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观看《孩子挑战》的家长老师感悟700字
推荐文章
孩子:挑战,家长确实要接受挑战了,也正面临着挑战。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孩子:挑战》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孩子:挑战》观书有感一
每一位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赢得的不是挑战,而是爱和尊重,以及相伴中的彼此成长!《孩子:挑战》,不仅能带你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能帮你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个体情绪和行为,学习永不嫌迟!
所有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只有拥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给予孩子们最大的成长空间。
现将《孩子:挑战》这本书中的引起我育儿教育中最大共鸣的精彩摘录,摘选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必须意识到,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是毫无用处的,没有哪种惩罚能得到持久的服从。现在的孩子宁可受到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满足感要通过贡献与合作得到。当我们忙着通过奖赏赢得孩子与我们的合作时,事实上我们剥夺了孩子从生活中得到的基本满足感。
我们发现孩子小时候经常会把很重要的东西打碎或者弄丢,每次都告诉她要好好保管,但却收效甚微!为了赢得孩子的合作,我积极的帮助孩子在家庭关系中重新定位,告诉她,她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很多事情需要她的参与,合作,承担!例如,每次旅行途中会将比较重要的房卡等交给孩子保管,起初,当然我们家长还要悄悄的密切注意孩子的保管是否得力,确保物品安全!当一天过去,回到房间是,要由衷的赞扬她的细心,将贵重物品保管的如此妥当!渐渐的,她明白了,她是一个有能力为家庭贡献力量的孩子,满足感油然而生!
妈妈其实可以不用暴力为孩子立规矩:她可以坚定,但不强硬。怎么做呢?秘诀就在于:知道如何坚定。强硬,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命令他们怎么做。坚定,则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妈妈可以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做出来。
这章让我想起,在女儿小时候的时候,带她和表姐一起自驾游,相差一岁的两个女孩,在一起总是玩不够了,很多时候,玩着玩着就吵起来或者胡玩疯闹时,我把车停到路边安全的地方,温柔而坚定的告诉两个小家伙:“如果你们不守规矩,我就不开车。”然后我平静的坐着,直到她们停下来!
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需要学习尊重自然法则。孩子必须体会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会受到影响。
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其实让孩子体会不遵守秩序导致杂乱的感受其实更容易让她们印象深刻,而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关键在于,我们去发现和引导!
例如,放学途中,我们因为一辆逆向行驶的车,导致拥堵在路上无法前行,这时候就可以将这一理念告诉孩子,由于她坐在车里,感受到拥堵和杂乱从而焦虑焦躁,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渐渐生根发芽!
孩子会犯错误、做错事,这很正常。假如我们抱着批评的态度,就会无意中将好行为中偶然发生的错误单独拎出来,放大了错误的严重性,反而渐渐给孩子培养出永久性的缺点。
一次出差在外,女儿打来电话,用怯生生的声音和我说:“妈妈,我和你说个事,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本来不想说,怕你骂我,但我想想,还是说了吧,因为我确实做的不好!”我温柔的说:“嗯?是吗?什么事呢?在你说之前,我先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对妈妈的信任!说来听听!”“我刚才玩手机游戏了,虽然我是把所有作业做好了,并且把阮弹好了,但是我没遵守约定,因为我们说过不是周末不玩电子游戏。”“噢,原来这样啊!可是你自己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了,妈妈知道你接下来一定是去洗澡,看书,睡觉是吗?因为阅读才是你长久以来的好习惯,对吗?”“……”哈哈,可想知……
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们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不是强迫他们改变,而是让他们决定自己的行为。
女儿习惯的阅读时间是晚上临睡前,可是有时候她早上醒的比较早,早餐还没好,这段时间,她会在床上翻来覆去,没有事情可做!为了让她利用好这宝贵的一点点时间,我通常会把米下锅后,回到床上,坐在她身边,拿起一本书阅读,几天下来,她也会在每天早醒的日子捧起一本书,安静的阅读!
避免过度保护。
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我们也不想这样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自己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家长能够给予的最好帮助和鼓励,就是承认并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
一次出差,本来和女儿约定周三晚到家,但因为,项目执行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改期回程!放学后接到女儿电话,先是和我汇报了三个好消息,都是她学校取得的成绩,我对她表示祝贺。接下来,听到女儿说,太好了,明天早上上学,我就可以梳漂亮的麻花辫了!说实话,听到这里,实在不忍心让她失望!甚至想了,晚上赶回去,早上再赶过来,如此一来只是自己很辛苦而已,却可以让她不失望!转念一想,人这一生我们要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每个人都要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于是,告诉她行程的变化!果然,她失望的嚎啕大哭,情绪很激动!于是,我告诉她,我理解她一定很失望。她哭的更加伤心,我告诉她,如果哭觉得好受些,就哭出来,如果觉得想和妈妈聊聊,那就等愿意和妈妈聊的时候跟妈妈说!她选择了和妈妈聊聊,我告诉她,尽管我们有目标,有计划,尽管我们很努力,有时候我们还是无法达成目标,完成计划,这就是生活的不确定!面对不确定,面对失望,我们要有能力和她们平和相处,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幸福感!她淡淡的说:“妈妈,我懂了,就像我每次考试的目标是满分,可是有时我只考了98,99,尽管很遗憾,但因为我努力了,你从来没怪我,所以,今晚,你就在那边好好休息,明天早点办完事,早点回来……”
《孩子:挑战》观书有感二
当老师近20年,做母亲十几年,我曾得意于自己的知之甚多,甚至轻易地对别人指手画脚。可是读完《孩子,挑战》这本书,我却悚然一惊,仿佛听到有人当头棒喝:你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吗?我不得不给出否定的答案。
为什么?因为我的所知,不过靠比孩子多读了几年书罢了,我并没有因此而避免了母子之间的争战。反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在抱怨他不听话,他在埋怨我不讲理,相看两相厌。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呢?请你随我一起走进《孩子,挑战》吧!
这本书的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书中最妙的地方就是有大量的案例,即使不懂心理学,也能够实操。可惜,书中的案例大多针对青春期之前的少年,因此本书对小学生家长最有助益。当然,若是宝宝只有一两岁时,家长就读到此书,那简直是育儿宝典啊!这本书对我的启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把责任还给孩子。
在你家有没有这样类似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就是只要孩子一...你就会...
小学三年级时,儿子的作业成为每日闹剧的导火索。只要他超过十点没有写完作业,我就会发火。抱怨他的磨蹭,怨恨他的晚睡,担心他的身体。儿子从开始的惶恐,慢慢变得麻木,而作业依然天天很晚。就这样对峙了半年,作业横亘在我们中间。他不是不写,就是要先玩儿够了,再熬夜写。无策之下,我不得不放手,只能祈祷每天的作业少一些。
什么时候开始,作业不再写到很晚了呢?大概是自从发现写作业到很晚,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成绩后,我的注意力终于不再焦灼的时候吧?
当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督促、鼓励、批评、责备都不如放手管用。现在读了《孩子,挑战》之后,我终于知道了原因,是我的焦虑,替代了孩子的成长。
那年,孩子从普通校转入一所重点校,为了避免被拉下,暑假中我就带着他读书、写日记,自然对他在新学校的一切无比关注。家长群中,老师发的消息,就好像一次次警报。数学全对没有他,语文出错有他,英语默写终于全对了……这样战战兢兢的一天过后,可想我对孩子的态度。所以只要他的作业不能不按时完成我就焦虑,我惩罚他不能游戏,他回报我拖拖拉拉,反正作业是妈妈的事。就这样,我用所谓的虚荣心,破坏了孩子对作业产生责任感的机会。
幸好,我最终败下阵来,现在作业的事情,我只是稍加提示,至于什么时候写完,那是你的事情了。目前看来效果良好。
2、不要有权利之争,不做一个控制狂家长。
也许是当老师久了,我发现自己总有个忍不住“指点”别人的毛病,而受此害最深的大概就是儿子了。因为在我眼里他总是有各种小毛病,所以穿哪件衣服、读哪本书、选择哪个兴趣班,我都要插手。
并且教训起孩子来,更是一套一套的。他刚学弹琴时,总是高高兴兴。但是在我对他的错误表现不满、在我批评他不刻苦练习后,他对于钢琴的兴趣骤减。于是每个周五的钢琴课,成为我们俩个的拉锯战。他总是以各种借口拒绝上课,而我要在电话里上演从和风细雨到暴风骤雨的独角戏。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意识到对“权利”的争夺,才是我们两个冲突的根本。因为我看重钢琴课,他就一定对着干。而我呢,只要他去就行,无论是哭着吵着还是闹着。唉,控制狂真是要不得。
3、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跟据归因想对策。
在《孩子,挑战》一书中,作者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每一个孩子调皮、不守规矩、做坏事的原因。其实,孩子们只不过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罢了。一个不停地打扰妈妈做事的孩子,也许只是想妈妈陪他玩儿。而一个故意欺负妹妹的男孩,也只不过是因为被妹妹夺走了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已。我们要学会努力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然后满足他的心理需求,错误的行为自然就会渐渐消失。
总之,这本书值得所有为教育孩子而困惑的家长读,适用于所有想当合格家长的人。虽然就像没有一种药能包治百病,也没有一本书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只要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定能天天向上。
《孩子:挑战》观书有感三
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这段赫然印在题词页的话,正是德雷克斯创作《孩子:挑战》这部家庭教育代表作的核心理念。
《孩子:挑战》中推荐的方法是基于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生活哲学理念及人类生活观。基于此,德雷克斯在书中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不让他们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也不让他们在家里感到压抑和窒息。
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我们也不想这样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自己有勇气、有力量、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家长能够给予的最好的帮助和鼓励,就是承认并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
在中国有一种冷-----妈妈觉得你很冷;有一种饿-----妈妈觉得你很饿。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慈母拿着衣服给孩子披上,端着饭碗或者牛奶放到孩子面前,帮孩子收拾书包等。约翰尼的妈妈看到约翰尼在外面玩,妈妈觉得很冷,约翰尼说一点都不冷,然后妈妈说:“我觉得你应该穿上毛衣,我去给你拿。”然后妈妈就回家给孩子拿来毛衣穿上。这种画面在中国应该很常见。
作者是这么分析的:这个过度保护的妈妈时在扮演高度权威的角色,她决定约翰尼是不是热,是不是冷,约翰尼只要接受她的决定就好了,长此以往,约翰尼就有可能发展出让妈妈不停为自己忙碌的“技巧”。妈妈其实在提供没有必要的服务。妈妈认为约翰尼需要穿毛衣,而约翰尼也不抵抗,动都不用动,只需要站在原地。结果是妈妈走过来,走回家,再走过来,再走回家,来回忙碌。而妈妈完全不清楚这个状况,还以为自己掌控了一切。
我想,很多中国的“小皇帝”大概也是如此吧。在我的分析看来,若是孩子比较带点情绪化的拒绝了母亲的“好意”,很多母亲马上就会变得很伤心,觉得孩子不需要自己的爱了,倍感失落。有的还会特别歇斯底里的表现出来。说什么孩子狼心狗肺,不接受自己的爱。这种过度的爱,只不过是只从自己角度出发,而根本没有考虑对方是否需要。不是对方需要的爱,对于对方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枷锁。
很多妈妈因为担心孩子太小,社会太乱,有时候孩子提出了一些应该在自己年龄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妈妈都不同意,她认为处处都潜伏着危险,这也必然造成过度保护。这个现象在当下的中国特别严重。因为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更加珍贵,另一方面中国这几年的社会治安也因为新闻的报道和实际情况确实有点恶化,家长的担心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可是这样下去只会培养出更多的低能儿。想起武汉那个女大学生的父亲非要给女儿的宿舍楼都装上空调时的名言:“我女儿的每个毛孔都需要空调”。
在“为他们好”的借口下,我们这样的态度造成孩子停留在无助和依赖的状态中,在我们自己和孩子眼中,我们表现出的是,只有大人才具有权威和能力去保护孩子。我们把自己放在占有优势的支配者地位,让孩子顺从。然而事实是,在当代越发民主的社会中,孩子不会忍受这样的地位,他们迟早会反抗。
过度保护的结果会导致孩子错误目标中的最后一个——自卑。孩子会对自己完全气馁,绝望放弃。期望自己一辈子被保护,无法面对任何困难。导致一旦遇到一丁点挫折,就倍感委屈,无法承受任何困难挫折,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一切。近年来,自杀的行为越发年轻化,学生群体不为少数,这个社会问题也需引起我们的深思。
过度保护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对事情本身的认知权和探索权。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必须学会自己如何克服困难。
不论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自己,被别人决定自己的生活非常让人郁闷和生气。我们不能安排命运,也不能控制命运。当我们竭尽全力去控制时,势必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困扰和痛苦。
被宠坏的孩子就是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发怒的孩子。让生活顺从自己的意愿,这是个多么可怜而注定无效的意愿!更加不幸的是,当孩子长大成人,不能再做被宠坏的小孩,这种态度却已经成为他们的基本生活观。当我们对孩子溺爱,试图保护他们一辈子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送给他们一件“性格礼物”:认为生活令人愤怒,而自己只能无助地暴躁。
为了避免给孩子带来这样可悲的错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不是全知全能的,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法和态度面对生活。步骤是:首先,我们要审视自己面临的情况是什么。然后,找出答案:“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决?”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引导方法,对让人不安的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孩子们的脑力其实非常发达,我们引导他们好好使用吧。
我们必须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他面临的问题。当然这也绝不意味着我们对孩子撒手不管,更不会让孩子忽然面对生活的所有打击和压力。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保护孩子,而是让自己成为“过滤器”,过滤出孩子可以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随时准备好,在他实在无法解决时给予帮助。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我们就可以开始这样的行为。慢慢地,通过观察和引导,将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困难、挑战和问题解决后的满足感、成就感,都交给孩子。
现在的家庭是团队,而不再是一人领导,其他服从,团队会激发每位成员为整体利益而努力。每位成员都会关注家庭的整体需求。合作的意思,就是每个成员各自努力,共同完成对全体最好的事情。比如四个成员的家庭里,合作就像一辆四轮货车。每个成员是一个轮子,全家人一起就是货车。四个轮子需要同时滚动才能让货车顺利移动。如果一个轮子卡住了,货车就会忽然停下来或者改变方向。如果一个轮子掉了,货车就需要修理,否则无法前行。每个轮子都同等重要,没有哪个格外重要。货车行进的方向,也是由四个轮子一起决定的。如果其中一个脱离,这辆货车就会成为废物。这个道理和家庭成员具体有多少个没有关系,这辆家庭货车可以由任何数量的轮子来支撑。
当我们说训练孩子合作时,我们自己需要率先有合作的态度。这个合作,不是妥协,而是心里有这样的想法:我要跟大家一起,和谐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当家庭的和谐氛围被干扰时,我们就知道这个合作被打破了——货车的一个轮子或者更多的轮子被卡住了,我们自己很可能就是被卡住的一个。
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学着思考:怎么做对整个家庭团体最好?“现在这个情况,需要我做什么?”我们要想的,不是要别人做什么,这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我们也不能为了和气而过分顺从他人,这样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在我们帮助孩子学习合作时,要常常提醒自己合作的真正意义,有基本的共同规则,并且每个人都接受。
父母所做的有害无益的事情中,有一样就是:我们决定多大年龄的孩子才能帮忙做家务。当一个刚学步的孩子想帮忙摆餐具时,我们说:“哎呀,不行,你还太小。”等他长到了六岁,我们又要求她摆餐具。这时孩子会觉得,反正父母一直不需要我帮忙,凭什么现在我要帮忙?我们浪费了很多能让孩子出份力的机会。如果孩子很小就得到允许可以出力——不是被要求,而是被允许——他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为自己的小小成就而自豪。
很喜欢龙应台在《目送》里这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父母和儿女这场爱更多的是以离别为目的。健康的父母之爱就是能在孩子需要离开时,放心也放手让孩子自由飞翔。尽管在车站和机场离别时我们会难过,可是我们却不会为他们在他乡的生活担心,因为我们相信他们能自如应付生活给他们的每一个考验。
每一位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赢得的不是挑战,而是爱和尊重,以及相伴中的彼此成长!《孩子:挑战》这本书不仅能带你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能帮你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个体情绪和行为,学习永不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