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读后感_读书体会范文
推荐文章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_读书体会范文
《金融的逻辑》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时刻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并籍此审视中国社会的传统与未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一)
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他撰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虽然讲解了很多东西方的金融发展事件,但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金融究竟是什么逻辑?通读全书,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本的逻辑。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成功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
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因此,中国还需要很多的资本化和资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场的逻辑。资本化与市场化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之所以单列“市场化”,源于陈教授在书中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张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实现人际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买房子缺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为亲戚朋友的钱是“软约束”,没钱可以赖账不还;而银行的钱是“硬约束”,是需要房产作抵押的,一般赖不得。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也为个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了基础。
从本质上讲,市场在中国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压制。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各种金融市场出现后,中国人的个人空间终于出现并正在扩大。国内社会各界普遍觉得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而西方文化不重视家庭,或者说西方人对家庭情感看得比中国人淡,陈教授认为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而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当然,传统儒家文化的转型是正在进行时,而且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但不管怎么说,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和法治的体系最终取代传统家庭和儒家文化的体系,则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创新的逻辑。作者在书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媒体上得到的印象似乎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已进入“水深火热”之中,但从实际的美国社会生活看,都难以感受到或者看到这种危机。也就是说,危机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证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对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影响有限。在分析金融危机的起因时,多数人都将矛头指向了金融创新。作者承认层出不穷的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但这是金融创新的过错吗?作者给予了否定,并认为危机之后美国的消费驱动模式不会终结,相反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要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关于金融创新,作者认为美国和中国的情况代表了两个极端。在美国,金融创新可以说是完全放开的,出了问题再说,没出问题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国则是,如果没有政府批准,任何创新都不行。美国允许自由的金融创新,当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恰恰是通过出现问题,才知道什么地方应该要有监管。中国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代价,实际上这个代价在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千万不要因为美国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说,美国金融的问题是创新过度带来的,那么中国金融可能恰恰是创新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躲过了一次金融危机而暗自高兴。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二)
看完这本书,最大感受是相见恨晚。陈教授出版这本书出版的太晚了。如果早在几年前能看到这本书,恐怕本人就不会做出提前还房贷的决定了,现在可能就是拥有几套房子的业主了。
二、两方面评价:
1、积极的方面: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金融的本质做了一个经典的阐述。个人印象最深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钱、资本及财富的三大关系;二是国家财富、企业资产与收益、个人未来收入、土地和自然资源四大资本来源;三是市场化、私有化、法治化等资本化三大助推因素。
2、不足的方面:一是关于孝道文化的阐述有偏激之嫌。有孝心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家庭道德,随着社会发展的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可能会在孝心表达的形式、方式上发生变化,但绝不是不再要孝道,终结或淘汰孝道文化,而应该是在文化体系的部分内容上发生变化,但人应有孝心的根本要求不应改变。
二是对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陈教授一语中的,指出是因为委托与代理的链条太长、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而导致而成,但对如何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特别是对我国在今后大力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并未提出系统、具体、专业的对策与举措。
三、三层面反思
1、对于国家层面:一是金融的发展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我们国家的金融化程度还很低,国家应围绕三大助推因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升资本化水平;二是国富不如民富,国家应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少征税,藏富于民,把钱留给国民投资创业。
2、对于公司层面:一是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要认清形势趋势,紧抓大好时机,借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要学会把企业资产与未来收益资本化,让企业自身更富有,更有实力。
3、对于个人层面:一是要学会用将个人未来收入资本化的手段来增加个人财富,均衡使用、享用个人财富。二是为了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或者提高未来收入水平,避免因年龄等原因而贬值或加快贬值速度,我们应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工作,用我们的才华与智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公司基业常青,我们的未来收入才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学习,丰富个人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去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避免资本化的前提、基础出现偏差。
四、四点延伸思考:
1、我们应当购买什么样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发达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靠投机,但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购买公司未来收益较大且确定性较高的股票,应当搞价值投资。
2、陈教授关于价值的理论对马克思资本论关于价值的经典论述提出了挑战,应如何来理解和看待?
3、公司在资本化、金融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地位将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企业人,我们倍感自豪,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即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会对公司这一企业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4、要正确对待财富。正如《财富如水》中所言,财富与水有着许多共性,都可流动,都有可能会蒸发或挥发,甚至被冻结。最重要的一点,水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水喝人会渴死,但喝多了则会撑死或毒死,财富亦是如此。我们要明财性,审财情,结财缘,还财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三)
每天抽一点时间,花了接近十天左右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面对这么一本只有280页不到的书籍,而且是通俗化语言的书籍,本应该可以更快看完的,但是中间被经常性打断,无奈,最终却花了这么多天才把这本书看完。
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总会让我想起很久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做个一个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到底是金融立国还是实业(制造业)立国,前者以美国为例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后者以德国为例从各个角度进行剖析。他们慷慨激昂,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为自己的立场各抒己见,争取这次辩论赛的胜利。
看完之后,我觉得都很有道理,而我这么一个门外汉,显然没有反驳任何一方的根据。最后只能恨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并以无论是金融立国还是实业立国,我觉得能够让社会进步,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并竭尽所能的为每一个人提供最好的保障,这是我等平民所深切关心的事情。
这两个国家都是我非常钦佩的国家,一个是制造强国,一个以严谨为傲的民族,百年企业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文化,在这个国家前进路上的同时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一个是金融帝国,一个世界超级大国,一个金融思想前沿,科技发达的帝国,虽然它会发生金融危机的事件,但是仍旧影响不了它在世界之巅的位置。
看完这一本书让我感觉到一个制度法律和金融方式的变革有多么的了不起。
一个法律制度完善的国家会让他们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还是虚无缥缈深不可测的金融发展更进一步,而它们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促使法律制度的进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不断出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这个货币出现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这对当时以物易物的交易环境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变革,让交易变的不再那么的麻烦,不用考虑用自己的牛换成养,再换成猪,最后换成自己想要的衣服。
在英国夺得世界霸权之前,由于金融的发达,让他们可以以更低的利率获得更多的贷款,赢得战争,最终称霸全球几个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其最为成功的东印度公司更是为以后的股份制公司埋下了铺垫,促进了今后的商业的发展。股份制的发明无疑是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并不亚于我国的四大发明。
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公有制,再到后来的部落再到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位,并传到现代。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我们生产力提升的结果。而家也成为我们温馨的港湾,成为世间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而,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家庭反目成仇的例子,甚至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利益的原因。我也同意作者个观点,那就是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不应该是一个有商业气息的战场。而“养儿防老”虽说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却成为更多问题的起点。一方面,孩子只能是百善孝为先,言听计从,活不出自己的自由,没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而另一方面,父母亲到老了,也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得到可靠的保障,有的甚至被遗弃。当然,孝顺是我们的美德之一,是我们应该倡导的,更是在他们老年的时候。但是,这也反映出父母害怕自己老无所依状态的出现,所以,不仅要给他们灌输这个道理,还要多子多福。
这个也从侧面反映出,金融等手段的不发达而出现的问题,如果有发达的保险业和金融保障体系,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因为没有他们的话,他们即使到了老年,经济生活也不要有任何的担忧。
于此,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爱这个小孩,如何让家庭充满爱。而我们社会中的市场也是如此,正如作者所说:当一种经济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戚——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留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现在我也就明白我们公司旁边的一个几十亿的企业,老板为什么情愿给他亲戚一些钱,也不让他们去他公司上班的原因。
简而言之,没有金融,我们能够生活下去,但是有了金融,但是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四)
周末培训下课期间,看见我的老师在看《金融的逻辑》,于是就借来看看,还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看完《金融的逻辑》触动也很大,“金融”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阳春白雪的存在,竟然能让陈志武先生写的这么通俗易懂,这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本书一开始以金融的触角对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思想进行了解释,其中最震撼我的是用历史事实证明了“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由于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而改变其命运外,其他的到今天还都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到后面谈到财富转化为资本,借助一些证券化的手段实现对未来收入的资本化。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负债都不是什么好事儿,正所谓“量入为出”、“无债一身轻”,所以有人说中国人是“干了一辈子,到老了终于住进了自己攒钱买来的房子”,而美国人是“干了一辈子,到老了终于还完了年轻时买房欠的贷款”。中国人和美国人在买房这件事上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消费方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陈老师在《金融的逻辑》里给出了我们答案:美国经济跟其他国家的差别不在别的方面,就在于它有着让任何资产、任何未来收入流都能提前变现的证券化、资本化体系。
美国政府也是一个靠借战争债独立起来的国家,独立后又借大量外债,发展国民经济,别看美国近几年总是报出美国的巨额赤字,但是美国经济总体水平仍就是逐年上涨。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进行融资,将得到的资本用于投资和开销当中,只要政府能正确的发行国债,投资得到的回报大于外债,只要不出现大的危机,那么社会的资产总额逐渐上涨,同时社会的财富就会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由此可见,负债未必是件坏事。
对于这一点,我想老盖应是非常有体会吧。为了使我们绞谷事业发展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他使用各种手段积极与各种渠道去沟通交流,也正是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使绞谷事业在经济的浪潮中能够乘风破浪,平稳快速的前进。如果没有中国这几年在金融市场上的探索,没有这一系列的金融工具,我们虽然可以发展起来,但发展的速度可能就没有这么快了,所以说金融为企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记得有一个朋友圈传的高利贷段子是这样“当你缺钱时,能拿出5000元的是同事,能拿出2万元的是亲戚,能拿出5万元的是兄弟姐妹,能拿出50万的是父母!但能唯一拿出200万、500万甚至1000万的,只有我!!!”,很多人看后觉得一个放贷公司能把自己说的这么伟大,感觉很好笑。其实这正说明了我国金融市场正在由“原来靠血缘、亲情实现的隐性金融交易正在由金融市场以显性的金融交易的形式取而代之”。也正因为现代社会金融工具的发展,年轻人开始通过自己按揭买房、结婚、买车、换车,自己以后赚了钱还银行,自己花自己的钱,而父母把积蓄买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等退休后花自己的投资回报钱,这样会让家族关系更多的回归于感情而不是以金钱交易为基础的“养儿防老”。现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年轻人一成年就自己挣学费、自己挣生活费,而中国的大学生到二十岁还要家里负担学费了。因为中国的年轻人认为“等父母老了以后,他们要养活父母,所以他们现在花父母的钱是应该的”,这也就是促生了中国的“啃老一族”,而美国的父母不依赖孩子来养老,自然不必要为孩子成年之后的支出埋单,孩子当然不能“啃老”。
不可否认,新生的金融工具一步步的改变着中国人的消费方式、同时也在改变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现在的80后、90后,他们可能为了使用一部IPHONE6 或IPHONE7去刷信用卡,甚至刷完信用卡后还要分期支付,这在老一代人眼里是无法接受的,但正是由于他们使用了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就需要自己去努力,同时就激励了他们奋发向上,使他们更加的“自食其力”,也正是由于他们花自己的钱养活了自己,所以他们更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父母安排的事,人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会更加激发他们工作的自主性,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的一个朋友,他就跟我分享过他对金钱的观点,他说“这几年下来,有房贷、有车贷,老婆生完孩子没上班在家带娃,按说应该压力很大,但这一件件事也都办下来了,房贷车正常还不说,还换了车,今年准备给老婆再买一辆车,反正钱是越花越有,因为只有花出去了,才会想办法挣”,咋一听这观点和老年人的想法很不同,但正是由于有了他们对新一代金融工具的利用,正如他说的“只有花出去了,才会想办法挣”。
在文章的最后,陈老师指出“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陈老师的观点已经得到了中国社会的证明我们资本证券化的这几年,正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几年,相信在未来,随着中国在资本证券化市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的经济会更加的繁荣,进而达到“藏富于民”,我们绞谷事业搭着这艘大船,勇往直前。
巍巍大秦岭,悠悠汉江情,层峦叠嶂茶叶乡,哺育汉文明。
事业需要有心人;
一杯清茶清天下。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五)
今天整理电脑里的文件发现了之前写的一个读后感,想着就发出来吧
听闻自己在学习金融学,身边的人总会问上几句“金融是什么?”“为什么大家在讲股市有风险的时候,政府还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故事发展?”自己同时经过两年的专业化训练后,也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人人都需要金融,金融到底能为我们做什么?”这些疑惑就像在没读《毛泽东选集》时,不明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样。《金融的逻辑》一书通过对历史大国金融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折射到中国的现实上,由靠血脉连接起的关系金融谈起,在人口流动下过渡到现代金融,为我铺开了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过程。
在我看来全书主要在讲三个方面:由西方崛起看资本化的本质;由存钱不如借钱谈到人对未来收入配置的选择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股票、保险;由我国历史教训谈到金融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以下想就书中的一些表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等于说,即使要花百亿元投资、十万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形象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要用它,那么,那栋楼也会一文不值;花费再多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么费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没有人愿意出价钱买,那只是一堆废布。——这个观念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让我终于理解,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原来,没有派上任何实际用场的一代代银河计算机,也是一堆废铁,是在摧毁价值。等等,等等。”
价值是相对的,只有能为人带来效用带来幸福感的创造活动才是有用的。文中提到的观点我想可以理解为“需求决定生产”,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虽然中国现在面临了内部消费疲软,政府要采取各种政策刺激内需,但是在我看来,生产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消费只是为价值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没有消费并不一定意味着生产没有意义。就像文中举例说明的银河计算机,在作者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其实创造它的时候为解决各种问题而付出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确实创造出了不小的价值,计算机运算地更快,正如人们不理解航空一样,航空目前为我们创造的价值同样是看不出来的,那么就能否定航空的意义吗?显然不行。因此我认同作者的价值论,但是在“需求决定生产”这一方面上不敢苟同。
“这些年我学到,借贷类金融交易原来是,帮助借方把一次性的开支平摊到今天和未来的许多年月上。”
自从学习完利息理论后,自己就对现金流、现值、贴现等概念有了很多想法,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未来收入。就像前段时间为了学习方面打算买一个ipad,但是它的价格是现在的我无法一次性付清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分期付款,心里面想着买完这个东西虽然每个月都要付一点钱,但是它确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能带来效用,这样想下来其实就是在每月为使用iPad付出一定代价后,在最终还能获得它,这确实是一个合算的买卖。清晰地认识到借贷交易后,才能理解为什么老师总是建议我们借钱花,其实借钱不是超前消费,而是将未来可能获得的收入提前支付,从而能够在现在和未来过上更优质的生活。
我的父母不是很能理解这样的思维,他们更愿意买房子一次付清,借钱总感觉有心理负担。同样的,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他们不太能接受保险,即使我未来要从事这个行业。他们和典型的中国父母一样,现在还在存钱为我和哥哥未来结婚用,坚持养儿防老,等他们老了我们去赡养他们,这是一种靠血脉连接的关系金融,在我看来其实并不好。他们可以将钱拿出来为自己购买一份养老保险,在晚年幸福地生活;他们可以将钱借给国家,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实现财富高于银行利率的增长;他们可以不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两个孩子考虑,因为在明白了未来收入这一概念后,他们的孩子一定会选择借贷消费。金融的逻辑从这里就能看到,明白了自己通过未来收入贴现而现在拥有“许多财富”时,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提高如今的幸福感了。
“就如当年美国三只国债所表现的,这些国债的存在与交易给市场提供了评估其政府政策与制度优劣的具体工具,通过国债价格的上涨下跌,立即反映市场对国家未来的定价。只要国家的负债足够高、只要继续发债的需要还在,国债价格的下跌必然逼着政府对其政策或法律做出修正。公民投票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投票无法天天进行,而证券市场对国家的监督、评估、定价却是每时每刻的!”
我的家里面是做生意的,买卖大米,最近几年期货市场发展很快,爸妈就从别人那里学来了看期货交易数据,听别人分析大米期货的走势。也许就是简单地利用了一下金融知识,爸妈就比身边做同样生意的人更加“有远见”一点,当然家庭条件也因此改善。因此我从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股票既然反映了一个公司的票面价值,那么是不是也就反映了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的行业趋势呢?经过我这两年的观察,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自己在金融学的一篇论文里提到了,中国的市场是政策性市场。国内发行的股票仅流通股能够在市面上自由交易,国有股和法人股就掌握在了国家的手中。文中关于这一点提出了“中国要发展股市就要让股市自由发展,在股市崩盘的时候政府也不要采取救市的行为”其实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中国的发展看似稳定增长,其实那是积累了几百年带来的效益,美国在最初建国的时候是靠借钱才得以从生存的,这也就导致了美国资本化十分完善。但是看到美国资本化发展的国际环境,国家间交流极少,出口的比例远低于国家内部的消费,反观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可谓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一路飘摇中成长的,外部市场环境恶劣,股市发展不成熟,投资者水平低下,加之某些资本财团在股市中随意搅局,这也就导致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因此,虽然中国股市是政策性股市,但是在合理监管体制下,也是能健康发展的。
现在来看,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确是反映了国家发展的情况,人们利用手中的股票来进行公平交易(另类投票),选出心目中适合现阶段发展的产业和公司。小流汇聚起来将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力量。同时看到国债市场,人们都说国债是风险最低的投资产品,但是在选择是大多数人一定会选择美国的而不是利比亚这样的战乱国家,国债是一个国家信用的凭证,这句话说来也不是很重。
“如果说次贷危机是美国自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至今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的话,那么,中国经济转型的挑战也是近30年最大的一次……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比前30年严重,这下得靠内需来解围了……生产已经不再是经济增长的瓶颈,消费需求才是瓶颈”
总算谈到了供给侧改革了,前段时间学校鸿基行业研究大赛给的主题是供给侧改革,自己参加了,也算是对供给侧改革有话说了。其实对供给侧改革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左右钢铁的大规模降价,这一方面有国家为了去产能而关掉的一大批炼铁厂,另一方面我想也是在清库存,记得那是时候我一个买卖二手钢材的亲戚赔的血本无归。
绿色金融似乎就是用金融的手段,为一些行业进行去库存,厂商通过从银行那里借来了钱,恢复生产进行技术改革获得收益,那时的我不懂为什么金融行业可以帮助工厂度过难关,现在读完《金融的逻辑》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借贷消费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最近大热的一带一路似乎也被外媒冠以扩大出口的名头,可见我国解决内需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
自己读完这本书后心里面第一个念头就是将它分享出去,虽说里面的有些观点仍值得商榷,但是读完之后却也是对世界金融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看完整本书在kindle上做下了很多笔记,由于篇幅受限,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了,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打开书单里的其他书目,细细品读。
金融的逻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