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书笔记大全
《看见》读书笔记大全2020
十年的心路,愿意并能够呈现出来就值得一看,尤其还是柴静,勇敢、务实而又颇具文艺范的这种作者,我们喜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看见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见读后感1
跟了一回风,利用十一天时间读完了柴静的看见。也可能是自己不经常看电视的原因,甚至在电视上没有见过柴静,只是偶尔登一下她的博客。
看见读后,感觉作者是用心在写书,就像是对读者讲述一件件自读后感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并且讲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读来让人有特别真实的感觉。
读罢第一章,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做什么事想做好都不容易,做记者也是一样。想要在同行中站住脚并出类拔萃,必须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具备超强的抗打击能力;作者刚进入央视,经历了工作和思想上的转轨,经受了各种考验。其中有这些句子,让人感受颇深。
“每次重录的时候,都得深更半夜把别人叫回演播室,灯光、摄像后来已经不吱声了,也不问,沉默地隐忍着。录完,我不打车,都是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满心是对他们的愧疚。”
“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上楼的时候,我深呼吸;下楼的时候,我深呼吸。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慕她。”
“上班时只有在洗手间,我能松垮两分钟。我尽量延长洗手的时间,一直开着龙头,一边深呼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我每天上午报三个选题,下午联系,晚上录演播室,凌晨剪辑送审。”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作者非常熟悉国外同行中代表人物的思想、典型做法,可见作者有很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爱好学习。
第一章以后的内容,主要是记述作者经历的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许对其本人是感触最深的。读了这些内容,我很自然得出那个被许多人说了许多遍的结论,“人是复杂的”,有许多在常人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当事人那里却很自然的发生了,而且是那样顺理成章,比如同性恋、家暴、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其发生的必然因素,当然,并不是说有些事是可以原谅的,但要想深入了解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必须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走进他们。现实生活中,要想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必须要有预见性,把工作做到前面。
看见读后感2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看见读后感3
很早就听说过《看见》这本书,可是当身边太多人说这本书不错、好看时,反而也就没有去看了。直到最近,偶然间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或许是有太多人看过的缘故,书本已显得有些破旧,看着泛黄的书页,那一刻有了捧起来看的冲动。
结果从这本书的序言开始,我就开始深深地陷了进去,最终,如饥似渴地一口气看完了全书,当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心中压抑着的千种感慨,仿佛要喷涌出来。
书中一开始有一句话:“‘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正是这句话,让《看见》这本书以人为着重点,以人的情感、人的经历,反映这个时代的变迁,人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还有什么比“人”更能让人受到触动与共鸣了的呢。历史曾告诉我们:时势造英雄。就像《看见》这本书以柴静——名主持人、一名记者在其十年的工作经历中所遇到的各种人和事为素材,却反映了我国在这十年中的变迁。
就如我国很多纪录片都有的一句话:这十年,是改革开放的十年,是不断变化的十年。这十年,我们确实经历了很多。本书以“非典”、“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的几件大事件,以及在社会上引起争议的“华南虎”、“药家鑫案”等事件,同时也关注着隐藏在整个社会与体制下的各种深层次的问题为整个行文点,看似零零散散的内容,却让我们在时空历史的穿梭中,暂时抛弃本身就是一个经历者的身份,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慢慢品味,细细道来,陷入那些你不常记起的回忆。
但是,从整个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人本身的关注与思考。书中说到: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还有什么比处于经历者的'人,更能够“看见”处于表面下的涌动着的暗流呢?现在回忆起“非典”,我们想到的大概就是那段全国都弥漫在白色的恐惧下,人人紧闭家门和从电视上不断报导又有多少人感染,又有多少人逝去的岁月了吧。可是,这本书写下的却是处于那种情形下的人,病人、医生、家人,以及作者这群新闻工作者。处于时代背景下的人似乎很渺小,在那段“希望与绝望并存”的时光,我们看到了身处最前沿的“白衣天使”,有多少人深藏着内心的恐惧却仍旧奋战在最前沿,与家人孩子隔离,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记得“非典”的恐惧,记得我们众志成城最终战胜了困难,可又有谁记住了他们?在历史的洪流前,我们被推动着前进,似乎总处在被动的局面,但不要忘了:我们创造了历史。同样的,对于北京奥运,我们除了看到那盛况空前的开幕式,中国健儿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收入囊中,我们还看到些什么,又记住了什么?而本书,讲到了“中国人民永远的好朋友”埃蒙斯,讲到了那个在夺冠后亲吻自己已逝妻子照片的德国举重选手施泰纳等等。事物的表象往往会让人迷失,其实并不需要你站在一个仲裁者的立场上,把是非善恶分得一清二楚,流于表面的轻易只会让你迷失了方向,将心比心,不要忘了人性的复杂之处。
我想对于本书的作者——柴静大家并不陌生,作为央视的一名主持人,有成千上万人观看过她的节目。这本书以作者从进入央视开始到不断成长的过程为线索,看似简单平实的话语,却将这浩浩荡荡的十年,跃然纸上。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名公众人士,讲求公正客观往往是最基本的,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着人们。可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是一台毫无感情的思想机器,面对开心的事我们会笑,面对悲伤的事我们会哭。我想,在这方面,作者做到了。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那群处于花一般的年纪却一个接一个地自杀的心痛,对自己家乡山西污染日益严重的无奈,对社会上的边缘人群被孤立的同情……我们并不能要求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应当捂着自己的良心,至少不把人引入歧途。有人问:你又如何能知道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呢?我想:“看见”,透过事物的表象,探求人的内心深处,你会找到答案。
书名为《看见》,正如作者想表达的那样,我们不应被蒙蔽,要拨开迷雾,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欣赏有批判精神的人,往往是自己并不能做到,处于现行体制之下,在似经济蓬勃发展,国家不断富强的表面,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盲点,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又有多少人讲出来。对于现行耕地减少,城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情况,作者通过采访现行土地制度的制定者之一的陈锡文,让我们明白制度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想:在制定农村土地属于个人,国家有权向农民征用土地这一规定时,他们也不会想到,现今地方政府以低价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搞建设,最终却树立起了一座座“烂尾楼”、“鬼城”的后果。只有揭发,才不会深埋于黑暗处,不断腐朽,越来越严重。
“看见”,不要求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俯瞰众生,不要求如仲裁者一般判断一切是非黑白,你所看见的,也许并不符合标准答案,但请站在人的立场上,感受到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那些触动人深处灵魂。
看见读后感4
在接触《看见》之前,对于柴静我算是一无所知,很无意地从同学里借到书看了下去,就情不自禁地读了下去。《看见》虽然是柴静10年从业来的自传性作品,和其中我所拜读过的名人自传比如《巴菲特自传》、《乔布斯传》比较起来,《看见》对于作者自己的成功的方面和经验描述几乎没有,而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既是生动地还原了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的过程,同时把事件任务包括柴静自己的感受相当细腻的表现出来,表现了柴静在苦难和苦涩下内心和能力一步步地艰难成长。
《看见》一书涉及了相当多的中国重大事件,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我们都能看到柴静奋斗在最前线奔波不停的身影,在这奔波之中也让她逐渐的成长起来。对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曾经震撼我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还年幼,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能在时隔多年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的还原,更多的是修正了一些对事情的偏见,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体会吧。
印象最深刻的首属药家鑫事件。《看见》让我们有机会从药家鑫的内心想法的角度再度审视整件事的经过,而让我居然惊奇地发现这个被全中国主流媒体断定为“杀人魔”、看似罪无可赦的药家鑫竟然也有那么无奈的一面,而他更像是一个选错了方式的孩子,令人惋惜。《看见》还让我们看到了“非典“时期从医人员的艰辛和巨大的生命风险,每一天都与死神是如此的近;让我们看见了还有卢安克那样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没有《看见》,没有柴静的积极寻求和发现,也许许多事情的真相和许多默默无名的人就将这么一直被淹没在时间的潮流中了。勇于质疑并尽力挖掘真相正是柴静在《看见》中所散发出的作为一名记者最最珍贵的精神也是我被《看见》深深吸引的原因吧。回到自身反思,那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干劲算是我缺少的吧,更多时候是在对事事保留着浅尝辄止的态度,过去的是因为学业排的时间很紧张实在是很少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浅尝辄止无可厚非。来到了大学,时间上相对自由了许多,在保证了学业的基础上,是该用计划规划好课余时间认认真真地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其次,《看见》还让我真正理解并学会了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并用心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就算是最权威的媒体也会有偏颇失实之处,盲目跟风并随意评论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和伤害。
《看见》一书中描写的作者10年从业来一步步地成长历程也相当精彩,对于刚走入大学的我如何调整自己不久的未来投身于工作时的心态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或多或少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的不易吧。每一步成长都充满着相当多的苦涩和困难,每一次蜕变或是来自于或是刚入业时的常常的辛苦熬夜加班,或是一些前辈的不经意的话和深刻的指导等等方面,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完成了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也从一个刚进入工作的小女生到了今天受到众人瞩目的位置,其中的汗水想必只有她最清楚,在看《看见》的同时我们也是在和柴静一起成长着,以她的视角审视着在这片56个民族共享的中华大地上,发生过的那些在我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曾经。“《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恰好和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的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背一遍遍的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我知道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这就是柴静在《看见》中的原话,最本真和朴实的一段话。在发售《看见》一书后,柴静在微博上经历了大起大落,毁誉参半。但她并没有表现出相当的大起大落的回应,不争不辩,依旧在她的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是她在书外同样表现出的那份本真朴实的气质吧,只能让人远远地仰慕。
最后,《看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书籍内容上的的享受,也让我能有机会认识了一位很坚强很了不起的中国记者柴静,从书和作者身上我都同样收获丰富,也希望这份收获今后还能带给我更多的有意义的启示和指引吧!
看见读后感5
刚读《看见》,是完成任务的心态,一开始对柴静不熟,以为大主持人写的东西会很难懂,只是从老妈那儿得知她是“公知女神”、是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慢吞吞地从序言开始,想着白纸黑字来一遍就已经是阅读了、然后回味一下就叫读后感了。
其间,老妈插话“我挺喜欢柴静的,她做的东西别具一格,属于新闻界的一股清流……”
慢慢地开始对《看见》所记录的前面几个事件印象深刻起来,读着读着我跟着每个事件的人与事,难受、感动、沉重……每个大事件都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被震撼了。佩服柴静,能用这样强大的内心进行记录,以此自传性的叙述,对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刻画,生动地还原了这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从初出茅庐、无工作经验到明白作为记者的意义,从看见到用心感受讲出所见所想的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突然很想跟着她的心路历程而成长,虽然和她的距离很大很大,但还是很希望。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于是她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复的事实和因果——她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影响的人。就因为她的积极寻找,尽力发掘,才让许多事情的真相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一次次地真实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刚进台里,她按原来的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走不来,便褪去了那一身洋洋洒洒,重新包装。起初,还令人为她着急,就像一位握着不稳方向盘的`司机,回不到正轨上,陈虻的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让她明了做新闻也必须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人情味儿,才会与人产生共鸣。她妹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不去的权利”。让她更深刻地意识到,记者的身上担负了责任,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记者需要一种刨根问底挖掘真相的精神,她感悟了,她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章中,她记录非典时期的一句话"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很特别,耐人寻味。敬佩非典时在前线用生命相搏,坚守原地默默奉献的医生们。佩服柴静的勇气,在危难的时候不顾安危,奋勇当先。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务必明白”。
“女记者也能干好”,柴静用自己调查外贸诈骗公司官员洗钱等一系列经历证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看真相,就会在调查中不断深挖,绝不会退步。谈到了对吸毒,同性恋者被误判的“犯人”这些常被选择忽视的群体,这一些听起来很边缘,实际上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努力地生存,他们不需要怜悯,只想得到平等的对待。
柴静认为,真实的力量才是重要的,采访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么,如果在采访中过于渲染情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在灾难的报道中,柴静真正用心和采访对象接触,真实的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人性自然会从片子里流淌出来。有时候也要做一个甘居寻常的人,报道北京奥运,她走着和其他媒体相反的路子,她把目光投向了哪些不起眼甚至失败的运动员,她坚持着她自己关于新闻人的价值和信念。
通过柴静讲述着十年以来的成长和转变,我也学会逐渐认清自己身上的弱点,学会感受别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那些不幸的人来,像是他们的梦一样。我要学会珍惜,学会用心看待事情,懂得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和宽容对方。
《看见》读书笔记大全相关文章:
★ 教师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