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专题节目观后感 >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5篇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5篇

若水1142 分享 时间: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5篇

  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更是一个责任共同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5篇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篇一】

  3月19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冠疫情防控第35场新闻发布会,5名来自一线的90后青年代表,讲述了他们的战疫故事。

  1994年出生的赵旋琪是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也是团郑州市委招募的一名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最早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是在2月初,我在社区卡点协助把控人员出入,还和其他6名青年志愿者轮流到隔离居民家中入户调查。”赵旋琪说,7层楼的老旧楼房他们常常要跑上跑下,有时会往返七八趟。

  入户调查时,赵旋琪发现有的居民隔离时间久了,难免会心理压抑。赵旋琪随即联合学传媒、舞蹈、播音主持的志愿者,一起通过居家隔离微信群、钉钉进行直播,开展“医护子女云辅导”“摄影课堂”“跳舞达人”等线上服务,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在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期间,赵旋琪用手机记录下工作的点点滴滴,通宵制作社区联防联控视频《社区工作者的一天》《青春的战“疫”》,发布在网络平台,让大众了解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停课不停学”,教师纷纷变身“主播”,开启直播教学、线上辅导模式。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老师吴萌不仅“主播”玩得溜,还成为学校直播技术员,大家都称呼她为“IT小萌”。

  “刚听到停课不停学时,我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虽然以前也曾用网络直播上过课,但毕竟是短时间、小规模。现在全方位搞网上教学,大家心里都没底。”吴萌说,从大年三十开始,她几乎每晚都泡在网上,摸索直播技巧。学校启动在线学习行动时,她因为先行一步,成了学校的直播技术员。

  开课后,技术问题接踵而来,吴萌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她深更半夜也要爬起来视频连线解决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吴萌所在学校的网络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满意度高达96.8%。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是郑州市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生产管理中心主任、中铁装备盾构生产青年突击队队员刘云龙,大年初一就从内蒙古老家赶回郑州复工。“虽然我们不能做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但我们要做经济领域建设的生力军。”刘云龙说。

  为了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刘云龙和队员从细化每个流程着手。因为工期紧张,刘云龙每天都会对问题进行梳理,经常加班到很晚。复工后第十天,两台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顺利下线。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不怕困难。”中建七局交通公司三门峡G310五分部团支部书记、项目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长、桥梁工程师韩亚光说。他所在的三门峡G310项目有“河南第一高桥”之称,也是三门峡市“十三五”头号工程、河南省重点工程。2月6日项目拿到复工令后,他第一时间赶回项目部。

  到达现场后,他才发现因疫情影响,三门峡境内所有道路封闭,施工车辆和物资运不进来、人员出不去,项目部施工段落跨度近20公里,需要对接协调办理的手续特别多。韩亚光召集项目部的年轻人,带领大家往返于各防疫站和相关部门,解决了证件问题。此后,为了筹集足够的防疫物资,韩亚光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出门,跑遍了三门峡的大小药店、超市,在市场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采购了第一批500余个口罩、10箱消毒液。

  90后青年高亚琳是中石化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油分公司的一名加油站员工。疫情发生后,高亚琳带领大家按时按点对加油站彻底消杀,让“加油站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全天候、24小时营业,为应急车辆加油,为生产生活助力,成为大家眼里的‘安全岛’”。

  随着复工复产和春耕的深入,有更多的地方需要用油。加油站周边就有近30亩农田需要播种,而农机加油一来一回最少也要1个小时。“既然大家出行不方便,我们就主动走出去为大家送油。”高亚琳说,他们为周边农户提供24小时送油服务,只要一个电话,不管什么时候要、不管跑多远,他们都会把油送到田间地头。“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客户加满一箱油,就是在为战胜疫情出一分力。”高亚琳说。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篇二】

  让彭肖肖惊喜又感动的是,自己所写的《无偿献血倡议书》在成都一经发出,许多海归第一时间便迅速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他们一个个撸起袖子,无偿献血。这汩汩流淌的鲜红血液在受疫情影响血库告急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距离成都1100多公里之外的武汉,此次“疫情大考”的主战场,“95后”姑娘陈汝晴憋在家中1个多月没出门。而通过手机、电脑,她像一座桥梁,联通起了国外物资与武汉医院。她说,这是自己做“低头族”最有成就感的1个月。

  同在武汉,武汉大学教授罗斌所在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机器人“小珈”送进了雷神山医院。在那里,小珈要送药送饭,做医护人员的得力助手。

 

  彭肖肖、陈汝晴、罗斌都是海归,而青年海归是这次疫情防控中令人瞩目的一股力量。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这3位留学回国的青年,他们在防疫战场上,书写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疫情期间医院用血告急,需要我们出一份力!”

  大年初三,战“疫”一线物资告急。彭肖肖与她的同事们再也坐不住了。当务之急是要筹集到用于一线的医疗防护物资,联系海外资源、向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寻求支持。

  留英海归彭肖肖目前是成都市政协侨联界别委员、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为了更好地聚合海归防疫力量,她牵头与同是海归的王涛、刘贝拉迅速发起成立了“成都海归之星志愿者服务团”。

  一传十、十传百,服务团成立1天之内就有50多名青年海归踊跃报名参与进来。大家分头行动,发挥各自在海外的资源优势,通过美、英、日等国的华侨华人组织联系防疫物资,在带头向四川省华侨公益基金等公益组织捐款的同时,还组建志愿者服务团核心团队,发动青年海归捐款14余万元。

  此时,彭肖肖得知了一条坏消息——受新冠疫情和春节假期的双重影响,四川省血库告急。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海归要去献血。之前我们也组织和参与过无偿献血,大家都非常积极。疫情期间医院用血告急,需要我们出一份力!”

  彭肖肖迅速起草了一份《献血倡议书》,组建海归志愿者献血小组。而这振臂一呼,吸引了不少在蓉海归参与,有效地缓解了当地血站的临床紧急输血压力。

  同时,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彭肖肖还发起了“蓉漂”党员专家科技志愿者服务团,对接联系在蓉海归专家及各类人才1000余人,通过科普宣传、协助防疫、物资筹集等方式参与防疫抗疫。“在向一线医院捐款的同时,我们也非常关注社区的情况。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也身处高危环境,非常辛苦,我们将采买的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30多吨的食物,都捐到了一线社区。”

  随着复工复产推进,海归之星志愿者服务团制作推出了几十期介绍科学复工复产的视频和宣传手册。与此同时,通过向成都市政府建言献策,彭肖肖与海归专家发挥智囊团作用,就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中的问题撰写了相关报告。“我们已通过成都市政协将报告转成提案,在人社局、金融局等单位都得到了良好反馈。帮助中小企业运转起来,发挥海归专家的能力更好助力防疫与复工复产,我们还能做更多。”彭肖肖说。

  “我们这些‘小朋友’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责任,为国家出一份力,外婆很骄傲!”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篇三】

  出生于1995年的陈汝晴是地道的“武汉伢”,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毕业后,她回到武汉,担任海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海外项目经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1个多月的时间里,陈汝晴足不出户,忙的就是千头万绪的沟通联络工作。

  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多所医院医疗防护物资告急,陈汝晴和同事们设法与多方取得联系,寻找捐赠、对接物资。“需要对接医院、海关、慈善机构等,最常见的状态是同时回几十个人的微信,吃饭也在发微信、上厕所也在发微信,联系海内外的医疗物资。”

  回想起最忙的时候,她一整天都低着头处理手机那边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白天联系国内资源,到了午夜再与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确认物资情况。最紧张的一次,一批从印度运达国内的手套、消毒液,在海关下班前5分钟才最终完成报关手续。“这批货物原本当天下午要运输出关,印度海关临时要求需要物资接收医院的纳税识别号,我们就立刻联系医院,最终顺利赶在当天发出。”陈汝晴说,“我们都习惯了把电话一直拿在手里,不管白天黑夜,就怕错漏了重要信息。”

  在联系的物资捐赠方中,中国留学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一批来自英国的留学生捐赠曾让陈汝晴感动不已。

  在这批中国留学生寄来的防护用品中,一个箱子里装了好几个不同品牌的防护服。迷惑不解的她后来才知道,是学生们你买几件、我买几件,一个店一个店地跑,才凑齐了这一箱防护服。“两三件衣服是一个牌子,再有四五件又是另一个牌子。在最终从伦敦寄往武汉的这些物资里,有的从爱丁堡寄到伦敦、有的从布里斯托寄到伦敦,大家分头行动,再将零散物资打包一起发过来。每个人的力气很小,聚在一起就凑齐了这一箱一箱运到武汉的爱与支持。”陈汝晴感动地说。

  “妞,越是艰难越向前。”这是外婆在微信中写给陈汝晴的话。“妞”,是老人习惯唤她的方式。陈汝晴告诉记者,自己从小与外婆特别亲,在得知自己的外孙女每天忙着支援抗击疫情的时候,老人心中宽慰不已。“我能做这些,外婆非常开心。之前我在她眼中是孩子,如今面临这样的困难,我们这些‘小朋友’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责任,为国家出一份力,外婆很骄傲!”

  “妞,‘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慢慢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外婆还时常会给陈汝晴发微信鼓劲,这首汪国真的《只要明天还在》,祖孙俩都很喜欢。陈汝晴把微信截了图,她说,等能出门的那天,她要跑去跟外婆好好讲讲自己这一个月的战“疫”战绩。

  “能为抗‘疫’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我感到欣慰。”

  2月27日下午,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首台医疗服务机器人小珈到达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开始上岗工作。该机器人项目由遥感重点实验室李德仁院士、张良培教授领导,主要技术负责人罗斌是一位留法教授,在法国完成硕博学业及博士后研究后,2010年回国来到武汉大学,在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来自于珞珈山,机器人因此拥有了“小珈”这个亲切的名字。服务于雷神山的小珈,可以针对医院环境实现场景建模与定位,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前往指定位置,并结合多传感器融合实现动态探测跟踪。得益于外形平滑的无凹槽设计,小珈只需酒精喷洒或消毒巾擦拭便可快速完成消毒。有了小珈的帮助,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缓解。

  罗斌告诉记者,在2月下旬得知雷神山医院有应用医疗机器人的需求后,他与学生们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我们一直在家中隔离,不能直接为抗击疫情出力多少会觉得有点遗憾。因此能接到这个任务,能为抗‘疫’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我感到欣慰。”

  接到任务时,罗斌的机器人团队成员中只有博士生赵青仍在武汉,他便承担了不少现场调试的工作,其他在外地的团队成员迅速开始联网调试,每天晚上通过线上会议讨论方案。罗斌已毕业的硕士生陈勇也在武汉,在得知机器人要用于雷神山医院后,他立刻提出要赶来帮忙,在尽快推进代码调试的过程中完成了许多辅助性工作。

  在团队成员的齐心努力下,不到1周时间,机器人在雷神山医院正式上岗。对于小珈的表现,罗斌谨慎地给出了60分。“想要更好地满足需求,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如果要在医疗场景内大规模铺开服务性能应用,‘病人在几号病床’‘所需物品到底拿了没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继续提高对机器人逻辑判断的要求。”

  接受记者采访时,罗斌刚刚下课。疫情期间,他已经为自己的研究生上了两节网课。事先做好PPT,录制完成讲解视频再分享到学生群中,之后集中回答学生提问。出乎意料的是,面对网课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提问也相当踊跃,这让罗斌既惊喜又欣慰。面对疫情,屏幕那头的学生身在天南海北,仍在努力学习,避免学业受到影响,这本身也算为防疫做出了一份贡献,而这认真的劲头,深深鼓舞了做老师的他。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篇四】

  犹记小时候,每逢村里的大喇叭响起,大人们都停下手中的活儿,不让身边的人吱声,仔细地听,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似的;连我们这些小孩子,那时那刻也竖起耳朵,陪着小心……

  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农村大喇叭又一次显示出它的威力。听听村支书这包含讥讽味道的告诫:“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你别太自信了!”也有平和的劝说:“各位乡亲,现在正是疫情预防的关键时期,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不组织、不参加任何聚会、聚餐,不参加农村自办的集体性婚庆宴席……”;更有“硬核”的训斥:“你把党支部村委会的号召当耳旁风了?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不知道厉害!我隔离你!”真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些简单粗暴、严中有爱的喊话,因担当而有力,比讲大道理还管用:“空村”立马出现,聚堆备受约束,仔细品味,这些乍听上去有些刺耳的乡音,却因情真而动听。

  “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病毒来势汹汹,村干部心急惦念,党支部成了保护群众的坚强堡垒。他们充分利用乡村的大喇叭,用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浓浓方言味道的直白贴心话,或风趣、或幽默、或粗鲁、或温和,将节日期间的防疫须知,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村民,呼吁大家做好防疫,加大了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力度,简单却有效、实用且管用,打通了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一支打赢新型病毒防疫战不可或缺的力量。

  较之于城市,农村地区分布面积广、外出务工人员多、个别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且医疗水平有限,信息传播不畅,农民的防控意识相对薄弱,防控手段相对较少,因此,疫情防控万万不可忽视农村。如何防范疫情在农村扩散,更是一场严峻的大考,各地在做好城市防控的同时,应把目光下移,力量下移,依靠严密的防范体系和科学的防治技术,守住农村这个大战场,打赢这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攻坚战。

  一个党员一面旗。面对严峻的疫情阻击战,广大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队伍是一股关乎输赢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迅速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坚定抗疫必胜信心、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有效遏制疫情扩散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广大党员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胸前党徽熠熠生辉。

  “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只要全国上下戮力同心,撸袖加油,笃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雄心壮志,我们就一定能夺取这次重大战“疫”的胜利,如此,才是真正把初心写在了行动上,把使命落在了岗位上,“大喇叭”的声音定会是另一种味道!

  2020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观后感心得【篇五】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如何在基层做好疫情防控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但是在农村一提到疫情老百姓就不够重视,不听劝,出门始终不愿意戴口罩,总觉得“非典”都经历过,还有什么可怕的?一提到返乡人员要进行医学观察,就陷入了恐慌。所以,做好群众的宣传与疏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办,别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土味标语时尚化,防疫知识入乡入村入脑入心。1月29日的人民日报微 信公 众 号发表了一篇文章《看看这几条标语横幅,你就明白为什么要依靠人民群众了》,作为基层干部,看了之后深有感触。“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这些“话糙理不糙”的土味标语,显得十分接地气,老百姓听的明白。这样的宣传形式让他们明白了疫情的严重性,主动做到了少出门、不串门,宅在家中就是对国家重大的贡献。

  小喇叭发挥大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提高村民知晓率。防控疫情,我们在行动。你瞧,南川区的车载小喇叭发挥大作用啦。“各位村民朋友,在这非常时期,外地回来人员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流动车喇叭循环播放,在口罩有限的情况下,既保护了自己,又做到了全方位宣传。在基层一线,众多乡镇还组织村社干部、卫生院工作人员、基层民警利用人力手拉音箱循环往复地向群众宣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知识,提高了村民的知晓率。他们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在关键时刻为村里的群众扛事”,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用接地气的方式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微 信群联系你我他,全力构建疫情防控安。在线上,一些不实舆论误导村民,老百姓的鉴别能力有限,于是各个村民小组建立了微 信群,对一些不实消息及时辟谣。同时,他们运用互联网安全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消除老百姓的恐慌,让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这样的硬核操作,实现了让信息流多跑路,让人员少跑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依靠人民坚决打好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关文章:

1.2020观看《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心得体会5篇

2.大学生关于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学习体会精选5篇

3.青年学生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观后感2020

4.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观后感2020

5.2020关于五四精神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演讲稿5篇

26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