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被光抓走的人》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推荐文章
现实主义爱情电影《被光抓走的人》13日正式公映,影片导演董润年,主演王珞丹、黄璐也来到武汉为这部新片做宣传。该片是《疯狂外星人》编剧董润年的导演处女作,即便如此,影片凭借超高的完成度收获了不俗口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被光抓走的人》观后感范文一
今天上映的《被光抓走的人》首日票房表现一般,截至当日下午17点30分,票房还不足1700万,不过它会是一部会引发热议的电影,一方面在于对它类型的讨论,另一方面则是它情感观念的呈现。如果只看故事简介和预告片,很容易把它视作科幻片,但事实上全片仅用了一个超现实核心推动情节,除此之外与“幻”字再无关系。
在电影叙事的层面,有一派电影常常使用这样的叙事手法。它们并非通篇的“第二世界”设定,基于现实世界映照创作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如《星球大战》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仅仅创作一个核心推动情节,后续发生的一切故事都是基于这个情节的影响,但这个情节并不用时时刻刻渗透在后续情节中。
华语电影中其实已经有不少这样的影片,尤其体现在重生喜剧方面,例如《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主角因意外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也有科幻元素更为明确的《超时空同居》,包括大量穿越题材的影视剧。这类故事并不用着重描绘核心情节发生的前因后果,纠结在科学真实性上。放在好莱坞,这样形态的电影也更多了。
这种看似无法归属传统类型片范畴的电影,其实侧面印证的是商业电影整体产业层面的高度发达。但是中国电影的产业并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成功的同类影片还是以喜剧或其他类型比重为主,让观众尽可能忽略它的“幻”设定。因此,对于《被光抓走的人》蜻蜓点水般展现的科幻情节,观众也许会有水土不服感,甚至觉得是故弄玄虚。
商业电影到最后比拼的并不是砸多少钱做出多惊人的特效,而是概念。毕竟电影走了一百来年,阳光下早就没有新鲜事,技术再前沿如《双子杀手》,所讲的故事依然是他人早就讲述过的。重点是如何打造一个超脱的核心概念,以这个概念诠释作者希望倾注的思考。
《被光抓走的人》里的“光”就是个概念,它在电影里也没有一个实际的解答。如果是一部硬科幻作品,那么必然有一个类型的公式剧情。先是出现了这道“光”,带走了部分人,然后科学家不断寻找“光”的来源,解释“光”,并这道“光”,最终把“光”带走的人找回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商业片编码方式,“光”的出现是制造恐惧,最终恐惧被消解,故事结束。同时,这个恐惧必须有现实意义的指代。在电影里也是如此,舆论认为“光”带走的人是相爱的人。但这样的解释其实并不适宜硬科幻的设定,情感的虚无性,往往只适合用来成为最终武器,呼唤英雄完成绝境逢生的最后一击,而不是恐惧产生的原因。
黄渤、谭卓在片中扮演一对夫妻。
本末倒置,使得这部电影有了不同的叙事质感,也是一种反商业类型性设定的呈现。对于现代人情感的探讨才是电影的主旨,“光”这一核心推动情节只是为了把幸存者们推入一个绝境之中,逼迫他们思考眼前爱的状态。进入到具体情节中,像是黄渤和谭卓饰演的中年夫妻,王珞丹饰演的离婚女人和黄璐饰演的小三,这样的角色都不以典型性、陌生化为创作基底,而是尽量真实和生活流。
因为他们不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要尽可能地代表某一类大众。换言之,他们日常行为越稀松平常,越能解释创作者想传递的生活之爱。但对银幕来说,这样的故事就缺乏了受众渴望在这个设定下看到的惊心动魄。
笔者认为本片中相爱之人被抓走的设定,可以和欧格斯·兰斯莫斯2015年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的《龙虾》对比观看。《龙虾》也有一个近未来的科幻设定,没有恋人的人会变成一种动物。
但相比更纯粹的艺术片《龙虾》,本片显然存在一种尴尬的两面性,它想进行严肃的人性探讨,却缺乏一定的艺术高度,也缺乏作者风格,影像语言偏向商业性。因而,对于这部电影讨论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影片提出的人性、爱情问题值得思考,只是并没有找到最为适合的表达方式,让人觉得略微差一口气。
《被光抓走的人》观后感范文二
“影帝意味着质量和号召力,影帝更加看重影片的质量,因此影帝大概率是收视率的保证。”
就像吴京,《战狼》后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现象级的,因为他是影帝,哪怕《流浪地球》并没有想象中那般优秀,但也是国产科幻的开山之作,具有极强的里程碑意义。
同样的话放在黄渤身上同样适用,累计130亿票房的黄渤,仅次于吴京。在我们心中,黄渤就代表着质量,代表着可以无需问朋友,直接进院观影。
而此次的新片《被光抓走的人》,观众却并没有给影帝一个薄面,上映首日排片比例最高28.6%,上座率却低得可怕18.4%,目前预测票房只有1.07亿,而且口碑出现两种极端,认为1-2星的人甚至占到了13.5%,对于黄渤而言,这个数据并不乐观。
黄渤这次的尝试有些大胆,虽没有像吴京那般迈出里程碑的一步,但科幻+爱情+悬疑的片子确实少之又少,单听到这三个词的组合,观众甚至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更何况这个影片的名字又是如此奇怪,观影前脑海中脑补不出相关的画面。
但真正进了影院看完电影,很多观众仍然一头雾水,甚至糊里糊涂地度过了这130分钟,可见科幻爱情悬疑的结合,确实有难度,不光编剧本有难度,观众要想理解,也有难度。
影片也按照分线化剧情发展模式,刻画数条故事线阐述主题:一束不明来历的光会把一部分人带走,这些人也不知道被带去了哪里,但被带走的都是相爱的一对,而没有被带走的人,则会很尴尬。
而黄渤所饰演的男主角武文学,自然没有被带走。
工作晋升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让他对妻子早已褪去激情,与妻子二人没被带走自然让他人想入非非,饱受他人的质疑。“夫妻感情不和”的言论接踵而至,这不得不让他向周围人,向父母、同事逐一解释。
而与此同时,他也需要向妻子证明,证明自己爱的人还是她。
第二条线是王珞丹饰演的李楠,发现丈夫被带走了而自己留下了,心生不满,但她发现丈夫的情人也没有被带走,这令二人都感到奇怪,于是两个人一同想要找到到底谁与丈夫一同被带走了,却一连串发现了很多与丈夫有纠葛的女人…最引人深思的一对,则是一对年轻的情侣,刘佳一和王扬,两个人的交往遭到父母强烈反对,两个人正与家里激烈交涉的过程中,这束光却把二人的父母带走了,两个人却被留了下来,只剩四目尴尬对视。
“看似在弥补自己的爱情,实则却是没有经受住人性的考察与现实的摧残”
“虽然反应了现实,但却不一定会被人接受”, 这很可能便是这部电影并没有大卖的原因之一。这样的电影,既不会受到中年人的青睐,更不会引起青年人的关注,而儿童则更不适合前去观影。
人性的思考,现实的拷问,文艺的气息掺杂于其中,或多或少会令现场的气氛过于沉闷,并且会让观众直视自己所不敢面对的问题。观众在观影之时,一定会有这样思考的:我身边的人到底是不是我内心真正所爱之人。若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还好,但要得到的答案是不坚定的甚至是否定的,则会令他们崩溃。
既然不是,为何还在一起;若不是,是否需要做点什么改变现状,但为什么要改?为什么要为了并非真正所爱之人而改?但如果不做点什么就这样平稳下去,是否会唤起内心的不甘?谁又不想与真正所爱之人在一起?可现实为什么却又是与身边这个人在一起?陷入死循环。
另一方面,影片前期的宣传也并不卖力,很多人甚至在上映前并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没有预留出计划观影,而上映后反响一般,则阻断了大伙观影的热情。
而最重要的一面,黄渤虽是影帝,却更能驾驭喜剧类型电影,迈进于科幻与爱情相结合的领域,这并非他所擅长的,因此情节节点的细致处理与对白时的面部表情,也会让人偶尔调戏,总给人他在开玩笑,讲段子的意味,并不能适配发人深思的气氛当中。
“一部大卖的电影一定是一部优质的电影,但优质的电影却并不一定大卖”,这部电影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以及想让观众明白的道理颇具深意且十分沉重,很多人不愿面对事实也在情理之中。但终归《被光抓走的人》也算迈出科幻爱情的一大步,这个领域在未来仍大有可期。
《被光抓走的人》观后感范文三
12月13日,两部国产电影《被光抓走的人》和《误杀》同日上映,也让谭卓成为这个12月中最忙碌的人之一——两部电影中,她都担任了女主演。
两部新片上映之际,谭卓通过微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不少同龄演员都在喊没戏拍,焦虑感十足的时候,谭卓却一直戏约不断,并屡屡推出佳作。她坦言,自己并没有过多的焦虑感。“我唯一的焦虑就是自己太忙了,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其他的准备。”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商业片选择机会的时候,谭卓依然坚持不放弃文艺片,“我还是希望能选择打动我的东西,而不只是某种电影的形式。”
不蛮干有巧思
为中国电影积极开拓
在《被光抓走的人》和《误杀》中饰演的都是“妻子”的角色,即便类型相同,谭卓对角色还是有着自己的考量:“《被光抓走的人》里面的张燕,是银行的大堂经理,就像是我们身边万万千千平凡的人;《误杀》里面的阿玉,她们的家庭是移民家庭,她在一个异国的环境里,加上家境非常一般,所以我希望把她塑造成一个小透明,平常不太喜欢表现,躲在男人背后默默任劳任怨的角色。”
在她看来,这两部电影都是非常有诚意的作品,“它们都是不错的电影,更有意义的是,这两部我们并不是蛮干,而是大家有很多巧思,一直在为中国电影向前走进行积极的开拓。”
商业片大火
依旧不放弃文艺片
不论是大银幕作品《烈火英雄》《暴裂无声》《我不是药神》,还是荧屏上的《延禧攻略》,这些年谭卓出演的作品,都得到了观众和评论界认可。
作为一位从文艺片中走出的女演员,近年来在商业片上成功,并未让谭卓改变初心。“很开心的就是我可以适应这个宽度,不仅是文艺片,商业片也可以去理解和表达。”她同时坦言,即便现在有了很多商业片的选择,“我依然不会放弃文艺片,还是希望能选择打动我的东西,而不只是某种电影的形式。因为形式是死的,只有内容是活的,有血有肉才会让人血脉贲张、有很强烈创作欲望。所以只有在创作里面是活着的时候,这个事情才是有意义,我才有可能做出一个好东西。”
《被光抓走的人》观后感范文四
现实主义爱情电影《被光抓走的人》13日正式公映,影片导演董润年,主演王珞丹、黄璐也来到武汉为这部新片做宣传。该片是《疯狂外星人》编剧董润年的导演处女作,即便如此,影片凭借超高的完成度收获了不俗口碑。接受记者采访时,王珞丹透露,其实拍摄该片之前自己并不认识导演,但影片的剧本非常打动自己,“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剧本了。”
《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部被轻科幻形式包裹的现实主义爱情电影,该片讲述了一道奇特的光降临地球,笼罩一座名为宜江的城市。城市中一部分人被光抓走,传言这些消失的人都是相爱的人,而留下来的人们既要探寻真相,又要直面自己。
该片是董润年的导演处女作,但此前他曾担任《厨子戏子痞子》《心花路放》《老炮儿》《疯狂外星人》等多部高口碑国产电影的编剧工作,因此《被光抓走的人》的剧本就非常扎实。影片巧妙地避开了需要大投入的科幻部分,用一笔带过的形式,以科幻为切口,围绕四组不同的人物,以“究竟爱不爱”为主题展开讨论,影片整体观感颇有些金球奖最佳影片《通天塔》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不少场景都是在湖北宜昌进行取景,电影中的大桥、江水、轮渡等景致,让湖北观众特别有代入感。
《被光抓走的人》是由黄渤发起的HB+U新导演计划中第一部上映的作品。虽然是新导演的处女作,但包括黄渤、王珞丹、谭卓、黄璐、白客、焦俊艳等众多明星,都参演了该片。
《被光抓走的人》观后感范文五
你相信真爱吗?
我相信,但我不相信长久的真爱,事物总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曾经花前月下山盟海誓是真的,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也可以是真的。
若用动态思维审判真爱,那毫无意义,所以电影《被光抓走的人》聚焦当下,讲述了一道神秘莫测的白光,不讲理就蒸发掉了都市里的真爱男女,成对成对儿凭空消失了。
为了更好的理解电影,我们姑且把这一道白光,当做“真爱审判之光”,结合电影情节,我们不难推断出真爱两大定律。
小三何晓芬痴迷胡建平,筷子对秦山暗生情愫,但他们都没有被光抓走,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真爱第一定律:真爱是双向的。
白光闪耀之时,学生情侣会消失,老夫老妻会消失,这说明真爱不分年龄,另外存在伴侣跟别人配对消失了,这说明真爱不受结婚证,世俗关系等外物所限制,再包容一点上看,筷子跟秦山是龙阳之好,这说明真爱是允许同性关系的,所以综上,我们可以得到真爱第二定律:真爱是唯心的。
那么,在真爱审判之下,通过考验者得道升仙了,剩下的世间人类就要遭受真爱审判带来的另外两个副作用:暴乱和猜疑链。
暴乱很好理解,一些混乱分子以“末日来临”的名义趁火打劫,烧砸抢掠,但这不是电影要讲述的重点,略过。
猜疑链才是电影的核心主旨,有武文学张燕为代表结婚17年的老夫妻,有李楠何晓芬为代表多角关系纠缠不清的青年夫妻,有刘佳一王杨为代表在谈婚论嫁的适婚年轻人,他们所有猜疑和痛苦的源头都来自于:谁把真爱弄丢了?是己方人性的扭曲?还是对方道德的沦丧?
单说武文学和张燕的婚姻生活,算得上万千中国家庭的缩影,真实的令人压抑。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兴奋程度就下降,同样两个人相处久了,激情也会慢慢消退,爱从轰轰烈烈开始,到平淡如水结束。
这么说来的话,如何经营维持好一段感情,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持续性提供新鲜感就可以了,像张昕宇梁红那样,北极求婚南极结婚,其他时间全世界侣行。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生只会碌碌无为,为明天的柴米油盐而奔波,打败真爱的从不是时间残酷,而是枯燥单调的重复性生活。
所以,有时候我常常会想,人该如何过自己的一生?
我从不认为人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按照工作、结婚、生子、混吃等死这样套路化的模式在活着,这难道是对的吗?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主流的路,一定是最容易走的路。
我写文,做自媒体,潜意识里就是想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并希望能够有一天可以靠着它谋生,把我从一个固定的地方释放出来,在往后余生岁月里,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地方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和你一起。
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