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民生观后感_《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观后感范文5篇
推荐文章
护航民生观后感_《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观后感范文5篇
《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讲述了对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作出部署,聚焦群众的痛点难点,着重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观后感范文一
年关将至,总结过去、谋划未来、检查评比、达标考核、述职评议、绩效评估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常常让广大党员干部应接不暇。但是,不论怎么忙,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官员必须始终绷紧“反腐败”与“保民生”这两根弦。
年关即是廉关。年关将至,人情往来盛行,各种“四风”问题以及腐败现象便会有所抬头。十八大之后,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驰而不息反“四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风政风得到了明显改观,新版党纪条规为全党立下了“史上最严”规矩。但是,仍然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心存侥幸,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节日期间,一些不正之风更有抬头的可能,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也会重新“粉墨登场”。因此,在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尤其不能放松反“四风”、反腐败的力度,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崇廉拒腐,树立良好家风,坚决杜绝“节日腐败”,形成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浓厚氛围。节日期间,必须严禁违规用公款吃喝、旅游和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贺年卡及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严禁用公款接待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非公务活动,严禁公车私用或“私车公养”,严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严禁违规出入私人会所,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并借机敛财,严禁违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违规违纪行为要严查快办,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全面消除各种消极腐败现象。
岁末年底,天寒地冻,老百姓最迫切希望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与关爱,最希望过一个安宁祥和的节日。在这一特殊时期,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官员必须坚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力做好民生工作。要开展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恶意欠薪案件,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应得的报酬。要做好重要商品供应保障工作,确保节日市场平稳运行。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围绕节令食品排查风险隐患,严防问题食品流向餐桌,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要认真组织春运工作,服务好人民群众节日出行。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凡此种.种,都是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与生命安全的民生工作,必须时刻关注,须臾不得懈怠。通过扎实细致的“保民生”、“促和谐”工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反腐败”与“保民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项重要工作,也是年关的两大主题。只有坚决“反腐败”,才能全力“保民生”;只有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四风”的泥潭、腐败的沼泽中拉上来,才能让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到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中去。同时,“保民生”,可以更好地“反腐败”;民生改善了,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诚意,才能够积极参与到全党全国合力“反腐败”的大潮中来,从而让腐败分子无所遁形。“腐败”问题以及“民生”工作,都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元旦春节期间,“反腐败”与“保民生”必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才能真正还社会以公平正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观后感范文二
“蝇贪”之害甚于虎。民生资金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命、生计等切身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有效进程。侵占民生资金会直接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会让“潜规则”流毒遍地,败坏社会风气。他们的肆意贪腐,把民生资金敛入私囊,让群众得不到足够的项目资金,让民生项目不能落实,不能发挥效果,进而影响群众所得感幸福感,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在民生资金领域,级别无论大小,利害无论轻重,只要涉及腐败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就应当一级一级抓,层层严把关。民生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我们要从具体抓起、从细微抓起,根治基层民生领域腐败。
根治民生资金领域腐败要提升监督的效力。要建立和完善公开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要围绕人、财、物等关键领域、办事程序和处理结果全方位地进行公开,切实增强办事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同时,通过开设专栏、举报专区、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建立多渠道、全方位、不间断地动员群众参与的“监督网”,使“微腐败”无所遁形。
对于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还要严查处,强震慑。此外,对于民生领域腐败问题要严加查处,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真正起到警示作用,杜绝小祸酿成大患,让群众看到党管党治党的决心,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基础。同时,各地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批,治理一片,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良好态势。
《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观后感范文三
在基层,总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上面的政策很好,但一到下面就变了形、走了样。具体到民生领域,从近年来查处的众多案例来看,制度设计的漏洞、制度执行的不力、监管机制的缺失,往往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现实因素。从违规办理人情保,到挪用农村救济款、低保金,再到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资金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无不暴露相关制度的软肋及监管机制的软弱迟钝,宜宾市“引爆”的农村引水工程水渠腐败并非个例。笔者所在的农村,便民水泥路四通八达,但质量太差,多数已不“便民”了。随着国家对民生事业的重视,财政资金大量投放到促进就业、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项目 上,使得民生福祉得以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在实施民生工程中,一些贪腐官员借机渔利的贪腐案件,也是层出不穷,并不断升级、蔓延趋势,一些民生工程已经 成了腐败的温床,窝案、串案不断,俨然成为某些人手中的摇钱树,成为“捞钱工程”。究其原因,发展的投入越大,利益的土壤也就越丰厚,加上对权力缺乏约束,致使发展的空间“异变”成了官员寻租的空间,成为利益集团的饕餮,使得政府公信力受到损害。
曾有评论如此形容,目前农村民生工程的腐败至少有四大特点,一是钱不太多;二是项目多;三是权力集中;四是监管不到位。无疑,这是易出现腐败,容易引发腐败高发地的主要原因。因为项目多则腐败机会多,权力过于集中更容易滋生腐败。当这四个特点集中在一个领域,必然导致腐败几率高。归为一点,主管部门既承担管理职能,又承担部分分配职能,说白了既承担政策性负担,又能享受行政性特权,也就是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看来要治理能源系统的腐败,既需要削权,更得限权。至于给腐败分子提供了以权谋私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一些腐败分子利用制度漏洞大肆吞噬民生资金资源,是“微腐败”的常见类型,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形势下,对这类腐败现象更应严管严治,坚决防止一些人打民生资金资源的主意、触碰百姓的奶酪。
治理顽疾,既需要猛药,也需要治本良方。正反两面的经验告诉我们,针对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查处个案并不是终点,关键是举一反三、查漏补缺,让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不断挤压腐败滋生的空间,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环境,从而为民生福祉筑牢制度防线,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
《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观后感范文四
民生问题历来就是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发展不断被提上国家工作议程。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将发展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基石。为保障民生,增加人民福祉,纪委要肩负起监督责任,严管民生资金运用渠道。坚决杜绝因腐败而出现的民生问题发生。
加大政策宣传,监督放权于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作为政策的享受者和受益者,对政策是否落地具有真切的感受,而为了让人民群众了解政策、享受政策,作为基层政府就必须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让监督的触角向基层延伸的更深更广,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纪委履职,落实监督责任。十一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总书记指出: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落实好纪委机关的监督职责。基层作为民生政策落地生根的“良田”,如果民生监督不力,那么惠民政策就将难以“放水入田”,难以落地生根。在落实责任过程中,纪委要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要求,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中心任务,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切实把监督责任落到实处,使基层反腐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党的宗旨要求,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一名党员,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尽最大努力为群众谋利益、谋福祉。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更应牢记自身职责,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了解时事政策、跟上发展形势,以绝对忠诚标注精神高度、以铁的纪律打造过硬能力、以担当精神激发干事热情,狠抓民生监督、遏制“一线”腐败,守好基层民生监督“最好一公里”大门,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观后感范文五
民生问题历来就是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发展不断被提上国家工作议程。党的各大会议都将发展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基石。为保障民生,增加人民福祉,就一定要坚决杜绝因腐败而出现的民生问题发生。
人民群众作为政策的享受者和受益者,对政策是否落地具有真切的感受,而为了让人民群众了解政策、享受政策,作为基层政府就必须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让监督的触角向基层延伸的更深更广,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指出: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落实好纪委机关的监督职责。基层作为民生政策落地生根的主要阵地,如果民生监督不力,那么惠民政策就将难以落实,难以落地生根。在落实责任过程中,纪委要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要求,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中心任务,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切实把监督责任落到实处,使基层反腐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应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技术手段对于有效加民生监督的强大推动作用,由于领导干部不仅在工作时要与普通党员和群众打交道,且生活在群众之中,一旦有违反党纪国法以及社会公德的言行,往往会被手持手机的党员和群众记录到手机上,无论这些视频、录音资料是交给纪委等有关部门,还是直接晒在网上,其结局往往是涉事党员干部言行曝光、风光不再。近年来,因为这一技术路径而被曝光违纪行为,进而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
要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确保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的体系,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