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理科高考一分一段位次表
推荐文章
一分一段能让你计算出自己的排位。目前的段表,是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档案分(考生总分+政策加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数相同的则为并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安徽理科高考一分一段位次表出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由于2022年的高考还未公布分数线,现在就先以2021的分数线以作借鉴。
(一)认真阅读报考指导、招生章程,掌握招生录取政策和规则。
考生和家长要认真阅读《2022年安徽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中“考生填报志愿必读”、第一部分“填报志愿注意事项”和第二部分“说明”、第三部分“艺术类志愿设置及志愿填报注意事项”,“体育类志愿设置及志愿填报注意事项”,了解志愿填报的规定要求、关键节点的时间安排、录取批次的设置、投档规则、计划安排、报考不同类别院校或专业的不同要求等。还一定要注意查阅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准确了解有关高校具体的招生政策和报考条件,防止因条件不符而被退档。随时关注省考试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政策信息。
(二)认真研究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准确做好选择。注意不同类型、批次。
招生录取分普通文理科、艺术、体育三大类。普通文理科分为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二批、高职专科批等5个批次。考生根据自身条件,作出适合的选择。《报考指导》刊载的招生计划只是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大部分。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地方优师专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分县区招生计划,以及定向培养士官院校招生计划等将在安徽招生考试网陆续公布,请符合条件的考生予以关注。
把握志愿填报技巧。我省在提前批部分类别、普通文理科等均实行平行志愿。考生成绩单不仅有成绩,还有考生的排名“位次”。“位次”对每个考生是唯一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参照院校近几年的录取最低排名情况,依据“冲、稳、保”的原则,进行分析、比较,保持院校之间适当梯度,审慎选择好平行志愿。今年《报考指导》已为考生提供2018、2019、2020三年的在皖招生高校投档人数、投档最低分和名次。
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根据“2022高考护航行动”安排,教育部已协调相关互联网平台联合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将对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属地高校注册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等在互联网上进行统一权威标识,以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识别,获取权威的招生政策和服务信息。我们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三)认真研读志愿填报办法,审慎规范操作。
省考试院官方网站已公布《安徽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网上填报实施办法》,广大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在模拟演练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在上网正式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填好《志愿预填表》,并仔细检查确认无误;网上点击“信息提交”确认键前,要仔细核对所填院校的批次、类别,确认填报院校的顺序是否正确,院校、专业代码是否准确。志愿信息一旦在网上正式提交,任何人都不得修改。
注意不同类别、不同批次志愿填报时间。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各科类、各批次志愿(含录取期间各批次征集志愿)均通过网络分时段填报,广大考生要注意《报考指导》和《志愿网上填报实施办法》确定的时间节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千万不要错过时间,以免影响志愿填报。
志愿由考生本人在规定的时段,到志愿填报点上网填报。志愿填报的整个过程应由考生本人完成,不得交由他人代替。考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考生号、身份证号和登录密码,防止个人信息被无关人员获取,被诈骗组织利用。网上志愿填报完毕后,要现场打印志愿确认表,由本人签字确认。
在这里提醒有关方面,今年教育部将严肃高考宣传工作纪律和要求。严禁以任何形式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高考喜报”“一本上线率”“高分作文”等信息。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学校第一:在传统高考时代,高考志愿填报是以学校为主、专业为辅的模式,几乎每年至少有20%以上的高考生,是在学校第一的理念之下被录取。我们奉行的高考志愿填报四字法则“冲、稳、保、垫”中的冲字,很多就是基于以较低的分数、去考入较好大学的思维。对于持这种思路的考生,那么要做好的准备就是,专业有很大的可能被调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学校,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专业。
专业第一:一般来说,持有这种思维的高考生及家长占据比例不多,但是笔者非常佩服他们,为了自己的专业,舍弃得太多。一般来说,持有专业第一位思想,不会出现以较低的分数、考入较好的大学这种情况,大多数会“浪费”分数,甚至“浪费”很多分数。
学校与专业兼顾:高考志愿填报,无论是传统高考省份,还是新高考省份,高考志愿填报一定要注重学校与专业的兼顾,走极端的志愿填报方法,最终导致的后悔率远高于两者兼顾的考生。大家可以看看每年清华大学的转专业人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如果考生两者兼顾的话,极有可能就读不了清华,更让大家吃惊的事情,每年有被清华大学录取的考生,最终没有去清华大学报到。这一类学生一般是录取的专业不理想,或者原来基于冲的理念被录取,最终想明白了,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