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盛会观后感最新10篇
推荐文章
大国盛会观后感最新范文10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大国盛会观后感范文,欢迎借鉴学习。
大国盛会观后感1
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冬奥开幕式与传统节日立春撞了个满怀;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冬奥从绿色开始,小草萌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五星红旗手手相传,直抵人心;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冰雪五环破冰而出,寓意着打破隔阂融为一体;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空中上演烟火“迎客松”,欢迎全世界来宾的到来;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伴着《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几十名来自世界的年轻人并肩而行,影像长河缓缓展开;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最后一棒火炬插在了由所有代表团共同构筑的大雪花里,微火虽微永恒绵长生生不息!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说到:“我们要特别感谢全体志愿者,从我们抵达的第一天起,你们就给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感觉,你们眼中的微笑温暖着我们的心,谢谢你们志愿者”。我很荣幸能成为这次的志愿者,在小小的岗位,给世界传递中国温暖。
大国盛会观后感2
举办冬奥会,是中国的梦想。从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得到解答,到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加冕在望,中国的奥运梦想正在一个个实现。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也让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而今,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同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冬奥梦交汇中国梦。北京冬奥会会徽以“冬梦”命名,展现梦想和雄心;冰丝带、雪飞燕、雪游龙等冬奥场馆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处处散发着“中国式浪漫”……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呈现更开放、更自信的新时代中国形象,成就从夏奥到冬奥的奥运之梦、“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之梦和体育强国之梦。
大国盛会观后感3
中国式浪漫同样蕴藏在舞台科技效果之中,面对巨大的冰立方,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整块冰立方被雕刻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奥运五环以“破冰”而出的舞台艺术手法向世界展现。“破冰”在中国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这种力与美的完美融合,让世界再一次感悟到中国人的文化底韵。奥运会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世界各国对话、交流的桥梁。在五环标志下,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体育健儿同场竞技,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民为了同一个梦想,这是奥林匹克精神所在,更是“破冰五环”的深刻内涵。
大国盛会观后感4
感谢这班可爱的志愿者,志愿者无处不在,却很少出现在舞台中央。志愿精神,如他们手中的灯笼,照亮每个地方。此时此刻,志愿者配得上掌声,感谢他们默默的付出,为这届赛事传递有爱与温暖,做到的服务。折柳送行,成为东方的一种特别的送行方式,别出心裁的再这个闭幕式中体现出来,在经典歌曲送别中缓缓走来,盛情邀请各国运动员带上这条柳枝,将中国人民的友谊带到全世界各地,我们2024年意大利米兰见。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对场馆的评价是令人叹为观止。双奥之城,史无前例,各国旗帜,围绕成圆,奥运五环,缓缓升起,雪花火炬,徐徐降落,时空交错,最美画面,雪花融化,雪中之火,缓缓熄灭,冬奥闭幕。
中国为全世界带来了一场最安全和管理最有序的冬奥会,奥运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团结是此次的主旋律,在全球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希望全人类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取得胜利。
大国盛会观后感5
2022年2月4日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中国正式召开,回顾往昔,2008年的第29届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赛事盛宴,时间过了14年,2022年,我们又将迎来一届“精彩、卓越、非凡”的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当之无愧的双奥之城。
贯穿绿色冬奥、共享冬奥、开放冬奥、廉洁冬奥四大理念的北京冬奥会反应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我们期待全球冰雪健儿汇聚的五环旗下的中国,来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来实现又一“里程碑式”的比赛盛宴。
大国盛会观后感6
奥运之火4日晚在“鸟巢”点燃,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拉开大幕,北京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可以看到不同肤色的面庞洋溢着同样的笑容、炫酷的高科技特效为世人带来精彩绝伦的视觉享受、喷涌而出的烟花将开幕式推向了热潮……疫情之下,这场盛会将为全球带来信心。“雪花”主火炬台点燃的那一刻,人们更加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价值。
如期举行,北京冬奥会提振全球信心。肆虐的新冠病毒,已成全人类头号敌人。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变异毒株传染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受疫情影响,多项国际重要赛事延期或取消。克服重重困难,北京冬奥会成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极大地提振了全球信心。
大国盛会观后感7
办好绿色奥运,凝聚"一起向未来"的发展力量。冬奥时间”已经到来,盎然春意蓄势待发。北京再次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作为“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四个办奥理念之首,“绿色办奥”是我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随着“冬奥时间”的到来,通过科学技术和专业手段,我们如约履行,成功地将绿色奥运展现在世界面前。
冰雪之约如期而至,尽显中国大国担当,这必将是一届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
大国盛会观后感8
2月4日20:00,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我无比期待下,如期而至。当屏幕上出现唯美浪漫的24节气倒计时,庄严激动的国旗传递过程,晶莹剔透的冰雕五环,全员参与的迎宾广场舞,各国代表进场时,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内心充满了自豪骄傲,这是我们历经六年多紧锣密鼓的筹备,哪怕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向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在世界历史上镌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在立春这带来新希望的一天,将奥运文化与中华文化完美结合,用全新科技邀请世界各地宾朋来中国过大年。不仅向世界传播最美中国文化,与好客大气形象,更展示了我们日益雄厚强大的国家实力。我相信,在疫情肆虐的寒冷冬季,冬奥会会促进人类携手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篇章,迎接虎虎生威的全新一年。
大国盛会观后感9
3月4日晚,五彩斑斓的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盛大上演。而在近一个半小时的开幕式直播中,来自北京市健翔学校的教师刘丹用流畅的手势和温暖的笑容,为电视机前的听障人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解说”。在接下来的冬残奥会比赛中,她将和学校手语翻译团队的其他4名老师继续投入到体育新闻的“无声播报”中。
“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其实不多。”刘丹回忆,在接到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重任时,距离开幕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虽然曾多次参与过大型活动、重要会议,也在2021年承担了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工作,刘丹还是有点儿紧张。当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内容保密,刘丹能获得的信息有限。此外,各个代表团名称的翻译也有不小的难度,“在平时的翻译中,很多国家我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为此,她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出场的各代表团为模板,对照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将每个国家的译法反复练习。
真正拿到开幕式解说词已经是开幕当天的傍晚了。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刘丹迅速熟悉着解说词,梳理着流程,并重点翻看了中国代表团的信息,紧张的心情安定了不少。晚上8时,她精神饱满地坐在了演播室中,以双手言心声,将开幕式上的精彩瞬间一一“讲”给听障人士。她还不时用余光瞥一下屏幕,调整着自己的坐姿和状态。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点燃主火炬时,刘丹本有些安定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那漫长的一分钟里,刘丹内心也在做着挣扎。“对于手语翻译来说,我们的原则是如实传达说话者的语意,是不能表达自己个人想法的。”刘丹说,那段空白里,解说员虽然一直没有说话,但现场确实是有声音的,观众都在为李端加油。这个声音要不要翻译出来?没有绝对的原则。刘丹几经考虑,还是缓缓伸出手,握拳,比出了“加油”的手语。“现场的氛围让我觉得,我应该把‘加油’的动作打出来。”
“在这一刻,从这一刻,我们一起守护这心中的一团微火,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一片光明。”伴随着最后一句解说词,刘丹的开幕式翻译工作也告一段落。不是业内人士可能注意不到,在翻译“守护”这个词时,刘丹特意将手向胸口紧紧贴了贴。“没有技巧上的思考,完全是情感上的本能反应。”刘丹说,手语通常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做一些微调,这也让手上的动作有了更多的温度。接下来,刘丹还将和同事继续投入到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听障人士和健听人之间的隔阂打破,为听障人士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也能更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接收对等的信息,同享运动盛会。”
3月4日8时30分,多部门再次开展天气会商,尤其对阵风风力、沙尘程度、结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结论一致:午后沙尘影响逐渐减弱,傍晚前后风力明显减小,基本不会对冬残奥会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
“开幕式活动期间,北京风力明显减弱,大家不会感受到像上午一样的七八级大风。”翟亮说,相应的预报、预警信息都已经提前发布,便于开幕式准备的相关单位、城市运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应对。
相比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的天气,3月4日晚的风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气温方面要比一个月前暖和很多,20时至22时国家体育场温度在8℃至9℃,体感不会觉得很寒冷,不过撤场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
对于预报结论,翟亮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大风的预报水平,目前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减弱的时段都可以报准。”翟亮说,针对大风的预报,他一点不担心会出现变数,反而是沙尘的影响,会让预报员们稍微有一些紧张。
翟亮解释,相比大风,沙尘的预报难度更大,因为沙尘是一个气团,它产生影响的时间节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辆列车,说几点到几点停,沙尘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可能人还没感觉到,但沙尘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渐渐地人们才感觉到空气发黄且带着土味儿。”
沙尘影响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道理,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时间点,瞬间就结束了,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界定具体几点可以清除,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3月4日午后,翟亮一直盯着天气雷达图,关注着沙尘的发展情况,大概从13时过后,沙尘自西向东陆续结束对北京的影响,能见度逐步转好,翟亮这才放了心。
20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准时拉开序幕,国家体育场的阵风风力已经减弱到了四级,不会对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跟预报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一次预报,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无误,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翟亮满意地说。
大国盛会观后感10
从最开始,如同记忆被唤醒一般,我们又回到了“那一片雪花的故事”。一朵朵小雪花,逐渐有了温度,逐渐汇聚,成为了温暖人心的力量。
而之前,我们所期待的中国元素,从逐渐汇聚而成的丝带成为了真实,象征着吉祥团结的中国结,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找到了熟悉的记忆,从二十四节气到十二生肖,让人拍手叫绝!这个象征着国际大家庭的中国结,真的是让惊叹!张艺谋导演,不愧是你!
而随着这次运动盛会的主角——运动员们的进场,张艺谋导演也确实为我们兑现了承诺:这是一次热闹的大派对!不但全场再次成为“羽绒服展示大会”,运动员们更是放飞了自我,活蹦乱跳让场控直喊了两次“请运动员们赶紧入座”,真是太欢乐了!
看了下时间,运动员的放飞让整个闭幕式延长了15分钟的样子,不愧是自由放飞的他们!
另外,即便连入场时的舞美效果,都达到了美学的极致,多色中国结象征着全球各国人民,格局打开到无限大!
闭幕式中,有很多仪式类的项目,其中的一个仪式,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奥运会是属于全部人的一场盛会,如果说以前我们总是将目光聚焦在运动员身上,那么这次,志愿者们真正的走到了台前,让我们记住了他们默默付出的辛苦。
幕后的英雄们首次来到闭幕式会场,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看到,他们的辛劳值得我们感谢,而这次冬奥会闭幕式为他们留下的这一席,是真正的大爱。
如果说整场闭幕式最大的泪点,真的是这首《折柳送别》,真的一瞬间泪点拉满。
从萌生的春草到赠别的垂柳,我们不知道外国友人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但是这一刻的感动,已经永远铭刻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惜别、盼归,即便今日一别,日后定有相会之时,到得那时,再举杯共祝,把酒言欢。
来时迎客松,归去赠折柳,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