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晚会观后感五篇500字
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中秋晚会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晚会观后感1
吃过晚饭,爸爸告诉我,赏不了月,我们去赏“喜迎中秋”联欢晚会去。一听,我兴奋不已,兴高采烈地跟着爸爸一起去了沙湾饭店演出厅。
7点刚过,演出厅已经挤满观众,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饱满,看来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赏不了月,就来看演出了。爸爸对我说:“今晚的联欢会一定精彩纷呈,我们会大饱眼福。”7点30分,在一片《好日子》的歌声中,联欢晚会拉开了序幕。
正当我们沉浸在一片美妙的歌声之中,主持人宣布请欣赏女声独唱《五星红旗》,演唱者自贡曲艺团青年演员钟燕萍,顿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时一位身着唐装的胖阿姨走上舞台,原来是我们当地小有名气的笑星,电影《傻儿师令》女主角。一看她笑容可掬的憨态像,从一开始就把联欢晚会引向了高潮。
接着自贡杂技团表演杂技《四人技巧》,这可是一个曾经获得国际大奖的节目,一下子把观众的目光吸引到了台上,台下静得出奇,人们的呼吸声都能清楚地听见,令人更为惊叹的是,表演者是四个小朋友,最大的只有10岁,最小的才5岁。
小品《女婿上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青年不同的恋爱婚姻观念,讽刺了一些人的门第观念,两个演员表演恢谐幽默,逗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萨克斯与二胡合凑的《二泉映月》,使观众陶醉于音乐的天堂,有一位观众情不自禁失声哭起来,那情那景真是感人肺腑。我一打听,才知这位观众是台湾的,已经与家人分别三年多了,他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把整个演出引导高潮的要算时装表演了,美丽的模特穿着可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服饰穿梭在人群中,让观众目不暇接,乐不可支。
虽然中秋无月,但看了这场演出,我由衷地感到我们的日子真比蜜甜呀!
中秋晚会观后感2
中秋之夜是个完美、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期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齐度过。想到那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齐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必须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
中秋晚会观后感3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去年的中秋之夜还历历在目,爸爸的那席话仍在耳畔回响。
去年八月十五,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是团圆节。夜晚灯火通明,火树银花,天空中礼花绽放,五彩缤纷,鞭炮声不绝于耳,团圆的笑声此起彼伏。中秋的夜晚是美丽的,中秋的人们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们一家也不例外,和姨妈全家聚集在外婆家吃团圆饭,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吃着月饼。其乐融融。
在我们的“千呼万唤”中,在我们无尽的期待中,月亮姐姐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恬静的脸庞。她静静地站在天上,俯视大地,是那么幽然,又是那么安详。她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白玉,又像仙宫里升腾着云雾的一面明镜,颜色是那么柔和,月光又是那么皎洁。
没有读过书的外婆一下子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月下老人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了迷,真没想到外婆肚子里竟能装下这么多动人的传说。在这些故事的感染下,我们拿出水果、月饼来祭拜月亮,忙得不亦乐乎。我情不自禁地抬头看月亮,月亮姐姐此时羞羞答答地遮住了脸。我仿佛看到了月宫里娇媚的嫦娥和洁白的玉兔,旁边还有不停地砍桂花树却永远不会砍断的吴刚。
做老师的爸爸又操起了老本行,说:“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一天给后人留下了著名诗句,如李白的《静夜思》。”爱插嘴的我接道:“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上幼儿园的弟弟憋不住了,奶声奶气地说:“还有今天老师教的关于月亮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大家谈笑风生间,不知不觉到八点整了。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秋晚会。从晚会中我们知道了,地震灾区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在欢度中秋,“神七”即将升天,宇航员将在太空行走。
看着看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虽然科学家早给月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但有故事的中秋之夜是多彩的,有文化的中秋之夜是有魅力的。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中秋之夜会演绎出更动人的诗篇。”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有故事的生活才有滋有味。
去年那个中秋,全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意犹未尽。中秋之后,在人们的期待中,举世瞩目中,“神七”发射成功,神秘的太空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的中秋,正值建国六十周年国庆,相信今年的中秋分外美好。
中秋晚会观后感4
据今年中秋晚会的两位总导演李申、景欣介绍,本届秋晚将在延续以往历届秋晚唯美温馨、大气浪漫的风格的同时,力争结合今年的时事热点,做出一台既有民族传统韵味、文化特征、人文精神,同时又具有时代精神、现代特质、舆论导向正确、主题思想鲜明的晚会。
今年秋晚的舞美设计制作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对演播现场现有的实景建筑做了最大化的利用。晚会以中国目前最大的仿唐建筑群紫云楼为观众席背景,在广场一侧的人工景观湖上搭建舞台。
舞台主体通过一幅展开的中国传统画轴形象,将西安城墙和大明宫角楼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实现台在水上、水在台中的梦幻效果,营造出一种穿越千年、贯通古今的浪漫。
晚会结构除了序曲《明月升》、尾声《海上明月》之外,将分别由上篇《月照长安》,中篇《丝路焕彩》,下篇《花好月圆》三个篇章组成。
为彰显秋晚的文化气质,将在晚会直播的过程中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插入文化名人对中秋文化、盛唐文明、乡愁团聚的解读。为了增强节目的观赏性,今年秋晚在节目的整体包装上也做了许多探索,在主持人出场、虚拟与现实的转换,不同门类艺术形式的结合等多个方面都有新的惊喜。
中秋晚会观后感5
一家人围坐在室外说说笑笑,没等到月亮,倒吃了不少的瓜果。延时回看了央视和芒果的两台秋晚,pass掉广告时间和缺乏看点的节目,总耗时一个多小时。总体感觉,格调还是不够。
先说优点。
芒果台的秋晚形式比较活泼,节目类型比较多,也比较新,高晓松穿插叙述中秋话题,长知识。
央视的外景好看,舞台漂亮,有江南特色,规格高,上档次。
两家的昆曲选段都不错,美轮美奂。在压轴环节,央视没有以高大上的形式收尾,首次采用郁可唯和伍思凯搭档的形式取代了廖昌永,这是一个进步。个人角度,我一直不喜欢廖昌永做晚会压轴,所以应该算是巨大进步。
缺点。
芒果台的女主持格调太低,弄个快乐大本营是合适的,但是不适合主持秋晚。多么宁静深邃的画面,一转到谢娜身上,彻底转调。该台的广告时间令人发指,好在我是通过回看快进掉广告,没有浪费多少时间。舞台纯粹室内搭建,穿插外拍花絮,热闹有余,深邃不足,有点元宵喜乐会的味道,跟秋晚的主题相去甚远。
央视的新晋女主持怎么看怎么像翻版董卿,反而是苏州台的客串主持台风比较端庄,宝蓝色的旗袍也很得体。“苏州月中华情”过度依赖唱歌,却又在经典度上不能令人信服,中秋主题挖掘不够,两家节目雷同程度比较高,从开篇的合唱“但愿人长久”,到中间请的嘉宾tfboys韩磊,余光中的诗歌引用,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新意。
主要说说央视。央视请的歌手总体档次比芒果台高,但是经典曲目缺乏,翻唱得不尽如人意。我最喜欢的歌手潘越云在合唱中减分,林志炫、尚雯婕、萧敬腾、蔡淳佳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尤其是林志炫的改编版本,结合得非常生硬。“南瓶晚钟”就该是徐小凤来唱,林志炫来就该唱“蒙娜丽莎的眼泪”,在这样一台秋思晚会中,除非你有足够的亮点支持翻唱,否则经典不容打折。
我比较喜欢的几个节目。
毛阿敏的“心中常驻芳华”,莫华伦的“望故乡”,降央卓玛参与的对唱“乡愁”。这是我第一次听降央卓玛唱歌,非常好听的女中音。
最不喜欢的节目。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第一次春晚听到,感觉还新鲜,这次看到歌名,直接跳过去没看。
中华情的班底以歌唱为主,这个也没什么错。但是现在从策划到导播,思路绝对有问题。室外的秋晚,要对得起这样美丽的舞台,不能弄成春晚大杂烩。人海战术热闹的歌伴舞可以偶尔为之,但主题还是要从宁静上下功夫。找些文化名人来吟吟诗,圆桌访谈换掉周迅,经典歌手唱经典曲目,哪怕总体基调是惆怅的,思念的,也无妨。
我记得林栋甫主持的那次秋晚,还有一次海上月中华情顾欣的演唱,这都成为我记忆里的经典。一台晚会格调高不高,和时代潮流有关,和幕后的推手审美水准更是息息相关,我们民族的自身文化潮流在没落,年轻人热衷于追逐韩流,这是高层文化禁锢的后果,民族文化缺乏自信缺乏创意,庸俗文化畅行其道。但是这个民族从来不缺人才和迎头赶上的能力,有朝一日文化的管制彻底完全地放开,风水才会轮转回来,如果我们的d够聪明的话,希望我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一天。
中秋晚会观后感五篇5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