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读后感
宋濂,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读后感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读后感1
拼尽全力地跑过去,虽然满身泥泞,却也无比精彩。
——题记
不明白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却住在罗马。”
或许大家要说,这句话表达的是: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不一样,或许你努力奋斗了一辈子才得到的东西或是都不曾得到的东西,别人生下来就已拥有。是的,每个人的起跑线是不一样的,或许从一开始你就比别人落后了不知多少,或许你又从一开始就注定跑可是别人。可是请你记住,那并不是你不努力,不奋斗的理由。
看看本文的作者——宋濂,他又是如何从一个买不起书的人,成为明代的大学士,成为朱元璋口中的“开国文臣之首”呢?
瞧,细心翼翼地捧着“手自笔录”的书,他的思绪在坚挺的文字中飞扬,拿着毛笔的手从不舍停息半刻,书页中塞满了解析、注释。“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细细低吟,仿佛正置身于冰天雪地中,身旁是专注抄书的宋濂。茅草屋四面透风,片片雪花落在纸页上,陪他共食这精神食粮。对知识的渴求令求他忘了环境的艰苦,身体的伤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或许正是幼时的艰苦环境,才让宋濂成长为伟大文学家、史学家。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活力;父母不惜自我省吃俭用,为我供给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提高,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于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而我却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是的,并没有。
所以求学成功在于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在于专心致志。成才的关键并不在于客观条件,而是在于自身的努力。所以既然你没有生在罗马,那就靠自我的努力,在通往罗马的泥泞的路上,把自我前行的足迹一个一个地印下,不也挺好的嘛。
窗外的阵阵风声拉回了我的思绪,慢慢合上书页,感慨满溢心间,无暇顾及窗外的景象,脑海闪过句句古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这是来自心灵的诗篇。
是的,不信命,就拼命,世界从不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
——后记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读后感2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可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在十分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当他出外去追随教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明白。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日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教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活力;父母不惜自我省吃俭用,为我供给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提高,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
我以往看过标题为《要“穷”孩子不要“富”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深。这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可是,父母却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日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期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供给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读后感3
我十分佩服古代的那些为科举考试而读书人,我佩服他们能够有那么有恒心。他们把四书五经读了上百遍上千遍,可是他们度不会感到厌烦,他们认为想要为国家做贡献,做这点努力是必须付出的,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许有许多人读书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有人会认为他们很贪财,会鄙视他们。其实这并不可耻,因为他们能够吃国家的粮食,拿国家的银子,都是他们那么用功的读书,所换来的报酬。在宋濂的这篇赠序中就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艰辛的求学历程。
读过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想就是我太幸运了。
从时间上,我庆幸我没有生在封建社会,而是生在了二十世纪,不必被当时的制度所压着,我喜欢我此刻的自由。
从家庭条件和生活上,我十分地同情他。他小时候因为家贫以至于买不起书,他只好把从别人家借来的书抄一遍再还给人家。即使是在冬天,墨汁都结成了冰,手指都很难弯曲,他依旧会依照约定的时间抄完后送还给人家。他怕没有名师指导,经常跑几百里路去请教问题。冬天在深山巨谷中行走,皮肤都龟裂了也浑然不知。他总是穿得破破烂烂,但他从来都不羡慕那些身穿绫罗绸缎的人。
看看我们此刻的条件,你如果想看书,父母就会给你买;你如果有问题不会,父母就会给你请家教;你的衣服破了旧了,就会给你买新的衣服。我们的任何条件都不比他差,可是学习却没有他那种用功刻苦的精神。
作为90后的我们,的确要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条件太好了,让我们只懂得享受,却不懂得利用。我们总是在叫苦叫累,可是仔细的想一下,中国古代时的人为什么能受得了,而我们去受不了呢?缺少一种想要刻苦学习的信念而已。此刻的我们很幸运,我们要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读后感4
只是仰望大鹏的展翅翱翔,却不见得它曾几次从险崖掉落进深谷,折断双翼。我们总羡慕别人的华丽,却从未看过他们胜于常人的努力。
冰天雪地的银白覆盖满茅草屋周围,一个小孩子正坐在四处漏风的房子里刻苦抄书。那是几天前向别人借的,当日说好的期限已经快到了,所以即使砚台中的墨汁已经冻得像冰一样坚固,即使双手已没了温度,不能屈伸,他也一刻不敢停歇。抄完之后顾不上外面恶劣的天气,送还人家。这就是之后被人称作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
华丽的文采辞藻,被人仰望的地位,谁能想到如此一个人有过跑到百里外求学、足肤皲裂、四肢僵劲的辛酸?宋濂的家境贫寒窘迫,却没有遏制住一颗爱知识、爱书的心。同舍学生神人般的衣饰,没有勾起过他半丝自卑之心。
这大概就是专心吧!主一无适去做一件事,不求最梦想的结果,只求最努力的过后的结晶和痛并欢乐的过程。
雏鹰不是撒开翅膀就能飞翔,历尽艰辛去坚持一颗渴望和热爱的心方能搏击长空啊!
大人物的成功背后,常常有一个小人物不懈奋斗的故事。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读后感5
《送东阳马生序》是选自宋濂的《宋学士文集》。文章先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然后联系马生求学的优越条件,这样,我们不难就能够得出其中之一道理: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我的专心与否。
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宋濂小时候读书的环境是那么恶劣,家中无钱,向人借书,寒中抄录,而自我的学习态度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专心求学。所以,他之后有名望有地位,诗文成就高。
其实,学有所成并不必须要在顺境中、优越的社会年度中、机遇中才能到达的,最重要的还是自我的态度。
外国有这们一则故事:贝多芬小时候跟外国的教师学唱歌和弹钢琴,由于贝多芬对弹琴方面有兴趣,学得比较好,教师看好他,并想把自我毕生精力传授给他,但贝多芬的语言跟其教师的有所不一样,导致他听不懂、理解不了。所以,贝多芬在那时起,在练习弹琴之余,还要学教师的语言,他很认真——一天有20小时他都在学习。皇天不负有心人,2个月之后,他根本把该语言学到七七八八了。这样一来,贝多芬就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最终在世界上有名的音乐家。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