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_读书笔记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_读书笔记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篇一: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读了只后,我的感触颇深,一代名师的教诲和许许多多的和我们一样的老师的心得体会,都让我受到了洗礼和教育。不错,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
《教师人文读本》里面的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篇文章好像都在写我们教师。在读“夫子循循善诱人”之时,第一篇文章《名师》就深深打动了我。文章中记述到的几位老师,都是一些知名的大师,从一些零碎小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一个老师的不俗之处。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无愧“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句话的亮点,而且深切感到教师是每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开始,就希望自己做一个好老师。然而就我一个人的力量,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传递文明、光耀民族说不上,但是为人师表深刻记在我的心中,总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一些,对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国家尽可能少一些负担,他们的后代同样能够得到爱和幸福。如果做到了这些,那我就无愧“人民教师”这光荣称号。虽然我无法作一个伟大的名师,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响当当的好老师。
教师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张对照表,如果让我的学生要去做什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具备合格的人格。这样,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才能够理直气壮,让他们能有个明确的道德方向,能够有辨明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虽然我不能保证我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永远不犯错,每个人做什么事都讲原则,但我希望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的同时,同样不失人格。一个老师,不是能够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而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很有效的独特的建议。。在不到一年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渐渐发现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并且能够感觉到学生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帮助,因为学生往往不习惯去请教老师。这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矛盾。找学生谈话时,偶尔也能够给学生帮助,让他改变了一段时间。可是正当我有成就感而感到满足时不禁感叹,一个学生不是只有教师在教育,而是全社会在教育,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延续、进步和发展
篇二: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教师人文读本》,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真切,那么富有哲理;都能引起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写得太好了。当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已经被世人所共识。回归教育的本体将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看作是新世纪全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个非常有眼光也非常负责任的观念。这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与目标。
学会认知:这种学习更多地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能够获得做事的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的联接、交叉和交流点。
作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等。使他从小就能够具备一种独立的意识、进取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以便长大了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趋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作为教师,我曾在电视中留意到:在德国的教室里,墙上的德国地图是孩子们自己动手用彩笔画出来的(虽然德国生产的“海德堡”是世界上最精密的胶印机之一)。回看本国,学校里的所有挂图(包括教学用图)都是用此类机器印刷出来的!“探索+创新”与“机械+重复”,这种反差造成的结果太可怕了。要知道“得到了一桶水的人”和“学会了取水的人,他们完全处于不同的起跑线。我们的学生虽然先“得到了一桶水”,但不会“取水”,不但没有“鲜水”吃,原来的水也会变质变臭,坐吃山空是早晚的事。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我们的学生若不能及时学会“取水”的本领,那么他们恐怕又要重蹈“花高价买水喝”的覆辙。被社会无情地“淘汰”。或成为廉价的劳动力,或成为唯唯诺诺的幕僚……每每想到这,我就不寒而栗。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地信任和敬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对话和交流中,他们求知,他们成才,他们立志,他们成长,成为自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成为社会的栋梁。而我们每一个教师,除了岁月的流逝之外,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少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这些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
这些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有相应的改革和时间,但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确实是我们应当不断自省的。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我们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当然也爱自己。爱科学、爱艺术、爱自然,对教育和可爱的学生应付出更多的爱。等等。
相信《教师人文读本》一定会给我们每位教师带来深刻的启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篇文章,作为《教师人文读本》的“压卷”,带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完成教育的使命。
篇三: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暑假学校建议所有的教师读《教师人文读本》,我一开始的想法是,读就读吧,不就是读书吗,可是当我静下心来读的时候,却被里面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悍却又寓意深刻,如此多的佳作,让人爱不释手,真想一口气读完。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就一直希望自己做一个好老师。然而就我一个人的力量——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传递文明、光耀民族说不上,但是为人师表却深刻记在我的心中,总希望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一些,最终通过实现自己的梦想进而对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有的时候也非常地迷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既让领导满意同时又让学生喜欢。在读了《我眼中的素质教育》一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知识渊博,教法独具匠心,同时又理解学生的老师。
在读完上册第四单元“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之时,里面的一篇篇怀念老师的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些老师虽然都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却依然闪现在我的面前。陈寅恪、陈垣、胡适之、王国维、刘文典……这些一代名师,不仅学问渊博,在做人上更是我们的楷模。这些一代宗师,不仅在为人处事方面无可挑剔,在研究学问、教书育人方面也是成绩斐然。
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在回忆他的先生陈垣时,把陈垣先生说的走上讲台前的九条注意事项写了出来。这九项措施在我看来直到今天仍未过时,很值得我们恭恭敬敬抄录下来,贴在办公室或床头,每天认真对照。相信只有持之以恒,上课的效率才能有提高,必将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九条注意事项是:
1、教一班学生与在私塾里教几个小孩不同,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和学生的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2、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可讥诮学生。
3、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儿好处,加以夸奖。
4、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件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么下场?你还年轻,但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5、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教师研究几个月的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课讲的。
6、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7、要有教课日记。自己和学生有哪些优缺点都记下来,包括作文中的问题,记下以备比较。
8、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量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量在堂上表扬。
9、要疏通课堂空气。你不能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要常到学生座位间走走。讲课时,写了板书,也可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的板书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要在学生的座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刻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兴趣,不怕来问了。
这九条注意事项,句句朴实无华,却句句击中了教育的要害,句句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些话不仅是对刚走上讲台的人的嘱托,也是对我们这些从教多年的教师的叮咛。如果做到了这些,那我就无愧“人民教师”这光荣称号。虽然我无法作一个名师,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响当当的好老师。我今后一定会按照名师的嘱托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使自己成为一名人人都承认并赞同的好老师。
篇四: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篇一: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读了只后,我的感触颇深,一代名师的教诲和许许多多的和我们一样的老师的心得体会,都让我受到了洗礼和教育。不错,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
《教师人文读本》里面的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篇文章好像都在写我们教师。在读“夫子循循善诱人”之时,第一篇文章《名师》就深深打动了我。文章中记述到的几位老师,都是一些知名的大师,从一些零碎小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一个老师的不俗之处。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无愧“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句话的亮点,而且深切感到教师是每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开始,就希望自己做一个好老师。然而就我一个人的力量,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传递文明、光耀民族说不上,但是为人师表深刻记在我的心中,总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一些,对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国家尽可能少一些负担,他们的后代同样能够得到爱和幸福。如果做到了这些,那我就无愧“人民教师”这光荣称号。虽然我无法作一个伟大的名师,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响当当的好老师。
教师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张对照表,如果让我的学生要去做什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具备合格的人格。这样,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才能够理直气壮,让他们能有个明确的道德方向,能够有辨明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虽然我不能保证我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永远不犯错,每个人做什么事都讲原则,但我希望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的同时,同样不失人格。一个老师,不是能够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而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很有效的独特的建议。。在不到一年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渐渐发现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并且能够感觉到学生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帮助,因为学生往往不习惯去请教老师。这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矛盾。找学生谈话时,偶尔也能够给学生帮助,让他改变了一段时间。可是正当我有成就感而感到满足时不禁感叹,一个学生不是只有教师在教育,而是全社会在教育,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延续、进步和发展
篇二: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教师人文读本》,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真切,那么富有哲理;都能引起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写得太好了。当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已经被世人所共识。回归教育的本体将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看作是新世纪全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个非常有眼光也非常负责任的观念。这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与目标。
学会认知:这种学习更多地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能够获得做事的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的联接、交叉和交流点。
作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等。使他从小就能够具备一种独立的意识、进取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以便长大了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趋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作为教师,我曾在电视中留意到:在德国的教室里,墙上的德国地图是孩子们自己动手用彩笔画出来的(虽然德国生产的“海德堡”是世界上最精密的胶印机之一)。回看本国,学校里的所有挂图(包括教学用图)都是用此类机器印刷出来的!“探索+创新”与“机械+重复”,这种反差造成的结果太可怕了。要知道“得到了一桶水的人”和“学会了取水的人,他们完全处于不同的起跑线。我们的学生虽然先“得到了一桶水”,但不会“取水”,不但没有“鲜水”吃,原来的水也会变质变臭,坐吃山空是早晚的事。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我们的学生若不能及时学会“取水”的本领,那么他们恐怕又要重蹈“花高价买水喝”的覆辙。被社会无情地“淘汰”。或成为廉价的劳动力,或成为唯唯诺诺的幕僚……每每想到这,我就不寒而栗。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地信任和敬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对话和交流中,他们求知,他们成才,他们立志,他们成长,成为自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成为社会的栋梁。而我们每一个教师,除了岁月的流逝之外,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少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这些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
这些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有相应的改革和时间,但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确实是我们应当不断自省的。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我们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当然也爱自己。爱科学、爱艺术、爱自然,对教育和可爱的学生应付出更多的爱。等等。
相信《教师人文读本》一定会给我们每位教师带来深刻的启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篇文章,作为《教师人文读本》的“压卷”,带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完成教育的使命。
篇三: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暑假学校建议所有的教师读《教师人文读本》,我一开始的想法是,读就读吧,不就是读书吗,可是当我静下心来读的时候,却被里面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悍却又寓意深刻,如此多的佳作,让人爱不释手,真想一口气读完。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就一直希望自己做一个好老师。然而就我一个人的力量——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传递文明、光耀民族说不上,但是为人师表却深刻记在我的心中,总希望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一些,最终通过实现自己的梦想进而对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有的时候也非常地迷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既让领导满意同时又让学生喜欢。在读了《我眼中的素质教育》一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知识渊博,教法独具匠心,同时又理解学生的老师。
在读完上册第四单元“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之时,里面的一篇篇怀念老师的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些老师虽然都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却依然闪现在我的面前。陈寅恪、陈垣、胡适之、王国维、刘文典……这些一代名师,不仅学问渊博,在做人上更是我们的楷模。这些一代宗师,不仅在为人处事方面无可挑剔,在研究学问、教书育人方面也是成绩斐然。
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在回忆他的先生陈垣时,把陈垣先生说的走上讲台前的九条注意事项写了出来。这九项措施在我看来直到今天仍未过时,很值得我们恭恭敬敬抄录下来,贴在办公室或床头,每天认真对照。相信只有持之以恒,上课的效率才能有提高,必将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九条注意事项是:
1、教一班学生与在私塾里教几个小孩不同,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和学生的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2、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可讥诮学生。
3、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儿好处,加以夸奖。
4、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件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么下场?你还年轻,但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5、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教师研究几个月的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课讲的。
6、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7、要有教课日记。自己和学生有哪些优缺点都记下来,包括作文中的问题,记下以备比较。
8、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量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量在堂上表扬。
9、要疏通课堂空气。你不能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要常到学生座位间走走。讲课时,写了板书,也可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的板书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要在学生的座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刻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兴趣,不怕来问了。
这九条注意事项,句句朴实无华,却句句击中了教育的要害,句句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些话不仅是对刚走上讲台的人的嘱托,也是对我们这些从教多年的教师的叮咛。如果做到了这些,那我就无愧“人民教师”这光荣称号。虽然我无法作一个名师,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响当当的好老师。我今后一定会按照名师的嘱托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使自己成为一名人人都承认并赞同的好老师。
篇四: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只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修养。教师人文素质是教师实现职责与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知识不一定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虽然构建在人文知识之上,也隐含在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实践活动当中。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
教师是人生中的一面镜子,如果要让孩子做什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具备人格。这样,我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做孩子们的镜子,让他们能有个明确的道德方向,能够有辨明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与其特定职业功能有着本质联系。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从教育理念上看,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人文素质,树立较好的教育理念,能对社会上流行的种.种现象和思潮进行相对正确的评判,并将其纯化。从教学内容上看,在科学和人文日益融合的今天,即使传授科学知识也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这是因为:⒈教师本身对科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评判,而要提高评判的水平和层次,不得不提高其人文素质。⒉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态度和价值传给学生。而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来源于对知识本身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需要从人文当中汲取养料。⒊科学发展的范式突破,人文素质起着极大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科学上的创造,不能忽略人文启导。而且只有在较高的人文层面才能对科学创造的意义和价值有所把握。从教学方式看,一方面固然要借助于科学理性、遵循业已发现的客观规律和逻辑,同时也要注重激情和创造、爱心和责任感。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也要借助人文的解释和隐喻等方法。因此,教师的人文素质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人文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目前教师置身于一个现代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悖论之中:其一,由于社会自身的发展,家长和社会对教师寄予的希望往往高出教师实际所能,并与现代教育倡导的学生主体论观念相冲突。一方面,家长们希望教师的教育对子女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过分倡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若起不到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则要受到家长的责难;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又可能受社会批评。教师如何正确地把握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位置,如何在坚持真理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就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其二,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具有独立的经济属性,需要按劳计酬。要实现经济属性和价值属性有机统一、在自身需要和他人需要之间做出具体而恰当的抉择,教师的人文素质不可欠缺。其三,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有健全的人格、仁慈的爱心、广博的胸怀,但同时教师又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压力的世界里,有可能导致自身的价值缺失、对情感的过分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因此,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正确恰当地处理好知识与情感、知识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发展提高和超越自己。
那怎么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最好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读一些由著名科学家写成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的文章,作为向导,促使思考。在此基础上,关于人文素养需要补哪些课,读哪些书,教师们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会有所选择。这比只听一两次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演讲收效会更大些。教师除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外,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当理解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问题。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具体地说,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中外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人文素养中还包含有人的直接经验体会在内,环境对人的教育也是重要的。人文素质的基础是经验。学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给教师以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依托,使教师的人文素质有丰厚肥沃的土壤。特别是要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决定权,给教师的人文素质发展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客观条件。教师应当有权编制教学内容、对教科书进行处置、选订辅助教材、评价教育进行指导;在整体上,教师应当有权编制课程、教学自治、决定教育措施。教师只有有了自主权,其人文素质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发展。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要对教师提出恰当的要求,而不是给教师施加压力。同时,要使教师对他们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选择和自主权,避免社会的过多施压,也需要有良好的措施来保障。有效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它为教师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时空,又不完全排斥社会的要求,对教师提高人文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师作为祖国人才的塑造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对于新教师来说,提高人文素质,是自身教师职业生涯开端的一个尤为重要条件,确保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平稳。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只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修养。教师人文素质是教师实现职责与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知识不一定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虽然构建在人文知识之上,也隐含在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实践活动当中。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
教师是人生中的一面镜子,如果要让孩子做什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具备人格。这样,我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做孩子们的镜子,让他们能有个明确的道德方向,能够有辨明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与其特定职业功能有着本质联系。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从教育理念上看,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人文素质,树立较好的教育理念,能对社会上流行的种.种现象和思潮进行相对正确的评判,并将其纯化。从教学内容上看,在科学和人文日益融合的今天,即使传授科学知识也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这是因为:⒈教师本身对科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评判,而要提高评判的水平和层次,不得不提高其人文素质。⒉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态度和价值传给学生。而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来源于对知识本身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需要从人文当中汲取养料。⒊科学发展的范式突破,人文素质起着极大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科学上的创造,不能忽略人文启导。而且只有在较高的人文层面才能对科学创造的意义和价值有所把握。从教学方式看,一方面固然要借助于科学理性、遵循业已发现的客观规律和逻辑,同时也要注重激情和创造、爱心和责任感。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也要借助人文的解释和隐喻等方法。因此,教师的人文素质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人文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目前教师置身于一个现代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悖论之中:其一,由于社会自身的发展,家长和社会对教师寄予的希望往往高出教师实际所能,并与现代教育倡导的学生主体论观念相冲突。一方面,家长们希望教师的教育对子女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过分倡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若起不到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则要受到家长的责难;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又可能受社会批评。教师如何正确地把握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位置,如何在坚持真理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就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其二,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具有独立的经济属性,需要按劳计酬。要实现经济属性和价值属性有机统一、在自身需要和他人需要之间做出具体而恰当的抉择,教师的人文素质不可欠缺。其三,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有健全的人格、仁慈的爱心、广博的胸怀,但同时教师又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压力的世界里,有可能导致自身的价值缺失、对情感的过分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因此,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正确恰当地处理好知识与情感、知识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发展提高和超越自己。
那怎么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最好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读一些由著名科学家写成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的文章,作为向导,促使思考。在此基础上,关于人文素养需要补哪些课,读哪些书,教师们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会有所选择。这比只听一两次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演讲收效会更大些。教师除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外,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当理解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问题。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具体地说,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中外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人文素养中还包含有人的直接经验体会在内,环境对人的教育也是重要的。人文素质的基础是经验。学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给教师以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依托,使教师的人文素质有丰厚肥沃的土壤。特别是要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决定权,给教师的人文素质发展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客观条件。教师应当有权编制教学内容、对教科书进行处置、选订辅助教材、评价教育进行指导;在整体上,教师应当有权编制课程、教学自治、决定教育措施。教师只有有了自主权,其人文素质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发展。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要对教师提出恰当的要求,而不是给教师施加压力。同时,要使教师对他们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选择和自主权,避免社会的过多施压,也需要有良好的措施来保障。有效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它为教师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时空,又不完全排斥社会的要求,对教师提高人文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师作为祖国人才的塑造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对于新教师来说,提高人文素质,是自身教师职业生涯开端的一个尤为重要条件,确保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