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边城》观后感范文分享

电影《边城》观后感范文分享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电影《边城》观后感范文分享

  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影《边城》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边城》观后感一

  早不记得什么时候学习的《边城》这篇课文,也不想去查阅资料告诉我,或许是中学的时候吧,我还有印象,只是有些模糊。今天,看过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沈从文先生笔下那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湘西小城,再次勾起我的记忆,好向往那个优美的地方。

  外公年逾七十,身体硬朗;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外祖父是个摆渡人。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郁郁寡欢,最终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课文是这样的,电影也是这样的。中学那会儿,我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丫头,似乎和文中的翠翠年龄相仿,可我只看情节,看的是热闹,看完就算,至于当时老师告诉我些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模模糊糊有什么淳朴的乡土民风之类的,还记得那个地方很美。

  现在再看电影,感受颇深。岁月给我了太多成熟的思想,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的心情随着电影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我喜欢那个有山有水,民风朴实的小镇,喜欢那里人们悠闲自在,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看着电影,我甚至向往那个地方,想去实地感受一番,也想去那里生活,真美!看着善良的翠翠和勤劳帅气的傩送燃起朦胧的爱情小火苗时,真为她们高兴。可隐约中我还是记得这是个悲剧,但是我真希望编剧不要破坏这么美的乡村生活,让他们各得其所多好。可惜,生活不是我想象,电影也不是我想象。

  那个暴风雨之夜,爷爷和翠翠的爸爸妈妈一样永远离开了她,只剩下翠翠守着那个茅草屋,守着那只渡船,好在唯一忠诚也很通人性的大黄狗依然不离不弃。电影画面停留在那条清澈见底的河上,河上有那条渡船,渡船上有翠翠,让我忘不掉的是,翠翠那忧郁、期待的眼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山依旧,水依旧,翠翠大了些,孤单无助更多了。生活中也一样,很多似曾相识的风景,一年又一年将我远远抛弃,越来越远,永远不能把我带回那个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中。我不得不承认,原来回忆只属于过去,永远只能是过去……

  电影《边城》观后感二

  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子,我特别向往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最近拜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大师笔下那个小小的边城水乡让我迷恋不已。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局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他清淡的笔调娓娓讲述了湘西小镇上纯朴的风土人情,原始单纯的生活,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艰辛的。大师却让我明白,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是懂得它的残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风光。读完全文,我就开始向往那个远在湘西边境的小镇。木制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潮湿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还有那升起在旧村庄上的青炊烟。

  这一切,构成一幅年代久远的画,在我的想象里千遍万遍地被描摹。在那片游离世外的土地上,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样温婉清澈,歌声悠扬清亮,老爷爷慈祥又宽厚,船夫们浪漫又豪爽,就连生活的无奈,在这个地方,都带着诗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亵渎。大师用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湘西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和忧伤,却也让我们产生对生命的悲悯,对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向往《边城》里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顺顺送他们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们过河不收渡船钱。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围的乡亲都来帮忙。他们虽然生活很清苦,却能够互相帮助,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镇。

  相比之下,我们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有时候,甚至邻居之间都互不相识。这不得不让人遗憾。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城市也能变得温暖和谐。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爱护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家一样的世界。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动脑筋,不怕困难的精神了。

1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