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专题节目观后感 >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

若水0 分享 时间: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以奋斗之姿让青春闪光,中国青年就应将个人的奋斗青春融入到实现中国梦中,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一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主持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以“五四”之名与广大青年学生“相约”。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百年,但其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共赴这场“五四”之约。

以身许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负“五四”青春之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是可耻的,是没有立足之地的。爱国主义精神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鲜明地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树立与中国梦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不负“五四”青春之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国家和民族危急时刻,有一批杰出的青年,深入思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下救国救民的理想和追求。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日趋广泛,毛泽东“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周恩来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刘少奇在五四爱国运动洗礼下,走上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坚信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16岁的邓小平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苦练本领,开拓创新,永久奋斗,不负“五四”青春之约。“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时期正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脑力和体力都处在巅峰时期。青年要惜时如金,就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挤出尽量多的时间读书治学;还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用知识充盈自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

修身立德,走向群众,实干担当,不负“五四”青春之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新时代青年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道德,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德行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持之以恒、相伴终身的事,必须时时注意雕琢自己、反躬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无人监督时,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一种慎独的修身方式。当代青年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要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外部诱惑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二

五四青年节,一个彰显青春风采最美的日子。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寄语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年成长、青年工作,多次视察高校,倾听青年心声;执笔回信,寄予青年厚望。广大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肩负时代重任和人民重托,只有高扬奋斗之帆,绽放奉献之花,凝聚实干之力,方能书写最美青春篇章。

高扬奋斗之帆,涉险滩、攀高峰,展现青春“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最美姿态。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此句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同时也激励着青年干部持续奋斗、奋勇争先,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在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魄力,主动挑起最重的担子,敢于涉险滩、攀高峰,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始终做到关键时刻不动摇,危难关头挺得住,考验面前受得住。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不懈怠不气馁;在问题面前,敢迎敢上,不逃避不后退;在责任面前,敢作敢为,不卸担子不撂挑子,以敢闯敢试敢拼搏的精神状态去奋斗。

绽放奉献之花,舍小我、求大我,展现青春“忘我付出、任劳任怨”的最美姿态。

奉献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境界。奉献应是不图回报的无私给予,是不计得失的忘我付出,是温暖他人的一盏明灯。广大青年干部要涵养“舍我其谁”的英雄特质,就是要甘于奉献、倾情投入,践行“无我”人生,甘当成功路上的“铺路石”,甘做幕后最美“奉献者”,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多讲一份付出,少求一份回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奉献为民的真谛。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奉献在岗,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履好职、服好务,发扬老黄牛精神,择一事,忠一事,爱一事;奉献在党,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积极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凝聚实干之力,敢干事、会干事,展现青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最美姿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真抓实干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能彰显工作能力。青年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拿出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鼓足一抓到底的工作劲头,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做好群众工作、践行初心使命。要有敢抓的勇气、真抓的作风和会抓的本领,要增强“想干事”的内在自觉,把“要我干”变为“我要干”;锤炼“能干事”的过硬本领,把“不会干”变为“善于干”;涵养“敢干事”的精神品质,把“躲着干”变为“抢着干”,在干事中见状态、见担当、见成效。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三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年轻干部要充分把握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在基层的广阔大地上成为勇于奋斗的“搏击者”,成为奋进新征程的“笃行者”,以青春正盛的精神面貌,以不懈奋斗的进取之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智慧与力量,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祖国的发展建设铺路架桥、添砖加瓦,用心用情写好“青春答卷”。

增强本领,肩能担“千斤重”。

立足新时代,变化的形势、复杂的问题无不考验着年轻干部的能力本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年轻干部的能力本领需要下足苦功、日复一日地锻炼与积累,才能从小有所得到大有进步,才能从日有精进到月有大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年轻干部,要以事业发展为目标,朝着目标坚定向前,以一颗恒心立志,更以一颗矢志不渝的心求学,将心中的理想与当前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学习的时候有动力,能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锻造过硬的真本领,以“硬肩膀”扛起基层事业的重担。“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年轻干部要勤学本领、多学本领,让本领的运用夯实基层事业发展的基础。

功在不舍,脚能跨“万座山”。

身在基层,形势的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环境的变化是考验,也是年轻干部的“试金石”。年轻干部要扎根基层,主动适应环境,在“千磨万击”中锻造韧性,在开拓进取中勇于创新。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有艰难险阻,脚下之路必然有石头挡住道路,前行之道必然有颠簸与坎坷。年轻干部要有功在不舍之心,朝着奋斗的目标勇往直前,做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提高在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能力;要做积极创新、善于创新的能者,勇立时代潮头、紧跟时代大势,在大胆尝试中寻求新路径,在不懈求索中开启新局面,顺势而上、应时而动,创造出更大的业绩。

逐梦而行,心中怀“凌云志”。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心中有志向,脚下就有力量,身上就有朝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和困难,都能够冲锋在前、无惧无畏。志气是一个人能吃苦而不言苦、处逆境而不气馁的强有力支撑,是一个人能够战胜千难万险、走过万水千山的精神力量。回望百年党史,革命志士之所以能够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于战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红军之所以不怕远征之难,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险阻,抵达胜利的终点,关键就在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志雄心。作为年轻干部,要坚定志向、强化信念,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饱含了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要躬身入局、置身事内,以青春之名留“大我”之芳华,在基层历练中奋力续写新时代发展进步新篇章。

以青春之名锤炼与时俱进的“大我”之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年轻干部从学校踏入基层,易为追求成为所谓的“社会人”而轻易放松学习的姿态,为追求成为所谓的“人上人”而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殊不知,纷繁复杂的基层又何尝不是一所“道阻且长”的“新学校”?扎实过硬的本领,才是在基层中“畅行无阻”的“最强通行证”。基层虽小,只要用心,便是大有可为的舞台;基层虽远,只要用情,便是宾至如归的热土;基层虽苦,只要坚持,便是锻炼真金的熔炉。基层年轻干部要俯首弯腰,甘愿做一名基层的“小学新生”,敢于“恶补”,不耻下问,持之以恒,厚积薄发,在求知寻进、干事创业中锤炼与时俱进的“大我”之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深度挖掘基层人、事、物,积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向会议学、向平台学、向书籍学、向文件学等等,汲取营养,集以致用。“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学习没有终点,成长没有上限,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时刻保持学习姿态,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形势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青春之名涵养立身为民的“大我”之情。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距离最近、接触最多、关系最密,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最为现实、最为复杂、最为具体的,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要弄明白“当官怎么做”,必须先搞清楚“当官为了谁”。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红军女战士“半条被子”的鱼水温情,黄文秀“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的青春赞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着“样儿”,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至上”的信条,用理想信念播撒“公仆情怀”的种子。基层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对待人民群众“视如己出”,以人民幸福为“己名”,视群众利益为“己利”,以立身为民的“大我”之情投入到群众工作当中,做到“身入心至”,既要身入低处,低下头、迈开腿、进家门、察民情、听民声、找办法、抓落实,通过入户、调研等方式开展村情调查;又要心至民处,及时主动贴近来访群众,了解过得怎样、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来弄清该抓什么、推进什么、落实什么。

以青春之名厚积笃行拓新的“大我”之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很多年轻干部初到基层不久便感到后劲不足,遇事不决容易逃避。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定是有“势”的,这个“势”是一种“大我”之势,是基层干部的奋斗之势、洞察之势、开拓之势,它来源于对大事大业的孜孜不倦、对大局大势的洞悉把握、对大江大河的奋楫逐浪。基层年轻干部要把“四干”“四做”作为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以笃行拓新的“大我”之势真抓实干、担当创新。“四干”即实干、精干、细干、快干——实干即实事求是,以实干实功铸就实效实绩;精干即秉要执本,以“蛇打七寸”之功克敌制胜;细干即细致入微,以绣花功夫着眼着力推进;快干即好中求快,以高效率完成各项任务。“四做”即先谋后做,边学边做,少说多做、敢想真做——先谋后做即要“谋定而快动”,要用更周全的计划、更稳健的姿态完成各项工作;边学边做即要“学做合一”,要在学习中抢得实践先机,在实践中抢得提升先机;少说多做即要“讷于言而敏于行”,要善于用实际行动“说话”,用群众满意“正名”;敢想真做即要“穿新鞋走新路”,要激发新思想,提炼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也肩负着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的使命与责任。新时代的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耳朵倾听、用内心感应,放飞青春梦想,共赴青春之约。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梦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青年一代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既关乎通过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厚培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怀,又关系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祖国大地间壮筋骨、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就是要真正走出去、沉下来、到一线,带着理论知识寻找实践坐标,带着心中热爱拥抱江河山川,带着心中疑惑寻找问题答案,从祖国大地的美丽风光中不断汲取营养与力量,更好地扎深根、向阳生,茁壮成长。不仅惊叹祖国之美、感受自然力量,更在实践锻炼中练就过硬本领,击水中流、不负时光。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在纷繁复杂中筑牢信仰基石。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百年风雨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留下了一系列伟大精神。中国精神不光存在于书本中、网络上,更体现在我们身边。无论是脱贫攻坚战场上那些难忘的瞬间、感人的时刻,还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次次迎难而上、一场场向险而行,都无不处处体现着中国精神、彰显着中国担当。作为当代青年,应善于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多关注周边的事和人,多关心正在发生的大事和参与其中的榜样,进而从中学到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等宝贵的品质。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在扎根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广大青年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更应时刻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把以人民为中心内化于心,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植于思想与行动中,多深入基层一线、多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以人民为师、向群众请教,善于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向群众多学一点、距科学决策近一步、离工作失误远一些。带着真情为群众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暖民心中聚人心、守初心、筑同心。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主动作为中实现人生价值。

识时务者为俊杰。青年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年更好更快地成长,离不开对时代脉搏的用心感应,离不开对时势的用心把握。因此,必须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逢盛世,拥有更充分的发展条件、更多人生出彩机会、更全面的保障支持、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越是这种时候,越应珍惜机会、把握机遇,越应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约束自身,主动融入工作大舞台、社会大课堂、群众大熔炉,在顺应时势、搏击风浪中施展才华,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矢志不渝心向党、心向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定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真正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个人感悟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2021观后感20篇

2019观看《建党伟业》的党员优秀观后感心得精选

1063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