而新的文化理念尚未形成,导致很多现代人没有信仰,都很茫然,希望通过城镇化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将“乡愁”找回来,将一些传统文化找回来。

既要坚定传承又能勇敢放弃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表现,如何能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又能让农民生活有大的改善,要走的路还很长。”布青沪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天蓝水绿是宁夏最大的资源优势,面对稀缺的碧水蓝天,我们需要坚守,但也要付出代价,比如放缓经济发展的速度,比如规划好城镇化的特色,比如该破则破该立则立。

布青沪说,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人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安稳下来,一靠优于过往的居住生存环境,二靠内心深处的安分,青山绿水的消失让现代人忧郁,精神家园无处安放。因此,才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重回农村生活,这不光是精神的感受,还有村庄里淳朴民风的融化。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文化并不全是好的,就怕在各种文化的交汇中,糟粕不舍,精华不留,失去判断的方向。我们要擦亮双眼,做到既能坚定传承,又要勇敢放弃。

布青沪建议,城市规划并非要移山填海、改头换面,千城一面“乡愁”只会越离越远。如果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实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那么,我们的“乡愁”就不在远方。

诗意的栖居并非梦想

看得见的青山绿水,看不见的诗意情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一方碧水蓝天,那是家的颜色!

“移民从一个故乡搬入另一个家乡,他们人下山了,可文化的根不能断了,在新家园他们能否觅到更多老家的味道?”马红代表说,生态移民是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大批人的“下山”将不仅仅是一种住房转移,更会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搬下山来的移民,绝大多数都会外出务工,寻求新的发展,怎么让房子真正变成“家”?光靠产业,似乎还不够。

马红建议,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政府应该将文化的传承、迁徙、再创造作为重要部分考虑进去,在建设居住之所的同时,为移民建起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记住乡愁观后感五篇相关文章:

记住乡愁观后感5篇

记住乡愁观后感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