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高分观后感影评心得5篇精选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演绎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国庆节期间,电影市场可谓是一片红,这个红是中国红,各种爱国主题旋律的电影占据了各大影院,《我和我的祖国》就是其中一部,看完《我和我的祖国》可以说是燃爆了!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位导演联手演绎的七个不同的故事,分别是《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这七个不同的故事以时间轴的发展方式,形象的展示了中国从羸弱之身一步步发展为繁荣富强的世界大国,更是以这种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中国精神,向世人宣告了,中国是如何开启自己的繁荣富强的复兴之路。

  首先是《前夜》,前夜讲述了开国大典前夜为工程师以及众人共同努力最终用电动的方式让五星红旗成功准时升空的故事。在屋顶上的一声声的呼喊求助,黑夜前来救援的民众,高空中无视恐惧的攀爬,时间一分分在流逝,人人都在与时间赛跑,几乎是分秒必争,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五星红旗能够准时升空,这是众志成城的结果,是大国工匠精神的铸造,其中一众演员的深情演出,黄渤坚定的眼神,欧豪通红的眼眶,深深地感染了电影院的观众。

  《相遇》讲述的为研究原子弹隐姓埋名与家人朋友隔绝三年的科学家与自己的恋人接头相遇的故事,你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年,那我便为寻你坐上这班车三年,然而这一相遇结果却是永别,我甚至没有触碰到你,这是一个为国家前途牺牲了自己的小家甚至生命的故事,这也是对那些为祖国鞠躬尽瘁默默无闻做奉献的科学家的赞歌。

  《夺冠》,小学生冬冬为让巷子里的人能够顺利看到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的决赛,放弃与自己喜欢的女孩的最后一面,男孩回头时甩出的泪滴,是决绝也是坚定,女排与心爱的女孩,冬冬最终选择了前者,这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女排精神在中国的感染力。

  其余的故事也以风格迥异的方式,精彩的故事,合适的节奏,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的雄起之路,不得不说这七位导演联手在国庆节之际向观众献出了一份震撼的礼物。《我和我的祖国》庄重与轻快并存,历史与青春并存,将中国人的奋斗与发展之路用戏剧的方式搬上了大荧幕,改变了过去主旋路电影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风格,这是中国人的共同奋斗,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所有表现方式都非常的适合,大大展现了中国力量与中国自信,这一切仅用“震撼”两个字是不足以概括的。

  继往开来,在我看来,这是《我和我的祖国》的深度主题,先人为我们创下的财富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发展,这是身为炎黄子孙身为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最后我想说,《我和我的祖国》牛掰格拉斯!!

  2019《我和我的祖国》观看心得

  国庆档黄金周的票房流量高是真不假,假期还没结束,国庆档票房总和就已经超过了40亿,再次印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庞大和潜力。

  这其中票房占比最大的就是《我和我的祖国》,上映六天票房已经超过19亿,剑指20亿,就目前的趋势来说,是很有希望冲击30亿的。

  和《我和我的祖国》“对打”的两部电影,《攀登者》和《中国机长》票房也不错,《攀登者》已经出现疲态,截止目前票房7亿,而《中国机长》同样势头正猛,已经超14亿。

  不管怎么来看,《我和我的祖国》显然已经是国庆档的最大赢家,票房这么高也在小鱿鱼的预料之中,这部电影有非常明显的几个优势,足以撑得起这20亿票房。

  主旋律色彩浓厚,在国庆档优势更大

  国庆节这种日子,最适合这样的主旋律电影,虽说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同样是有着主旋律色彩的,但都没有《我的我的祖国》浓厚。

  国庆节需要这样的片子,在一个有这样纪念意义的日子去看这样的片子,是很多人走进影院的原因。

  作为国庆节的献礼片,影片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观众对于爱国情怀的抒发,在这一点上,是其他片子所比不了的。

  小故事设计更有新意,讨论度高,吸引力更大

  影片是将七个小故事组成了一部电影,非常有新意,这样的组成和叙事是非常少的,也给了很多不同喜好和口味的观众更多选择。

  七个小故事分别是《北京你好》、《前夜》、《白昼流星》、《护航》、《夺冠》、《回归》、《相遇》,每一个小故事都非常具有时代意义,是历史长河的精彩时刻,真实事件本身就已经足够吸引人。

  同时,因为小故事的设计,很多观众会在观影完毕之后对每个故事展开讨论,还会为了哪个故事拍得更好或较差进行探讨,进而增加了电影的热度,吸引很多观众前去观看。

  事实证明,大多数讨论多的电影票房也会随着讨论一路飘红,当然前提是影片一定要有质量保证。

  导演、主演均为最强阵容,电影质量有保证

  口碑无疑是票房的最佳保证,这个从当下国庆档票房中也是最得以体现的。

  口碑最好的《我和我的祖国》票房是最高的,而评分最低的《攀登者》从一开始票房持平,到后来就逐渐拉开差距。

  从剧本到主创人员,这个片子就注定不会是烂片。

  剧本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有真实事件在背后做铺垫做出的延伸,此外导演和主演也均为最强阵容。

  每一个小故事都启用了一个不同的导演,而且每一位导演都是在电影界名气很大的知名导演,有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璐这些大导演,还有徐峥、文牧野这样的口碑新秀导演。

  每一位导演都是有优秀代表作加身,同时主演阵容也非常强大,有黄渤、张译、葛优、吴京……几十位知名影星,光是念都得念半天。

  有好的剧本和好的主创团队,才让观众对影片有信心,因此在没上映之前,预售票房就已经过亿。

  在这样的一个时期,有这样的片子,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看呢?

  情怀不能代表电影全部,正是因为电影本身是优秀的,所以才会有这么高的票房。

  2019《我和我的祖国》观看影评

  今年的国庆档,可以说是真正的“神仙打架”大型现场。

  黄金周期间,共有超10部影片集中上映,其中多部影片更是口碑、票房双丰收,整个电影市场呈现百花齐放之态。

  虽然国庆档强者如云,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竞争的地方也必然就有输赢。

  首日2.8亿的票房,连续5天获得单日票房榜冠军,国庆档尚未结束就已经突破20亿票房大关的傲人成绩,还是让《我和我的祖国》在一众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这个国庆档万众瞩目的票房霸主,并且毫无悬念地提前锁定了这个国庆档的票房冠军。

  直到今天,《我和我的祖国》的单日票房依然轻松过2亿,照这个趋势,影片很快就能刷新由《羞羞的铁拳》保持的国庆档单片票房纪录(22.13亿)。

  票房强劲的背后,少不了高口碑的支撑,猫眼评分9.7,淘票票评分9.5,豆瓣评分8.0,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我和我的祖国》都全面领跑国庆档。

  如此高的票房,《我和我的祖国》可以说是开拓了主旋律商业片的新道路。

  一直以来,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片,似乎都是对立的存在。如何让主旋律电影发挥商业片的价值是众多导演不断探索的问题。

  以往不少主旋律电影也曾试图用豪华的创造阵容来吸引观众,只可惜最终市场反响依旧平平。

  归根究底,能吸引观众的是电影本身,而不是影片阵容,只有真正优秀的内容才能打动人。

  《我和我的祖国》此次能以“主旋律电影”的身份完成商业片的KPI,除了7位优秀导演和52位专业演员的加持,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它做到了真正懂观众。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家国大事虽然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却有“处庙堂之高”的距离感,这也是此前多部主旋律电影未能让所有观众喜爱的原因。

  而《我和我的祖国》从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前夜》开始,就给人一种“这部主旋律电影不太一样”的感觉。

  作为讲述开国大典的故事,《前夜》的镜头没有对准典礼上的开国元勋,而是从工程师林治远为开国大典设计制造电动旗杆的故事入手,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人民对祖国的热爱。

  第一个故事定下的平易近人的基调在后面的故事中得到了延续。《相遇》、《回归》、《护航》……每一个故事都提供了独一无二、前所未见的视角,带着观众游历新中国诞生以来的70载重大瞬间。

  一个个从小人物的角度还原的大事件,让观众轻而易举地就产生了共鸣。

  《夺冠》中一群人围坐在胡同口看比赛直播的画面,即使没经历过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的人看了也会想起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万人空巷的盛况。

  《北京你好》中葛优拿着奥运会门票的狂喜与炫耀,像极了听到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欢呼雀跃的你我。

  《护航》中宋佳最后对佟丽娅的善意,又何尝不曾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即使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这就是《我和我的祖国》的魅力所在。

  正是因为《我和我的祖国》让观众产生了共情,让主旋律电影走下了遥不可及的神坛,才最终铸就了主旋律电影史上的票房神话。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回电影的火爆并非只是国人的圈地自萌,《我和我的祖国》已经实实在在地火出了国门。

  10月1日,影片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数个国家同步上映,令人惊喜的是,影片的海外场反响热烈。

  澳大利亚首日票房为59.6万澳元,打破哪吒创下的2010年后澳洲华语电影首日票房纪录。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地同样一票难求,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在社交网络上哭诉自己买不到票。

  《我和我的祖国》正携带着中国故事实现“走出去”。

  只有拥有了实力,别人才有兴趣看你的成长故事,才会对你感兴趣,《我和我的祖国》能在海内外同时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其实是中国人进一步变强的见证,是别人和我们自己对中国的认可。

  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载风风雨雨,其实我们的故事何止七个?《我和我的祖国》所展现的不过是这70年里的冰山一角。

  九天之上翱翔的北斗,万丈之下潜游的蛟龙,2008年的多难兴邦,2019年的举国同庆,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烙印在心中,无法抹灭的中国印记。

  国强则民强,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

  或许我们很多人错过了电影中的高光时刻,但是相信在下一个十年,《我和我的祖国》的篇章里能补充进更加动人辉煌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你也有我。

  如果你还没看过影片,一定记得走进影院,一起共享祖国强盛带来的自豪与荣耀。

  2019《我和我的祖国》观看体会

  时逢祖国生辰70周年,除了在家看阅兵式,镜头前感受一下祖国的雄风,顺便热泪盈眶地感慨:祖国如今面目大改,不仅是站起来了,简直是跑起来了、牛起来了;约上三两好友去看看《我和我的祖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个拒绝跟风的人,我硬生生将看电影的时间,从十月一号中午改到十月六号的下午,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后来才知道,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于是,我在影厅的第三排吊着脖子看了一整场电影。除了脖子酸、眼睛疼以外,问题不大:是部好片,值回票价。

  说实话,一开始看这部《我和我的祖国》不过是大家都在表达爱国的氛围下,也情不自禁地跟随体验一把,想的是主旋律片固然慷慨激昂,但可能也就那样。看完之后,才觉得这片是可以吹点彩虹屁的,爱国这件事,是可以脉脉温情的。

  影片中一共涵盖了七个故事,在我的立场上,每一个故事都至少是在及格线以上,有的故事则是远远超出了及格线。在此,就给各位导演打个分吧,反正一家之言,博君一笑罢了。

  《前夜》/管虎:8分,逻辑硬伤,导演技巧和演员表现却一流

  看着《前夜》,很难不被黄渤的精湛演技打动。虽然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自带笑点的人,黄渤毫无疑问就是其中之一,但在《前夜》的剧情里,却完全无法从黄渤身上看到一丝一毫的搞笑。而是只能跟随着他的内心与表情,感受到争分夺秒的紧张。

  《前夜》实际上是有逻辑硬伤的,比如黄渤作为升旗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升旗在整个开国大典又如此具有象征意义,就算史实是当天封闭了广场,有关部门的领导也不至于头脑简单到将所有负责项目的有关人员统统拦在门外,按理说黄渤怎么着都能拿到一张特许出入证的。

  再比如,我完全可以理解,用三分之一的比例模型在方案最初时的指导作用。但说实话,我不是很明白在最后一天,广场上实际项目早已完成,电线已经布置好了,旗杆也立好了,这种情况下非要纠结那个模型干什么?王千源不是说了嘛,现场试验不就完事了,领导特许你进去了,搞得好像模型出了问题,不用进现场改一样?那为什么不现场试验、现场解决呢?

  最搞笑的剧情硬伤莫过于黄渤硬是要找国歌伴奏,这一点真的是让人很难理解,因为找国歌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为了在国歌演奏时间的最后一秒,确保国旗能停住。那你读秒就好了啊,非要找国歌干什么?又不是不知道一首国歌多少时长。

  然而尽管有这么多的剧情硬伤,好的导演与演员就是有这种魔力,会深入地将观众带到当时的情境中去。一想到那是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前的那一夜,整个人都不由血脉喷张起来,心里充满着浓浓自豪的情绪,自然而然地也为升旗的那一刻能否顺利而捏了把冷汗。

  毫无疑问,《前夜》的精彩,黄渤的演技和导演管虎的功力功不可没,两个人合力扛起了这种剧情的逻辑硬伤,8分的评分也是当之无愧。

  《相遇》/张一白:7分,情感细腻,以小见大,总归刻画不足

  《相遇》这个故事很让人感动。

  事件发生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然而导演张一白却选择将目光聚焦在一对被命运捉弄,不得不分离的恋人身上。

  张译与任素汐饰演的恋人在公交上重逢,而此时的张译早已因为实验室意外中的核辐射身染重病,随时可能去世。出于保密自己的身份,以及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张译只能忍受着自己内心的煎熬,一言不发。全程只有任素汐在公交车上一点一滴地诉说着初见与往事。两个人的过往恋情在这个人头涌动、熙熙攘攘的公交车上展开着,而原子弹爆炸的大事件却在车窗外喧闹着。

  人们不禁思考:原来每一个时代的成功后面,都可能付出了如此多的英雄般的代价,可能是失散的恋人,可能是失去的生命。

  很感人不是吗?

  但可惜的是,情绪的渲染到此为止了。毕竟,仅仅凭借任素汐在公交车上几分钟的诉说,观众实在很难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们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这也便是这个故事无法高分的原因,内里的感情再细腻,表达出来的却始终欠缺点意思,少了几分刻画的功力。

  但是也好,有些事情点到为止也就够了,想多了更难过更遗憾,不是么?

  《夺冠》/徐峥:9分,这个故事一定不是最好的,却是最招人喜欢的

  《夺冠》这个故事,如果用一个主旋律片的意义来衡量,在各项指标中并不是最好的。事件意义,它比不上《前夜》,感人程度比不上《相遇》,但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和《北京你好》在我心中一起并列第一。

  冬冬,一个上海街坊里本该悠哉游哉过着暑假的小男孩,一个电工的儿子——能上屋顶,能修天线,那年的8月8日,整条街的街坊都指望着靠他来看女排决赛的实况转播。

  这也没办法,电视屏幕总在关键时候黑屏,为了接收电视信号,冬冬不得不一直换着角度待在阳台上。

  可此时,作为一个充满着少年情思的小男孩,冬冬现在面临着更为在意的事情,暗恋的小美马上就要飞国外了,他正在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礼物送给小美,让小美知道他的“心意”。

  导演徐峥用小孩子的“爱情”来切入“女排夺冠”这一历史事件,是非常巧妙且浪漫的。可爱的冬冬像极了那些情窦初开的可爱孩子们,在最关键的时候又因为想让大家看清楚女排夺冠的瞬间放弃了追小美,而回去接收信号,这一幕看上去是如此“英雄”而“啼笑皆非”。冬冬选择了做大家的英雄,那一刻的场景配上“女排夺冠”显得欢快又激情。

  在女排夺冠后,冬冬因为以后再也看不见小美而哭泣的画面也满是纯真,这绝对是7个故事里看起来最舒服的一个。

  《回归》/薛晓路:6.5分,无关演员,题材限制,一张保守的安全牌

  《回归》在七个故事里是最保守也最不出彩的一个故事。但这也没有办法,它的主题就是围绕回归,便也只能中规中矩,无法出奇制胜。

  整个故事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主题特别明确:“我们已经等了154年了,不能也不会再多等一秒了”,这句台词说来还是特别的硬气,真的不由人不感慨:我们,真的变强了啊。

  除此之外,惠英红与任达华在没什么能够表演的空间里,还是贡献了精湛的演技,也算得上亮点之一。

  《北京你好》/宁浩:9分,既招人喜欢,又讲的极好的故事

  《北京你好》这个故事,绝了。

  熟悉的宁浩,熟悉的葛优,一出带满京味的喜剧,却又带着淡淡的伤感。

  我们从头说起吧,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离婚后与家人关系不好,总是遭受前妻和儿子的嫌弃。不料,天上砸中了一块馅饼给他,他抽中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门票。

  他想把这份大礼送给儿子当成生日礼物,但在送出之前,他也不忘时时刻刻地显露一番,自己是多么地厉害,能弄到这张用钱都买不来的票。每一个和他相遇的人,都要被他变着法地显摆炫耀,可谁想到出租车上的一次炫耀,竟然让这张票长了翅膀的飞走了。

  在喜剧背后,这个单元的故事,宁浩又一如既往地展示了喜中有悲的特色——那个偷走票的孩子,来自于一个名为汶川的地方。

  2008年,我们要记住的不仅仅是奥运会,还有那一年汶川带给我们的伤痛。

  在这个一地鸡毛的现实世界中,葛优这个被现实常常抽巴掌,却仍然活得皮到不行的男人,在心中也存有一块意想不到的温情脉脉的角落。

  《白昼流星》/陈凯歌:8分,高绝的立意,漏洞百出的逻辑

  《白昼流星》在7个故事中应该是立意最出色的那一个。以“草原传说”的形式点名了主旨

  传说中,若能在白昼看到流星,贫瘠的大地就会变成绿洲;而当航天技术不断发展的时候,作为基础的扶贫又怎么可能落下呢?

  它的创意极其出彩,将“新农村扶贫”和“航天航空事业”两件大事以“传说寓言”的形式巧妙融合在一起。但很可惜的是,它的逻辑很成问题。

  最令人弄不懂的是,刘昊然和陈飞宇究竟是怎么一路无人地骑着马就闯入了航天员回乡的现场,四周的安保竟然不会怀疑这两个小鬼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出现在现场。

  只能说主角的力量是伟大的,但也因此,让这个原本极具创意的作品变得相当凌乱。应该说陈凯歌是有真材实料的,但最终呈现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也只能打个8分了。

  《护航》/文牧野:7分,中规中矩地上交作业

  最后一个故事《护航》,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结束吧。

  立意并不出彩,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不能上场的幕后者,他们不该被遗忘,也并非他们不够优秀,而常常是因为他们是很多时刻最后一道的后备力量。

  《护航》的强项在于人物的故事虽然是破碎的,但还是非常鲜明地刻画了宋佳的形象。

  一个女飞行员,需要打破性别对她的禁锢,所以才会如此争强好胜,在别的男飞行员一脸轻松地说“6,对女生来说不错了,给我来个7”的时候,一脸倔强地说:“给我整个8”。

  故事没有什么起伏,但人物的力量是足够的。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忽然想唱一首《凡人歌》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后,其实是心潮澎湃的。

  曾几何时,嘴里只能念叨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不知不觉间原来我们早就强起来了。

  我不禁在想:为什么祖国强大这种事,人们会如此感触甚深呢?

  实际上这是和看这部电影的心情是一样的。

  这部电影里,无论是《相遇》、《夺冠》还是《北京你好》,都能发现的一点是,他们没有花费什么镜头去描绘那些伟大事件的本身,而是把目光集中在人物上。

  这一部电影并没有假大空,而是把一切都放在了“我和我的祖国”中的“我”上。

  其实这很好理解,之所以有些事情我们感触颇深,那是因为我们共同经历。

  我们有了全世界最长的铁路,我们变成了基建狂魔,我们阅兵的飞机永远也不用再飞两遍,只要有个中国护照,无论在哪,我们都能回家。

  这些变化切实地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处,这一部电影就像在真切地演绎它一样。

  真正的历史,存在于平民之中,然后再汇聚于国家之中。

  就像那首《凡人歌》中的“你我皆凡人,处在人世间”,我们既然身在这里,自然便能感同身受。

  看完之后,想唱凡人歌,大概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真实感受吧。

  所以啊,中国果然充满希望的地方呢,真不知道那些想分家的是脑子发了什么昏。

  2019《我和我的祖国》观看有感

  《我和我的祖国》由七名导演共同打造,反映了共和国历史中的七个重要节点事件,它的最大的特点,这通过“我”这一个小角度,来透视“我的祖国”所发生的大事件。看似与“祖国”没有关系的个体,都在电影的演绎中,建立起了“我”与“祖国”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让“我”与“我的祖国”同频共振,浑然一体。

  可以说,“我”的小个体与“我的祖国”的大事件的紧密度,决定了电影七个故事的感人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里的七个故事,依照“我”作为个体与“祖国”大事件的参与度的深浅,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这样,七个故事带来的巨大的体量,在我们的合并同类项之后,会变得简单一些,容易解析一些。

  当然,我们的分析,仅代表个人的看法,不影响各位观众的感受。

  影片里个体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大事件的“奉献者”、“参与者”、“关联者”。

  七个故事的第一种类:人物是奉献者。

  属于这种类型的,有第二个故事《相遇》与第七个故事《护航》。

  当然,有人会说,第一个故事《前夜》不也是一个奉献者的故事吗?第四个故事《回归》不同样是如此吗?

  但个人觉得,《前夜》里的维护国旗升降的技术人员,更多的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没有升化成一种牺牲自我的维度上来。而《回归》中的国旗守护队员,也没有与核心事件发生更多的关联,只能说是一个参与者,很难说他在电影里要面临着牺牲自我的严峻抉择。

  而第二、七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参与原子弹研究的技术人员与护航的女飞行员,都在大事件中,与主体表述的事件产生了强烈的互动的关系,他们都面临着人生的一种必须牺牲小我的重大选择,都与核心事件的走向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是奉献者与牺牲者,为中心事件作出了自我的牺牲,而这一点,在《前夜》与《回归》中并没有这种意向在内,所以我把这两个故事归纳为“参与者”,这也决定了这两个故事能够更多地流露出一点轻松与幽默。

  正因为剧中人物的一点一滴都联动地带动了中心大事件,所以,这两个片断,在我的感觉中,最为动人。

  先说第七个故事《护航》,这也是我觉得七个故事中最为感人的一则故事。而这个片段的叙事也最为精炼。

  影片不断在现实的叙事链中,加进了闪回的镜头,在简约的镜头交待中,把女飞行员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说明电影抓住了人物的主要性格走向,从小时候女飞行员爬上高台,实现自己的飞行梦,到后来在学校打败男生无敌手,把一个争强好胜的女孩特征点染得非常的到位而明晰。

  而与她的这种性格相比,父亲的特别的关爱也被电影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

  有一处,当父亲拖着刚刚与同学大打出手、胜券犹热的女儿回家的时候,父亲抱怨着女儿,讽刺她练摔跤得了,又数落她头发像疯婆子似的,但女儿毫不为意,根本没有顺着父亲的思路延续她的回应,直接打断父亲的思路:“爸你骑快点儿,饿了。”

  父亲爽快地答应了一声:“唉”。仅这一个镜头,就让人热泪盈眶,因为电影表现出了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感受到过的父母是会识别出一场学校里的恶作剧的孰轻孰重,更会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那一份无由的爱。镜头里,父亲踏着自行车,虽然负荷不轻,但是笑容渗透在每一寸表情中,而女儿在后座上也露出一副志得意满的表情,可以说,刚刚出手战胜男生的她,在战胜父亲的指责的时候,再一次完胜。

  这一个细节说明了什么?正折射出女飞行员在日后执行任务时,作出完美的成全队友的决定,正是父亲给她注入了爱的情商,使她懂得去体验别人的感受,而没有让她的性格发生扭曲,完全自私地站在自己的一边。这正是父爱的力量给予她日后的完美的抉择作出的铺垫。

  所以,我之前写过一个文章,说2019年是中国电影里好父亲出现的“初始元年”。《银河补习班》里那个中国电影中绝无仅有的父亲,《哪吒》里那个彻底地改写了原著设定的父亲,都让中国父亲大放光彩,我们惊愕地发现,中国的父亲,终于跟上《摔跤吧,爸爸》里的父亲节奏了。我们中国电影中的父亲再也不是用来作为“宰杀”与“妖魔化”的一种类型了。

  女飞行员在部队里,有她强势的一面,比如与男兵较劲,选择了超强的训练,这延续了她自小到大的强势的一面,但父亲给她的关爱,却使她的心中也注入了善解人意的柔情的一面。

  这也是电影里最为动人一面。当她参加检阅的时候,作为备飞,她陪同飞行,当列编的飞机发生故障,她可以名正言顺地顶替进入编队,成为正式的一员的时候,她没有轻易地甩下队友,而是帮助队友完成了重启,而这意味着她只能孤独地返航。当电影从多种角度,展现她驾驶着飞机脱离她梦寐以求的编队,消失在荣誉与花环的天空的时候,她背负着青天留给她的清冷与孤独,默默地回到空寂的机场。然而,在机场上,一直给予她挑剔目光的男兵们集体地给予她最大的承认。这一刻,她的所有的失落,都有了报答。

  在她假小子的外表之下,也有着为别人着想的柔情蜜意,在荣誉唾手可得的时候,她把机会给予了队友,她的身上凝聚了这个时代最看不出但却注定不能忽视的一种品质:奉献与牺牲精神。

  而这种精神在第二个故事《相遇》里也得到了同样的再现。

  《相遇》的故事在构思上是非常巧妙的。它更多的是像一个小品剧,通过对话,把过去发生的事交待出来,所以说,电影里的即时时刻应对的是过去的时光,更应对的是共和国的大事件。

  当这个片段的结尾,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喜讯掀起了狂欢的热浪的时候,过去的时刻找到了现实的站位,同时个体的价值也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一个科研人员会让一个女孩在他失踪三年之后依然会难以忘怀?其实这一切答案都在这个女孩的对话中。这样,这一片段的最重的戏分,都在那个女孩的言语表达中,她呈现出来的陈年旧事,正是原子弹参与人员的真实的灵魂与内心。

  她说起的第一次约会,他提前半小时就到了,说明他诚信;见面不说什么话,脸红,说明他单纯;看了七个小时的书,说明他扎实;第二次见面,他跳湖救人,说明他乐于助人;她生病,他蹬了几十里路买了过季的西瓜供她降温,说明他情商高,一如《护航》里的那个女飞行员,至此打动了她。

  电影从她的嘴里塑造了他,这一切,从她的嘴里如数家珍地说出来的时候,他的内心痛苦可想而知,正如一个人面对着自己被塑造却无法去承受这种塑造的时候,他的痛苦可谓是无以复加。

  然而这一切,在原子弹成功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都得到了暂时的遮掩与忽略,然而,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就在一个女孩的平平淡淡的叙述中得到了形塑与凸显。

  而他还有一种精神,他没有展示给她看,而她知道这一个品质的时候,只能面对电视机前他的遗像,这一个精神,就是他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还有他的隐忍大度品格。这是电影掀起的更大的情感的浪潮。

  比对开来,《相遇》在构思上最为巧妙,也最为精致,前台布景少,但幕后深。当然,这一段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故事,也有一点不真实的感觉,因为女孩讲的故事,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总觉得有一种不够自然之感。

  这两个片段,都因为融入了这种精神而使其最为感人。

  七个故事的第二种类:人物是参与者。

  第一个故事《前夜》与《回归》讲述的都是一个参与者的故事,它与第一种类相比,他们与核心事件的紧密度上要弱一点,所以感人度也要弱一点。

  不过,《前夜》却是《我和我的祖国》七个故事中完成度最高的一个片段。

  如果说其它六个故事像是小品,仅仅截取了生活的一个横断面,那么,《前夜》的故事却具备了一个完整的电影的容量与体量。

  在整个《我和我的祖国》中,如果能够独立地拿出来拍摄一部电影的话,也就是《前夜》这一部分。

  之前,2009年叶大鹰导演曾经拍摄过一部国庆献礼片《天安门》,与《前夜》有相似之处。这一部电影表现的是开国大典前夕,舞美队对天安门进行装饰布置的故事。而《前夜》更单纯一些,表现了一个技术人员保证开国大典升旗仪式能够完美无缺而作出的付出。

  从整个电影来看,这一个故事在叙述上最为完整,对人物刻画也最平均,戏剧冲突设置的比较好,尤其是电影在技术人员与配合的服务军人之间建立起了不大不小的冲突,形成了电影里的性格反差,也制造了幽默的氛围,足见这一片段,已经具备了一个独立的故事影片的框架与架构。

  当成功在望的时候,黄渤的角色,准备给予一直以不同的方式配合他的军人当胸一拳的时候,手至半路,又缩了回来,准确地表现了人物此刻的欲伸又止的心理,为电影打造了幽默的瞬间。

  而这一片段最感人的地方,是每当需要帮助之时,便是助手爬到屋顶之上,呼唤“街坊邻居们”的支持,反映出大事件本身,关联着普通民众,而民众也用自己的方式,呼应着大事件。

  另一个《回归》的故事,与第一个片段《前夜》有着相似之处,表现的都是服务于一个历史节点仪式中的个体的作为。

  在这一个段落中,通过“升旗时间”的确定为主体,表现了中英谈判中对时间的考究,落实到具体的仪式中,就是对“时间”的校准,由此带来一名早年的逃港者对“时间”的校定,而同时,通过他的妻子在时间节点上更换制服,来表达一个事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但这一段相对而言,总体比较平淡,只是如实地交待了几个不同地段的人物反应,并没有陈述更多的戏剧性冲突,可见,这一片段被事件的真实性限制住了,发挥的余地较少。

  七个故事的第三种类:人物是关联者。

  这一类型,在影片中表现在第三个故事《夺冠》、第五个故事《北京你好》,第六个故事《白昼流星》中。

  这三个故事,都是以共和国的历史事件作蓝幕,表现了普通人在幕前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并没有与核心事件发生关联,个人感觉,相对而言,在感人的程度上也弱一点。

  不过,这三段故事,都给予了人物以更多表现的自由,而且故事情节可以不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的影响,因而创作的自由度更大,从而显得更具有亲和力。

  所以这三个片段,容易在观众那里受到较好的正反馈。

  第三个故事《夺冠》有着明确的喻义,这一片段想表现的是在举国欢庆的大事与个人私密表达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而这种选择放置在一个孩童身上的时候,便显现出别出心裁的构思创意。

  小男孩一方面要独自面对调准电视天线竿、满足大众爱国激情的任务,另一方面,他的同学小美出国在即,他的一个礼物压在手中,迫切需要送出。

  但是,他为了集体的欢愉,放弃了个人的情感表达,所以,他见到父亲的时候,痛哭流涕,这里面更多地包含着他对自己目标的放弃而带来的失落伤心。

  这一片段,在短短的故事中,把一个男孩在国家大氛围下的个人选择表现得颇为酣畅淋漓,但缺点是,电影中的成年人好像只顾生存在自己的自私自利的感受中,却让一个小男孩承担了维持他们欢愉的责任,更让人感到是街坊们把所有的责任与重担都交给了小男孩,而对他背后的付出却毫不关注。

  第五个故事《北京你好》,典型的是一个小品结构。一个出租车司机意外地得到了一张奥运开幕式门票,最后却无偿送给了参与奥运场馆建设、因汶川地震而去世的建设者的孩子。这一片段,典型地具有春节晚会上带有逆转陡变特征的小品风格。

  第六个故事,就是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个人觉得,是整个七个故事中最弱的一个。它反映了神舟归来的重大事件,然后依此背景,表现了一群未曾脱困的当地居民如何以此为精神激励,意在改变贫困面貌的故事。

  可以看出,这一片段里的核心事件与前台故事之间结合得最不够紧密,偶然的事件结合点,并不像本类型中的其它故事,也就是《夺冠》与《北京你好》都处于一种遥控影响中,而这一片段,却是由神舟归来偶然触发的逻辑因果事件,这一片段能够成立的前提恰恰要具备戏剧性,而实际上,这一片段事件本色与大背景之间的联系恰恰不像《夺冠》与《北京你好》那样衔接与流畅。而这一片段的故事,正如观众所指出的那样,直接模仿了《悲惨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的情节设定,那就是神父引发了主人公冉阿让精神的转变,影片中的老知青、现在的扶贫地区的领导人,帮助两个无助的小男孩,为其开脱偷钱的过失,并引领他们走上精神上站立起来的人生之路。

  正是预感到这一段落的偶发性所导致的戏剧连接点的缺失,陈凯歌在这一段用宏大的叙事弥补剧情方面的不足,影片里通过两个少年奔马行进与军车并驾齐驱的场面,来营造一种恢弘气势,直接把两个本来靠偶然联系起来的主题合成至电影里的一种嘹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凯歌一贯所追求的宏大叙事的创作倾向,但也可以看出,陈凯歌深知他所执导的这一段落的弱项,而用视听的大气磅礴来带动整个故事合拍成整个电影里的总体节奏。因此,虽然陈凯歌这一段落戏剧性上偏弱,但声画部位的大幅度弥合,还是让这一段落没有成为整部影片里的过于突出的“洼地”。

  从《我和我的祖国》中的七个片段可以看出,最感人的段落,是影片里的主人公直接为主体事件奉献了自我,他们所付出的牺牲精神锻造出了那些让人热泪盈眶的感人章回。而稍次一点,亲历者在主体事件的参与过程中,他们的努力也成了电影泪点集结地所在,而在大背景之下前台演绎出的关联者与大事件发生的匹合,也有它们的感人之处,不过这些感人更像是一些好人好事,明显弱于奉献者与牺牲者那种感人肺腑的深度与浓度。

  《我和我的祖国》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主旋律影片大有可为,这部影片提供了足够借鉴的经验,可以让我们的电影更能触动我们的内心,同时在也能够通过华彩的视效带给我们以愉悦。有了这样的两个维度,不火爆也难。


相关文章:

1.最新《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优秀观后感影评5篇

2.2019《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影评心得5篇精选

3.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最新观后感影评心得5篇精选

4.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专题感想感悟观后感五篇

5.最新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观后感心得五篇

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高分观后感影评心得5篇精选

《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演绎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我和我的祖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