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道德经读后感最新范文精选

道德经读后感最新范文精选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在我国两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发展过程中,百家争鸣,各路思想争相斗艳,而其中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学派与儒、佛并立,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道德经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经读后感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文化更是传承千年,堪称中华民族思想之结晶,而《道德经》一书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总结。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所作。全篇5000余言,分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话语早已广为人知。

在此,我想强调一点:知识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与驾御知识的能力相匹配。说实话,我真的不敢对《道德经》妄加评论,只是喜欢读、喜欢抄、喜欢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读完《道德经》后的一些感受,望与君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这是《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似乎老子什么也不想说了,因为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恒常大道。是呀!语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时候总显得捉襟见肘,而老子开篇就告诉我们:不要局限于文字和语言。正如佛语所言:教外别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几次提到了“婴儿”,比如:“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婴儿,而好多人却不愿意向比自己资历低的人学习,其实这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婴儿不会有任何的定势,所以什么东西都学得最快。学外语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婴儿恰恰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平时总是说“空杯心态”,而这恰恰又被婴儿做到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好多的时候,我感觉老子的智慧与常人的思维是相悖逆的,但细细品味,却蕴藏着深厚的哲理。我们常说:做人要能屈能伸,韩信做到了。只有每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够学到东西。这就如佛语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担。好多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出选择,因为可以选择的太多,就像电视的频道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个节目。选择太多往往会使人迷惑,以至最后一事无成。太多的时候后,我们需要有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其实人生就如白驹过隙,少一些选择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德经》中几次说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乃生命之源,造福万物却不求回报。“水滴石穿”的智慧让我们明白何为“柔弱胜刚强”。水本无形,但把水放到什么容器,它就会变成什么形状,所以水的无形是至形,李小龙截拳道中的“以无法胜有法,以无限胜有限”正好与此殊途同归。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胜者强”蕴含了无尽的深意。《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事实却是:太多的人螳臂当车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恰恰就是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所以每天都要不断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所以真正的强者是战胜自己的人。

读书之中充满了乐趣,而读《道德经》这本充满哲理的书更是乐趣无穷。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等身之书,可抵百万雄师”,而我觉得,读书要有选择性,同时要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使用知识的主体是人,因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是一种交流,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道德经读后感2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只有附近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希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讨厌的地方但是更接近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可是我想说,帮助他人保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己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它通过做人处事以及治国方针向我们阐述了我们应该保持己身,且长且久等道理。我们生于一个从面对面交际向全面数字化科技化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更需要坚持《道德经》里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沿袭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之始终保持我们中国的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道德经读后感3

时间总是在忙碌中悄悄溜走,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这个月过得很充实,因为除了正常工作之外,还读了一本很有意义的书—《道德经》彩色图解。在此感谢院里能有这样让大家读书的机会!

道德经原著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博大精深,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值得我们所有人去读。原著读起来深奥难懂,这次读的有图解的感觉很好。本书共八十一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道乃万物本源,先天地而生,至虚至无,世间所有事物都要遵循于道,德就是道发生作用的方式和成果。

本书涵盖面甚广,无论修身养性,还是写诗作文、为人处世,甚至治国理政,都能令人受益匪浅,如沐春风。以前很多富含哲理的句子都是人们受老子思想的影响,比如致虚极,守静笃、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物极必反、功成不居、宠辱不惊、戒骄戒躁、自知之明、福祸相依、以柔克刚、哀兵必胜、无中生有、大器晚成、以德报怨、满招损谦受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仁者爱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善若水、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等,很多朴素的辩证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人。真不愧是道家鼻祖,难怪世间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当我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被书中内容所吸引,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看到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时,整个人的思想仿佛瞬间再次得到升华,那种感觉只能用“玄之又玄”来形容。书中虽然说的是自然法则,教人修身治国,但竟然让我看到了气功的影子,就像万物遵循道一样,人身体内同样存有一种“气”,我们如果能按照周而复始的气的自然走向来运转身体,甚至能引导气的走向,那么我们就会赶到身心舒畅,反之则气血不顺,经脉受阻,身体不适,借用中医思想就是不通则痛,痛则不通。“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就像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无形无象,只能依赖意识去感知,但它发生作用时却永无止境,让我想到了武侠片中的人修炼内功时要用意识来引导气进入丹田,储存起来,然后再由丹田顺着经脉以拳掌或其他方式发出体外,产生神秘的效果。“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天门开阖”,意思是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当然也能用意识去分开(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分离),那种灵魂思想凌驾于肉身之上的感觉很玄妙,我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当时整个人仿佛看透万物,仿佛身体透明一般,后来我想到个词去形容——顿悟。聚集精气,达到柔和,像初生婴儿一样,疯狂吸纳自然之气,口鼻自然的开闭,呼吸吐纳,绵绵细静的雌守,让我想到了武当山的道士们,清晨在山上宁静处呼吸吐纳,就是传说中的采气,吸收自然之精华。书中还有一些类似练气的地方,甚至长生之道。感觉思想有点跑偏了,这只是从书中感悟之外的感悟,我们本身还是以老子的自然法则和处事方略为主。

道德经不愧是“万经之王”的奇书,用学校里分科来说能分为哲学、商学、政治、军事等诸多学科,可用于为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宝典,包络万物,涵括百家,博大精深,玄奥无极,值得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解读。道德经影响世人两千多年了,相信还会一直影响下去,为后世提供玄妙的智慧。

道德经读后感4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感受到最原始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可以让我抵挡住寂寞,孤独,也可以让我接纳自身的缺陷,也让我在无望的时候给我信心和支持。

长夜漫漫,路亦漫漫,时间真是白驹过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职场。

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很庆幸,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弥补过去系统的漏洞。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洗清自己脑袋中的概念,也都会让我去思考,“强与弱”“好与坏”之间如同水流般灵动地变化;经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那个面上,他教会我看到刚毕业的自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倘若能够踏踏实实地布局,勤勤恳恳地走过,时间终会回报自己很多。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去思考“无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天道,结合天,道,法,人整个系统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统来工作。他教会我要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绪作主导。比如刚毕业的自己,是职场的菜鸟,在23岁的节点上,是不太可能有作为,因此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大自己方为王道,而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候奋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这本经书,也会让我抽离生活,工作上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好的。

道德经读后感5

《道德经》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其思想之深邃、精神之崇高令人印象深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个人对其中的一些内容产生了一些想法以及疑问,由于我的文学功底较差,难以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因此在这份笔记中记录下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够和大家进一步讨论,并得到解答。

在第八章中,提到了“上善如水”,老子认为水具有崇高的美德,与世无争,既能滋润万物又能净化污秽,是符合“道”的存在。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而为之,老子忽视了水凶猛狂暴的一面。洪水也可以冲垮房屋、毁灭生灵。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思存在的,它们不应该具有主观色彩。在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类似的例子。中国人把不实际存在的龙凤当作是祥瑞的象征;信仰的人认为蛇是“狡猾、邪恶”的代表;进行黑魔法崇拜的人认为山羊和倒五芒星能召唤恶魔,带来一些邪恶的力量。但实际上这些非人的生物、无机物、象征符号的存在本身是完全脱离人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好”与“坏”,“善”与“恶”,“德行”与“恶行”,“节制”与“放纵”,这些标准完全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浸淫在如此的价值观念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厌恶“肮脏”的苍蝇,喜爱“忠诚”的狗,而“脏”与“净”的标准也是人为规定的,“忠诚”在自然界也只是动物群体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镌刻在基因中的“服从”。从这个角度来看,“水”本身的存在也只是一种物质,本来就不带有任何的情感色彩,而它作为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受到人的赞美与推崇。我原先一直认为,老子是企图脱离人类价值观念的禁锢,站在一个所谓的“上帝视角”来完全客观地观察人类社会,进而发掘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来规范社会,让社会按照其规律发展下去。而社会发展的前方,不一定是人们主观意义上的“好”或者“坏”,而仅仅是按照规律进行。但在读过《道德经》的一部分之后,我认为我之前的判断是一种人云亦云的错误观点。老子并不是想要完全脱离出来的,他还是希望能够引导社会走向“平稳”“安定”的道路,因此他的思想依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从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可以看出,他提倡的是“德行”,“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遵循他所总结出的“自然规律”来引导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运行。但是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我们作为完全主观的个体,怎么来判断我们总结的“规律”就是真正的规律呢?一方面,我们的意识是主观的,我们认识到的世界也是主观的,规律就像一个黑箱,我们只能证伪而不能证实,即使通过“因”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果”,我们也不能确定我们所推测的二者之间的路径就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规律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类的价值观为导向,其全貌也难以为人们所掌握。以经济学为例,无数计量经济学家针对某一个小的因果问题互相攻讦,然而他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根本无法完全掌握所有的变量、数据,很多时候做出一个看似“无偏”或者较为让人信服的结果,应用于实际却发现结果和期待大相径庭。“规律”难以琢磨,也难以被发现;而作为“规律”的大统的道,更是难以想象该是什么样的。可能这也是“道可道也,非常道也”的一个原因吧。

第十六章“致虚极也···各复归于其根,曰静”。死生相通,万物轮回。老子在这里并没有提及人死后该以何种方式去向哪里,只是提到生物都会回到“根”。“轮回”有多种解释,比如宗教中万物的灵魂在身死后要接受审判,作恶的下十八层地狱,行善的进天堂享乐。或者根据一些宗教里“轮回”的观念,坏人的下一次“轮回”会变成家畜为人奴役,或者变成蛇虫只能爬行;而好人则托生到家境富裕的大门大户,享尽人伦之乐。也有人认为,万物的轮回就像“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样,生命形态的变化只是分子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老子所说的“根”是什么?本源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还是虚无缥缈的意识?如果说它是物质,它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源如果是意识,那么万物该如何回到“本源”?

如果将意识和物质割裂开来,从物质上看,“本源”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它让我们联想到广袤的宇宙,宇宙诞生于一场爆炸,在漫长的未来里可能也会归于混沌;从意识上看,“本源”是一片空洞的虚无,一切都诞生于此,一切也都终结于此——这让人联想到一些关于人类潜意识的理论,比如人类的潜意识是一张巨大的网络——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是我们难以验证它们是否是一体的。

在其他版本的《道德经》中,第十六章最后一句“没身不殆”的解释依旧是“可以终身免于灾祸”,我还是认为这句话的意义不应该仅止于此。第十六章先是提出致虚,随后提到万物归根,接着叙述只有遵从规律的人“明”公正且周全,然而这些道理与“终身不会陷入麻烦”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我个人有几种猜测。第一,老子希望通过“万物归根”的思想劝诫一些认为人类可以到达“永生不死”的人,希望他们不要为了如此虚无缥缈、不可能成真的愿望付出宝贵的时间,甚至尝试一些危险的药物,“陷入灾难”,然而这种解释的受众群体太小,老子也不太可能为了他们专写一章。第二,“没身”是否可以理解为“身死”?“殆”至麻烦、灾难,“没身不殆”可不可以理解为“即使身体死去了,得道者也不会陷入传统意义上的生死桎梏”,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灵魂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传承,是另外一种意义的永生。

老子对于“静”情有独钟,他表达的“静”,更像是一种历经波折与磨难,在大彻大悟之后得到的心灵上的宁静与一种动态的平衡。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论多么才华横溢、风光无限,在历经岁月之后总是要向着死亡的终点迈进。一个国家不管多么强大,最后都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或许对于老子来说,与其要在大喜大悲中颠沛流离,不如从一开始就保持一种刻意而为之的平静,从而免于过多的波动。老子所观察、总结出的“道法自然”更像是顺从“天意”、顺从自然,而任凭事物自然法展,最后就会看到“万物归根”、生死归于平静。而这份静也不是古板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且在老子看来一定是向着积极的方向稳定运动的,比如有德行的“得道者”能得到更愉悦的人生、更能获得世人的赞同。从这个角度看,老子的思想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见识了周王室衰微、相互征伐造成的生灵涂炭之后,老子仍然因为关尹的恳请而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他并不是想要独自一人超脱于世,将挣扎的百姓和飘摇的国家抛之脑后,而是仍然想要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让世人理解他所探寻到的真理。在我看来,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一个人认清了悲惨的现实,经历了痛苦,终于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和真理,却依然愿意直面现实,用自己的思想来修正现实,将世人从苦痛中拯救出来。

虽然我只提到了德经中的两章,但产生的疑问已经很多。真正要透彻理解老子的思想,应该还要联系整本《道德经》,才能进一步把握脉络,不会一叶障目。但由于时间和精力问题,我暂时还不能达到把握整体的高度。希望在今后还能够继续学习,和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探讨老子的思想。



道德经读后感最新范文精选相关文章: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精选2020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汇总5篇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汇总2020

《道德经》读后感-优秀读书笔记范文5篇

《道德经》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2020

新与旧变革与反思高考作文5篇精选

《孟子》读后感

29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