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中学生读书感想
《看见》“看”到了,在看不见的角落里,被家暴的妇女,被歧视的同性恋者在哭泣。他们是“弱势群体”,也是“我们”。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看见中学生读书感想,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看见中学生读书感想1
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过多的感情,柴静用冷静真实的文字记录了她所见证过的悲欢离合。整本书让我产生最大波动的不是属于柴静的成长,而是人性的交织。
2005年前,同性恋在中国似乎是一个比妓女或者艾滋病传染者更为令人鄙视的词。同性恋和其他人一样上学、工作,努力活着,事实上,这是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的另一种相爱方式。可是,由于社会的不理解,导致的是他们不能公开身份,绝大多数的他们不得不和异性结婚,建立感情的社交场所大多是公厕或是浴池,那些不是感情,只是性行为,对于他们而言“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可是来,仅有性。”
有一些走在思想前列的国家,直面了同性恋这个问题。早在2002年12月,荷兰经过开创性法律,允许同性伴侣结婚并领养孩子。这项政策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争议,有反对也有赞同,褒贬不一。这篇报道的结尾有一句玩笑的点评“外国人的思想太开放了,中国人估计连讨论都没有。”是吗?是的。不用怀疑,是的。
在中国,同性伴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每年两会,都有人提交有关同性恋婚姻的提案。结局自然是不尽人意,有代表表示愿意签字,但期望在媒体前不要报道自我的名字。我不明白是应当高兴还是应当悲伤,有关同行恋的种.种问题都是烫手山芋,没有多少人愿意触摸这个问题,愿意真正证明自我的态度,甚至是同性恋者也不敢表达出自我真正的爱人的性别。当同性恋者被迫选择自我并不爱的伴侣,又是否会造成一段婚姻的杯具?在众多幸福的家庭中,是否存在所谓的貌合神离?我想,这个社会需要一份答卷。
我们的社会不理解同性恋,同性恋只能被迫压抑在角落,他们中有的因为不理解,不自由,想改变却无能为力而选择自杀;有的被父母强制送入精神病院被当做一生的耻辱。是的,连父母都无法理解,最亲近的人都因为性取向而离开他、嫌弃他。
书中,柴静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理解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我不能完完全全地明白这段话,可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当你的无知,你的愚昧,你的偏见伤害了一个努力去生活的人,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善意。他们与我们都是人类,我们为何又要用不公平的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去与他们划分界限,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平静欢乐生活的权利。21世纪,人人呼吁平等,而平等并不是某些人因为贴合大家的共识才被给予尊重,平等是发自内心的。
孟德斯鸠说:人生而平等,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如我们和同性恋者也同样是平等的,拥有着属于自我的权利,我们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看见中学生读书感想2
孩儿如花,如花一般的完美,他们在绽放,在成长。然而许多花却在不寻常中凋谢,是谁在毁灭这些完美呢?
文章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一个痛心的故事。文中的苗苗因为受到凌辱,不堪流言重负,最终选择自杀,其他的几个小朋友因为友谊选择“有难同当”,所幸的是其他的几个人获救。在团体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甚至是想隐瞒事情,社会上更是漠视甚至有人阻止记者采访,其中几个小孩子的父母更是嫌弃孩子丢脸,言语上去伤害孩子。
苗苗这朵花很美,她本是在欢乐与爱护中成长。学校欺凌、流言中伤使这朵花走上了不寻常的凋谢之路。当苗苗当众跪下的那一刻,心中无比沉重。你以为死亡离你很远,谣言不堪一击,可是苗苗却告诉我们:生命脆弱,孩儿又能何等坚强?也许,你的一句流言蜚语就把孩子推向无尽的深渊;你的一次欺凌,或许让花儿选择不再绽放。或许,你在得知欺凌后给花儿一点光明,让她走出黑暗,重新绽放;如果学校及时发现苗苗被欺凌,可能苗苗就不会自杀——可是世上没有如果。我们常喊着阻止学校欺凌的口号,却没有付诸最有效的行动,这无疑也是给了欺凌者无形的支持。我们常说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接班人,要保护好这些花朵。但眼看着那些花朵因学校欺凌而凋谢,我们忍心吗?不要只喊着口号,而是要行动起来,把花朵们捧在手里,把他们保护起来,别让他们再受学校欺凌的伤害。
也许,你认为孩子们自杀很傻;也许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会觉得这种“有难同当”的行为很荒谬,常常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的想法。苗苗把小杨当哥哥,小杨却无意中伤害了她,以致小杨在自杀未遂后感到深深自责,却也不敢表露自我的想法。而小杨的妈妈并没有对小杨的获救感到幸运,只是觉得儿子的自杀行为很丢人,在言语上不断地伤害了小杨,被责骂的小杨不被理解的幼细心灵该是多么痛苦!作为倾听者,我们习惯把自我作为一个清醒的局外人去指导着对方该怎样做,却忘了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或许友谊比生命更重要。当朋友受到伤害,他们会选择“有难同当”,内心的侮辱、容忍、偏激扭曲的心理隐射出了孩子们的心理教育不可忽略,我们更多地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要更多的去给予关怀和沟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看问题,学会尊重他们的行为,而不是耻笑和辱骂。
从没想过这些孩子竟会以这种方式来回击这个社会,孩子们的“有难同当”让我震撼不已,或许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重生。愿他们安息,在那边一切都好。我悲痛悲痛,久久不能平复自我的心境,憎恨那些曾今对他们造成心灵挫伤、身体伤害的人。但更多的应当是对这个社会的反思,我们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更要去做,真正地保护好那些祖国的花朵;也要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不要用成年人的视角去解读他们的行为,而是要正确地引导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
花儿很美,但也很脆弱。我们要用双手为他们拔去心理上的痛苦之根,用双手为他们撑起一片无欺凌、无谣言的天空。
看见中学生读书感想3
它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还是说,只是某些人需要我们看到这些。
——题记
学校欺凌一向是老生常谈,在《看见》这本书中,也有涉及。这起事件之所以被柴静录入在这本书中,大概是因为它所给我们带来的深思。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双城连续服毒事件调查到最终,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柴静在双城的创伤中所写的序言,这起事件起因源于学校暴力、语言暴力。我们永远也不能想象,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到底有多痛苦。他们是风雨中的柳絮,没有依靠,在漫天的谩骂羞辱中,无助的飘啊飘……最终,落入泥泞中,任由泥泞污浊自我。
柴静在书中这样写道:小蔡说苗苗自杀的原因是几个月前的一次聚会上,有男孩子摸了苗苗的胸部,被几个低年级的学生看见,传了出来,“说得很可怕”。从那时候苗苗就开始有自杀的念头。
我问:“什么让她最痛苦?”
“从聚会的那天起,很多同学骂她……”
孩子的内心,真的异常的柔弱,而在这样的年纪,在这段柔弱的时段中,遭遇了就算是成年人也难以承担的舆论。苗苗之所以想自杀,我想是能够理解的。她的死,除了同学间的语言暴力,还有教师以及父母的职责,他们没能看到苗苗的不正常,没能够制止这件事的发生。苗苗的自杀,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家长们真的要好好的将心思花在孩子上头,好好的去了解孩子,好好的当孩子的朋友,好好的去当一个倾听者,好好的去当一个理性的家长,好好的去当好一个教育者,而不是独裁者。而教师,作为一个教师,要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异常,能够作为一个值得依靠的柱梁,倾听他们的烦恼,为他们供给帮忙,让他们感到安全。我想,如果我们将更多的关怀和爱护给予孩子,他们绝对不会再轻生。如果我们能够将更多的心思花在制止学校暴力中,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应当会减少。
让我们,同心协力,为了孩子,为了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我们需要制止学校暴力!
看见中学生读书感想4
“《看见》讲的是什么?”
“一些社会现象——家暴、同性恋之类的。”
我喜欢完美的东西,我内心一向抗拒接触那些黑暗且残酷的现实。所以当同学早先给我推荐这本书时,我坚决地摇了摇头。翻开《看见》,是我从未想过的,读过《看见》,我发现它带给我不仅仅只是书中的采访与报道,而是一次宝贵的认知。
《看见》记录了中国十年的变迁。它就像一个时光机,带你回到过去,即使你从未经历那样的事。就好像在看到《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章中对非典时期的灾情采访时,我看到了在灾情面前人的脆弱和顽强,“要是好了真想能放一次风筝......”这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在当时却称得上奢求,因为有太多的无能为力。读了《看见》,我才明白戒毒所会强迫前去戒毒的女性去卖淫,官员会因为不想多管闲事超期羁押一位老人二十八年……真实的世界原先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那么干净,人们会贪婪会嫉妒,会为到达目的不择手段。
现实也不总是黑暗的。我还看到了在非典时期那些不顾生死的医生、护士,“窗前的花儿开了,我会好起来的”是护士王晶生命垂危时对丈夫的安慰,也是对自我鼓励。有一个律师帮农民反映征地,过程中因用词不当被判罪,村子里的老汉去监狱看他时说:“把他换出来,把我关进去吧,我老了”。卢安克为了支持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没有受任何组织的派遣,不远万里,就一个人跑到中国来了……感激柴静保留着这些温暖的细节与故事,让我相信世界依然存在着完美。
柴静的视角是异常的,她在锋芒毕现的年纪将话筒交给另一种感情——同性恋;在谩骂踩猫者的言论遍布网络时,逆流而上揭露真相背后的人文关怀。当很多人的焦点还聚在药家鑫的罪责之上,她却将镜头转向他的那双手,那双握刀的手也是一双弹钢琴的手。很多人质问柴静,你怎样能够播放一个杀人魔弹钢琴的场景?你怎样能够为他们的父母说话?药家鑫公开采访的那句再次点然众怒的话“农村人难缠”,早已被事件点然怒火的观众却不明白,后面还有一句“我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被剪掉了。柴静也只是想公正呈现药家鑫当时作出捅刀行为的想法。
“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的认识事物了。”这是陈虻对柴静说的,而这也是我期望对自我说的。生活中,我们更不能任由浮华的表面刺眼,而促使感性超过理性。我们总是给人物画上标签,就正如孩提时代,陪爷爷看抗日剧时见到电视上的主人公登场,便迫不及待地问:“爷爷,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年龄改变,儿时的认知早已根深蒂固,没有想过世人从没有好坏之分,如同柴静所说“仅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从前的我,相信幸福美满的童话,认为做了坏事必须就是坏人。《看见》让我更加了解我所生活的世界,要永远对生活抱有期望,也要学会理解现实的不完美,我不得不走出童话看见那些蒙灰的灵魂,看见袒露在阳光之下结痂的伤口,看见社会光彩灯光下人性的背后。
看见中学生读书感想5
《看见》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帧帧摄像机下拍摄的影像,真实得有力,残酷得让人满目苍凉。与大众传媒不一样,柴静将摄影机转向一个个“人”。有人说柴静的新闻将节目堕落到拍网站新闻的最低一行,不拍时政却去关心边缘人群的事,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可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明白和感觉,是两回事。”许多东西我只是明白它的表层,或是错误的一面,没有真正地去深入地感受过它,却依然说着明白。而摄像机下那些被边缘化了的人,从始至终都没有被感到他们存在过。
对于社会里的“少数人”——同性恋者,我无法说感同身受,或是要求别人去宽容,我只期望,能有一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评价。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对同性恋者只是表示理解和支持,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过他们的处境。可传统的教育下构成的社会观念告诉我们:它不是健康的,是一种病态。在这种观念下,社会对同性恋者施行了一种无形、巨大的暴力。他们不被正视。若是有人聊起同性恋者时,多数人的脸上就会先是流露出惊讶随即是一种恶心。所以,他们被要去送去“治疗”。这种意义上的治疗无外乎是一种磨灭掉欲望的折磨,不是电击,就是药物催吐。他们无法正常地恋爱,甚至要在伦理观念下被要求与异性结婚。感情本应当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可怕的是,这种性取向是先天基因决定的。要是一个人生来就是同性恋,那么就要被歧视,背负这种罪恶来活一辈子?这不应当是同性恋者应当遭受的。人生而平等,谁都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他们作为少数人,所能发出的声音本就很微弱,还要遭受人歧视和攻击。为此,我期望能有更多的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尊重,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
对于家庭里的“沉默”的一方——受家暴而入狱的妇女,光是“家暴”这个字眼看着就令人为之一颤。第一次明白,是在《房思琪》里。和许多受暴者一样,许伊纹在结婚前并不明白丈夫会是个家暴者。文学的救赎都不能愈合她遭遇家暴后淤青的皮肤,一年四季高领长衫讳莫如深。看完《沉默在尖叫》后,一度使我对感情产生一丝畏惧。《看见》里采访的杀夫女犯多半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女性,有的甚至连连工作都没有。无论如何求救都无济于事。所以,她们跳不出这个泥潭,在最终的一次反抗中,失手将丈夫一击致死。并且,在历经了这一切后,受伤害的不只是母亲,孩子也会所以受影响,这种影响是一生的。令人心痛的是,我国关于反家暴并未构成完整体系。女性在婚前,婚后仍无法有效的预防家暴,这该不该说是法律的一种失职?许多女性在遭受家暴后只能经过拍照取证来离婚,这一形式,包含了多少疼痛与心酸。许多女性在家暴中沉默,除了无力反抗更痛苦的是跳不出那个温柔的漩涡,贪恋于那仅存的一点温暖。
现实有时像透明的玻璃瓶,我们所明白的东西似乎被看得很透彻清晰。而这一切,只可是是没有被打破而已。当我们一切的认知被颠覆,被鲜活地剖析,一切便会像一个充满裂痕的修补过后的玻璃瓶。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它不堪,可是我们得理解它,我们要有一份勇气,一份敢于应对与理解的勇气,然后,去改变它。
看见中学生读书感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