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典礼心得体会最新5篇
看完《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里一定有很多感触!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学习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典礼心得体会最新.欢迎阅读!
学习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典礼心得【1】
樊锦诗,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北平,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被誉为“敦煌女儿”。
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称号,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并获得“最美奋斗者”称号。
多年前,敦煌研究院来了一位武汉大学博士,很有研究才能。为了工作,他和妻子长期分居两地,孩子寄养在外婆家。几年后,考虑到更好照顾家庭,他萌生了离开敦煌的念头。“敦煌女儿”樊锦诗也经历过同样的纠结,她把一切看在眼里。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商量后决定,以博士能接受的最低价把房子卖给他,为敦煌留住了人才。因为她深知“留下一个人才比留下一套房子重要!”
樊锦诗说,对每个职工而言,有什么能比一家人安居乐业更重要?而对敦煌研究院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每一个放弃优渥生活来莫高窟的人,都怀有可贵的信念,都战胜了世俗意义上的诱惑和欲望。
对刚来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樊锦诗直言不讳:“年轻人有三条道可走,一条是黄道,一条是白道,还有一条是黑道。黄道是做官,白道是发财,黑道就是做学问,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到敦煌就只能走黑道了。”这些年轻人留了下来,也成了“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年轻时内向沉默,上台说不出话,照相靠边站。但她现在说话直来直去,大胆与人争论,着急时会跟人争执,有人说她严厉、不近人情,但樊锦诗无所谓,尽心尽力解决问题才重要。
“我有责任为敦煌事业的发展留住人才。”樊锦诗说,“如果有朝一日我离开敦煌,大伙儿能说,‘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
莫高精神,其实有16个字: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第一就是守住文化之根。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在樊锦诗眼中,敦煌确实了不起,“一千年的古代艺术家的创造,他们默默无闻,给我们留下这么内容丰富的一份遗产,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文物的保护、弘扬、传播和传承,都需要后继有人。让我们共同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尽一份力量!
学习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典礼心得【2】
在香港,伍淑清是一个商界传奇。虽然出身豪门,她却从零开始学习创业,最终成长为餐饮界的一位企业家。在大陆,伍淑清更以“001小姐”为人称道。她参与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之路,吃到了中外合资的第一只“螃蟹”。此后,她在内地成功兴办了几十家合资或独资企业,又以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为平台,带领上百个国内外团体来华访问,推动中国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她创设了诸多公益机构,投身慈善和扶贫事业,扶助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如今,伍淑清已经71岁,每天还在努力工作。在旁人看来,她这一辈子牺牲太大,但伍淑清本人却不这么看:“我可以选择每天穿金戴银,聊天打牌,悠闲地度过这一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没有所谓的牺牲,只有选择。”
在打拼中成长起来的“铿锵玫瑰”
伍淑清的这种选择,与她成长的环境和不服输的性格是分不开的。1948年,她出生于香港一个爱国华侨世家,祖籍是广东台山。20世纪50年代,伍淑清的父亲伍沾德和伯父伍舜德从一家小餐馆开始艰苦创业,终于将企业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家餐厅、饼屋的香港美心集团公司。
在中国香港,富豪们的女儿被称作“太子女”,她们从小便泡在蜜罐里长大,过的是名副其实的公主的生活。然而在这群先天决定的“人生赢家”中,有些人也选择从零开始打拼,用后天的实力展拓出自己的世界,伍淑清就是其中的一位。
伍淑清的中学时代是在香港嘉诺撒圣心书院度过的。1967年,在受过正规严格的教会学校教育后,伍淑清前往英国伦敦进修秘书课程。在英国读书期间,每当学校举行校会组织学生排队的时候,总是英国本土的学生站一排,欧美的学生站一排,亚洲的学生站一排,而在亚洲同学的这一排队伍里,中国学生的地位是很低的。因此,每次排队都让伍淑清感到一种不能容忍的屈辱。
在英国,伍淑清只学习了8个月就转学去了美国岩士唐大学读工商管理课程。在国外,每每有人这样问她:“你是日本人吗?”伍淑清总是毫不犹豫地告诉对方:“不,我是中国人!”为什么外国人总把自己当成日本人,还不就因为自己的祖国不强大、贫穷、落后吗?于是,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她刻苦学习,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四年的学业,所有功课的成绩都达到了A。当时,美国岩士唐大学将每学年一名“杰出学生”的荣誉破天荒地授予了这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女学生。
1970年,伍沾德的餐厅到日本世博会上参展,伍淑清在展会上做起了服务员。众所周知,日本餐饮业将“顾客至上”的原则做到了极致,服务员要面带微笑地为客人鞠躬、开门……这些,伍淑清都是照做不误。每天营业结束后,她顾不上身体的疲倦,还要跑去其他国家的展台去交流、学习,比一般服务员还辛苦。
半年后,伍淑清回到香港,协助父亲经营翠园餐厅。她一接手,就成功将它打造成美食名店,“翠园”更成为游客访港必去的餐厅之一。当她开始在香港餐饮界一展身手时,一个来自北方的讯息引起了她的关注。
吃到合资企业的第一只“螃蟹”
1978年12月10日,新华社香港分社带领包括伍淑清在内的12位港商到四川成都考察访问,这是她第一次踏上内地。12月23日,在从武汉开往广州的火车上,她从广播里听到了邓小平的声音。伍淑清回忆说:“当时具体说的内容记不住了,但关键的话却至今记得很清楚,邓小平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在她看来,这个来自北京的讯息非同一般,这是国家开始重点推进经济发展的信号。
随着信号而来的便是商机。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政府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接着签署了中美航空协议,决定建立中美直通航线,而那时美方要求必须有航空配餐。因此,邓小平要求中国民航局必须在1980年5月前做好航空食品。而当时,在内地还没有一家具备生产航空食品能力的企业。
机缘巧合下,伍淑清和父亲伍沾德开始与中国民航局接触,商讨去内地做航空食品。由于那时内地还没有合资企业的先例,商谈过程并不顺利,纯属“摸着石头过河”。在伍淑清的印象中,自1979年的6月至9月,她至少去了北京7次,参加了许多场会议,也参与了很多次合同内容的修改商谈。因语言不通,双方又不希望商谈过程中有误解,在会谈中,很多时候双方都是用书写来沟通。
1979年11月,距离中美通航仅剩半年时间,关于公司的审批还未下来。时任民航局局长与伍沾德商量:“老伍,我们都是中国人,您能不能帮忙先垫付费用?”伍淑清回忆道,“我爸爸听到这句‘咱们都是中国人’后,马上决定自己先垫付500万港币。”随后伍沾德和局长握了握手,这笔生意就算敲定了。那时,因为“冷战”等国际因素,欧美主要国家对华实施禁运,许多先进设备是无法进入中国内地的。在伍氏父女返港后,便马上筹集了500万港元,并利用中国香港的特殊地位来购置国外先进的设备,筹办航空食品公司。
1980年3月初,距离中美计划通航的日子不足两个月时间,公司的许可证仍然没有批覆下来。伍淑清回忆道,当时民航局负责人非常着急,跑去找邓小平。听说由港人来做,邓小平只问了一个问题:“他们会不会做面包?做的面包掉不掉渣?”原来,邓小平早年曾在法国留学。他的体会是西方人以面包为主食,而评价面包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掉不掉渣。在得知伍家经营的餐厅做面包没有问题,且有爱国背景后,邓小平当即表态:“批下这个合资公司。”
1980年4月,美心集团和中国民航总局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它的“准生证”上写着“外资审字(1980)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号”。1980年5月2日,中美通航后首架美国飞机飞离北京时,机上配餐就出自该公司。
从这以后,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形式出现的“三资企业”,在中国内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此,人们风趣地称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为“天字第一号”,伍淑清也得到了“001小姐”的称号。
有人说,改革开放对处于艰难时刻的中国来说,就如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在那个时刻,伍家和中国民航局精彩演绎了一出“借东风”的大戏。他们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用自己的力量,帮中国做了一件大事情。
助力中国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除了是内地合资企业的先行者之外,伍淑清还是支持中国“引进来、走出去”的最早一批推动者。
1976年,伍淑清一手建立了香港世界贸易中心协会。20世纪80年代,在运营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同时,伍淑清又率先带领外商团队进入中国考察学习。伍淑清说:“我不是为了赚钱,就是觉得当时国家有开放的需求,而我有带国外朋友来的义务。”那时,伍淑清乘坐飞机,频繁往来于香港和内地处理各种事务,甚至还有了“空中飞人”的称号。
在关注“引进来”的同时,伍淑清也十分注重中国的“走出去”。1995年,她开始担任全球高端商务设施和服务一体化网络平台——世界贸易中心协会(WTCA)理事。为推动中国融入国际经贸网络,在伍淑清极力争取下,WTCA将中国各省市的入会会费由17.5万美元直降到2500美元。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北京、南京、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先后成立WTCA分会,中国外贸的国际经贸信息网也由此建立。
伍淑清记得,她曾陪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仪到美国作WTCA年会演讲,吴仪在结尾处用英文发出邀请“到中国来走走”,让现场嘉宾们起身鼓掌;1997年,为打破西方对香港的经济“唱衰论”,伍淑清又组织WTCA当年年会在港举办,邀请时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再次前往,并欢迎全世界来回归后的香港做生意。
直到2015年从WTCA退休,这份引进外资、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工作,伍淑清一直没有停下。现在,作为WTCA的终身名誉理事,伍淑清仍在忙碌。“香港是中国走向国际的极佳平台,可以为我们不同阶段的发展做好服务。我们要做好开门的工作。例如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现在沿线国家中,至少40多个城市都有我们的会员,我们应该动员他们帮助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接轨当地的市场。”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让伍淑清倍感振奋。她尤其希望中国在引进外国核心技术人才方面迈出更快的步伐,并创造更有吸引力的邀约条件。
为公益事业而奔走
多年以来,伍淑清一直维持着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她每天凌晨1点后才会就寝,而不到六点半就要起床。除了打理公司的业务之外,公益与慈善事业占去了她大部分时间。
当改革开放之后,伍淑清在内地和香港的穿梭之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香港的青少年多年来没有接受过足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没有像老一辈香港人对祖国怀有坚定不移的热爱之情。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那时,伍淑清察觉,香港人心的回归并不会一蹴而就,而恰恰是刚刚开始。如何让香港的青少年更多地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久丰富的历史,培养他们“爱祖国,爱香港”的情怀成为了她心中念念不忘的事情。
为此,在首任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的支持下,伍淑清建立了香港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作为基金执行委员会的主席,伍淑清以极大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工作中,从1998年起至今,基金会组织了数十个代表团到中国内地进行交流。活动之密集、规模之大、坚持之持久,在两地青少年文化交流中无出其右。
在伍淑清的感染下,香港和内地许多有识之士加入其列,形成了推动事业的合力,这更是赋予了伍淑清无穷的力量,让她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雪域高原,投向了那里的生态和孩子。从雪域高原的盲童,到世博园世贸协会展馆,一个又一个项目,倾尽了伍淑清的全部心力。
做了很多事情的伍淑清非常“低调”,她无数次到访中国的西部,可是她的家人并不知晓。直到2004年10月,她的父亲伍沾德通过媒体报道得知,女儿居然5年内踏足西藏30多次。伍沾德很心疼,他劝告伍淑清:“你这样不行,普通人去一两次已经很紧张,你虽说是为了工作,但怎能不顾身体呢?”
伍淑清去西藏,大部分是为了公益。她很早就在香港发起成立了“中国西藏儿童健康教育基金”,从海外及民间的渠道为西藏儿童筹款,改善那些西藏残障儿童的生活状况。并在西藏的农村建立健康中心,给小孩体检,为白内障儿童手术,以此保证儿童的健康。太喜欢西藏这片隆起在中国西部的土地。“每次从青藏高原上空飞过感受都不平静,心里总想着要记录下这人间少见的气势与美景”。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的当下,伍淑清又开始考虑居家养老问题。老人们在家中怎样照顾自己,怎样给自己检查身体,如何配置医疗设施和服务成为了她考虑的最新问题之一。“我打算在香港做一个居家养老的试点。这是一个能达到国际标准的生活与互动的living village。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定后,这一试点或能实施,并为内地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些借鉴意义。”
已届古稀之年的伍淑清,丝毫没有放慢步伐,她仍然是那个奋斗中的“001小姐”。
学习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典礼心得【3】
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砥砺奋进,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回望几十年风雨历程,有这样一位女性,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敦煌文化领域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人们真正读懂了“半边天”的意义。
她就是樊锦诗,“敦煌的女儿”。出生在繁华大城市--浙江杭州,青年时考取了北京大学,本是“前途似锦”的她,却在25岁那年千里迢迢来到了漫天黄沙的大漠深处,从此与敦煌莫高窟“厮守”长达半个多世纪。
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樊锦诗扎根西北荒漠守护敦煌半个多世纪,55年的坚守,是对敦煌的热爱,也是祖国的需要。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
改革开放以来,她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团队致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构建“数字敦煌”,开创了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
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樊锦诗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最好传承者,她曾说,“我给自己算了次命,我的命就在敦煌。”
其实,她用一生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
学习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典礼心得【4】
在香港港岛小西湾坐落着一座现代化的学校——中华基金中学,记者在这里专访了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创始人——伍淑清。不论多么繁忙,伍淑清都会把采访地点定在这里,这个学校凝聚着她小时候就树立的爱国情怀。对国家和香港饱含深情的她,也在这里呼吁香港青少年应该拓展视野,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在学校顶层的图书馆内专门陈列了中国航天的火箭模型。伍淑清告诉记者,她在香港上学的时候,老师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生动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将爱国情怀一点一滴地播撒在学生心中,而那个时候的教育也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一生。“我们从小学的时候已经明白,国土需要自己保持,不能被人家占领,这也是一个正面的教材引导我们应该怎么做一个中国人,要为自己的国家做事情。到中学的时候,我们读很多古文,也读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所以我们在学校受的教育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怎样才是爱国。我觉得这对我的影响很大,这也是我为什么在香港办学校的原因。”
爱国的种子从小种在伍淑清心中,后来她有一个心愿,就是让香港的青少年全面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和归属感。于是在1998年初,她成立了香港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每年组织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参观学习;2000年,她创办了中华基金中学,为香港教育界提供正面示范。
在采访过程中,伍淑清对记者说,她的爱国情怀一步步发展而来,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也有家庭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培养自己,内心要明白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我们家里家教要求很高,当我在外国读书的时候,妈妈说一定要写中文信,否则他们不会看,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明白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回想起在改革开放之初联手创办内地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经历,伍淑清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她很庆幸自己可以和父亲一起配合国家的发展作一点贡献。“我们不光是见证者,我们也是参与者。当时我从武汉坐火车到广州的时候,在火车广播上听到邓小平先生谈到我们要对外开放,要引进投资,也欢迎外商来,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香港的长处配合国家的发展做点事情。立足香港,服务国家,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
在频繁往返于香港和内地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过程中,伍淑清也逐渐注意到了内地和香港青少年在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对此,伍淑清也寄语香港青少年,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拓展自己的视野。“我觉得以前香港比内地发展得快,现在内地比香港发展得更快。20年来,内地很多年轻人通过教育和外面的信息提高他们的水平,他们非常热衷于学习新的知识,做事情的速度也很快。香港因为是一个小的地方,它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年轻人视野不如内地这么宽。所以,我鼓励香港年轻人配合香港这个平台,跟内地要更紧密地结合做事情。”
伍淑清对香港青少年的发展倾注了心血,不仅让香港青少年了解祖国的文化历史,培养他们爱祖国、爱香港的情怀,更关心香港青少年在未来的发展。伍淑清说,香港的未来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的未来要一步步地配合国家的发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多做外面的信息沟通,从外面引进更多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因为国家现在发展非常快,香港的定位应该是一个通讯员,同时香港应该成为国家走向全球的一个平台,在外面收集更多现代化的技术和信息给粤港澳大湾区、给北京,也可以给内地别的地方。”
学习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典礼心得【5】
古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张富清同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党员应以老英雄张富清为明镜,经常“照镜子、正衣冠”。学习他的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学习他的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学习他的恪尽职守、担当使命;学习他的清廉自守、克己奉公。
学习张富清事迹,当坚守初心、对党忠诚。要坚定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要始终牢记党员“第一身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锤炼政治品格,始终坚守政治生命线,始终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心许党,永跟党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
学习张富清事迹,当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要始终秉持“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的座右铭,牢记党的宗旨,让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延续。要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向张富清学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升个人的理想追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努力,用自己的行动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而砥砺前行。
学习张富清事迹,当恪尽职守、担当使命。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遇到问题,要明确职责所在,不退缩、不回避、敢担当,直面问题,妥善处理,切勿唯唯诺诺、畏手畏脚、谨小慎微。
青年党员当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管好自己的心不贪不占,管牢自己的手不拿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跑不送,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只有在廉洁上自身硬,才能在工作中说话硬、腰板硬,广大群众才会信得过、跟得紧,让国家放心满意。
我们要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为榜样,视他为明镜,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关于学习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典礼心得体会最新5篇相关文章:
3.观看《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最新大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