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工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 2019年精选卫生计生工作报告5篇

2019年精选卫生计生工作报告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2019年精选卫生计生工作报告5篇

  解放思想,凝聚力量,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勇气,以拼搏进取的干劲作风,努力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那卫生计生工作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卫生计生工作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精选卫生计生工作报告(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市召开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总结2016年工作,部署2017年工作。下面,我先代表市卫生计生局作工作报告。等一下,亚凤副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聆听,回去抓好贯彻落实。

  一、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情况

  2016年,我市总人口181.27万,已婚育龄妇女36.15万,生育两孩登记夫妇1.5万对,已生育两孩1.14万,人口出生率14.00‰,自然增长率8.7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89,政策生育符合率96.95%。全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排名全省第一,被评为“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广东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获得“2014-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我市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在全省“十佳”县市排名第一,市人民医院在“十佳”县级人民医院中排名第一,市中医院在同类医院中排名第一。市中医院成功晋级为“三甲”医院。高州医改经验受到国家卫计委、中央改革办和中央宣传部高度肯定,把高州医院作为医改样本在《改革情况交流》、《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专刊报道。4月,我市代表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的最优秀水平接受国家医改办专家组复评,得到充分肯定。6月,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广东调研医改工作,我市作为唯一一个县级市在汇报会上作经验发言。11月,我市被评为“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12月,省卫计委、省委改革办和省委宣传部在我市召开推广高州经验现场会,全省58个县(区)副县(区)长、县(区)人民医院院长参加,推广学习“高州经验”,市人民医院成为“广东省县域医院综合能力培训基地”。

  (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争取落实了100亩土地整体搬迁市第二人民医院,选址在石仔岭片区,目前已开工建设。二是落实了50亩土地建设市人民医院康复养老中心,选址在市沿江北路,人民医院专家邨东侧,目前,土地证在办理中。三是落实了21亩土地建设高州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四是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基建项目。中央投资项目云潭、古丁、新垌、潭头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以及市急救中心已完工,沙田、石板、分界、平山、谢鸡、石龙、泗水镇卫生院综合楼在抓紧推进。五是完成了全市镇级卫生院“五个一”设备配套和验收工作。

  (三)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我市基层门诊率达87%,大部分群众在村卫生站或镇卫生院即可满足其医疗服务。2016年,市中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保健院在全省县级率先成立不孕不育防治研究中心、生殖健康筛查研究中心为生育夫妇提供优质服务。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设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引进先进移动护理设备;组建产科抢救专家组,开通绿色通道,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

  (四)创建省卫生强市战略启动实施。根据省创建卫生强省的决定,茂名市要求我市在2018年率先创建省卫生强市。我局拟订了创建省卫生强市工作方案,已送市“两办”等待核发。对照卫生强省主要30项评价指标,经过努力,我市达标的有15项,接近指标值的有13项,离指标值较大的只有2项。

  (五)与华润医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7月,我市与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市中医院、二院、妇幼保健院与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签订了药房托管协议。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在高州设立华润高州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拟定在宝光顿梭路口。

  (六)人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制定完善了《高州市卫生计生系统院长(主任)工作实绩考核方案》,方案包括医疗质量、护理治理、财务管理、党风廉政、身体素质等16个子方案,考核结果作为院长(主任)聘任、先进评选、职务晋升、工资晋升等评定依据。完成了卫计系统基层股级单位的换届工作,新任院长3名,提拔任命副院长13名,交流院长21名。抓好医疗机构人才招考工作,全年招聘137人。培训基层卫技人员6期,共培训157人。落实了边远山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津贴。

  (七)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开设中医门诊和开展中医药服务。90%的村卫生站也能开展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量2016年比2015年增长了17%。2016年起,扎实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八)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2016年,我市家庭医生签约率84.7%,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提升到45元/人/年。我市免疫规划各种疫苗接种率均稳定保持在95%以上。2016年我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平均发病率为191.86/10万,低于本地近5年平均发病水平。全市未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霍乱和不明原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疫情。

  (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76个,成员1400多人。目前,全市家庭医生签约307682户,签约率83.2%;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累计1316436份。高血压规范管理109354人,规范管理率达87.7%。糖尿病规范管理人数 28354人,规范管理率达99.2%。重性精神病人管理达7037人。

  (十)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顺利推进。12月,我市被评为“2014-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诚信计生”系列活动在《国家人口报》头条刊登。全面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简化办事手续。全市全年生育二孩登记夫妇1.5万对,已生育二孩1.14万人。广泛开展“我不生多孩,诚信守国策”承诺活动。全市开展承诺活动517场,承诺不生多孩育龄夫妇53620对,占目标人群的51.6%。落实奖扶政策。全年扶助特殊困难家庭268户,发放扶助金134万元,免费为符合条件的计生对象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3650人次。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建立顿梭社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点,举办科学育儿讲座13场。

  2016,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卫生计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市卫生与健康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突出表现在城乡优质资源不足,医保筹资水平低,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深化医改攻克难题力度不足,健康理念还需深化,医疗服务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压力依然很大,计划生育基础性工作仍较薄弱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予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计划

  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茂名市、高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和健康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高州战略目标,突出基层重点,把握改革主线,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更加合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率先全面建立,人民群众公平均等享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实现规模适度、素质较高、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人口均衡发展,我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养老康复中心建设,提升养老健康事业水平。二是加快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设进度。三是加快推进华润高州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四是加快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及时推进中央投资建设项目建设。五是加快推进村卫生站共建民营建设。六是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和市慢病站搬迁选址落实。七是加快推进高州市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设,及时为辖区精神病患者提供救治救助服务。八是加快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九是推进建设“高州云医疗”工程,实现卫生计生信息资源共享惠民。

  (二)全面推进深化医改工作。一是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制定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医改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二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是出台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四是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交易管理办法。五是推进医保管理体制和支付制度改革。

  (三)推进创建省卫生强市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及时召开动员会,出台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制订指标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打造省卫生强市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

  (四)全力防控重大疾病,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在抓好卫生应急和疾病预防控制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一是切实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控。重点做好H7N9,登革热、手足口病、艾滋病、性病、乙肝、麻疹等易传染疾病的防控。二是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采购供应、冷链配送等工作,确保疫苗安全。三是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精神病患者的诊疗。

  (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来,省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我市排名靠后,工作不理想,需要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严格落实“谁落后、问责谁”的要求,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六)推进计生服务管理创新。一是尽快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后的跟踪评估,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应政策。二是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集中整治“两非”,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使计生工作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三是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危急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加强对高龄产妇管理和出生缺陷防治。扩大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覆盖面。四是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选一批流动人口工作示范单位。深化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双向服务管理责任。五是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爱扶助力度,抓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抓好青少年健康发展、科学育儿、老龄健康服务。

  (七)加强党建工作。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从严落实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督促检查。二是加强行风建设。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深入贯彻“好心高凉”精神,大力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质量为医疗卫生服务的生命线,规范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深入贯彻行业作风“九不准”规定,完善医德医风评价机制。四是完善正面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待遇和职业荣誉感。

  (八)加强统筹兼顾,抓好其他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一是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开展卫生计生先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二是加大卫生计生宣传力度。加强先进经验推广,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问题。三是落实精准扶贫、安全生产、信访、综治维稳等责任,加强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排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卫生应急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同志们,做好我市卫生计生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扎实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高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2019年精选卫生计生工作报告(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治理能力,营造卫生计生系统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系统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围绕“两个标杆”,2017年卫计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7年,全市卫计系统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强大动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勇当两个标杆,建设精致城市”决策部署,全面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高质量发展,锐意进取、务实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一是完善卫计事业发展规划。2017年常熟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了“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工程,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议案,被确定为大会一号议案。按照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及十九大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常熟实际,针对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破题,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常熟市公立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试点方案》及相关配套方案。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做好改革制度设计,促进医保、医药、医疗联动,建立医疗共同体并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机构添活力。二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北部医院开工建设,中医院原住院大楼修缮工程开工,启动中医院门诊楼及老手术室修缮工程。市二院核医学科及高压氧舱工程开工。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支塘人民医院等5家基层医疗机构新建、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完成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新、改扩建工作。制定下发《常熟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8~2020年)》,以“调整结构、补足短板、理顺秩序、提升效率”为工作核心,促进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口与计生服务体系、医保保障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差距,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和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制定下发《关于深化常熟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医疗急救队伍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三是完善推进健康常熟战略。全面实施健康“531”系列行动计划,纳入全市“十三五”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五大协同救治中心建设,市二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市一院和市中医院建成苏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市中医院建成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制定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筛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初筛评估近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0%。在全市范围开展肿瘤筛查,老年人体检增加肿瘤检测项目,并对检测结果异常人员进行量化评分。建立高危妊娠筛查机制,为全市1.4万多名孕产妇开展高危妊娠筛查,筛查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对目标人群进行“六个一”健康管理综合服务,经苏州验收共有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成市民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二)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积极探索一体化运营发展模式,建立五家紧密型医联体,重点提高基层外科、儿科、慢性病诊疗能力,优化城乡药品使用的上下联动和相互衔接。市级重点医疗机构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将医疗控费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控制不合理增长,建立社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二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年度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市范围正式推开,高血压、糖尿病两类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2%。三是以创建示范、特色专科为抓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今年创建国家“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家,创建省示范村卫生室6家。继续培育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对10家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进行重点培育与帮扶,2家基层医疗机构荣获“苏州市特色科室”称号,1家荣获“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称号。四是制定下发《常熟市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实施意见(试行)》,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医疗资源稀缺以及特需医疗服务领域。

  (三)人事科教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共获评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4名、苏州第五批姑苏重点人才1名、青年拔尖人才4名。进一步优化招聘程序,共招录硕士研究生33名、卫技人员162人,签约农村订单免费培养本科医学生20人,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委托培养生10人就业。开展江苏省级继续教育5个、苏州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6个、常熟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3个。二是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人员备案制、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新组建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创新人员管理方式。以公益性、运行绩效为核心,突出社会满意度、运行绩效等考核指标,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完善系统内绩效考核分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继续做好科研管理组织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实现了我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零突破。首次获批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项、省医院管理创新研究课题1项。获批苏州市临床重点病种诊疗技术专项项目1项、苏州市重大疾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项、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科技项目2项。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二等奖1项、苏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5项、常熟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32项。获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常熟市科技进步奖16项。

  (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取得新提升。一是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项目宣传,创新工作举措,狠抓项目质量,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38万份,全年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18.3万人次。二是全力推进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全面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综合防治措施,持续推进预防接种安全工程,全市完成一类、二类疫苗接种53.5万剂次。三是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以开展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为抓手,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和联合督导,加大患者排查和治疗管理力度。全年新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7人,累计在册6786人、检出率4.43‰。四是妇女儿童健康得到保障。推进妇女健康优质服务项目,完成妇女病普查14万人,超额完成省定2.5万人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婚检率达97.2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全面开展新生儿29种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到4.86‰。建成两家苏州市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

  (五)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宣传倡导,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全年户籍人口出生7312人,二孩率47.8%,出生政策符合率99%;及时发放各类计划生育奖扶金,全年审核发放计生特别扶助金3622人、2385万元,持证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金16367人、5892万元,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金35493人、3317万元,合计1.17亿元;精准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帮扶,特殊困难家庭建档率达100%,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失独家庭及第三代心理关爱”项目和“连心关怀”志愿者援助项目,在市第五人民医院开通特扶对象就医绿色通道;创建苏州市示范“连心家园”一家、创建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社区一家;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并通过省卫计委督查评估;实施国家“0-3岁科学育儿指导项目”试点工作,全市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率达81%。

  (六)智慧健康建设取得新进步。一是升级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国家、省区域平台分级考核为抓手,完善区域平台建设。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考核,测评分排全国第二。二是提高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水平,加强区域平台数据共享运维管理,推进区域平台数据与相关部门、机构数据共享共用。三是开展信息化便民惠民应用。实施智慧健康项目,开展分时预约、医联体远程医疗服务,完成区域影像、心电、用血平台建设任务。启动全市就医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全市医疗资源共享管理平台、预约服务平台、在线医保支付平台(脱卡支付)、统一注册服务平台,为群众就医、双向转诊等提供信息保障。

  (七)健康促进工作取得新业绩。建立完善了对各镇(街道)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国家卫生城市通过苏州市级复审,3个省级卫生村通过省级复审。新增江苏省健康镇村和健康单位15个、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1家、苏州市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单位10个,增量居苏州各县区前列。积极实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顺利通过苏州市级考核验收。建成健康自助检测点(健康小屋)的社区(村)超过33%,在苏州大市遥遥领先。启动了江苏省健康促进县建设。建成首批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基地1个。新建成“无烟单位”177个,市爱健办、市健教所荣获江苏省世界无烟日活动优秀组织奖。病媒生物防制扎实开展,“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八)行政执法监督取得新成效。镇域综合执法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有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向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覆盖率达100%;开展乡镇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办案质量进一步提升,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巩固“双公示”推送工作成效,网上公开率100%。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成为常态化监管手段,打击非法行医保持高压态势。民生领域执法监管内涵持续深化,部门联动实施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评价,明确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引导市民合理消费;全面实施医师不良执业记分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放射防护、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血液安全等领域的监管,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秩序。

  二、立足新的起点,准确把握卫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2018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健康常熟建设、实施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要紧扣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各项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卫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改革,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守正出新,事业发展行稳致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谋划全年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九大对卫计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卫生计生重点领域提出了全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主线,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努力在“病有所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发挥广大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增强执行力和归属感,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职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做好“两手抓、两注重”。两手抓,一手抓改革,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手抓改善,通过巩固成果、创新服务、高质发展、宣传引导,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两注重,一要注重卫生计生系统的联动,坚持政府与社会同向发力,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健康常熟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与健康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的部署落实需要卫生计生系统与各相关部门联动推进,我们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成立医改办公室,统筹解决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政策、措施的协调联动,探索规范有序、相互协调、运行高效的部门协调联动推进机制,聚力推进重大事项高效落实。二要注重卫生与健康领域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即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体现在城乡之间资源分布和服务水平差异化明显、部分专科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医疗中心发展迟缓、优质资源不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因此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快速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扩展服务,提高质量。

  (二)深刻认识和把握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对卫计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全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现思想认识、系统谋划、精神风貌“三个大提升”,率先实现高质发展。要把改革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各项工作只要有利于卫计事业发展,都可以精心谋划、做好部署、大胆尝试。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的举措落实,让“进”的动力迸发,我们要提高站位、把握方位、确保到位,找准标杆比学赶超,奋争一流勇当标杆。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坚持系统性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切实把重点任务、具体目标落实到工作安排、推进举措之中,促发展更有力、惠民生更务实,无论是公共卫生服务,还是基本医疗服务,都要着力做实做细做好,引导群众合理预期,努力展现常熟卫计事业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

  (三)深刻认识和把握事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对卫计工作的新要求。十年的医改已经改变了医院的核心收入来源和分配模式,在“公益性”的前提下,当前的分配机制无法体现出医疗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医务人员的收入过低,是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把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质量作为重点,着力解决结构性的卫生问题。针对基层发展相对滞后问题,要组织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增强基层服务能力;针对医务人员积极性和人才活力尚未充分激发问题,要建立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针对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满足群众需要问题,要着力实施普惠性的健康工程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积极应对挑战,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又要准确把握机遇,看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卫生计生行业的整体形象,为我们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整体推进面上工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紧扣“率先高质”,开启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征程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健康常熟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建立符合常熟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今年的各项重点任务,在会上印发的《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里已经阐述的非常详细,大家会后要抓紧研究,及时反馈,正式稿印发后要不折不扣地遵照推进,我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对于今年的各项工作,围绕:改革、执行、纪律。我强调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已经在市级层面成立常熟市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政府办医职责,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高规格设立医改办,探索建立实质性运作机制,调配充实人员力量,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建立例会制度等。二是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组建以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3个市级医院为核心,以8个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其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1+n”医疗服务共同体,明确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定位,成立理事会,以医共体章程为统领,建立医共体院长办公会议制度,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设立医共体管理办公室,医共体内部实行人、财、物、技术、信息、服务、管理一体化。推动医疗资源整合共享,逐步成立医学检验、信息、消毒供应、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以及规划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和绩效考核、社康管理等管理中心。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依托,以医疗服务价格为杠杆,以深入开展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支持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做实做强基层卫生,推进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标准化建设,提升区域医疗中心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巩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丰富医疗合作形式,鼓励医共体加入苏州三级公立医院医联体、参加专科联盟、加入各级远程医疗协作网,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三是强化“三医”联动,完善配套政策。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创新人员管理,实施人员备案制管理。提高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建立医共体绩效工资总量目标考核制度,优化医共体内部分配机制。探索档案工资制、院领导目标年薪制、核心人才目标年薪制等形式,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基本补贴和绩效奖励、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投入和运行保障新机制。建立完善市、镇(街道)两级财政投入清单。按医共体岗位设置实施基本补贴和绩效奖励。对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助。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并经批准列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基本建设和大型维修项目、设备购置、科教兴卫、人才引进培养、基层服务等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实施奖补。深化医疗保险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间公开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合理确定总额控制指标和病种支付标准。推行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医共体内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合理拉开各类医疗机构间报销水平差距,合理确定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的医保支付标准。实施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四是增加服务供给。落实科教强卫工程,实施临床医学团队引进计划,完成“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推进青年骨干医生国内外研修培训,进一步优化卫生人才结构。深化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优势学科的交流合作,加强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开展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农村基层卫技人员务实进修,加快基层实用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创新医共体内人员流动模式,建立专业人员在基层定期服务激励机制和基层医务人员定期到核心医院培训进修机制。提升健康管理内涵,增加健康管理供给。持续推进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不断完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孕产妇三大高危因素筛查机制,更加关注传染病、慢病、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更加关注老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提高疾病早期发现率和治疗率。以出生缺陷和重大疾病干预、重大传染病防治、心理健康促进、伤害干预、健康危险因素检测评估为重点,全面提升对影响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与干预能力。突出医防结合,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

  (二)更加注重高质发展,提高系统上下执行力。我们正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环境呼唤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而新的服务模式要求我们重新给自己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高质量的发展,更需要一支执行力强劲的团队,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改革发展任务越繁重,越需要提振精气神,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工作落实。要增强责任意识,面对问题不退缩、不避让。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专业能力。要充分发挥督查“利器”作用,狠抓过程跟踪,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责追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同时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加强卫计系统联动性。卫生计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既需要全系统的协同一致,也需要各相关部门间的统筹协调,2018年,要更加注重工作的联动性,步调一致,协同推进。在全面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同时,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医疗卫生资源补缺补短规划,在引进专家团队、卫生青年骨干人才培养上同步推进,下大力气确保今年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按时完成新改扩建任务,尽快补齐各自短板。

  (三)更加注重遵章守纪,提升医务人员归属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开始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更需要全体医务人员“自尊、自信、自律、自强”。一是关爱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环境。改革的期望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要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升岗位吸引力,促使医务人员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二是提升行业美誉度,增强医务人员荣誉感。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保护好医务人员身心安全,切实让医务人员安心、舒心从事工作,大力宣传医务人员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医德之星”评选表彰,倡导“争当优秀卫计人”“我为医改作贡献”,弘扬崇高职业道德,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效率,营造和谐共赢的氛围。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思考自身的改革调整,不断优化完善,更优地推动事业发展。为医务人员打造更好的发展平台,积极探索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汇聚提升,打造我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品牌和技术优势。

  四、加强党的建设,开创卫计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发展、提升效能、优化服务、带好队伍,集智创新,砥砺奋进,开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卫生计生事业更大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以督查促落实。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联动、双向促进,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创新打造党建品牌,完善党建考核体系,卫计委成立作风效能办公室,督促广大干部职工守纪律、讲规矩,并有计划的开展内部审计,查找和纠正 “四风”突出问题,要把督查审计作为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督查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督促落实,要狠抓过程跟踪,做到有部署、有督查、有整改、有落实、重问责,充分发挥督查审计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提高质量中的作用,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部门法治建设。全体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改革创新、推动工作。要以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加快推进卫生计生治理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信息化进程。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探索完善审批制度改革、执法体制改革、信用体系建设、普法责任落实、法治队伍建设等领域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卫生计生依法行政水平和行业管理法制化水平,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卫生计生部门形象。

  (三)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卫生计生是一个大系统,工作量大面广。只有系统思维,才能抓住整体,抓住要害,科学有效推进工作。要加强系统考虑,推进融合创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九不准”规定,严厉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医用耗材等领域专项整治,塑造行业清风正气。

  同志们,时代烙印折射时代要求,时代要求赋予时代责任。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胆创新中求突破,在攻坚克难中促提升,在务实作为中展风采,推动卫生计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性提升,开创健康常熟建设的新局面,为常熟市勇当“两个标杆”、建设“精致城市”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2019年精选卫生计生工作报告(三)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全区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推进“健康江干”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和区委十届三次全会、区政府二次全会精神,总结2017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局班子作工作报告。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区卫计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落实,立足基层创特色,对标国际谋发展,扎实推动全区卫生计生事业全面持续创新发展。我区基层医改实践案例被中办信息刊物录用,并获国家医改办主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视察肯定。闸弄口、四季青和凯旋等3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居全省区县首位。

  (一)坚持改革驱动,重点难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一是区人民医院合作办医顺利签约。我局成立专题工作小组,深入调研,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单位,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战略合作,走出区人民医院发展的新路径。二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所有群众和企业依申请办事事项100%列入“最多跑一次”清单,并全部整合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卫计窗口。全年共办理相关业务事项9085件,被评为2017年度区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先锋”。三是全国首家“共享医院”落户江干。经省卫计委批复同意,Medical Mall共入驻邵逸夫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太学眼科、方回春堂等13家医疗机构,实现了空间、人员、仪器和技术的共享,有效减少了设置成本。该创新举措被新华社内参等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报道。

  (二)坚持“四化联动”,签约服务工作创建了新模式

  一是构建“系统化”管理架构。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及街道社区加强沟通协作,组建签约工作小组,完成残疾人60%、失独家庭及特困人群100%签约覆盖的目标;2018年签约176194人,占常住人口35.07%,户籍人口43.84%,分别完成任务数116.9%、125.3%,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为77.1%。二是设计“标准化”服务内容。申报的《签约服务居家护理工作规范》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立项为地方标准项目。全年提供居家医疗服务643例,服务4000余人次。建立家庭病床415张,完成任务数138.3%。三是打造“专业化”诊疗体系。根据省市医院用药目录,动态调整社区慢性病药物配备,新增200余种药物。全面启动慢性病长处方,进一步满足签约居民的用药需求。承办杭州市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培训班,17期共培训家庭医师626人。签约居民社区就诊率64.7%,签约居民转诊率13.84%,初步实现基层首诊目标。四是搭建“智能化”信息平台。规范开设预约门诊,引导患者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提前预约社区医院就诊科室和时段,预约到诊率达45%、签约医生就诊率达51%。全面建立“客服中心”,受理居民各类服务申请和医疗咨询。利用“江干好医”等签约管理平台对签约居民进行精细化分类管理。

  (三)坚持防治并重,爱国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推出了新机制

  一是打击非法行医实现常态化。建立“街道发现、卫计处置、部门联动、倒查考核”的工作机制,巡查140家次,实施行政处罚24家,罚没款金额11.7696万元,收缴牙椅2张、药品器械近350公斤;申请强制执行案件6件,均已结案;1名非法行医人被依法判刑。联合多部门开展“两非”集中整治,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98,完成市下达考核指标。二是“三全三清”登革热防控机制全市推广。创新建立“全员全域全覆盖、清理房前屋后、清剿孳生环境、清除卫生死角”的“三全三清”登革热综合防控机制,在全市得到推广。建立行政约谈、驻点督查、等级评定以及联系领导责任制、社区责任制和网格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区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90例,全部治愈。三是探索开展精神障碍患者“一站式”服务。联合市精卫办在丁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综合干预和康复“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探索救治救助政策及专科医疗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融合的社区综合管控模式,积极满足当地及周边患者康复服务需求。试点4个月以来,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400余次。四是认真抓好爱国卫生65周年活动。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体,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宣传。重点督查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建筑工地、农贸市场以及杭州火车东站与九堡客运中心等窗口单位,及时落实问题整改。扎实开展第29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治理脏乱道路面积117542.8平方米,清除垃圾3927.6吨,举办除四害培训班43场。五是扎实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全区统一开展春季灭鼠行动和环境整治,完善重点公共场所病媒生物“三防”设施。组织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社区和辖区PCO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扎实开展区域内病媒生物监测,在居民区、餐饮酒店、农贸市场、超市、公园、农房、养老院和电影院等场所进行了9轮生态学监测,为全区病媒生物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坚持需求导向,计生管理服务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提升三优服务。采购1620本早教绘本为辖区婴幼儿提供图书借用和置换服务,区、街道和社区共组织培训、亲子活动330余场,受益1.2万余人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0%以上,国免项目目标人群覆盖率87.84%。试点开展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共检测样本5414例,对发现的247名耳聋基因携带者进行了预防干预。二是推进健康养老。培育闸弄口街道全国医养结合智慧健康养老试点,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健康小屋为老人提供基础测量医疗服务。借助民政生活服务员队伍,为1407名政府托底老人绑定家访式健康服务。该项目荣获全市唯一街道级全国医养结合试点示范项目。三是强化政策扶助。2017年审核68名奖扶对象、790名特扶对象,公益金补助56户,累计拨付609.9万元。失独家庭养老照护项目全年提供免费午餐6160份。304名49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在局属医疗机构就诊时可享受门诊助医补助。四是发挥协会优势。积极探索 “商会+协会”和“党支部+协会”模式,先后成立杭州市安徽商会流动人口计生协、天虹购物中心流动人口计生协及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员之家、东林桥社区计生协会会员之家暨健康家园。联合区总工会试点创建“钱塘母婴房”6家。

  (六)坚持高度融合,智慧医疗建设呈现了新亮点

  一是重建区域信息管理系统。新建区域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统一全区诊疗数据,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新增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反统方功能,配套了移动输液、移动查房和移动护理系统。依据医院等级评审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对区人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造。整合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优化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病种管理等系统,实现院内信息共享、院外信息交互。二是启动“一平台和两大数据库”项目。启动区域卫生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搭建江干区卫生数据中心、卫生信息集成平台、数据监控平台,实现与区内、区外已有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对接,实时查询医疗服务信息动态。依据国家、省、市建设标准及规范,启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库建设项目,完成核心应用级容灾和区人民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在区域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的共享交换,促进机构之间相互协作。三是拓展健康服务功能。与浙江省眼科医院合作成立了江干眼底病会诊中心,在省内首创“零时差读片”。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合作,成立全市首个超声远程会诊中心。与杭州卓健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医链“云学院”网络课堂,该项目荣获“2017年全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优化“健康江干”微信公众号,新增免疫接种预约查询、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结果查询和门诊预约功能。加大“医信付”和支付宝快捷支付宣传,推进智慧医疗结算,提升服务效率。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区卫生计生系统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要与基层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品质化、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与管理不规范、能力不充分和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对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以及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我区卫生计生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为:一是统筹联动的意识还不够强。作为健康江干建设的主力军,从全区新的高度来谋划、从大健康角度来统筹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卫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是客观存在,主动对接各职能部门,主动把健康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和政策中的行动还不够自觉。二是健康服务的能力还不够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业务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的更多需求,群众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有待提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还不够均衡,差异比较明显;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还有待进一步健全,迫切需要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三是智慧医疗的发展还不够强。“互联网+”的医疗应用功能还有很大的开发和提升空间,各个对外服务的端口和平台需要进一步整合,云数据存储安全保障还有待加强。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着力去改进和解决。

  三、2018年重点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更是江干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扛起新使命的重要一年。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江干卫生计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8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国领先、全省示范”为目标,以解决当前我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多样化、品质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中国”江干化的理念,坚持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四化”联动,全力推进“健康江干”建设,为我区高水平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加快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一)部门联动,全面推进“健康江干”建设

  召开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健康建设行动纲要,深入研究省市考核指标。结合区域实际,建立“健康江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拟定“健康江干”建设实施意见和考核细则,召开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全面启动“健康江干”建设。

  建立健全推进机制。拟定《健康江干“6+1”平台管理与运行制度》《健康社区创建工作方案》和《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意见》等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强化工作合力,把健康的理念、任务和举措有效融入到各项政策中,确保我区“健康江干”目标任务的实现。

  组织专题宣传培训。牵头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健康江干”建设专题培训和宣传活动,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形成全民关心支持“健康江干”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邀请省市专家分层分类进行业务培训,尤其是各项指标的解读工作,提升工作理念。

  抓好重点项目管理。牢固树立“政府执行年度”理念,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康江干”建设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管理和督查机制,同步抓好指标落实和工作创新,有力有效推进“健康江干”建设,确保在年度考核中不失责任分。

  (二)提质扩面,充分优化健康管理服务

  做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卫计主导、部门协作、街道参与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居民的签约率和满意度,实现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5%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达70%以上。编制实施《浙江省签约服务居家护理工作规范》。设立签约客服中心和签约服务清单,试点实施有偿个性化签约服务。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签约服务,对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签约任务压力较大的区块形成有益补充。

  做强医疗管理服务。继续推进杭州市医疗卫生监督公众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监管功能,强化结果运用,逐步在全市全面推广。将医疗废物在线监控系统应用从公立医疗机构延伸至社会办医院及疾控中心,实现“互联网+”医疗废物在线实时监控。与网信网监部门配合强化网络信息监控处置,重点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行为。建立区域医疗保障的标准服务体系,实施分级管理,系统化培训医护人员,提升医疗保障专业化水平。

  做细计划生育服务。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高压态势。继续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确保“国免”覆盖率达到80%以上,知晓率达到90%以上。落实并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探索建立经费拨付、使用的监管机制。继续开展幸福家庭创建工作。建立完善全区计生特殊家庭“一户一档”档案,开展关爱和帮扶工作。

  做实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全重大公共卫生工作常态化推进机制,做好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加强监测和疫情分析研判,严防登革热疫情复发。积极推进中盖结核病三期电子药盒项目、双生子人群队列调查项目、儿童暴力伤害调查和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等项目。完成2018年杭州市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市的各项任务。加强重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协助构建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开展区级心理指导中心、街道心理站及人群心理干预系统建立工作。

  (三)软硬并驱,着力完善健康服务保障

  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按照区域规划,主动与主体单位对接新建中心事宜,同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做到“交付—运营—医保开通”高效衔接。完成新人民医院主体结构工程和彭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指导大型公共场所高标准配置母婴设施,到2018年底母婴设施配置率达80%以上,新建(改建)公共场所母婴设施5个。

  推进智慧医疗发展。围绕区域卫生信息云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库建设,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在区域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的互联共享。全面推广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卡和长处方智慧云药房服务,积极与省、市平台做好信息对接工作,实现全民健康数据在医养护平台上的汇聚和交换,使信息从“全面采集”向“全区共享、全程共用”推进,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江干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化“医联体”建设,依托国家、省、市各级平台,采取“引进来”“送出去”“强起来”等多种措施,打造“全科+专科”“基础+特色”的全科服务团队。加强社区卫生计生干部队伍建设,吸收更多有专业技能、热心健康服务的志愿者参与,成为“健康江干”宣传、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社会力量。

  提升健康生活环境。全力抓好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复评迎检工作,确保不失责任分。巩固我区浙江省除四害C级评估成果,进一步健全爱国卫生组织体系,完善区爱卫办-街道-社区三级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病流行。新创省、市级卫生单位5家、区级卫生单位5家,市、区级健康单位10家,进一步提升辖区整体卫生环境。

  (四)理念引领,持续助推健康产业发展

  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提升质量。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理念、方法和作风体现到行政审批、临床诊疗、公共卫生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中去,全面提升审批和服务效能。加强区人民医院合作办医监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继续发挥全程国际健康医疗中心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化医疗机构入驻我区,形成集群式发展,打造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五)党建统领,从严从实抓好纪律建设

  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委各项正风肃纪规定,结合医疗系统实际,驰而不息抓好行业作风建设。持续开展“医药回扣”长效治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认真落实项目经费管理、新药引进、药品使用和医药代表接待等制度,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和重点人员的监管,为高效推进中心工作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班子成员必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做到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同步抓,两手硬,积极营造清廉的卫生计生氛围,确保系统内不再发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同时强调,我们也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绷紧安全这根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筑牢安全防线,为全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还要积极谋划,做大声势,开展首个中国医师节的宣传和表彰活动,进一步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质量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以新作为开创新时代江干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江干“高水平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作出卫计新贡献。

  2019年精选卫生计生工作报告(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治理能力,营造卫生计生系统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系统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围绕“两个标杆”,2017年卫计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7年,全市卫计系统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强大动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勇当两个标杆,建设精致城市”决策部署,全面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高质量发展,锐意进取、务实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一是完善卫计事业发展规划。2017年常熟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了“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工程,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议案,被确定为大会一号议案。按照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及十九大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常熟实际,针对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破题,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常熟市公立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试点方案》及相关配套方案。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做好改革制度设计,促进医保、医药、医疗联动,建立医疗共同体并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机构添活力。二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北部医院开工建设,中医院原住院大楼修缮工程开工,启动中医院门诊楼及老手术室修缮工程。市二院核医学科及高压氧舱工程开工。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支塘人民医院等5家基层医疗机构新建、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完成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新、改扩建工作。制定下发《常熟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8~2020年)》,以“调整结构、补足短板、理顺秩序、提升效率”为工作核心,促进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口与计生服务体系、医保保障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差距,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和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制定下发《关于深化常熟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医疗急救队伍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三是完善推进健康常熟战略。全面实施健康“531”系列行动计划,纳入全市“十三五”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五大协同救治中心建设,市二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市一院和市中医院建成苏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市中医院建成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制定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筛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初筛评估近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0%。在全市范围开展肿瘤筛查,老年人体检增加肿瘤检测项目,并对检测结果异常人员进行量化评分。建立高危妊娠筛查机制,为全市1.4万多名孕产妇开展高危妊娠筛查,筛查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对目标人群进行“六个一”健康管理综合服务,经苏州验收共有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成市民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二)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积极探索一体化运营发展模式,建立五家紧密型医联体,重点提高基层外科、儿科、慢性病诊疗能力,优化城乡药品使用的上下联动和相互衔接。市级重点医疗机构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将医疗控费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控制不合理增长,建立社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二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年度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市范围正式推开,高血压、糖尿病两类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2%。三是以创建示范、特色专科为抓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今年创建国家“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家,创建省示范村卫生室6家。继续培育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对10家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进行重点培育与帮扶,2家基层医疗机构荣获“苏州市特色科室”称号,1家荣获“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称号。四是制定下发《常熟市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实施意见(试行)》,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医疗资源稀缺以及特需医疗服务领域。

  (三)人事科教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共获评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4名、苏州第五批姑苏重点人才1名、青年拔尖人才4名。进一步优化招聘程序,共招录硕士研究生33名、卫技人员162人,签约农村订单免费培养本科医学生20人,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委托培养生10人就业。开展江苏省级继续教育5个、苏州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6个、常熟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3个。二是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人员备案制、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新组建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创新人员管理方式。以公益性、运行绩效为核心,突出社会满意度、运行绩效等考核指标,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完善系统内绩效考核分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继续做好科研管理组织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实现了我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零突破。首次获批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项、省医院管理创新研究课题1项。获批苏州市临床重点病种诊疗技术专项项目1项、苏州市重大疾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项、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科技项目2项。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二等奖1项、苏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5项、常熟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32项。获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常熟市科技进步奖16项。

  (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取得新提升。一是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项目宣传,创新工作举措,狠抓项目质量,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38万份,全年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18.3万人次。二是全力推进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全面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综合防治措施,持续推进预防接种安全工程,全市完成一类、二类疫苗接种53.5万剂次。三是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以开展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为抓手,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和联合督导,加大患者排查和治疗管理力度。全年新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7人,累计在册6786人、检出率4.43‰。四是妇女儿童健康得到保障。推进妇女健康优质服务项目,完成妇女病普查14万人,超额完成省定2.5万人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婚检率达97.2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全面开展新生儿29种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到4.86‰。建成两家苏州市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

  (五)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宣传倡导,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全年户籍人口出生7312人,二孩率47.8%,出生政策符合率99%;及时发放各类计划生育奖扶金,全年审核发放计生特别扶助金3622人、2385万元,持证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金16367人、5892万元,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金35493人、3317万元,合计1.17亿元;精准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帮扶,特殊困难家庭建档率达100%,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失独家庭及第三代心理关爱”项目和“连心关怀”志愿者援助项目,在市第五人民医院开通特扶对象就医绿色通道;创建苏州市示范“连心家园”一家、创建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社区一家;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并通过省卫计委督查评估;实施国家“0-3岁科学育儿指导项目”试点工作,全市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率达81%。

  (六)智慧健康建设取得新进步。一是升级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国家、省区域平台分级考核为抓手,完善区域平台建设。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考核,测评分排全国第二。二是提高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水平,加强区域平台数据共享运维管理,推进区域平台数据与相关部门、机构数据共享共用。三是开展信息化便民惠民应用。实施智慧健康项目,开展分时预约、医联体远程医疗服务,完成区域影像、心电、用血平台建设任务。启动全市就医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全市医疗资源共享管理平台、预约服务平台、在线医保支付平台(脱卡支付)、统一注册服务平台,为群众就医、双向转诊等提供信息保障。

  (七)健康促进工作取得新业绩。建立完善了对各镇(街道)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国家卫生城市通过苏州市级复审,3个省级卫生村通过省级复审。新增江苏省健康镇村和健康单位15个、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1家、苏州市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单位10个,增量居苏州各县区前列。积极实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顺利通过苏州市级考核验收。建成健康自助检测点(健康小屋)的社区(村)超过33%,在苏州大市遥遥领先。启动了江苏省健康促进县建设。建成首批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基地1个。新建成“无烟单位”177个,市爱健办、市健教所荣获江苏省世界无烟日活动优秀组织奖。病媒生物防制扎实开展,“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八)行政执法监督取得新成效。镇域综合执法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有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向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覆盖率达100%;开展乡镇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办案质量进一步提升,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巩固“双公示”推送工作成效,网上公开率100%。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成为常态化监管手段,打击非法行医保持高压态势。民生领域执法监管内涵持续深化,部门联动实施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评价,明确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引导市民合理消费;全面实施医师不良执业记分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放射防护、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血液安全等领域的监管,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秩序。

  二、立足新的起点,准确把握卫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2018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健康常熟建设、实施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要紧扣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各项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卫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改革,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守正出新,事业发展行稳致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谋划全年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九大对卫计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卫生计生重点领域提出了全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主线,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努力在“病有所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发挥广大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增强执行力和归属感,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职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做好“两手抓、两注重”。两手抓,一手抓改革,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手抓改善,通过巩固成果、创新服务、高质发展、宣传引导,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两注重,一要注重卫生计生系统的联动,坚持政府与社会同向发力,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健康常熟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与健康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的部署落实需要卫生计生系统与各相关部门联动推进,我们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成立医改办公室,统筹解决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政策、措施的协调联动,探索规范有序、相互协调、运行高效的部门协调联动推进机制,聚力推进重大事项高效落实。二要注重卫生与健康领域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即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体现在城乡之间资源分布和服务水平差异化明显、部分专科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医疗中心发展迟缓、优质资源不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因此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快速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扩展服务,提高质量。

  (二)深刻认识和把握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对卫计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全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现思想认识、系统谋划、精神风貌“三个大提升”,率先实现高质发展。要把改革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各项工作只要有利于卫计事业发展,都可以精心谋划、做好部署、大胆尝试。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的举措落实,让“进”的动力迸发,我们要提高站位、把握方位、确保到位,找准标杆比学赶超,奋争一流勇当标杆。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坚持系统性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切实把重点任务、具体目标落实到工作安排、推进举措之中,促发展更有力、惠民生更务实,无论是公共卫生服务,还是基本医疗服务,都要着力做实做细做好,引导群众合理预期,努力展现常熟卫计事业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

  (三)深刻认识和把握事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对卫计工作的新要求。十年的医改已经改变了医院的核心收入来源和分配模式,在“公益性”的前提下,当前的分配机制无法体现出医疗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医务人员的收入过低,是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把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质量作为重点,着力解决结构性的卫生问题。针对基层发展相对滞后问题,要组织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增强基层服务能力;针对医务人员积极性和人才活力尚未充分激发问题,要建立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针对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满足群众需要问题,要着力实施普惠性的健康工程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积极应对挑战,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又要准确把握机遇,看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卫生计生行业的整体形象,为我们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整体推进面上工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紧扣“率先高质”,开启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征程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健康常熟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建立符合常熟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今年的各项重点任务,在会上印发的《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里已经阐述的非常详细,大家会后要抓紧研究,及时反馈,正式稿印发后要不折不扣地遵照推进,我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对于今年的各项工作,围绕:改革、执行、纪律。我强调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已经在市级层面成立常熟市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政府办医职责,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高规格设立医改办,探索建立实质性运作机制,调配充实人员力量,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建立例会制度等。二是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组建以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3个市级医院为核心,以8个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其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1+n”医疗服务共同体,明确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定位,成立理事会,以医共体章程为统领,建立医共体院长办公会议制度,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设立医共体管理办公室,医共体内部实行人、财、物、技术、信息、服务、管理一体化。推动医疗资源整合共享,逐步成立医学检验、信息、消毒供应、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以及规划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和绩效考核、社康管理等管理中心。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依托,以医疗服务价格为杠杆,以深入开展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支持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做实做强基层卫生,推进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标准化建设,提升区域医疗中心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巩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丰富医疗合作形式,鼓励医共体加入苏州三级公立医院医联体、参加专科联盟、加入各级远程医疗协作网,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三是强化“三医”联动,完善配套政策。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创新人员管理,实施人员备案制管理。提高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建立医共体绩效工资总量目标考核制度,优化医共体内部分配机制。探索档案工资制、院领导目标年薪制、核心人才目标年薪制等形式,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基本补贴和绩效奖励、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投入和运行保障新机制。建立完善市、镇(街道)两级财政投入清单。按医共体岗位设置实施基本补贴和绩效奖励。对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助。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并经批准列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基本建设和大型维修项目、设备购置、科教兴卫、人才引进培养、基层服务等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实施奖补。深化医疗保险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间公开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合理确定总额控制指标和病种支付标准。推行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医共体内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合理拉开各类医疗机构间报销水平差距,合理确定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的医保支付标准。实施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四是增加服务供给。落实科教强卫工程,实施临床医学团队引进计划,完成“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推进青年骨干医生国内外研修培训,进一步优化卫生人才结构。深化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优势学科的交流合作,加强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开展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农村基层卫技人员务实进修,加快基层实用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创新医共体内人员流动模式,建立专业人员在基层定期服务激励机制和基层医务人员定期到核心医院培训进修机制。提升健康管理内涵,增加健康管理供给。持续推进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不断完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孕产妇三大高危因素筛查机制,更加关注传染病、慢病、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更加关注老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提高疾病早期发现率和治疗率。以出生缺陷和重大疾病干预、重大传染病防治、心理健康促进、伤害干预、健康危险因素检测评估为重点,全面提升对影响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与干预能力。突出医防结合,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

  (二)更加注重高质发展,提高系统上下执行力。我们正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环境呼唤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而新的服务模式要求我们重新给自己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高质量的发展,更需要一支执行力强劲的团队,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改革发展任务越繁重,越需要提振精气神,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工作落实。要增强责任意识,面对问题不退缩、不避让。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专业能力。要充分发挥督查“利器”作用,狠抓过程跟踪,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责追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同时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加强卫计系统联动性。卫生计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既需要全系统的协同一致,也需要各相关部门间的统筹协调,2018年,要更加注重工作的联动性,步调一致,协同推进。在全面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同时,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医疗卫生资源补缺补短规划,在引进专家团队、卫生青年骨干人才培养上同步推进,下大力气确保今年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按时完成新改扩建任务,尽快补齐各自短板。

  (三)更加注重遵章守纪,提升医务人员归属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开始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更需要全体医务人员“自尊、自信、自律、自强”。一是关爱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环境。改革的期望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要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升岗位吸引力,促使医务人员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二是提升行业美誉度,增强医务人员荣誉感。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保护好医务人员身心安全,切实让医务人员安心、舒心从事工作,大力宣传医务人员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医德之星”评选表彰,倡导“争当优秀卫计人”“我为医改作贡献”,弘扬崇高职业道德,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效率,营造和谐共赢的氛围。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思考自身的改革调整,不断优化完善,更优地推动事业发展。为医务人员打造更好的发展平台,积极探索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汇聚提升,打造我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品牌和技术优势。

  四、加强党的建设,开创卫计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发展、提升效能、优化服务、带好队伍,集智创新,砥砺奋进,开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卫生计生事业更大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以督查促落实。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联动、双向促进,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创新打造党建品牌,完善党建考核体系,卫计委成立作风效能办公室,督促广大干部职工守纪律、讲规矩,并有计划的开展内部审计,查找和纠正 “四风”突出问题,要把督查审计作为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督查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督促落实,要狠抓过程跟踪,做到有部署、有督查、有整改、有落实、重问责,充分发挥督查审计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提高质量中的作用,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部门法治建设。全体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改革创新、推动工作。要以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加快推进卫生计生治理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信息化进程。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探索完善审批制度改革、执法体制改革、信用体系建设、普法责任落实、法治队伍建设等领域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卫生计生依法行政水平和行业管理法制化水平,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卫生计生部门形象。

  (三)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卫生计生是一个大系统,工作量大面广。只有系统思维,才能抓住整体,抓住要害,科学有效推进工作。要加强系统考虑,推进融合创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九不准”规定,严厉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医用耗材等领域专项整治,塑造行业清风正气。

  同志们,时代烙印折射时代要求,时代要求赋予时代责任。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胆创新中求突破,在攻坚克难中促提升,在务实作为中展风采,推动卫生计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性提升,开创健康常熟建设的新局面,为常熟市勇当“两个标杆”、建设“精致城市”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2019年精选卫生计生工作报告(五)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县卫生计生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是经县政府同意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机构组建后首次召开的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以及县委十八届二次全会和县“两会”精神,回顾和总结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一会儿,刘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简要回顾

  一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医院、妇保院迁建项目推进顺利,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杨米涧、海则滩卫生院和10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中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县医院门诊楼及附属用房建设项目、县医院分院建设项目顺利列入省市发改委“十三五”健康扶贫工程储备项目库。

  二是医改工作推进稳步。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推进稳步,被托管的9家卫生院运行顺畅,改革覆盖率达53%。镇村卫生管理一体化改革得以巩固,覆盖率100%。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成立了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

  三是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新农合参合率达99%,筹集资金1.57亿元,补偿参合群众33万人次1.47亿元。基本药物年采购金额达1.4亿元,让利患者2357万元。完成了2014年大病患者519名180万元大病救助资金的兑付工作。独生子女保健费、关爱女孩等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兑现及时到位,兑现率100%。

  四是公卫服务开展规范。圆满完成了12类45项基本公卫项目的年度服务任务。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8.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5%、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1.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96.9%,成功创建为“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型管理模式得以强化,国家卫生县城复审顺利通过。

  五是计生政策落实有序。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2016年全县共出生3764人,男1945人,女1819人,其中一孩1886人,二孩1864人,政策内多孩14人,性别比为107,人口出生率为11.75‰,自增率为6.97‰。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干部职工新婚专项清查治理活动和保健费清理清查活动成效显著。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家庭创业工程实施到位,为杨桥畔镇计生空巢老人扶持蔬菜大棚建设资金3.6万元,在红墩界镇和新桥农场建设拱棚基地2处58座,形成了集中连片的计生家庭创业示范基地。

  六是人才队伍不断优化。调整和提拔使用卫计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3名。新选聘优秀业务干部担任卫生院副院长4名,交流卫生院院长1名。定向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1人,如期分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本科毕业生4名,接收振兴计划招聘的医学类人才1名。向县财政争取到人才引进资金200万元。县级医院选派到上级医院中长期培训进修48人,参加短期培训及学术会议334人次。集中开展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业务人员培训11次1000多人次。

  七是文化建设得以强化。评审通过了首部《靖边县卫生志》,成功举办了全县“5.12”国际护士节暨首届“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组织参加了“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歌咏比赛,配合开展了全省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野外生存拉练活动,主动参与了全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建成人口文化大院18个、人口文化长廊14个、人口学校23个、人口文化书屋223个,“一街、一廊、一园”的计生文化格局基本形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尚存许多短板,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仍有较大差距。一是医改工作步伐缓慢,县级公立医院、医保等改革还停留在表面,深层次矛盾和机制还未触及,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卫生计生队伍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严重。三是基层卫生院诊疗设备配备不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部分服务内容不全,质量不高,利用率低。四是分级诊疗制度落实难,优质资源下沉缺乏体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还相对较差。五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落实不到位,医疗质量管理、服务水平和医德医风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六是计划生育工作还不能主动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减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降低。七是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养老问题逐渐显现,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流于形式。八是卫生计生工作中“重安排部署、轻检查落实”现象突出,巡查、稽查、整顿、清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7年卫生计生重点工作任务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全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后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卫生计生工作至关重要。2017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以抓落实为主旋律,牢固树立追赶超越意识,加快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深化综合医改,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优化生育全程服务,促进中医药发展,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

  今年,我们要按照县委提出的“一抓二促三必须,促进党建常态化”,要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全局,经常抓,抓经常,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一抓”,就是抓党建。局属各党组织要通过抓认识,夯实党支部书记主业意识,将党建工作挺在前面、提在首位;要通过抓机制,将中省市县各项要求抓严抓实、抓细抓长。要通过抓活动,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建主题教育和活动与时俱进地开展好、落实好。“二促”,就是促稳定、促发展。局属各党组织要采取“五步法”促稳定,即:党员帮扶贫困户,正反两面树典型,分类指导处难题,积极主动畅渠道,凝心聚力解心结;同时要抓住“三根线”促发展,即:一是要抓住党建促扶贫这条“底线”,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要抓住党建促工作这条“中线”,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核心竞争力,解决党建工作和具体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三是要抓住党建促奉献这条“高线”,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三必须”,就是必须建强班子、必须用实制度、必须严明奖惩。局属各单位要注重“三建”“三做”,建强班子;“三建”是指制度建设、作风建设、自身建设,“三做”就是要做到逢会讲党建、做到分工抓党建、做到常态管党建。同时要注重“三制”“三管”,用实制度;“三制”是指建立暗访通报机制、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建立追责问责机制,“三管”就是要管好党组织书记、管好基层党组织、管好党员队伍。还要注重“三考”“三用”,严明奖惩;所谓“三考”,一是进行述职考核,二是进行专项考核,三是进行单项考核;所谓“三用”,就是要运用能上能下机制,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运用鼓励激励机制。通过健全适用于卫生计生工作的“一抓二促三必须”党建工作新机制,激发全系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把健康民生网底兜住兜牢。

  在党建的引领和带动下,今年,我们具体要做到围绕“一个中心”、完善“两个体系”、强化“三个管理”、落实“五项制度”、抓好“七项工作”。

  (一)围绕“一个中心”,在群众需求上寻求新突破。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建设健康中国,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勤俭书记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我们要以“大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优先”发展理念为导向,落实系列改革政策,打破发展瓶颈,高强度推进卫计各项工作,高标准落实人口发展与公共卫生工作,着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二)完善“两个体系”,在能力提升上寻求新突破。一是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力推进中医院、妇保院迁建项目,既保进度,更保质量,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集中力量加强镇村医疗机构建设,重点维修改造席麻湾、新城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认真梳理和规范卫生计生基建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强化村医考核力度,规范村医管理,保障落实乡村医生合理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确保网底不破。继续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录和农村人才振兴计划招聘工作。强化各级医疗机构选派医技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继续加大专科建设投入,打造特色专科。建立和完善县级3家公立医院精神病科、传染病科、全科医学科。加强信息化建设,统筹信息资源,确保年内实现医疗机构HIS系统与市级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新农合系统和基层HIS系统对接;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覆盖面达到95%以上;加快远程会诊系统推广与应用。二是要完善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体系。第一,要继续坚持以预防为主方针,率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从关系群众健康的最基本、最前沿、最薄弱的公共卫生抓起,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推动全县卫生与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第二,要充分认识公共卫生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性的惠民工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政治任务,基层卫计机构要主动承担第一责任,要千方百计提升自身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我们将协调编制和人社部门,加大基层医技人员招聘力度。县农村卫生管理站和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要充分发挥日常督导作用,要增加督导频次,强化督导力度,优化督导方式,突出重点内容和重点领域。要建立科学的考核结果与经费挂钩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督导考核对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和药品“三统一”工作的促进作用。各相关单位要对去年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立纠立改。第三,要落实重大疾病一病一策精准防控方案,健全艾滋病“三个全覆盖”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减少新发感染;完善结核病、布病镇级初筛、县级确诊、定点医院诊疗三级防控体系,防止和控制新发传染;强化乙肝、狂犬病、手足口病预防接种,做好以治促防等综合管理措施。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规范治疗和管理。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做好农村妇女健康检查、孕前筛查、增补叶酸、“两癌”筛查等工作,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完善县镇急救网络体系,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确保及时发现、规范上报和有效处置。

  (三)强化“三个管理”,在服务质量上寻求新突破。一是强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继续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三个一”领导机制,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二孩生育登记、再生育病残儿鉴定、“三证合一”等相关制度。开展流动人口婚育信息网络异地查询,简化服务流程,实行网上办证。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严打“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年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提升计生服务质量,第五轮母亲健康工程检查率要达到85%以上,治疗率要达到100%;优生促进工程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完善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机制,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覆盖率达85%以上。加强干部职工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强化全县18个监测点的人口动态监测工作。继续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奖扶优惠政策,加大对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加大计生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第一、第三季度开展两次专项督查,第二、第四季度分别进行半年、年终专项考核。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榆办字〔2016〕168号)文件要求,严明考核工作纪律,严格兑现考核奖惩。二是强化中医药服务管理工作。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西医并重,持续巩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打造中医特色专科,扩大中医诊病治病覆盖面,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快县域内中医骨干人才培养,实施中医专科人才、“西学中”人员培训,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中医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继续深化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推进医院规范化管理,有序开展医院评审和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年内完成二级医院等级复审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核心制度,完善质控体系建设,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保障质量和安全。扩大临床路径管理推广实施范围,强化以抗菌药物为重点的临床药事管理,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健全完善“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置制度、应急反应机制和涉医案件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加大对涉医事件打击力度,坚决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维持正常医疗秩序。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学习借鉴榆阳区健康精准扶贫经验,力争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费用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在2016年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报销起报点降低50%。同时,争取县财政60多万元为16000多名精准脱贫巩固人员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四)落实“五项制度”,在综合医改上需求新突破。一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治本之策。推进分级诊疗的关键在基层,要继续以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为着力点,落实“基层首诊”。要以老年人、慢病患者、妇幼等为重点人群,优化签约服务队伍,健全激励机制,规范操作流程,2017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以上。要抓住转诊这个重点,落实“双向转诊”。一方面,要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开展远程医疗、对口支援、一体化等,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另一方面,要贯彻执行好双向转诊机制,综合运用宣传引导等手段,畅通转诊渠道,解决“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要抓住联动这个难点,强化分工协作,落实“上下联动”。要统筹推进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签约服务等配套政策,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力争实现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目标。二是落实医院管理制度。要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要求,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做好县级公立医院“破、立、改”各环节工作,要破除逐利机制、建立补偿机制、改革薪酬制度,要健全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行赋予医院人事管理、机构设置、收入分配等自主权,把能放的权力全部放下去,提升医院运行活力和动力。三是落实医疗保障制度。要按照“体制不变、统一政策、统一经办、信息共享”的原则,做好医保改革及整合工作。积极推行复合型付费方式,落实多方联动、多方主体责任,引导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今年,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人均630元,确保政策范围内平均补偿比例不低于75%,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10%以下,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四是落实药品供应制度。落实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和药品备案采购相关政策。县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要优化和合理调整药品配送企业供药,要尽快成立稽查队伍,加强综合监管;要开展合理用药监测与干预,加强重点监控品种、超常使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跟踪监测,确保医疗机构药占比逐步降到30%之下。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部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推动高值耗材、试剂集中带量招标或谈判采购,促进购销透明化,降低虚高价格。五是落实综合监管制度。逐步整合卫生计生执法资源,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推进监管重心向全行业监管转变。加强对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医疗养生美容场所、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等专项整治,严厉查处“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落实重点监督抽检任务。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开展行政执法、执法案卷等专项稽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内审制度,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接受群众监督。要通过改革,真正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让医保支付步入良性运行轨道,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和改革红利。

  (五)抓好“七项工作”,在统筹联动上寻求新突破。一是抓好机构整合。卫生计生机构整合,事关卫生计生事业稳定和医改全局。6月底前,完成卫生、计生所属事业单位整合,深度融合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化等工作。在机构整合中,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努力做到“队伍不散、工作不乱”。二是抓好安全生产。各单位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机制,落实好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加大对消防、高压氧舱、电梯、精麻药品、压力容器、施工现场等重点范围、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推进整改落实。特别要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切实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隐患排查,确保灭火器配置到位、布局合理,消防设施运行良好,要时刻保持医院走廊和应急通道畅通,逃生指示标识清晰。三是抓好综治维稳。年内党的十九大将要召开,安全稳定工作形势严峻、责任重大,全系统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万无一失。各单位要集中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针对医疗纠纷、计生特殊家庭等信访突出问题,要落实单位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做好系统信访与综治维稳工作。四是抓好政风行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家卫生计生委“九不准”,落实省卫计委产科十项规定、医疗服务30条“不准”等规定,持之以恒地反对“四风”。深化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治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和行业形象的问题。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组织的一分子,任何时候都必须自觉遵守纪律,坚决执行纪律,切实维护纪律,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保持步调一致,政令畅通,努力形成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良好氛围。五是抓好工作落实。古人云:“有而不思则失,思而不行则废”,也就是说,如果决策最终得不到落实,再好的决策和工作安排也是一纸空文。工作做得怎样,达到了什么程度,存在什么问题,不检查落实不知道。所以说,各单位、各股室要想抓好工作的落实,光有布置还不够,必要的督导检查必须跟上,要逐步完善各项工作限时办结制和跟踪落实制度。通过狠抓落实,使每项工作都实现有部署、有要求、有检查、有成果,形成“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的雷厉风行的良好工作作风。六是抓好督导考核。任何一项工作的效果均需用考核这个手段来检验。局机关各股室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考核工作,要建立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以及单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对督导考核结果要敢于“动真格的”,要切实运用好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重点任务要建立责任清单和台账,销号式管理,明确评估验收办法,实行定期通报制度。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责任与职能相适应的原则,采取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问责限办,落实各单位领导责任。县直各事业单位已全部纳入县政府考核盘子,考核的层次高了,更是考验我们的执行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水平,希望引起足够重视。从今年起,各基层卫生院年终若在“药品管理、合作医疗、公共卫生、财务管理”工作考核中得分末位,或在综合目标任务考核中得分末位者,将严格实行综合目标任务考核末位淘汰制,免去其主要负责人职务。七是抓好效能建设。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刚刚完成机构组合,局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股室岗位职责已暂行设定,领导干部任务清单具体,责任明确。大家一定要扮演好各自的岗位角色,发挥好岗位工作合力,确保政令畅通。要尽快健全完善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机制,规范拟文阅办及机关办事程序,强化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所有报送公文一律由单位主要领导严格审核后上报,因审核不严造成的后果,由主要领导承担责任。各单位到局机关办事要对照局机关领导干部的具体分工和岗位职责逐级报告解决,机关各股室也要主动作为,及时受理和办结报告的相关事项,凡能在股室层面解决的问题由股室根据权责范围按有关规定自行解决,股室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分管领导研究解决,分管领导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会议集中研究解决。

  同志们,2017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已经明确,今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的“工作落实年”,当前,我们面临着全县卫生计生机构整合和能力提升的双重任务,希望同志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勇气,以拼搏进取的干劲作风,努力促进全县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向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文章:

1.2019妇产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2.2019年卫生工作计划模板

3.卫计局201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4.医院卫生工作计划2019范文

5.2019年卫生院工作计划

6.2019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7.2019年中小学卫生工作计划书

8.2019妇产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6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