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
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7篇)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历史书籍之一,它的编纂思想、史料来源、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都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篇1
《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至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
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
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篇2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周威烈王到后周世宗显德,前后共1362年,全书记载了十六个纪,即: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陈……全书记载从周纪开始的政治,军事开始的历史故事,讲述了历史的传奇。
全书记录了每个朝代的建立繁荣,强盛,争斗,叛乱,衰落,灭亡,记载了一个又一从强盛转向灭亡的过程,相当于是一本警示世人的书。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使我对历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原本我认为历史是枯燥的,乏味的,但自从我阅读了《资治通鉴》,它让我与历史拉近了距离,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神秘与长久,历史是一段神奇的故事,它让人类探索,探秘这一段神奇的故事。
其中我最熟悉的当然是三国时期了。当我阅读时,却发现历史与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大不一样。原来《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而编写的,自然与历史不大相同。
《资治通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是只有一个的,探索历史的神秘是要揭开历史被时间掩埋的面纱,,探索历史的真相。
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篇3
暑假,我读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原著有04万个字,我觉得司马光这个人真了不起,他能写出如此规模宏大的历史作品。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很长,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北宋时期,整整一千多年的历史故事都讲遍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资治通鉴》这本书名字的由。宋神宗读了这本书,认为此书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毛遂自荐"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赵国的兵力很弱,很容易被打败。于是,赵王与平原君商议退敌的计策,平原君说:"楚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只要跟他们结成同盟,他们就会派兵解围。"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个武双全的人去说服楚王,可是在众多的说客中能的人不能武,能武的人不能。最后挑挑去还差一个人,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主动要求一同与平原君前往楚国,许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是,平原君最终同意了他一同去楚国。第二天他们到了楚国,很多说客说了一上午都没有说服楚王。毛遂走进宫殿对楚王说:"楚国有五千里土地,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士兵,这些都是称霸天下的资本,没有那个国家可以抵挡。秦国打败了楚国很多次,此时我们赵国和楚国若结成同盟,一鼓作气肯定能打败秦国。"就这样,楚国和赵国结成同盟并打败了秦国。事后,毛遂被封成上宾。
《资治通鉴》这本书把历史写得很有趣,通过对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描述警示后人。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篇4
假期不开盘,除了锻炼就是看书了。最近读了很多书,但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就是《资治通鉴》,推荐大家都读一下。读史以明志。古文功底好的人可以读原文,嫌文言文晦涩的话可以读白话版的。
由于《资治通鉴》实在是过于庞杂,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以至于好多名人雅士都专门著书来解读《资治通鉴》,所以我恐怕很难超越他们的见解,毕竟本人是做投资的,不是历史学方面的专家。没办法,只能很谦虚的承认自己的不足。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其实只是《通鉴》里的很小的一个篇章。我们重点讲一下唐太宗。
唐朝最鼎盛的时期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但是奠定唐朝这个鼎盛基础的就是唐太宗,他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比后来的康熙,乾隆段位高了一大截。
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太宗能文能武,“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别看唐太宗是个将军转型做皇帝的典范,但是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做了皇帝之后,很好的适应了这个新岗位的需求,这是很难得的。中国古代,治理天下的思想在历朝历代各不相同,但是有个大体的规律,但凡是遵从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基本都是太平盛世,但凡遵从法家之道(积极干预)的,基本都是民不聊生。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汉武帝是外儒内法,本质上讲还是法家,即便是他搞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实际上搞得东西都是法家那一套,所以最终,汉武帝时期,老百姓是很惨的。但是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等都是典型的黄老之道,与民休息。
唐太宗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轻徭薄赋,关心民间疾苦,澄清吏治,让民间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资治通鉴》还记载了一个贞观年间的奇闻异事,“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大意是唐太宗让390个死囚春节回家和家人最后一次团圆,之后再回来领死,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390人竟无一人逃跑。受其感召,最后唐太宗将这390人全部赦免了。可见当时政通人和。
仅仅是做到以上几点,那就和汉文帝汉景帝没有太大差别,唐太宗最被赞赏的一点就是“克己”,“克己”是评点太宗的点睛之笔,即对自己的欲望、偏见保持克制的态度。
大家在教科书上熟知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唐太宗的名言。克己当然包括克制自己的物质欲望,唐太宗说从社稷苍生的角度考虑,不敢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声色之欲,就是克己。《资治通鉴》里面还提到过秦二世发表过的一番当皇帝感言。秦二世这个二货是这样对赵高说的: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啊!既然我已经君临天下,富有四海,我很想“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你说可以吗?大意就是当皇帝太爽了,我要一直爽下去,爽个痛快!然后他就身死国灭了。唐太宗和秦二世的“做皇帝感言”,很容易能看出来千古一帝和千古二货的段位差距究竟有多大。
另外,他重用大臣魏征,让大臣敢于进谏。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很难,老是让别人指出自己的毛病,还挺难受的。尤其是在1千多年以前,臣工对皇帝指出不同意见甚至指出错误,皇帝还要虚心接受,这真的挺挑战人性的。我自己在投资和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一点特别重要,索罗斯也说过的“相同观点的报告他看一遍,不同观点的报告他看两遍”。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第一条就叫“开诚布公”,里面的有一条内涵就是“好消息和坏消息都要第一时间说”。而且做领导的决不能因为下属汇报了坏消息就责罚汇报坏消息的那个人。
唐太宗的高明之处在于:除了对皇帝本人品德、作风的探讨,还包括对皇帝行为的规范和权力的约束。他甚至写了一本书叫《帝范》传给自己的儿子,包括了《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篇篇都是讨论皇帝的行为规范的:“此十二条者,帝王之纲,安危兴废,咸在兹焉。”
当然唐太宗有他的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人无完人。但是《资治通鉴》里面评价了无数的历史人物,在所有北宋以前的帝王中,唐太宗的评价是最高的。很可惜当时没有类似于AAA评级的做法,要不然我们能看到不同的皇帝的评级,比如唐太宗就是AAA级别,秦二世这个二货就是C级,属于垃圾级。
当然,书籍都会有美化古代的倾向,认为古代的圣贤和盛世,多么好,反衬当下多么不好。其实不然,唐太宗时期是人类文明1.0时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赶现在差远了,即使是当时的皇帝,能享受到的物质条件都未必有当今的中上产阶级好。所以我们读史书要带着辩证的观点去思考。举个简单的例子,唐诗是很牛逼的,但是我们发现唐诗基本都是在唐玄宗开元盛世前后开始兴盛的,为啥太宗时期似乎没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名诗呢?我还在真去翻了资料,原来是因为唐诗这种文体格式是太宗朝开始逐步成型的,一开始都是用来给王公贵族歌功颂德的,所以当时的马屁诗歌都被历史给无情的淘汰了。直到开元年间诗歌开始进入大众的生活,才有精品出来,流传百世。
就说这么多了,大家对《资治通鉴》有什么感悟的,欢迎积极留言交流!
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篇5
悠悠中华史,上下五千年。——题记
轻轻地,你来了,混着淡淡的墨香,于笔尖流连处,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资治通鉴》,我的良师益友,陪伴我六度春秋。
《资治通鉴》,我的良师。初次邂逅,依稀是六年前的风花雪月,从“秦王扫六合”的壮丽,到“大江东去”的豪迈,越发深入探究,越发不可捉摸。六年前,初次在书店遇到你,便被你精美的文字插图给吸引住了。当时,仅一年级的我被你动人的情节牢牢地“禁锢”住了。司马光笔下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仿佛穿越到了现代,饰演了一场场“千年大戏”。从此,我对你的喜爱一发而不可收拾。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过了你的不同版本,可唯一不变的,是那颗坚守六年的心。从三家分晋到大唐消逝,长达一千余年的历史,被描写得栩栩如生。文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热爱历史的人对古人的过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混着一丝轻狂,嬴政,你来了。你有着非凡的魄力,大秦在你的统领下,打造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帝国。你说以后嬴氏子孙会被尊为万世,可你没想到,阿房宫、长城为秦王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导致秦二世亡国。在司马光的笔下,你是一代霸;在后人的心中,你是一介枭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曹操,你来了。你年少成才,入朝为相,打造了曹魏帝国。你虽有赤壁之战不辉煌的过往,但也有官渡之战的赫赫战功。曹操,我敬你是一个有着超人头脑的强者,如果没有司马氏,我相信,你的曹魏帝国一定非常强大。在司马光笔下,你是“东临碣石”的多愁善感之人;在人们心中,你是“烈士暮年”的英雄。
《资治通鉴》,你带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路上,我仿佛在这上下五千年的烟世红尘中摸爬滚打。在你的带领下,我学到的东西不计其数:忠、义、礼、信、廉耻、国恨……
今天,步入初中的我,重新素手捧起你,翻阅一段段过往,好像又一次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游离。我想,我终于可以骄傲地说:我读懂了你——《资治通鉴》。
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篇6
今天我读了《资治通鉴》的刘备三顾茅庐,讲的是司马微向刘备介绍人才,他说:“一般的儒生和俗士,怎能认清时物,能认清的只有卧龙和凤雏。”刘备问是谁,司马微说:“就是诸葛亮与庞统。”后来徐庶来这里也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刘备便带着关羽张飞去了,可是他见了三次,才找到诸葛亮,这时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便不去打扰他,等他醒了,才进去,诸葛亮将天下分析了一下,刘备认真得听着,后来刘备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出山。
后来刘备的天下几乎都是诸葛亮出谋划策,说明诸葛亮很聪明,可刘备前两次都没有找到诸葛亮,难道真的就这么巧吗?我觉得有可能是诸葛亮故意设计出去的,他早已料到刘备要来拜访,所以溜了,等刘备一走,他再回来,是要考验刘备是否真心真意,如果是,他绝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找他,如果不是,有可能来一次就走了,到了第三次,诸葛亮故意睡觉,看刘备走不走,不过刘备不等到诸葛亮还不走了,直到诸葛亮起来,可见刘备多么有诚意而且信念坚定,不管怎么样刘备还是等到了诸葛亮,而且让诸葛亮出山了。就从这里就能看出诸葛亮很聪明。(注意,此纯为自己猜想,并非真实。)
诸葛亮真聪明,我佩服他。
名著《资治通鉴》读后感篇7
《资治通鉴》是一本包含了很多故事的书。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毛遂自荐”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大惊失色,连忙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借兵解围。平原君想从门客中挑选20位文武双全的门客作为助手去楚国。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这时有个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但平原君却说:“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根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会冒出来。可是先生你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来我这已经有三年了吧?这三年中你也没有给我谋划过一个计策,更没有让我看见你的长处。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让你这种默默无闻的人去呢?”毛遂说:“我没有展现才华,是因为我没有获得一个机会,要是您早点把我放进口袋里,锥子早就戳出来了。这次任务就像个口袋,我会让您看到我的表现。”平原君听完后,半信半疑。见毛遂很有胆量,也颇有口才,而自己也没有更好的人选,就同意了。
到了楚国后,楚王和平原君在朝廷上谈判,一直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出来。毛遂却以自身相逼,把利益细细地告诉楚王,让楚王同意出兵帮忙解围。
这就像那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鸟儿一样。有一次在我们班上,老师问我们班有没有人想去参加学校绘画比赛。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调皮大王”逸城同学第一个举手,胸有成竹地报名了。同学们都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心想:“他还会画画?”。比赛结果出来时,大家都傻眼了,他获得学校绘画比赛第一名。原来我们全都小瞧了他。
通过毛遂自荐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自己会的事,就要勇敢的'去做出来,这样才会有机会登上更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