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主题线上课堂观后感五篇
推荐文章
鼓乐喧天震动山野鸟兽,人声鼎沸玩乐农家庄园。白水碑廊似悠悠古韵弹唱从古至今的诗文真谛,阴丽华园像隐隐笙歌飘溢从冬到春的百花芳香。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月三”主题线上课堂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三月三”主题线上课堂观后感一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听着这首旋律熟悉的童谣。我知道春天又来了,看着天上自由飞翔的风筝,我童心泛起阵阵涟漪。
早上起来,站在樱桃树下梳头发,抬头一看,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什么时候樱桃树上已经开满粉红色的花,我喜欢在开满花树下做事,察“颜”观色的观看这一朵朵小花的姿态不经意间我在两小朵樱花之间发现了一上小点,在跳动,我很好奇,我用手去抚,什么也没捞着,我带上另一双“眼睛”我才知道。是小弟弟,小妹妹们在放风筝,随之我的心也跟着摇摆,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奔向了系着风筝的另一头。
我越走越近,开始紧张起来,想想我足足已有好几年没有放风筝了,儿时的我与一群大男孩放风筝比赛,每次都是我的最低,我便把他们的风筝线给弄断了,只有我的最高了。每当放风筝的时候只有我一人,他们不再与我一起放风筝,我渐渐失去了乐趣,不再放风筝。而今天再次看见天上的风筝,思绪万千,我决定一定要一展当年的雄风。
我手握着风筝线,现在风筝在我的手中,轻盈飞舞,越来越高。我手中的线已放完了,看着天空自由飞翔的风筝,想着儿时天真幼稚的我,不仅发出了笑声。为了放风筝出风头,自己错过许多美好的时光。
我手中的线束缚着风筝,风筝线断了,会怎么样,它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远吧,永远不落下来吗!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总是在我的大脑中闪出,而现在我明白了。风筝不仅因为它高,因为线是它的生命。它离不开风筝线,它们是融为一体的,不可分离的,让我们一同唱起了“又是一年三月三……”
“三月三”主题线上课堂观后感二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首次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了壮乡。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我进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传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住了,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了。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了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对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了。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了思索歌词之下句的境界中了。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们渐渐散去了,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
“三月三”主题线上课堂观后感三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三月三”主题线上课堂观后感四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我们回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这时,爸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友开怀畅饮。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三月三”主题线上课堂观后感五
壮家人过三月三,是由于居住地区海拔较低,气候常年酷热。而就在农历三月时,正是气候温和的一天,是一年里最温和的一天,最舒适的日子,然后就产生了过这个节日的想法。
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传统歌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和染色彩蛋,一起来欢度节日。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围着圈歌唱跳舞,老人儿童可以围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打的可达数万人之多。
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不管相识与否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们。如果是一个比较大的歌圩的话,方圆几十里内居住的男女青年都过来参加。这是壮家人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活动!歌圩厂商人山人海,人人抱着激动的心情,睁大眼睛,期待这歌圩的开始。活动正式开始了,人们纷纷上歌圩场上赛歌对歌或者赏歌。不但可以享受民族美食和欣赏民族传统民歌,男女青年还通过对歌情投意合。
说道三月三歌圩有什么娱乐。最传统的不单单是对歌,还有抛绣球和碰彩蛋等。抛绣球只是歌圩上少年儿童一种娱乐游戏,但最多的还是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抛绣球给他,和对歌一样是男女青年的喜爱娱乐呢!
壮家人的三月三过得是多么隆重!多么盛大啊!你难道不要亲身体验一下吗?
相关文章:
3.2020灯塔大课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领导观后感精选10篇(2)
4.春天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