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十月围城》剧情片观后感

《十月围城》剧情片观后感

若水1873 分享 时间:

《十月围城》影片讲述了当地义士商人为保护孙中山不被满清政府派来的刺客杀害,邀请一批身怀绝技的仁人志士护送孙中山回广州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十月围城》剧情片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十月围城》剧情片观后感1

103年前,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戴上那顶众所皆知的白色礼帽,坐进了那辆黄包车。一个小时之后,他用血洗刷这屈辱的土地,曾经沸腾的生命,很快就会变成紫黑色的一片印记,被人踩踏,被人遗忘,然后在某个黎明,终于被雨水洗刷得再也看不出一丝痕迹。

103年后,他鲜血浸染的这片土地,人民不再瘦骨嶙峋,不再啼饥号寒,这里不再有横行的瘟疫毒瘴,不再有成群的苦力和车夫;这里的街道上,不再有那排泄物难闻的味道,这里的食肆,不再被苍蝇包围;这里的孩子们,终于可以上学了,这里的知识与科学,终于得到了尊重;这里的军队,终于不再听命于军阀与外族,这里的旗帜,终于不再是花花绿绿的日不落之旗。

103年前的那个少年啊,我看到了你的笑容,但我也看到了你微微摇着的头,你有些尴尬——你还没有长大啊,还没有学会口是心非。是的,这还远远不够,你不能满意。

103年后的中国,人们摆脱了饥馑,却依然要为保护自己的私产而拼死相争甚至自焚;103年后的中国,街道虽然干净整洁,在背巷里却依然有乞丐和流浪的孩子;103年后的中国,孩子们确实可以上学,但受到的教育却因家产薄厚而大大不同;103年后的中国,知识固然重要,却往往被与生俱来的背景与关系凌驾;103年后的中国,也许有了让人骄傲的工厂和企业,但极高的税率依然在吸着民族工商业宝贵的血液;103年后的中国,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军队,而这军队却曾调转枪口,在他们的父母兄弟心中,留下深深的伤口;103年后的中国,这红色的旗帜高高飘扬,旗帜下,却没有高高举起的,个人权利的手。

103年前,你,那个十七岁的少年,当你坐在黄包车里,滑向死亡,当你连那把手枪——你最后的生的希望也失去,你哭了,哭得真难看,哪里像个烈士,倒像个孩子。你闭上了眼睛,你说过:“我闭上眼,看到的是中国的明天。”可不可以告诉我,那是怎样的明天?在浩浩荡荡的反日浪潮中,在动辄百万的进口轿车卷起的烟尘中,在奥运会绚丽的烟火中,在温暖如春的酒店里粉红色的幻梦中,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中,在阅兵式上迎面而来的挺拔身影中……请你告诉我,中国的明天,是怎样的明天,因为这纷至沓来的光与影、美与丑、悲与喜、光与影、矛盾与冲突、善良与丑恶,早已经模糊了我的视野,动摇了我的心智,如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我不知道如何定义现实,更不知道思考未来的意义,我只知道赚钱,买车,买房……

为什么?为什么你,和那些人,那些长眠在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那些战死在抗日前线的普通农民,那些被酷刑折磨的瘦弱书生……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地种地?为什么不规规矩矩地读书?为什么不干脆继承家业安安稳稳地赚钱?为什么不去耶鲁大学读书,得到公民身份?天下兴亡,与卿何干,一介布衣,百死又能救中国于水火?在永远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你们后不后悔?你们看到了什么?

闭上眼睛,我认真地倾听,告诉我,103年以前,一个十七岁少年心中的中国,有怎样的明天。

……轻轻的.,一只稚嫩的小手在我的脸上抚摸,耳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顽皮的笑声,睁开眼睛,孩子们在身边追逐打闹,脸上是红扑扑的童真和顽皮。走出校门,街上的房子有新有旧,倒也整洁,花草没什么刻意摆放的艳丽与华贵,却在这春日散发出淡淡的芬芳。阳光没有遮挡地洒在身上,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腰板挺直,互相问候,他们眼中不但有自由,还有尊严——不但有免于被外族欺凌的尊严,更有免于被国人倾轧的尊严。

在那黄包车上,你滑向死亡,你哭了,哭得真难看,像个孩子。你闭上眼睛。你又笑了,笑得像个孩子。这一刻,我也泪流满面。我终于知道闭上眼睛的你,看到了什么。

103年前的中国,103年间的中国,有多少人为了这自由,这尊严,永远闭上了眼睛,如同你,十七岁的少年一样?他们说,你们是英雄,是先驱,是勇敢者,是信仰者。

今天的我终于明白,其实,你们,只是想抹去孩子们脸上营养不良的惨黄,只是想拔除赤膊苦力眼中的卑微与懦弱,只是想为啼饥号寒者分一担米,一倾屋。你,你们,只是悲悯,悲悯你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竟过得如此艰厄,如此惨绝。

这悲悯,就是最伟大的理想。

这理想,自诞生之日起,就绝不会死去。

《十月围城》剧情片观后感2

十月围城十年筹划,今日再现。固然对现代人的思想有其进化。影片讲述上世纪初孙中山到香港开会,发动全国各地的起义,清廷派人暗杀,各路仁人志士冒死为他保驾护航。还有穿插谢霆锋等年轻人一代的忠实爱情;李宇春等父与女的亲情。

在香港的这条人群巨多的街上,其房屋也是充满古典气息。导演也对其现实环境表演得活灵活现。导演为演本剧建造的这条古街,一百万投资,固然让人佩服。造成环境的壮观是影片一大亮点。

剧情铺垫紧凑扎实,绝不拖泥带水;下半部动作场景张弛有致,紧张但不腻烦。在前半60分钟文戏中,是通过一个角色的行动,牵扯到了另外一个角色。这种轨迹的交叉自然而然,各个角色鲜活了起来,而且让人震撼。而交叉较少的乞丐刘郁白(黎明饰)就明显要比别的角色弱化了很多。飘逸的长发太写意化,尤其他死前一瞬看到的李嘉欣,更成为了观众的一大笑点。功夫了得的他还没跟所谓高手胡军战斗 就那样挂了。感觉少了点什么。

导演对角色塑造是具有个性化的,表现得活灵活现。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好像所有情节的发展就是因为这种社会的被迫下发生的。都说商人不简单,主演商人”李玉堂成为全片的“金秤砣”,也给观众带来最多感动与心酸。戏骨级演员王学圻在片中的卓越表现被称再造经典,该角色“足以媲美影帝”,并有望超越《梅兰芳》中的“十三燕”,成为王学圻又一表演里程碑。商人身份从不愿意卷入这场战斗,却成了这场保驾护航的牵引人。即使是对坏人的表现。像甄子丹演的,来自家庭的被迫而为坏人拿钱干事,有其苦衷历历再现,加上搞笑 丰富生活,丰富了剧情。胡军演的坏人也是具有个性化的,并不是坏得横霸无理。他也是有他的理由,尤其对先生是毕恭毕敬的。这种人物的塑造也是这影片的一大亮点。

影片的开场和结局将主题升华,充满悲壮。此剧令人壮观的场面穿插有致,既让人悲伤也让人感叹。是一个很有感染力影片,在国内的影片史上 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十月围城》剧情片观后感3

“为了明天的事,值吗?”电影里黎明问了这么个问题,可是王学圻没有回答。这部电影的制作本意应该回答“值”吧?不过高调归高调,若要看行动,我看答案未必。

无巧不成观后感,就在该片上映的时候,哥本哈根那儿正有一群人在讨论“为明天的事值不值”这个问题。在那个会议上,咱中国人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不值。”

说来好笑,192个国家(这回怎么没有“和地区”三个字?)代表聚在一起,本来是讨论“为明天的`事”。可中国代表非要纠缠着“昨天的事”。当然理由也冠冕堂皇得很:明天要不要共图发展?你先把昨天欠我的钱还清了再讨论。这就像一艘大船正在漏水,眼看就要沉入海底,船上所有人都要肩并肩合力排水才可以渡过难关,其中却有一个人说:“你先把昨天的钱还给我,不然我再拆一块木板当柴烧。”

这就是中国人在“明天的事”上的答案!就好像192个演员共演一部戏,中国这位演员演了一回小丑。

看过了联合国,再来看看国内:2008年以“警民冲突年”为别名永远被记下来了,刚刚过去的2009年则是“野蛮拆迁”年。中国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肮脏一气,制造了自焚、制造了上吊,也制造了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你去问问政府官员和房产商们,社会矛盾和拆房盖楼哪个是“今天的事”、哪个是“明天的事”,再问问他们:“为了明天的事,值吗?”

尽管野蛮拆迁造成激烈的社会矛盾,可是野蛮的脚步却依然没有减缓。有没有人想过是谁在纵容这帮无耻之徒?其实是那些今天还没有轮到被拆的百姓!中国人有着特有的冷漠,当别人痛苦时最多冷冷地看一眼,就像看到路边蜷缩的乞丐一样。人心不齐、人情冷漠,于是被拆迁就成为“少数人”,为合法权益而抗争的就是“极少数人”。那些看别人的热闹回家当下酒菜的人们,你有没有想过?明天相同的命运会降到你的头上?你将会成为新的一批“极小数人”?

当然了,人并不都能看到“明天”。就像《十月围城》里讲的一样,同样是保护孙中山,有的人是因为李玉堂给了他尊严并帮他赎回了传家之宝、有的人是为了报杀父之仇、还有的人只是为了让主子开心……之于四万万同胞的“明天”,只有陈少白和几个学生懂得。

从故事到今天整整100年过去了,这100年来,其实中国没有变。不同的是原来只有四万万同胞在受苦,现在有十四万万了。当年中国被腐朽不堪的清庭奴役,现在奴役着我们的政府同样腐朽不堪,还更加野蛮与专致。当年还有极少数人愿意“用这代人的牺牲换重光那代人的幸福”,现在连这极少数都没有了。

其实电影里的反派人物阎孝国也说了一句值得思考的话:“见血就晕是吧?瞧你那点胆量,你若成功,国家必亡。”这句台词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久久没有消散。是的,知道旧秩序必死的人未必有推番(错别字防过滤)它的能力、能够推番旧秩序的人未必有建立新秩序的能力、能够建立一个秩序的人未必有经营下去的能力。在这方面,美国有个成功的经验:我打江山,打完了你们去治理。可惜的是,在中国我们听到的是另一个声音:“______打下的江山,______不坐谁坐?”

这就是中国的逻辑,这么狗屁不通的逻辑可以大声向十几亿人说,一点都不用觉得芒刺在背。我又想起电影里的一场戏:警察砸《中国日报》社的时候,李玉堂说:“机器坏了,刻蜡板、手写也要印报纸。”这句台词就像炸雷一样炸着我脑袋嗡嗡作响:原来经过这100年,今天的中国社会还不如晚清。100年前的晚清还可以印报纸,最多就是机器被砸而已。

电影里的孙中山说:“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可惜的是,在孙中山生后,革命被一群抛弃三民主义的人窃取,中国人民经历了文明之痛苦,却没有迎来文明之幸福。

《十月围城》剧情片观后感4

「十年过去了,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我从他乡漂泊重临,革命两字,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喻,今天再道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当孙中山说完这句话后,我的泪水再次涌出了眼眶。

《十月围城》真是不可多得的一部感人的好影片,导演用众多下层人物的牺牲说明一个道理,革命是残酷的,要死人,要流血,必须付出极为残酷的代价,而流血的未必是满口理论的革命家,更多时候是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最低层大众。

看看鲁迅先生的《阿Q 正传》,当一无所有的阿Q 发现革命是个好东西,地主之流对革命很害怕时,不禁心向往之,做梦都期待着有革命党唤其同去。革命对阿Q 意味着就是女人、钱财而已。但我们不能因此贬低革命,其实鲁迅写的很真实,革命的大道理与下层民众的认识的确有距离的。

影片中乞丐、戏子、车夫、小贩代表了最广泛的下层民众,我们不能因为下层民众的愚昧就不去发动他们,也不能应此抹杀他们在革命中的作用,所有所有牺牲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这些牺牲和流血,国人是不会警醒的,革命也不会成功。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小人物没有满口的革命话语,甚至连究竟保护谁都不知道,但他们仍然慷慨赴死,义无返顾。

谢霆锋饰演的阿四是个车夫,他字都不认识,更别说革命的大道理了,他只为报恩,阿纯问他「你知道你明天要保护的人是谁吗」,阿四笑着说不知道,他只说了「老板没事就好」。

甄子丹饰演的沉重阳是个赌徒,为了自己女儿,为了父亲的正名,舍身撞马;

李宇春演的方红是个戏子,她想继续父亲未完成的事业,「我爹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与敌人同归于尽。

巴特尔饰演的王复明是卖臭豆腐的小贩,为了义气遭乱刃加身。

王柏杰饰演的李重光是比较了解革命之涵义,他的大吼「我不做亡国奴」是多么令人振醒。

革命不是大人物和英雄表演的舞台,革命是千千万万的下层人民浴血书写的,《十月围城》可贵地将镜头瞄准了他们,历史未必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是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当我们缅怀历史的时候,我们要记住这些小人物,也许他们革命的动机并不高尚,但是所有牺牲都是有价值的。

《十月围城》剧情片观后感5

这天挤出中午的时刻看了《十月围城》觉得很好。最喜爱谢霆锋扮演的阿四,阿四的天空比任何一名主角都小,小却赤诚纯真,简单的执着,不管是为了多伟大的目标,他只是忠诚的想老爷和少爷安全,他们不光是收养雇佣他的主子,更是他的家人,他的家人最重要,还有他对瘸瘸的阿纯那种不计较的爱,对她宠溺的笑时让人真的很温暖。一向喜爱谢霆锋,可能正因喜爱那种玩世不恭的气质,不管他有什么负面正面的.消息,都挺喜爱,大概主要还是正因他长的帅啊,呵呵。李宇春的主角很讨巧,出场很一般,但结局设计的很好,但是她戴的那个女扮男装的帽子真是怎样也不如画皮里的孙俪可人,怎样看也是十足的男生相。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阳是一个只有输赢的赌徒,他的人生全在赌桌上,但是在为了女儿长成能够认可他这个父亲,他不管革命、国家,用自己的命迎接最后一场赌局。

看完电影眼睛哭的有些肿,明明知道革命题材总是要牺牲,让人动容,还是正因每位义士的惨烈而难以自持,最让我难受的是阿四知道少爷是替身时的痛苦,还有陈少白目睹亦徒亦子李重光被杀时的无奈和心痛!这部电影真的不错,情节和视效,陈可辛的电影还真是部部值得看。

1058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