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精选分享
推荐文章
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总结,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语文时,更要总结各个知识点,这样也方便同学们日后的复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1
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而青于蓝(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2
(1)投笔:弃文从武
(2)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3)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4)楼兰:边境之敌
(5)折腰:屈身事人
(6)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7)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9)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10)尺素:书信
(11)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12)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13)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14)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15)双鲤、鲤鱼、鲤素:书信
(16)五柳:隐者
(17)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18)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19)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20)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21)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22)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23)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24)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25)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26)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27)明月:乡愁
(28)青云:高的地位
(29)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
(30)青紫:高官显爵
(31)丁香:愁心或情结
(32)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33)蝉鸣:悲秋
(34)青天:清官
(35)落花:伤春
(36)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37)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38)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
(39)梅雨:悠悠愁绪
(40)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3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4
一词多义(扩展)
(一)虚词“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二)实词“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三)实词“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四)实词“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五)实词“然”
1、至于,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5
文学常识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殽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精选分享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