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理想国有感2000字精选

理想国有感2000字精选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理想国有感2000字精选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理想国有感2000字5篇,方便大家学习。  

读理想国有感1

当之无愧的是哲学经典。想象当时的那个时代,能有这等思想、创见和逻辑能力堪称大师。有人说这部书可能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思想的记载,就像《论语》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但是我更赞成是柏拉图思想的观点,只是他通过苏格拉底同他人对话辩论的方式写作,当然这其中或多或少存有苏格拉底的部分思想。也有人说,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就像中国的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关系,起初一看确实对应工整、时代也相近,但若仔细推敲他们互相的关系、著作及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他们还是不能对等的,当然若从方便记忆的角度看,却是可以的。

首先,这是一部哲学著作。刚开始读看到读者评论说文中都是无聊的逻辑推理和验证,‘‘太无聊了’’,而放弃了,对此我只能表示呵呵。因为我认为,既然你选择读《理想国》,必定对它有所了解和认识,更知道它是一部古代的哲学著作,且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怎能不认真对待,最起码也得奋力读完吧。至少对我个人而言,以前只是听说其大名,但一直是高山仰止、不敢亵玩,而今鼓起勇气却是战战兢兢,我是抱着一种敬畏之心去尝试这项努力的,我想见见这个庐山真面目,免得最后被人讥笑读了几十年的书,连这么有名的《理想国》都没读过,岂不丢人。于是端正心态,铁心将其读完。

虽然,在读的过程中有过畏难,也有许多困惑,但读完后却觉得味如品茗、心旷神怡,收获很大。它也并不那么费解和令人难以接受,它虽做的是哲学思辨,但以丰富多彩、精彩绝伦的比喻贯穿始终,使人沉浸其中如入桃花源。

其次,它的论辩由浅入深,由小见大,从低到高。先从正义与非正义的命题开始,到妇女与儿童的培养,善与恶、快乐与痛苦等,逐步走向深入,最后为我们勾勒了三类政体——寡头政治(以个人攫取财富为目的)、民主政治(追求极端自由)和僭主政治(通过战争手段达到集权统治)的不同惨景,为我们展示了它们的不足和不足取,并为我们描画了五类人,即王者型、贪图名誉者型、寡头型、民主型和僭主型,且按照出场顺序进行了排列。讲述了人的三类部分或三种不同的人即欲望(爱钱或爱利)、爱胜(爱敬)和爱学(爱智)之间的激烈斗争,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好的人——至善者,什么是最理想的政体——王政,什么是快乐——停止痛苦,保持健康。

最后,很多人说《理想国》是乌托邦,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它虽然描述的是一种很理想的国家,运行很理想的政治体制,拥有很理想的人民,最后达到很理想的生活——幸福的彼岸。其实作者在文中承认这种理想是不切合实际的,也很难实现,但他只是通过分析探讨其反面不利的因素,并尝试予以克服和纠正,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我觉得它不像桃花源那么人间仙境,那么可望不可及,反而是很有政策指导意义的,即使不能实现,也向美好近了一步。理想不理想,就看人心中是否有梦想。

读理想国有感2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同时《理想国》也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原书共分为十卷,以“理想”为定义,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他通过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渗透于其中。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这种构思,不但显示出哲学家的胆略,更显示出思辨的智慧。在这内容庞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讲到。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两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正如前面所说,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所以,可以这样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他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认为那是“大”与“小”或“外”与“内”的关系。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

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或“在某种政治事务或私人事务方面”,保持符合协调的和谐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正义的人是快乐的,不正义的人是痛苦的。

当柏拉图的理想国——正义的城邦建立完毕,他终于可以提出自己思想的核心了:“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地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利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是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仍然散发着光芒,为现代政治指点迷津。世界政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迁,虽然并没有形成理想国的最终模样,但其中所论述的许多方面已成为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理想国将不再是理想,而是真正的能够让全世界人民生活其中的没好国度。

读理想国有感3

《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常常在字里行间悄悄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行,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

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王阳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王阳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

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王阳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专门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本里竟然没有提过,自己也知之甚少。后来也大概了解了一下王阳明,明白了其伟大,尽管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去欣赏他的伟大。

读理想国有感4

柏拉图在哲学上的历史地位或是说对哲学的贡献和影响力,迄今为止恐怕是未能有出其右者。写理想国的读后感,怕是我最为惶恐的事情之一了,不过既然要写,我只能本着以亿万分之一的角度去阐述一下在自己的视角里所观察到的“理想国”是什么样子,以及这块巨石落到自己内心的“黑洞”里是否激起了些许涟漪。下面没有讨论其建国思想二十主要在围绕其哲学思想的层面来写。

读理想国的过程中,很多细节的描述和观点让我想起了多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布在其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下面想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稍微描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一卷通过苏格拉底、格劳孔、克法洛斯和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和诡辩派哲学家色拉叙马霍斯直接的讨论,主要引出了两个问题。正义是什么?正义与不正义哪个更有利?我首先想到的是维特根斯坦。其传奇天才般的一生我就不赘述了。不过我想到的是他八岁时向家人提出的一个问题,大概是如果撒谎有好处的话,为什么我非要说实话。这在道德常识上显而易见极为浅显的问题,然而在哲学逻辑上,却又很多哲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辩论。而由其衍生出来的理论也一直影响至今。这些哲学家中首当其冲的这位就是柏拉图书中的苏格拉底老先生。他的辩论者大概提出了这样四个观点:1,欠债还钱是正义,2,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会更快乐。接着苏格拉底老先生一一驳回。我们在这些观点中也不难看出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影子,甚至我们还可以为自己印证到一些大师的观点,比如我上面提到的维特根斯坦从小对第四条的“历史之问”。甚至对于第二点,我们甚至可以把孔老夫子找来撑腰,孔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但是,柏拉图认为你们都错了,至于为什么,在围绕着论述了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正义的完美的城邦后,其观点也渐渐浮出水面,总结就是“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人是一个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体,关键要使各个部分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正义。而一旦人性(或者神性)受制于天性中的兽性,那就是沦落和不幸。这也在城邦的建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个人具备的不同的品质,主要包括灵魂中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不同的品质各司其职才有正义,城邦和国家也是如此,就是要让城邦的各个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义。那么问题是,具体怎么做才是各司其职,什么环境下,或者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各司其职呢。为什么不正义就没有各司其职呢?

这让我想起第二位大儒,之所以成为“儒”,是因为他是我们儒学的学派代表人物。柏拉图接着在书中说,正义可以被认为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而不正义就相反,是心灵的不健康状态。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健康是“合自然的”,而不健康是“自然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强调的需要进行后天教化,使人趋向于客观存在的“至善”,而这才是真正的合“自然”。大家如果曾读过王阳明的著作,有没有觉得这个观点有点似曾相识呢?

王阳明的学说在当时其实是对儒家正统朱理学的一次反叛,但仍然是致力于教导人们如何去生活,君主如何治国,甚至用这个来帮自己打仗。这点跟柏拉图倒是也挺像的。王老先生在认识到他的学说之前也有一段苦苦寻觅天理以成圣的经历。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一直是为此努力的。为此,不断尝试,期间不光是钻研朱理学的格物致知,也去山上找和尚观里请道士,寻寻觅觅,转了一大圈,却觉得都不是天理,都很狭隘。最终成就传奇的“农场开悟”。他的研究简单概括是,一切天理存于心。只要在实践生活中试炼内心,扫去尘埃,内心就会自显真理,也就是天理。其中的试炼内心,扫去尘埃,就是其学说中有名的“明明镜”,我们内心原是明镜,但积攒了太多尘世的尘埃,以至于模糊,所显现的就不是我们内心原本的样貌,我们需要试炼内心把镜子上的灰扫除,这样才能感知到来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并按照内心去行事判断。

但是王老先生,没有在他的著作里深入讨论这个心,它究竟,是什么?如果继续问一下这个问题,这一问所能反应出的东西,可能会把我们带向更远的地方。然而,我们可能不想搞得那么明白,只想能得到可以通用的真理就可以了,并不担心和考究它的最终来源。因为我们的目的也许并不是纯粹为了追求终极真理的。我们很多伟人圣贤的学说,包括宗教,大都总让人觉得言犹未尽,没有彻底,就差那么一下捅破窗户纸就看到真相。它停住,可能不说明这些圣贤没能力再进一步,捅破窗户纸。我认为更可能因为,它所停的地方已经让他们满意了,没有必要再继续深究了。还可能是故意不说出来,有所担心与顾忌。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为了得到“正义”与实现“理想国”最终方法,继续带着我们往前走。他接着搬出了“快乐”论。纯粹的快乐就是脱离了痛苦或者是脱离了相对性的。“没有经验过真实的人,他们对快乐、痛苦及这两者之中间状态的看法应该是不正确的。”只有心灵以及关于心灵的知识,才有可能接触到永恒的真实和实质。欲望勾起的所谓快乐,不过只是幻影而已。也因此,正义的人会得到快乐,读后感.simayi.net而不正义的人得到再多物质也不如正义之人快乐,也因此,哲学家更适合当国王来治理国家,他们会因为拥有知识与正义而快乐,而更能公正的治理国家,达到“理想国”。想必,大家心里对着所谓的快乐理论并不服气,好在柏拉图老先生也并未就此打住,他接着陈述,“至善所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是什么。并抛出他的观点:“灵魂是不朽不灭的。”一个典型的有神论观点。他认为,事物之所以会被毁灭,是因为事物内部的恶,而绝不可能是事物外部其他因素的力量。“不正义、无节制、懦弱、无知”这些因素都会使心灵变恶,但是它们不能毁灭心灵。事物是不会被他事物的恶所灭亡的。心灵或者灵魂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恶不能毁灭它,所以,灵魂必定是永恒存在的。而灵魂的本质就在于爱知,正义本身就是最得益于灵魂自身的。并在文章最后引用了苏格拉底讲了一个故事,粗暴概括就是是因果报应的故事,生时造的孽,死后就会有报应。美德任人自取,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来世。或许这个结尾不能让您满意,您也许会说,这么恢弘大气的一本书,最后难免沦为因果报应的说教。套句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这里的结论是正义者终将获得正义的报酬,不正义者终将得到不正义的惩罚。

如果这个故事的结尾仍然没有让您满意,我们还可以再接着往前走,我们去往两千年之后的康德时代,继续捅窗户纸。看看同一个学说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不断阐释,并最终走向哪里。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哲学界极少数的集大成者之一。有三本主要的论著传世,“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如果读过前两本,特别是在第二本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重点阐述了“善”,而最终,他也遇到了这个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保证了人们对“善”的选择,它为什么是好的。我猜他也走过了王阳明与柏拉图的路,在柏拉图看上去好像是鸡汤式的结尾处,他并没有停止思考,王阳明停住的地方往前是什么,而柏拉图所说的“鸡汤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康德最终引出了上帝。也成为他对“善”最终的解释,只有上帝的存在才能保证“善”的存在和被选择,也只有上帝才能对“善”给予所谓的善有善报。

读理想国有感5

在阅读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刘铁芳老师的《重申知识即美德》后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谈谈本人不成熟的看法,望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一、 回到教育的原点:西方古典教育理念

柏拉图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古典教育思想,坚持教育即回忆,教育即灵魂的转向。在苏格拉底看来,真正的教育就是立足于日常生活形式而发生的,对日常生活世界之上的美善事物的追求。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肯定了教育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展开的,但是并不停留于具体的事物,而是隐藏在事物之上的美善事物的追求,需要从可见世界提升到可知世界,把人引向美好与高贵。就像苏格拉底的对话便是始于生活世界,而臻于理念世界,对话的过程就是一个鲜活地引导灵魂上升的过程。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柏拉图到洛克到卢梭再到杜威,教育慢慢地从天上拉到人间,由高贵引向通俗,以至于浅薄化、狭窄化、庸俗化,最后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学校教育,不知是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还是人类思想的退步使然。所以教育未来的路该走向何处?是继续向前走向永远看不见灯光的路还是转身返回原路寻找最初的阳光?

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是充满了哲学思辨的味道的,所以当下我们要寻找真正的教育就需要学习哲学。在《教育哲学》这门课上我懂得了哲学的重要性。一个没有学过哲学的人不是一个完满的人,这也是我们非上大学不可的理由之一。有的人会问,为什么科学或宗教都不是最好的教育呢?首先宗教与道德一样,具有强烈的教条色彩,它要求教 徒无条件地信仰至高者,这样的信仰如果没有在理性审慎的基础上就很容易变成非理性的盲目的迷信。因此,宗教可能是最好的归宿,但还不是最好的教育,这也是为什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强调人的理性了。再来说科学,虽然是客观的真理,但它却是非人性的,对于人的自由、道德、政治等问题,科学就会显得束手无策了。而哲学,既可以在科学、宗教的高度来探讨人生,又可以超越这一切,结合人性和理性,使人成为人。所以未来成人最好的教育,或许就是哲学。然而哲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领悟的,所以现在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层次。

二、 寻找中国教育的根:古代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当代教育的弊端日益显露很大的原因来源于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近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基本承袭了清末的教育体制,而那套教育体制又是留学日本的学生引进的,所以中国近代的学制根本上借鉴西方的。当时的先进之士认为西方的制度都是好的,所以就抛弃了绝大部分的本土的教育制度,完全引用西方的教育模式,这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或许能够起到强心剂似的作用,但是长期来看不是自己的终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中国近年来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问题正是说明了这一点。试问一个水土不服的人,难道在精心装扮后就能改变他的本质属性吗?中国的教育有其特有的精神和文化根基,不是一个万能的容器,什么东西都可以装进去的。而且西方的教育模式是在其历史文化传统中产生的,有其适应的环境,需要有宗教等信仰的约束才能够实施,直接拿到中国即使改革了也是无法浸透到我们中华民族的骨髓中的。我也在想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明不是已经根深蒂固了吗?何以又会如此轻易地被舍弃呢?这是我无法解释的,但事已至此,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中国的教育回归传统,找回中国教育的根和魂。重构中国教育,让中国教育中国化。

三、 推行美好的教育:用爱促进灵魂的转向

现代的教育只能称为好看的教育,而不能称为美且好的教育。现在的学校教育以知识灌输和技术应用为主,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难以辨别事物的好坏,容易随大流。而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更是失去了教育本身的功能,很少有学校教授学生洪堡先生提倡的“纯粹的科学知识”。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而传授实用性、专业性的知识,这也是“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原因之一吧。真正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冷冰冰的知识,它更需要的充满爱的人文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是有温度、有思想、有大视野的人。就像我们一线的教师如果没有那份教育情怀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不会教育出优秀的学生,美好的教育需要用爱促进学生身体的再是心灵的转向,最终达到灵魂的转向。在最近看的一部英剧《真实的人类》中我感受到了机器人与真实人类的差别。人之所为成为人是因为人有人性,而人性需要爱去抚育,去滋养。剧中的高智能机器人因为突然有了自我的意识而试图拥有自己的权利。但是他们中的一些由于没有和人类相处过,没有感受到人类的亲情、爱情等情感,所以找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于是编故事欺骗自己,试图把向人类复仇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样的机器人即使在高智商的基础上有了人类的意识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因为他们不具备人性,这样带来的后果只会是给社会带来灾难。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 培养高智商但没有人性的人,美好的教育才能使人活得有意义,走向纯洁和高贵。

总而言之,当代中国的教育侧重于对事物表面的认识,只是一种身体感官的直觉,并没有达到灵魂的上升,从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就能看出来。中国的教育之路需要在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基础上找寻真正的教育理念,用充满爱的教育培养大格局的未来人才!





理想国有感2000字精选相关文章:

理想国读后感精选范文

基层党员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征文2000字【精选5篇】

读理想国有感500字范文

2020年入党申请书2000字精选范文5篇

2020入党申请书2000字范文5篇精选

2020建军节思想汇报2000字精选

6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2000字精选最新5篇

大学生2020入党申请书2000字精选范文5篇最新

关于入党积极分子自我鉴定2000字精选

2020年高中入党积极分子申请书2000字精选

36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