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有感_读书笔记五篇800字范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被誉为“万经之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道德经》读后感1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道德经》读后感2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经》读后感3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人们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特别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运行,所以,——物极必反。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近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暂时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放眼世界: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
道德经读后感4
前些日子,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活动,不仅每个人发了本《道德经》,还请了教授前来举行讲座。忙里偷闲,我把《道德经》读了一遍,感受一下老子的风采,也领悟了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着作。《道德经》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以自然无为之说,解释了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自然规律。并相应的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然,对待自然。后来成为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石。
鲁迅曾经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林语堂也曾对《道德经》大加赞赏,他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德经》第一章就讲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的大概含义是:”道“是可以说清楚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说的那样;道的名是可以叫出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用的那类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坚持从”无“的角度考察”道“,想要以此来认识它的与众不同;坚持从”有“的角度考察”道“,想要以此来认识它的作用之广大。”无“和”有“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不同刻画,将”无“和”有“统称为”玄“,一个”玄“再加上一个”玄“,就是一切奥妙的总出处。这一章说明大道玄妙的特性,告诉人们怎样去认识大道。在老子看来,”道“是不能够用语言确切表述的,但它又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始源,它深远而又深远,是万物所从出的地方。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被誉为“万经之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道德经》读后感1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道德经》读后感2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经》读后感3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人们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特别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运行,所以,——物极必反。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近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暂时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放眼世界: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
道德经读后感4
前些日子,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活动,不仅每个人发了本《道德经》,还请了教授前来举行讲座。忙里偷闲,我把《道德经》读了一遍,感受一下老子的风采,也领悟了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着作。《道德经》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以自然无为之说,解释了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自然规律。并相应的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然,对待自然。后来成为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石。
鲁迅曾经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林语堂也曾对《道德经》大加赞赏,他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德经》第一章就讲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的大概含义是:”道“是可以说清楚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说的那样;道的名是可以叫出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用的那类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坚持从”无“的角度考察”道“,想要以此来认识它的与众不同;坚持从”有“的角度考察”道“,想要以此来认识它的作用之广大。”无“和”有“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不同刻画,将”无“和”有“统称为”玄“,一个”玄“再加上一个”玄“,就是一切奥妙的总出处。这一章说明大道玄妙的特性,告诉人们怎样去认识大道。在老子看来,”道“是不能够用语言确切表述的,但它又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始源,它深远而又深远,是万物所从出的地方。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但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成为宗教。其中的意味也不言而喻。
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道教的思想基础是老子和庄子在当时条件下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并存的现象,有些思想现在看来有点无稽之谈的感觉,但在当时条件下,正由于这种无稽之谈的联想的解释中产生了理论宇宙无极与太极玄学秘籍的大门。也就是说揭开宇宙的奥秘。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只有一个宇宙的道理。这就是”道生一“的一个理念,”存“和”亡“是”一生二“的一个理念,存是万物的基本意义,亡却是万物的最终结局。因而迫生出”二生三“的理念,万物为生存而奋斗,在奋斗产生矛盾,在矛盾中产生新物质,这就是”三生万物“的理念。这就是潜藏于古代宗教中的哲学思想。
而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上与形下问题,以西洋哲学的治学习惯来说,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假定宇宙万物确是从本无中而生出万有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问题。以宗教神学的立论,从无生有,是由第一因的主宰的神所发生。但在佛学中,既不承认神我是第一因,也不承认有一情绪化的权威主宰所能左右;可是又不否认形而下神我的存在。只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的因果互变,万有的形成,有生于空,空即是有,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此,与老子的有、无互为因果论,恰恰相近。所以后来佛学输入中国,与老庄学说一拍即合,相互共存了。
这个有无互为生灭的观念,从周末而到现代,几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文化中普遍平民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代的文学诗词或学术史上,到处可见,尤其明、清以后有名的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等。《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与有名的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难怪后人有强调《红楼梦》是一部道书。甚至赶上现代的时髦,又说是一部禅学了!而第一章的”有、无“与”有名、无名“问题告一段落。跟着而来的,便是”常无、常有“的附带问题。我们既已认可首章的”无“与”有“两个字各自标成一句,构成一个观念。当然文从字顺,下面句读,也使承认是”常无“与”常有“,而不照一般传习,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了。不过,以一般从事学习修道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认定”常无欲“与”常有欲“的句读才是对的。那也不错,反正增增减减,都在寻章摘句之间玩弄文字的把戏,如以老子看来,应当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
前面已经说到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万物万有的来源。因此,他跟着就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故“字,当然便是文章句法的介词,也就是现代语文惯用的”所以“的意思。老子这句话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古今中外解释者逾七百余种,然释意离题万里者自不必说,想找到能用现代人思维来诠释,而抛却”道“、”规律“、”奥妙“之类语言者,却是难事。
正如卢川芳郎所说:《道德经》这本书洋洋五千言,是完全没有固有名词的,是用警句和格言来编辑的,但它采取了对偶和韵文的文体,而其内容表现同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说法。《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知识的海洋中,在老子的带领下,我将继续前行。
道德经读后感5
最近,我一直在看春秋时期的伟人老子的著作《道德经》,由于此书博大精深,蕴含高深至理的学问,所以暂时无法完全参透,但我仍感到其奥妙,例如老子讲“道”、讲“德”,以及“上善若水”的道理和水的性格、“有”、“无”之间的关联……老子将神秘的“道”讲述给后人,犹如仙人指路,令人心驰神往。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喜欢书中的道理。比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如果“道”可以用语言表达,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必须心神领会,因为它不是常“道”。《道德经》这部书讲了“道”,还讲了“德”。“道生之,德畜之”,老子认为,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没有具备“德”。
接下来,老子还讲了“无为”。什么是无为?老子强调,“无为而非不为”,无为反而是大作为。怎么理解?“无为”是指某个方面的“无为”,再空出这个空间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这就是“有为”,而且还是“大作为”。说白了,“无为”就是避开冲突,为自己的自在而做喜欢做的事。
“上善若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爱水,孔圣人亦爱水。“上善若水”是指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就好似水一样。“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此章里还有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尤。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什么过失。另外,道德经里的第七十八章也是讲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克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这一方面没有谁胜过他。有一个成语叫“无孔不入”,更是体现了水的威力。水往低处流,正是因为往低处流,所以威力十足,一有缝隙,便乘虚而入。
老子另外爱提“有”和“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人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被人们利用。这怎么说?举个例子,古时车子的轮子,是三十根辐条撑起一个空壳,空壳即是“无”,但若是“有”,不是“无”,那它就失去了车的用途,不再是车。再举个例,碗的中间是空的,即为“无”,倘若是“有”,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碗的用途,变成一个废物。有如,房屋是空心的,即为“无”,倘若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房屋的用途。总之,“有”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为人所用。另外,国画中如果说落过笔的地方为“有”,没有落过笔的地方为“无”,那么,便是“无”衬托着“有”,“有”衬托着“无”。“无”离不开“有”,“有”离不开“无”。总不可能一幅画里全部涂黑或全部空白吧?并且,美学观念上,画中的“无”是有用的,给人空灵的感觉,好似一篇文章中的“……”,有留白,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也是“无”。另外,“有”、“无”还有另一种含义:“有”代表着生,“无”代表着死。有无互相衬托,生死互相伴随。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无生则无死,无死何来生?一旦“生”,便代表着将来会“死”;而“死”便代表着将“生”。如此看来,“有”和“无”之间,是大有学问的。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巨著,以一部空前绝后的经典,它是自我阅读《弟子规》以来的第二部经典,给生命以启发。书中的道理,我感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理解的更深。
人生时间有限,我们应抓紧时间多阅读这种经典书籍,《道德经》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仔细咀嚼品味,是不无裨益的。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但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成为宗教。其中的意味也不言而喻。
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道教的思想基础是老子和庄子在当时条件下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并存的现象,有些思想现在看来有点无稽之谈的感觉,但在当时条件下,正由于这种无稽之谈的联想的解释中产生了理论宇宙无极与太极玄学秘籍的大门。也就是说揭开宇宙的奥秘。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只有一个宇宙的道理。这就是”道生一“的一个理念,”存“和”亡“是”一生二“的一个理念,存是万物的基本意义,亡却是万物的最终结局。因而迫生出”二生三“的理念,万物为生存而奋斗,在奋斗产生矛盾,在矛盾中产生新物质,这就是”三生万物“的理念。这就是潜藏于古代宗教中的哲学思想。
而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上与形下问题,以西洋哲学的治学习惯来说,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假定宇宙万物确是从本无中而生出万有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问题。以宗教神学的立论,从无生有,是由第一因的主宰的神所发生。但在佛学中,既不承认神我是第一因,也不承认有一情绪化的权威主宰所能左右;可是又不否认形而下神我的存在。只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的因果互变,万有的形成,有生于空,空即是有,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此,与老子的有、无互为因果论,恰恰相近。所以后来佛学输入中国,与老庄学说一拍即合,相互共存了。
这个有无互为生灭的观念,从周末而到现代,几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文化中普遍平民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代的文学诗词或学术史上,到处可见,尤其明、清以后有名的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等。《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与有名的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难怪后人有强调《红楼梦》是一部道书。甚至赶上现代的时髦,又说是一部禅学了!而第一章的”有、无“与”有名、无名“问题告一段落。跟着而来的,便是”常无、常有“的附带问题。我们既已认可首章的”无“与”有“两个字各自标成一句,构成一个观念。当然文从字顺,下面句读,也使承认是”常无“与”常有“,而不照一般传习,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了。不过,以一般从事学习修道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认定”常无欲“与”常有欲“的句读才是对的。那也不错,反正增增减减,都在寻章摘句之间玩弄文字的把戏,如以老子看来,应当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
前面已经说到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万物万有的来源。因此,他跟着就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故“字,当然便是文章句法的介词,也就是现代语文惯用的”所以“的意思。老子这句话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古今中外解释者逾七百余种,然释意离题万里者自不必说,想找到能用现代人思维来诠释,而抛却”道“、”规律“、”奥妙“之类语言者,却是难事。
正如卢川芳郎所说:《道德经》这本书洋洋五千言,是完全没有固有名词的,是用警句和格言来编辑的,但它采取了对偶和韵文的文体,而其内容表现同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说法。《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知识的海洋中,在老子的带领下,我将继续前行。
道德经读后感5
最近,我一直在看春秋时期的伟人老子的著作《道德经》,由于此书博大精深,蕴含高深至理的学问,所以暂时无法完全参透,但我仍感到其奥妙,例如老子讲“道”、讲“德”,以及“上善若水”的道理和水的性格、“有”、“无”之间的关联……老子将神秘的“道”讲述给后人,犹如仙人指路,令人心驰神往。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喜欢书中的道理。比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如果“道”可以用语言表达,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必须心神领会,因为它不是常“道”。《道德经》这部书讲了“道”,还讲了“德”。“道生之,德畜之”,老子认为,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没有具备“德”。
接下来,老子还讲了“无为”。什么是无为?老子强调,“无为而非不为”,无为反而是大作为。怎么理解?“无为”是指某个方面的“无为”,再空出这个空间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这就是“有为”,而且还是“大作为”。说白了,“无为”就是避开冲突,为自己的自在而做喜欢做的事。
“上善若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爱水,孔圣人亦爱水。“上善若水”是指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就好似水一样。“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此章里还有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尤。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什么过失。另外,道德经里的第七十八章也是讲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克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这一方面没有谁胜过他。有一个成语叫“无孔不入”,更是体现了水的威力。水往低处流,正是因为往低处流,所以威力十足,一有缝隙,便乘虚而入。
老子另外爱提“有”和“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人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被人们利用。这怎么说?举个例子,古时车子的轮子,是三十根辐条撑起一个空壳,空壳即是“无”,但若是“有”,不是“无”,那它就失去了车的用途,不再是车。再举个例,碗的中间是空的,即为“无”,倘若是“有”,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碗的用途,变成一个废物。有如,房屋是空心的,即为“无”,倘若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房屋的用途。总之,“有”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为人所用。另外,国画中如果说落过笔的地方为“有”,没有落过笔的地方为“无”,那么,便是“无”衬托着“有”,“有”衬托着“无”。“无”离不开“有”,“有”离不开“无”。总不可能一幅画里全部涂黑或全部空白吧?并且,美学观念上,画中的“无”是有用的,给人空灵的感觉,好似一篇文章中的“……”,有留白,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也是“无”。另外,“有”、“无”还有另一种含义:“有”代表着生,“无”代表着死。有无互相衬托,生死互相伴随。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无生则无死,无死何来生?一旦“生”,便代表着将来会“死”;而“死”便代表着将“生”。如此看来,“有”和“无”之间,是大有学问的。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巨著,以一部空前绝后的经典,它是自我阅读《弟子规》以来的第二部经典,给生命以启发。书中的道理,我感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理解的更深。
人生时间有限,我们应抓紧时间多阅读这种经典书籍,《道德经》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仔细咀嚼品味,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