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观看《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学习心得5篇精选
推荐文章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笔者按照学习要求,认真品读了《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这本书(以下简称《十一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观后感一
重温英烈事迹,感悟初心使命。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编写了《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作为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革命英烈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该书以“宣誓书”“绝命书”“请战书”等震撼人心的“十一书”为线索,选录了11位革命英烈为革命事业不惧流血牺牲、以身许党的感人故事。其中,寻淮洲烈士“北上抗日”“消灭敌人”的“请战书”、王尔琢烈士“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托孤书”、陈毅安烈士“如果牺牲了,就会托人捎回一封无字家书”的“无字书”、夏明翰烈士“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书”、左权烈士“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的“决心书”,真实、生动地展现了5位湘籍革命英烈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以及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赤诚,读来给人以力量、思索和启迪,激发“忠诚担当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对《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的学习,思想上受到了洗礼,行动上受到了激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三个方面来武装自身。一是强化意识、维护核心。不断强化“四个意识”,深刻理解“四个意识”的重要和要求,把政治任务放到首位,二是守住教育初心、永葆奋斗精神。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前辈的奉献精神,要把这种革命奉献精神带到工作中来,用这种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行。三是担当作为、狠抓实干。担当作为、狠抓实干是对党和人民最好的回馈,使命呼唤担当,担当创造未来。我们机电学院教师干部要铭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铭记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在学习中找差距、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抓成效。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观后感二
在《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中的十一封书信中,我发现了这样一封宣誓书。那是1927年10月,毛主席带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一年的贺页朵已经41岁。他原本是永新县北田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前半生过得很穷苦,只能以帮人榨油和打短工为生。当农民运动在井冈山地区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也投身革命。为帮助红军搜集和传递情报,贺页朵把自己家的榨油坊当作红军的秘密联络点。他还多次参加过红军攻打永新和吉安的战斗。
由于贺页朵表现出色,永新县中共党组织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在他的榨油坊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在昏暗的桐油灯光下,贺页朵激动地拿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红布,认认真真地在上面写下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CP”,然后在红布的正中央写下了入党誓词。由于贺页朵识字不多,仅有24个字的入党誓词他便写错了6个,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宣誓时的神圣感,这份“宣誓书”依然熠熠生辉。
最能体现贺页朵革命信念的,是他在红布两边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与入党的时间、地点:中国共产党党员贺页朵;地点北田村;1931年1月25日。我们都知道,在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制造白色恐怖的年代,把名字和入党地点写在入党誓词上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被敌人发现,不但会失去自己的生命,还会累及家人和亲友。然而贺页朵还是义无反顾地这么做了,可见他对革命的信念是多么的坚定!
在一次战斗中,贺页朵负了重伤,因此无法跟随大部队长征。于是,他便留在了永新继续坚持斗争,后来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贺页朵不幸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这种情形下,贺页朵依然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牢记在入党仪式上的誓言。为此,他不惜一切危险珍藏自己的入党誓词。后来,这份入党誓词被中宣部转存至中国革命博物馆。这份党在井冈山时期唯一的入党誓词,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硝烟却初心不改的历史见证,更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素材。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观后感三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笔者按照学习要求,认真品读了《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这本书(以下简称《十一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在读书过后,也不难从品书之余发现,制约党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子问题,问题症结所在并不仅局限于关键少数,而是取决于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吃苦精神是否养成、服务能力是否过硬。
对标《十一书》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力量。在部分基层党组织中,一些年老党员干部奋斗信念有所淡化,从严从实精神有所下降,导致在工作中未能及时起到标杆和示范引领作用。反观,贺页朵作为村干部,虽然在仅有24字的入党誓词中写错了6个字,但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党的忠诚和终生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由此可见,学历年龄只是问题体现的一方面,思想觉悟、奋斗精神才是导致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还要不断的引领年老党员干部发挥余热,奋斗在当下、建功在时代。
对标《十一书》涵养不怕吃苦精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一书”中的革命先烈牺牲虽早,但贡献颇大,特别是夏明翰的那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更是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虽然,现在的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但吃苦耐劳精神却显得乏力不足,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能冲上去的不多,能啃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足以见得年轻干部的“钢”劲儿还要加强,还要不断的锤炼打磨。
对标《十一书》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现在,“机关型”干部多,“乡土型”干部较少;“理论型”干部多,“服务型”干部较少,这都是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感情淡化的表现。为此,就需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密切联系、无缝对接,让更多的干部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受用基层。让我们的干部在基层实践中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以实际行动推动为民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对干部自我提升的一次难得机会,也是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有效推动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的重大机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其中,更要受益其中,用我们最真诚的爱党之心、爱国之心、爱民之心,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欣欣向荣。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观后感四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十一位先烈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由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感人至深,使我深受教育。正是因为有“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样一代代革命英烈前赴后继,我党才能不断克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生逢伟大时代,应以先辈为榜样,弘扬共产党员的奋斗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对事业的忠诚热爱,以担当作为交上一份让组织和群众满意的答卷。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贡献自己所有的光和热。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观后感五
说到中国的无字碑,中山陵的无字碑令人印象深刻,说的是孙中山先生推翻了2000多年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今天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第七集:陈毅安的“无字书”同样让人久久难忘。
“无字书”的秘密背后,深藏着两颗相知相爱的心灵。
陈毅安,为了革命事业,充满赴死如生的勇气,和“拎着脑袋干革命”的豪情;__强,明知一别就可能是永别,却毅然决然,晓大理有大情,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两个人的爱情在革命的血与火中更加璀璨夺目。
透过“无字书”,我们看到革命者投身革命事业的忠诚、勇敢和无畏。
“无字书”其实是陈毅安和妻子__强的“大秘密”,“如果哪天你要是收到我的一封无字书信,就说明我已经离开人世,你就不要再等我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有奋斗就会有牺牲,对于投身革命事业会随时可能牺牲自己,陈毅安是清楚的,因此,才有了和妻子不是“遗言”的“遗言”。
“无字书”的出现,见证了一份人间深挚悠远的爱情。
明知牺牲随时会降临,依然坚定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这是一份“不想你走,却忍住眼泪推你走”的依恋和不舍,这份约定无疑是残酷的,对于年轻的__强来说,接到“无字书”和接到“阵亡通知书”的心情我想是一样的,她怎么也无法相信,只有25岁正值青春年华的丈夫会在最好的年华离开了自己,她“不死心,觉得有可能是个秘信。”七年之后,“37年她专门给八路军的总部去了一封信,就询问陈毅安到底怎么样了。”确认牺牲的消息,她才真正相信丈夫再也回不来了,那么多年刻骨的思念,那么多年的盼头在那一刻消失了,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
没有无缘无故的深情,生里死里全都支持你,地上地下全都随你,这份生死相依,源于对干革命,对于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
“六妹爱鉴:老实不客气对你不起了,也已经同别人又发生恋爱了,这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喜欢同她恋爱,世界上的人恐怕没有不钟情于她,这个人就是列宁主义。除了我们努力革命,再找不出别的出路,把一切旧势力铲除,建设我们新的社会。”面对“移情别恋”的丈夫,__强由彼此最初的“一见钟情”,到更加情深义重,虽则聚少离多,但“__强渐渐理解了陈毅安执着的革命追求”,更加敬他爱他珍惜他,爱,就是“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1929年3月,两人成婚。
陈毅安和__清的爱情感天动地,这不是一个家庭的爱情,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的爱情。
这份同气连枝、志同道合的爱情,激励一代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离“小家”为“大家”,在革命战争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前仆后继、不断砥砺前行,今天的我们,当在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让初心和使命永远在神州大地闪耀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