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5篇
推荐文章
近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下简称《“十一书”》)举行上线发布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篇一
“儿何尝不想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这是王尔琢写给父母的信,字字句句都在诉说着对父母妻儿深深的思念。而这封家书,也变成了王尔琢生命中最后的一封“托孤书”。
在革命战争年代,像这样的家书有很多很多,贺页朵的“宣誓书”、寻淮洲的“请战书”等等,他们将对共产党的坚定信仰、“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大无畏精神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用一封封家书诉说并传递着。如今这些家书传递到了我们手里,家书旧了,书信里的伟大精神还在,烈士们走了,那一份份沉甸甸的初心和使命,由我们来继续守护。
你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我们继续来守护。当党组织批准了贺页朵的入党申请时,他激动地在红布上写下了入党誓词,并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数十年间用生命保护着这份誓词。如今虽然这份誓词饱经沧桑、陈旧模糊,但我们都深深震撼于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一朝入党,永不叛党。当我们一笔一划写下入党申请书的时候,我们就选择了永远跟党走;当我们一字一句念出入党誓词的时候,我们就选择了永远拥护党;当我们一心一意服务人民群众的时候,我们就选择了永远奉献党,这便是信仰的力量。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永葆对党的忠诚,将先烈们对党的初心传承下去,不负党员称号。
你为革命舍小家的伟大奉献,我们继续来守护。“如果哪天你要是收到我的一封无字书信,就说明我已经离开人世,你就不要再等我了。”这是丈夫陈毅安生前就跟__强说好的约定。因为投身革命,两个相爱的年轻人长期无法在一起,婚期也是一拖再拖。爱情本是美好的,可为了革命,陈毅安和__强舍弃了与相爱的人形影不离的甜蜜,选择了当时更重要的革命事业,他们为了大家舍弃小家的精神光芒万丈,而他们俩的爱情也因为有了革命的加持而显得更加珍贵。如今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长期离家、抛妻弃子、投身革命,但仍然有很多人对新时代的奉献精神做出了新的诠释,守岛32年的王继才夫妇,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研制前线的屠呦呦,等等,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强烈的大局意识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也给我们指引了好方向,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在新时代发热发光。
你为胜利敢牺牲的光荣气节,我们继续来守护。一百年前,接触了新思想的夏明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工农运动。被捕后受尽酷刑仍然不屈服,在就义前英勇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在给妻子和父母的绝笔信中,夏明翰表达的仍旧是对革命的热血和无悔。在新时代,我们可能无需“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的英勇热血,无需“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视死如归,也无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革命壮志,但理想不能丢,信念不能丢,气节更不能丢。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的任务,当前,国际形势的挑战仍旧不容小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须努力,三大攻坚战的任务仍旧十分艰巨,我们也要继续守护先人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完成新时代的任务,向新时代的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篇二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笔者按照学习要求,认真品读了《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这本书(以下简称《十一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在读书过后,也不难从品书之余发现,制约党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子问题,问题症结所在并不仅局限于关键少数,而是取决于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吃苦精神是否养成、服务能力是否过硬。
对标《十一书》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力量。在部分基层党组织中,一些年老党员干部奋斗信念有所淡化,从严从实精神有所下降,导致在工作中未能及时起到标杆和示范引领作用。反观,贺页朵作为村干部,虽然在仅有24字的入党誓词中写错了6个字,但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党的忠诚和终生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由此可见,学历年龄只是问题体现的一方面,思想觉悟、奋斗精神才是导致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还要不断的引领年老党员干部发挥余热,奋斗在当下、建功在时代。
对标《十一书》涵养不怕吃苦精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一书”中的革命先烈牺牲虽早,但贡献颇大,特别是夏明翰的那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更是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虽然,现在的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但吃苦耐劳精神却显得乏力不足,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能冲上去的不多,能啃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足以见得年轻干部的“钢”劲儿还要加强,还要不断的锤炼打磨。
对标《十一书》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现在,“机关型”干部多,“乡土型”干部较少;“理论型”干部多,“服务型”干部较少,这都是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感情淡化的表现。为此,就需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密切联系、无缝对接,让更多的干部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受用基层。让我们的干部在基层实践中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以实际行动推动为民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对干部自我提升的一次难得机会,也是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有效推动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的重大机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其中,更要受益其中,用我们最真诚的爱党之心、爱国之心、爱民之心,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欣欣向荣。
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篇三
“牺牲个人,言首秘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的一份入党誓词,也是党在井冈山时期唯一的入党誓词,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硝烟却初心不改的历史见证。
今天的年轻人如果孤立地看到这样一幅誓词,会不会有不理解,甚或哑然失笑的?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待昨天的人们,还会有更多的不理解,但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对那个年代土生土长的农民,我们更应看到粗陋文字背后那颗对党的赤诚之心,通过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第一集:贺页朵的“宣誓书”,敬意自内心生发,久久难以平静:
有这样一种忠诚,就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保存可能带来杀身之祸的入党誓词。
井冈山,一位普通农民在昏暗的油灯下,在一块红布上写下自己的入党誓词。在誓词边上,标注着,中国共产党党员贺页朵;地点北田村;1931年1月25日。在白色恐怖时期,时年45岁的贺页朵很清楚,这样的文字一旦为反动派所获,立时就会兴起一片血雨腥风,带来无穷的祸根。但他依然视之若珍宝,一入党的门,终身是党人。此生既然入党,就要保留住这份入党的见证。就这样,这块记录着誓言的红布,伴随着老人经历了革命的峥嵘岁月,直到1951年,才交到上级的手中。我想,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才让一个普通农民明白这一辈子什么是值得追寻的方向,什么是值得无比珍视的“宝”!
有这样一种信仰,就是虽九死一生,依然无怨无悔,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这份随时可能带来杀身之祸的红布,被贺页朵用油纸包裹保存起来,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刻,他总要把誓词悄悄取下来,默默诵读,以此提醒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无论身在何方,自己都是有组织的人,都是党的人。今天的我们,身处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更应当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性观念,树牢党员意识,时时刻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把“四重四亮”等工作落到实处,“一名党员一面红旗”,要以“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奋斗,高擎属于一名共产党员的鲜红党旗。
有这样一份热忱,就是把一切都献给党,纵使贴上身家性命依然无所畏惧。
忠诚之心和坚定信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经过实践的磨练,怎会有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仰?我们看到,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创立井冈山根据地,作为当地农协副主席的贺页朵,把自己的榨油坊当作红军的秘密联络点,冒着生命危险,建立地下交通站,为红军运输粮食、食盐、弹药。经过近4年的实践锻炼,贺页朵表现优秀,终于在1931年1月25日被吸纳为中共党员。可以说,没有这段经风沐雨的锤炼,就不会有一辈子坚定不移的信仰。今天的党员,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尤其需要在爬坡过坎的路上冲锋在前,主动接受实践的历练,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篇四
“我这次牺牲并不出乎意外,父亲不必过于悲伤,还可以再讨一个或继承一个,你就当作没有生我这样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想法。我自问没有什么对不起家庭的地方,但是使你现在十分悲伤。我并不悲伤,若干年后,你一定会理解的。”这是年仅29岁的革命烈士傅烈就义之前,留给父亲的一封遗书,也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以身许国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的生动教材。通过观看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第二集:傅烈的“绝命书”,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有一种情怀,就是即使有各种质疑声,也要奋不顾身去践行无悔的选择。
作为家境殷实的独生子,被父亲给予厚望的傅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中,他被上海各界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行动深深吸引,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质疑,决定投身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也就是这一行,为他以后的为党、为人民、为国家的革命情怀,筑牢了坚实的思想堤坝。后来,他又赴俄成为中国少年共产党的筹建人之一,为他以后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打下了根基。傅烈用他有限的生命,不仅书写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而且淋淋尽致地诠释了每一个热血青春该有的样子。
有一种情怀,就是在小事见真情、大事见格局,处处洋溢着革命理想。
傅烈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和小事展现着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豪迈的革命情怀。他为结发妻子改名为陈才用,希望妻子日后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成为一个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有用的人。甚至,在临刑前给妻子留下的家书中,他写道:“你是知道我怎样死和为什么而死的?!你要为我报仇,要继承我的遗志,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在信的末尾,他更是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简短的话语却表达了震撼人心的心境。傅烈的他满腔热血为谁拼?我想,是为中国共产党,是为革命运动,是为饱受磨难的人民群众。今天的我们,身处在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更应当牢记党员身份,时时刻刻向身边的典型、榜样看齐,在实际工作中传承革命先烈精神,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去抵御风险、解决矛盾、迎接挑战。
有一种情怀,就是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依然能够表现出忠诚和牺牲精神。
一个钢铁般铮然的意志在傅烈的血液里流淌着。正当四川革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时候,危机却也悄悄走向傅烈等人。1928年,傅烈被捕入狱后,受尽各种毒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当年4月,在朝天门外壮烈牺牲。面对敌人冷酷无情的严刑拷打,傅烈靠什么坚持下来?我想,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追求,靠的就是血骨熬汤为理想的坚定意志。从傅烈短暂而耀眼的一生中,我看到了,在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信仰面前,忠诚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必须绝对忠诚。
傅烈的一生,让我认识到:一个革命先烈的为党、为国、为民情怀,不仅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可以成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从中获得对信仰和理想的正确认识,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不屈的意志。
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篇五
近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下简称《“十一书”》)举行上线发布会。《“十一书”》以讲述和演绎的新颖形式,再现11位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传进一步引向深入。认真学习后,“拾取”了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获益匪浅。
“拾取”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贺页朵同志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保存自己的入党誓词,并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直到新中国成立;左权同志近二十年政治生活一直以共产主义信仰准绳,在给母亲的一封信中,表达他抗日的决心“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拾取”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是党员干部不可缺少的政治灵魂。赵一曼同志被捕后,受尽折磨,但她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泄露党的任何机密,只是在“示儿书”中留下了一句“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傅烈同志被捕后,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当敌人逼问他的口供时,他斩钉截铁地说:“砍断我的头颅,也休想从我身上得到你们需要的片言只字!”对党绝对忠诚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要求,既看政治态度更看实际行动,必须落实到一言一行、体现在一点一滴、贯穿于一生一世。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向革命先辈一样,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以思想武装夯实忠诚根基,以党性修养擦亮忠诚底色,以实际行动体现忠诚自觉。
“拾取”无私的奉献精神。无私奉献,即舍小家为大家,舍己为人。真正的党员干部不是随便叫出来的,是在勇于牺牲奉献中干出来的。面对妻子求学前的犹豫不决,张朝燮鼓励她“磨顶舍身,救人自救,认清吾侪责”,并在“鸿雁传书”中一直叮嘱妻子“不能以个人私己的利害为利害,个人的利害与民众的利害相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的利害”;面对敌人的诱惑,夏明翰大义凛然地回应“共产党人爱国家,爱民族,爱劳苦大众,当然也爱自己的亲人,爱妻子儿女。但是,为拯救百姓于水火,为振兴民族之强盛,为后代生活之美满,我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大仁大义。”他们用行动甚至是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精神。党和人民的事业任何时候都需要奉献精神。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继承先辈的“遗产”,淡泊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老黄牛”。
《“十一书”》见证了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十一书”》中“拾遗”,不断继承革命先辈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以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