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读书笔记大全
故事的开端与“真假悟空”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两个孙悟空都是真的孙猴子。只是,一个是美猴王,而另一个是孙行者。一个不戴紧箍咒,而另一个深受紧箍咒之苦。一个视神佛如无物,另一个心中只存成佛之念。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悟空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悟空传读后感1
“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
这是悟空传里的一句话。
我大一的时候看的悟空传,那时候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它的书评,书评是走极端的,要么很好要么很差,但是我感觉我很庆幸能发现它,并且阅读了五遍。我向我身边爱看书的朋友都推荐了它,但是当朋友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我却说不出这本书好在哪里,直到我前几天又细细的阅读了一遍,其实它就是写了人的道路。
很多人说今何在颠覆了西游记,但是我觉得并没有,就像悟空传第一页写的,怎能忘了西游,他一直都没有忘,他只是把它写的更现实了,更直白了。
理想与宿命、爱情与自由,一直是书中的主题。
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可是上天早已注定了他们的命运,悟空虽然神通广大,可是面对现实,也是软弱无力。悟空是这本书中的主角,其实他也是我们每个人,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嘲笑某些大人,他们庸碌、虚伪、逆来顺受,但是你慢慢会发现,其实他们也曾是怀有理想,单纯的小孩,只不过他们已经被这个社会磨去了棱角,变得无比的顺从,安定于现状。
书中也有一句话这样说:“他们都认识以前的你,都在看着现在的你,他们欲言又止,心生怜悯。”
我很喜欢孙悟空这个角色,小时候喜欢,长大了也是。
在悟空传中,他活在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世界,最初的每天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他失去的时候,他就在想,为什么神可以一辈子活着,而他身边的一切都要死去,于是它就想去找到那种力量,让所有的生命都超越界限,让所有的花同时在大地上开放。让想飞的就能自由飞翔,让所有人和他们喜欢的永远地在一起。
当他得到力量,去勾掉生死录那一刻,他却触犯了天条。在天庭,和他们反着干的一切,他们管不住的一切,都被俗称为妖怪。于是出现了神魔大战,那时悟空正值青春,天不怕地不怕,他敢捅天一个窟窿,不把这血流尽了,不被这乾坤伤透,不去经历不去挣扎,他不会放弃,他宁肯死,也不肯输。所以天庭惧他,西天忌他。
悟空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这不正是在告诉我们,青春的主宰,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吗?为什么要把约定俗成当成不二真理,为什么要按部就班的死去,别去听从别人的安排,请去反抗那无聊人生。
悟空被天庭抓住了,在面对天空的酷刑时他没有屈服,在面对如来的诡计时他没有认命,他带着高傲的尊严与不甘的欲望回到了这个世界,他只说了一句“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没有人能打败悟空,能打败悟空的只有他自己。所以要战胜它,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怀疑自己,否认自己,把过去的一切都当成罪孽,把当年的自己当成敌人,一心只要解脱,一心只要成果。
经过这时间的车轮战,他也慢慢的放弃了,他并不是认输,他只是累了,从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到被妖怪欺负四处求人的悟空,再到最后修成正果的斗战胜佛,佛门多了的只是只猴子,天地间少的却是一股满腔热血。
但是这个天地,他来过,他奋战过,他深爱过,所以他不在乎到底是怎么样的结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西游路,等到了西天,大家都会放下一切,也变得虚无了。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并没有办法去选择,只是说,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尽量走的精彩一些,大胆一些,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等了老了,才去后悔。
悟空传读后感2
孙悟空有一个梦,那样躲藏在他每一根毛发中,刻骨铭心。紫霞仙子一向喜欢在云边站着,几万年来只有孙悟空一人问她在干什么,她问他“为什么别人都不问我看什么?你却问我看什么?”她执着,却扰得孙悟空无可奈何,终了,她说:“因为你有灵魂。”
孙悟空有灵魂。
起初,他破石而出,只期冀没有天能遮挡他的眼,没有地能埋藏的了他的心,没有东西可以再伤得了他和他身边的人,他说“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一直以为《西游记》把孙悟空定为一只天地而生的石猴真是太好了。天是我父、地是我母,我肉身本是是顽石,性情乃是一只泼猴,我是天地之间自由之存在,我花果山为王、改生死簿、闯天宫,我便是绝对自由,你玉帝老儿能奈我何?如来来了俺也不怕!
但是猴子心中有了怕。
他有了虚无的追求,他不是一个猴子了。
是谁让猴子不是猴子了呢?“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猴子被压在山下,被告知他过往一切都是错的,被戴上金箍,被神,派去西天取经。忘了自己的本质是多么痛苦,连地府的鬼魂和天上的天兵都在嘲笑:“他现在就像是被驯服的狗。” “戴上它,你就自由了,” 自由的是谁?那自由不是猴子的自由。“我终于明白,我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没有齐天大圣,只有一只小猴子……”他的选择清晰地一直在他眼前晃动,可是他却只能熟视无睹,也只愿如此。那是他亲手一挥而就的,是他让花果山毁于战火,再无花草,有如人间地狱,“我做错了一件事——使他们长生不老。我救不了他们,”当他器宇轩昂地傲视着曾经的战友、如今的残尸时,听到有人对他喊“你是来砸破这堵天的吗?”时,他竟脱口而出“我不是美猴王,是齐天大圣!”他,竟忘了。
孙悟空,三生石畔,奈何桥头,忘川河中,你可曾有过片刻的犹豫?
猴子道:“我有一个梦,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 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他斗破苍穹,拼尽所有,最终孑然一身。他愤慨“原来像这样神仙没法管的东西全都有个名字,叫做——妖!”他哀叹“神仙原来是容不得世上有能自主自命的灵物的……”他不甘“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他看见了,比紧箍儿更牢牢拴这它的桎梏。玉帝懦弱无能、王母蛮横霸道、如来的唯我独尊以及众神自保性命的嘴脸暴露天遗,难以让人对这群神仙产生敬意。他要挣脱。
而书中的唐僧也要挣脱。唐僧(金禅子)曾与如来打了一个赌,至于这个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唐僧有一段名言:“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由此,他的形象一下子鲜明生动起来,这种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的经典独自,对比着作品中的虚无主义和悲剧色彩,让人热血沸腾、心潮 澎湃。在与迦叶的辩论中,他的“我为真义!”、“你既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既为你悟而笑,却忘了那天下万千笑不出之人!”的话语彰显了真正的正义和勇气,体现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差别,也反衬了迦叶等人的伪善和自私。打碎既存的秩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后续就是唐僧所赌的内容吧。为此,如来专门把孙悟空等人交给他,并告诫诸神不得帮他们,看他如何 做。他必须老老实实地把几个徒弟管好,将他们带向目的地,才能使他们身上的诅咒得以解除。但是,他若这样做了,就意味着他的失败,意味着徒弟们的死亡。在这个二难选择中,唐僧决绝地选择了自我牺牲。是唐僧逐渐唤醒了孙悟空内心的记忆。当唐僧让悟空去找吃的时,悟空却说他要看晚霞,他对紫霞的记忆在开始恢复。他与阿瑶在万灵之森中的邂逅,也是唐僧导引的。正是这次邂逅,使他真正走上寻找自己之路。于是,唐僧的死期到了。当然,死掉的只是唐僧的皮囊。
孙悟空去寻找唐僧的灵魂的过程,就是他觉醒的过程,就是他清除心眼之障的过程。在地府中,在松鼠的地洞里,他不断地被告知,“若是不悟,千里万里也是枉然,若是悟了,脚下便是灵山”。也正是在松鼠的地洞里,他于窥见了自己的镜像或者说前身。但是,他还是将信将疑,搞不清楚那个镜像和自己究竟是两个人还是同一个。 于是,在天宫中,那个头上戴了金箍的悟空和猕猴悟空展开了决战,在不分胜负之际,是既存秩序(如来)的评断杀死了后者。当如来说那个没戴金箍的是猕猴时,猕猴始终没有勇气承认:我是猕猴?哈哈哈!我是猕猴,你也真会编。 猕猴被杀死了,这时,作品中写道:或者,倒在地上那个才是他自己呢。 他摸了摸头上,还好,金箍儿还在。 那是证明他是孙悟空的唯一标志。那是胜利者的金冠。
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剧,我们总是不敢按照我们的本性来生存,而必须要外界的一个说法,必须要得到既存秩序的承认,才能实现自我肯定。但是,我们肯定自我的标志却恰恰是对自我的囚禁:金箍还在,那就是证明我们自身的唯一标志。那个把手伸向紫霞的悟空,或者说伸张自由意志的自我却难以实现我们的身份认同。我们很少思考的是,当金箍已在时,我们的自我还存在吗? 小说让戴了金箍的悟空在杀死六耳猕猴后,自己也倒了下去。 当孙悟空倒下去的时候,一切幻影都消失了。所有的人都看清了,原来并没有过两个孙悟空。 孙悟空就是猕猴,猕猴就是孙悟空。只有在杀死了自己之后,孙悟空才真正证明了自己与猕猴的关系。
这部作品中描写了真假悟空及其之间的斗争,实际上这正是人性中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邪恶,把握自我与随波逐流之间的斗争,二者总是几百个回合也分不出胜负。悟空总是看着那个头上没有金箍,身着草裙的“假悟空”想着自己是谁,哪个才是自己。而实际上那个“假悟空”才是其真正的、本质的体现。最终,“假悟空”被“真悟空”打败了。这样一个百战不怠的英雄败在了自己手中,无法战胜的恰恰是他自己本身。
悟空传读后感3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最开始看到这句话时,我一直以为是那天不怕地不怕,无畏无惧的齐天大圣说的话,然而,我错了。这句话竟是那温文尔雅的唐僧所说出的话。或许,是因为他看得更加的透彻。但是,这句话的气魄,让我折服,无所畏惧,唯我独尊。
书中的唐僧,与一贯的唐僧并不尽相同。虽然他同样是手无缚鸡之力,同样的啰啰嗦嗦,同样的滥好人。但是,他比以往的唐僧多了一些无畏无惧的勇气,所以,他看得更加的透彻、空明。
命运,天神的掌控。是唐僧,应该说是金蝉子,想要打破的锁。陷空山,无底洞,是尘世的缩影还是绝佳的逃避场所?躲进去,永远都不出来,然后在自欺、欺人之中慢慢死去。亦或者,在里面无休止地寻找出口,即使出口就在眼前,而那双混浊的眼,却始终不愿看见。是没有人知道,还是不愿意知道。或许那个洞底,便是脱离天神掌控的的界域。所有人都必须愿沉迷,沉迷在他们自己所营造的狭小的空间里。沉迷、痴迷,或许他们更加愿意忘记。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没有人会明白,当唐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宣泄出怎样一种被压抑在他狭小身躯里的,一种怎样的情感。那是对生的领悟,对诸天神佛的宣战。
金蝉子为生命的真义而向如来发问,为真义而与如来赌输赢。他赌的仅是个人生死么?不,是众生的自由。孙悟空的筋斗云为何翻不出如来的手心?因为众生皆在天神的掌控之中,这便是所谓的天命。命握于天,任其操纵。生的真义为何?伽叶因悟而笑,或许,他自己亦不明白“生”为何物。佛曰:“众生平等。”佛界却以如来为尊。佛法可论,而如来却不可驳。如来口中所说的,便主真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来悟道说法,却不明此理。“生”的真义,便是自由。命,是自己的,命运无道,生者自控。
金蝉子为何而留下陷空山无底洞而使得这个由神佛掌控的界域有了一个缺口?因为,人总醒悟,他们会反抗,为了自由,为了摆脱神佛的掌控,他们会与神佛一搏。陷空山无底洞便是出口,打破这界域。神佛造世,谁造神佛?云霄之上是九天,九天之上又是什么?
唐僧化为虎,笼里是外,还是笼外是外?心在外,踏破十方;心在内,四周尽是笼壁。
唐王命唐僧西行。我心自在佛为可佛?观音又是哪来的菩萨?西天在哪?到了西天取的又是何经?独到西天,成仙成佛,唐世众生却仍旧浑浑噩噩。佛渡众生还是众生求佛渡?是否真的就“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无想无欲,为何又要求这佛祖之尊?只是图具虚名。
唐玄奘、金蝉子、须菩提,者他们才是三界之中看得空明之人。如果真的有神佛,如里真的有妖魔,人世是热闹还是纷乱?
悟空传读后感4
有人说《悟空传》颠覆西游,其实我觉得一点也没有颠覆,我觉得作者笔下的那个西游就是最真实的西游,西游就是一个很悲壮的故事,是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当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
就像作者所写的那样,整个西游就是一出悲剧,是一场阴谋,不论你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最后四个人成了佛,成佛以后呢?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梦想的四个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灭,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
若不是天上那群表里不一的神仙,齐天大圣孙悟空又何必受那些屈辱,又怎么可能会受尽折磨却还撑着一口气,最后却对自己深爱的人绝望而死。是了,只有绝望,才能毁灭一颗不死的心。
月亮上的白衣女子依旧抱着玉兔在等一个人回家,银河中的星辰便是她为他点的回家的灯,天蓬一直记得啊,他一直记得,有一个人一直在等他回家啊,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啊,为什么不能告诉对方啊。或许,最后,他们俩在大火中消散,是最好的结局。
这就是命运啊,无与伦比神奇美妙的命运啊,需要多么高的智慧,才能想出这些绝妙的安排啊!伟大的上苍啊,众生都战栗在你的威严之下!
一直安安稳稳兢兢业业的卷帘,只不过是在危急关头救了人,却被拉出去当替罪羔羊,可笑啊,真可笑,他在乎五百年的东西,别人却早已忘记啊,是谁,欺骗了他,捉弄了他。
生命的真义是什么?金蝉问如来,如来不语,拈起一朵花。那便是生命么,没有感情没有欲望没有思想,那配叫生命么!生命的真义是什么,我为真义,你既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既为你悟而笑,却忘了那天下万千笑不出之人!
在西游中,最可怜的是悟空啊,为了修成正果,为了成佛,那些看起来和蔼可亲的神们,欺骗他,去杀了他最好的兄弟啊,结果呢,到头来还是希望悟空死不是么。
金蝉,悟空,天蓬,卷帘,杨戬,哪吒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的玩物,他们辛苦得来的,别人转瞬间,便可毁灭。可就算是天注定,我也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眼消云散!
悟空传读后感5
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如果坠落时苦,你还要不要幸福?如果迷乱是苦,该开始还是结束?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题记
“男儿有胆气仗剑走天涯,女儿有勇气柔情满山岗……”
深夜。久违的音乐。心湖被轻轻掠起……
“五百年沧海桑田,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霜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作为一首熟稔的歌,它无疑是最打动我的。《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神魔小说,被拍成电视剧,家喻户晓。孙悟空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四人历经坎坷,终于成佛。而《悟空传》却是对孙悟空的另一种解读,作者今何在颠覆了西游,从人生的追求与理想到最终成佛后个性磨灭的悲壮。从人性的角度诠释了悟空人生的悲剧。读来耳目一新,感触颇多。
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地上千万生灵的命运,握于手中?孙悟空在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之前,曾经是一直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猴王,他睥睨众神,武艺超群,向往自由,要天下再无他战不胜之物!他在花果山上发出呐喊:“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可是,在与如来的打赌中,他忘了诸佛都是不守信的,于是,五百年的锁山之苦就压在了他的身上,直到他遇到了唐僧。在这里,唐僧也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解放了孙悟空,可当孙悟空带上紧箍咒后,他迷失了自己。在取经的路上,他杀死了一个又一个曾经与他并肩作战反抗天庭的妖怪。有时,他也会恢复记忆,他问唐僧,去西天有意思吗?然后,他悲哀的发现,无论是哪个方向,都会游向同一个宿命。命运早已注定,为什么还要坚持去看到那个结局?!“走吧。”“好,走。”本书以孙悟空和唐僧的对话为结尾,简洁扼要,又不免萌生一种凄凉之意。
悟空的凄凉与我们何等的相似?!
曾经我们都是那只活蹦乱跳的猴子,可是在现实的洗礼下,你挣扎,却无法动弹。你呐喊,却没有声音。最后只能感叹一句:天凉好个秋!很多人都想长大,想成熟,可是成熟的代价是不再热血沸腾,那你又会如何呢?在《西游记》的最后,孙悟空成了佛,佛就是极乐,极乐就是死亡,也就是孤独的活。灵性不在,这样的孙悟空还有什么好可爱的?!他还是曾经那个齐天大圣吗?!他是天地间的王者,却冷面如霜。只因他身体里不再有热血流动,他不过是精美的人偶,再也不能感知世间炎凉。
在人生最懵懂无知的小学低年级时,我曾喜欢一部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血肉江湖在里面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于是乎,我也想成为红猫那样的一个侠客,有一帮好兄弟,为此,我崇拜上了我们亲爱的兵哥哥,想成为一名中国陆军军人。可是,现实的残酷在于,我甚至连追求梦想的权利都没有。渐渐地,渐渐地,我忘了。我忘了自己曾有这么一个梦想,有那样一种豪情壮志,我开始面临这升学压力,现在连中考也迫在眉睫。
可是,你知道吗?当我听到那歌声时,我的心都快要碎了。泪。无痕。可我依旧只能笑笑,今晚,我会有一个美好的梦,梦到我那天真烂漫的岁月,小心地怀着美好的憧憬,甜甜的微笑……醒来后,我依旧无话可说,有的只是一个略有泪横的枕头,和一颗火热的心……
只因那时年少,总把未来想得太好。叫做时间的那条轨道,我们在拼命奔跑。无论你再走多远,请你一定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原点的憧憬。
悟空传读书笔记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