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

若水0 分享 时间: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7篇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有哪些?读后感是指用心读完一本书后,所得到的感悟。这个感悟会对你之后的生活以及人生有莫大的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精选篇1)

芳草萋萋,水影曳曳。一位女子在木舟上撑着撑不完的船。行云流水,翻浪前行。木舟前放着烟草,草上挂着香泥。木舟尾托着大缸,缸里盛满了茶水。风儿推动了水波,撩起了发丝,吹乱了思绪。仿佛回到了那年,端午盛会,爷爷相随,抱着黄狗,换了新衣,动了情愫。“小心水里的大鱼!”又一次穿透了内心。水中的鱼儿在水面上翻了个滚,拍出了花,又掉头扎进水里。女子望着远方出神,眼神中透着期待,期待那远远地岸边一个模糊的身影,一曲高昂的山歌……

那可怜的翠翠还在渡着船等着心上人吗?这是我读完《边城》心中的疑问。

我处事尚浅,阅历不足,无法将这一部文学界的奇葩分析的透彻细致,但我的确感悟出了许多。

初读《边城》我便深深地被沈从文先生的清丽灵动的笔墨打动了。与其他书不同,没有太过绚丽华美的语言,也没有肤浅通俗的普通。多得是轻灵中透着深邃,朴素中融着一丝悠绵。虽然很多的方言我无法理解,但是却将湘西人民朴实积极的性格展现了出来,为小说增添了不少的亲切感。我佩服沈从文先生将山村写成桃源的手法,也佩服将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感知。

接着,我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这也是我连连叹气的原因。山村姑娘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在一次端午集会时,爱上了傩送。却迟迟没有开口倾诉心扉,而是将这份感情留在心里,静静珍惜。结果大哥天保以外去世,爷爷的雷中归天,傩送不堪承受,独自漂泊去了,留下了翠翠在村庄渡河。从初尝爱情,到静静守候,到孤独老去,这一爱情的悲剧,让读者无不为之惋惜不已。

如果翠翠提前做出了选择,如果翠翠想傩送袒露了心声,也许留下的会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了吧。

所以,我浅浅的悟出了一条道理,别让秘密融化在心里。

每个人都有秘密,或大或小。一定是自己所珍惜的,希望保存下来的。藏在心里,生怕别人玷污了它。有时候,我们静静守护,有时候,我们静静品味,一个人,孤独的享受秘密。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袒露秘密,对他人。将我们的心声告诉别人,将我们的心扉向他人敞开。

让别人了解自己,这样往往可以抓住机会,不做下令自己后悔的事。如果我们太过在意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道而不属于自己,就错了。一个人的秘密告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就变成了两个人共同守护的秘密,更加的有价值,更加的亲密。有时候坦诚相待,是最好的交往方式了。抓住机会,袒露心声,比如在毕业的时候,告诉老师,你藏了多年的话,毕业后,也不会因这些话说不出来憋在心里而后悔一辈子

还有,便是情字。

爷爷和翠翠之间的亲情,傩送翠翠之间的爱情,天保傩送之间的兄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篇。情得真挚,情的深刻。

爷爷,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为什么伟大?为什么平凡?拿着不高的工资还处处想着他人。收集上等烟草,塞给他人,沏了一缸的茶水,供人解渴。并不富裕却为人着想。对孙女翠翠无限的爱,不让座热石头,怕她的病,在乎翠翠的感受,感情方面一直听取翠翠的意见,伤心时给他讲笑话,讲故事,唱歌,这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老人,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质朴的湘西人民。与爷爷之间的亲情,一直是翠翠心里的最后港湾。有了它,翠翠才能保持纯洁开朗的性格。

傩送与翠翠的爱情,只有一个字———纯。没有海誓山盟,海枯石烂,没有挥金如土纸醉金迷,也没有天涯海角,惊天动地。也许最纯的,最美好的,自然中孕育出的,男女之间令人向往的爱情,莫过于此,一个为了她,愿落一个破船,一个为了他,孤独撑船一生。

天保和傩送的兄弟情,也令我深深感动。当双方都清楚了情敌关系时,兄弟二人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决斗,而选择了一个和平公平的方式,让翠翠自己选。唱山歌。当天保自知唱歌不如弟弟时,没有纠缠,没有埋怨,只有一个人默默承受,默默祝福,然后浪迹天涯。多么潇洒,多么豁达。

这一个情字也令我感悟颇深。

我们要珍惜每一段感情,不管是来之不易还是天生存在,都应该我们用心去维护。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结果,如没有一个情字,何谈进步,何谈和谐?互相体谅,互相鼓励,别让情线纷纷崩断。这是宝贵的,也是自古以来受人赞美的。

还有就是那山村的美丽景色了,宛如水墨画一般,那么柔和,那么恬静。黄竹中鸟儿交递相鸣,这是灵动,平静水面上林立的吊脚楼,这是和谐,小河中的龙舟鼓点,岸上激动人群,这是生气。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生动自然。

我们要保护这些人文美景,别让世界上仅存的美消失。

我年龄尚小,望到我成熟几分后再读此名篇,盼望有些新的收获!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精选篇2)

假期有幸阅读了著名作家沈从文老师所写的《边城·湘行散记》,初读时,就被沈老的文字所吸引。那种美,美自内心,像一泓清泉缓缓流出,无痕却又刻骨铭心。

隽永语言美如画

沈老年少时就投身行伍,随军队辗转川黔湘边境。他没读过什么书,却凭着对文学的爱好,对社会人事的切肤体验和深刻观察,写出了美如画一般的语言。例如《边城》一书中写道:“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呈现出一种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

沈老也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但大都来自现实生活,就地取材,以物比物,使其更有艺术魅力,扣人心弦。例如描绘湘西边城茶峒的自然景色时,他写道:“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以当地人所熟悉的事物比喻,更加贴切形象。

哲理语言美如茶

沈老的语言也蕴含哲理,引人深思。例如《小草与浮萍》中,诗人把小草和浮萍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思想和情思,讲述了浮萍被风吹在了一个岸旁,他以为自己到了一个虹的国度,可是并没有,从而他觉得自己很孤单,但这是出现了一个小草,两者说话投机,交了朋友。于是小草给浮萍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自己可以呆在温室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表面上写了小草与浮萍的经历,实际上写了自己独自在外,没有亲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寂寞感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无可奈何。

从沈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十分常见的事物,被细心的沈老所发现,接着对他们进行了描写。语言并没有多么的华丽,完全是一些平易近人的词语,句子等。但却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哲理也呼之欲出。

通俗语言淡如水

沈老常说:“我实在是个乡下人——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所以他的语言始终离不开湘西,那片生他养他的故土,以湘西地方话为母体,加工提炼,予以书面话,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例如:“下棋有下棋的规矩,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若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若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的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使《边城》呈现出恬静、和谐、优美的乡村风情。

读沈老的书,仿佛流连于湘西的优美画卷中,美无处不在,但有时有感到一丝悲伤,公鸡,小草,浮萍这些东西在童话中都会象征着美好,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将要被宰杀而沉溺于忧惧中的公鸡,在温室外的孤零零且渺小的小草以及被大风吹走希望到达虹的国度却希望落空的浮萍……

其中会有什么原因吗?

我们不要忘记写作时间——正值军阀混战的年代,而作者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存在了千年的封建文化,遇上了刚刚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人民备受折磨。所以作者必然对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担心,作自己的语言,将民族的悲哀写在书中。

《边城》——我想不仅仅指的是农村古镇,更是作者内心中希望远离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社会,而代之的是和平宁静的乡村。

只愿人民安居乐业,无忧无虑的生活,让“美”常驻心间!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精选篇3)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合上手中的书,古朴的封面,单一的色调,正如沈先生的文字一般,有着让人在纷乱中心安的作用。读了沈先生的《边城》之后,我好像也变得如茶峒人那样安静、和平了。

翠绿的山,清澈的溪水。孕育着茶峒小镇一班厚实而又朴素的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茶峒人是不功利的。爷爷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相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即便是文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个不十分在意钱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镇里,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

生活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摆渡的依然来回于河岸之间,打牌的依然喧闹着……然而这一切正常的好像令人发慌。也许这真的应验了那一句话: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平静的。翠翠跟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依然如故,然而在哪一天,有个男孩的身影闯进了她的心里,于是她就有了秘密,那跟虎耳草与山歌有关系的秘密。这个属于她的秘密在她看来是甜蜜的,因为在她睡觉的时候也咧着嘴笑,一副甜蜜快乐的样子就可以知道。

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的见面两人便已一见钟情。情窦初开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对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亲的爷爷。日子如翠翠家门前的溪水一样静静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涩使翠翠在面对二佬时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时,大老也爱上了翠翠并请人做媒。翠翠惊慌之中虽未向他人表明她的心意,但她已经有了自己内心的选择。

悄然出现的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担忧。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场,就是金钱相伴,碾坊夫人十分自然地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同于当地风情。边城式的乡土气息,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往何处去,这是沈先生的一直来的担忧,他既爱这泥土气味,憎恶重利轻义,以乡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势必然,纯粹爷爷式的文化传统行将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着这边城文化到底往何处去。

翠翠嫁给已请人说媒大老,沈先生对大老不满,嫁二老,象征着本土文化的变质,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愿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结局,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其实竭力呵护着他们。因此,边城以等待做结局,不让翠翠走向必然走向的未来。

在天宝和傩送互相表明态度后,天宝溺死在湍急的漩涡之中;傩送之前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决心也由于大哥的死也变得不再坚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对,他毅然离家闯天下,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到恬静的茶峒。孤独的翠翠再没有听到在梦里将她拖起的悠扬的歌声,她对此还一点都不知情。

在恬静的后面,暴风雨来的是如此的猛烈,全不顾一个柔弱的女孩子是否能承受——爷爷在一次暴风雨后死去,剩下她伶仃一人,每天只能形影相伴;接着是二老的出走,只留给翠翠漫长而又无期的等待。思念——翠翠只有苦苦的思念,苦苦的幻想。

可不管经历多少狂风暴雨,翠翠性格中茶峒人的向上永远不会改变,对美好明天的向往永远不会改变,宛如那座白塔,永远在翠翠心中屹立不倒!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精选篇4)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在《庄子?应帝王》中,庄子讲述了这么一个“七窍开而混沌死”的故事。混沌为什么死了?因为破坏了原本的样子,损害了自身的本性。他原本是混沌的,无所分辨的。现在有了七窍,感知开始分界,便也失了自性。庄子推崇的道,是宇宙的原本,人类原初,可是天地开辟,破坏了大同,人类开化,破坏了敦诚。本来应该顺应道无为而治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启蒙”,道在不断失真。

沈从文在《边城》中也构建了一个混沌般的世界。山坳、溪涧制造的一个峒城,被周边的割据势力都遗忘,消失在行政地图上,在自己长年累月的演化中孕育了独特的秩序。无论是土房还是吊脚楼,一家的东西落了水会引得大家一齐下水救;“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责轻视”,在这里文明的圭臬是失效的,那些看起来有悖于道德伦理的事在这里是那样的顺理成章,值得包容。因为边城的人们是抱团紧实的野草,放肆地在山间的每一寸土地上蔓延,他们的秩序源自长久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情谊,哪怕是“作妓女”也只是参与社会的运转,这是一个角色而不是符号,只需承担物质分工,不用承载文明意义。他们自己就是他们规矩的代言,他们的存在、甚至生生不息就是他们规矩的合理性的最好明证。

东晋大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了相似的乌托邦,也是一个黄发垂髫依然自乐的大同社会。而当象征着外界我们秩序的捕鱼人误打误撞闯入桃花源,散播了秩序的产物(几百年的改朝换代正是俗世纷争的凝合体现)后,失去了乌托邦的纯粹,于是陶渊明便再次将他们从文明中抹除,以“不复得路”,“未果”铺陈他们去往下一个遗忘的路。

桃花源与文明的碰撞导致了自身的消失,混沌获得有秩序的感官而走向死亡——在《边城》中亦如是。翠翠的妈妈是第一个想要逃出混沌的:为了爱情,最后只留下翠翠作为失败的证明。爷爷经历了丧女,不想孙女重蹈覆辙,又人为地干涉了两个青年对她的追求,于是作者也给他安排了死亡的结局。同样的,《三三》中从城里来的白面少爷在边城中停留的时间不断延长,边城中的人对新文明的指手画脚益发甚嚣尘上,眼看平衡机将被打破,作者立马下笔斩断这层关系——所以他溘然而逝。这都象征着“混沌”与“秩序”的冲突,而有冲突就必定会有各自的受损与瓦解。比如爷爷死去那晚的暴雨同时也摧毁了渡口的白塔,爷爷作为秩序与原来的矛盾体,这个情节就是双方的相互妥协;又如萧萧、如三三与母亲,虽然都是混沌里原来的住民,可无时无刻不在向往世外,向往“女学生”,向往城市。因为这些追寻,他们或成为牺牲品,或令别人作出了牺牲。

《边城》看似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描述小城故事,可还是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中让人惋惜。毕竟这边城太过纯粹,诱导这些向往爆发的火星并不常有。宽厚的边城人只将这些作为令人记忆的停留。可这其中的况味,也只有在混沌中真正生发才能被真正感化。比如在城中做妓女的老七,因为对丈夫和对边城的情念,成功回归;白面少爷终究不是混沌孕育的孩子,在这里度过了返璞清寂的最后时光,走向消亡。

边城的混沌不死,可混沌也无法出走,越过山丘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只能被山水环绕,继续坚持自己的道与大同。现实中边城就是我们心中的乌托邦。纯粹的混沌,被我们用层层心防包裹,保护我们的本真。可我们依然要披着面甲与这个世界交手,在文明的秩序里求生存。我们该如何净化呢?也只有靠我们自己的闯荡来回答了。

毕竟现实永远比故事精彩。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精选篇5)

淳朴是否也是一种罪过?

《边城》的故事发生在川湘边境的茶峒县。一位终守渡船的老船夫,两位体力强健的年轻人,在绵延悠长的民歌声中与一位妙龄少女产生难言的情愫。书中巧妙的将时间浓缩,安排各种美丽的“偶然”,牵动读者思绪。

女主人公翠翠的诞生就是偶然,十五年前翠翠的母亲和一位军人偶遇并私下有了孩子,在翠翠出生后,便自觉有违道德,双双自尽。一个先天带有悲剧色彩的孩子,却在茶峒青山绿水的氤氲美景里充满对生活的乐观与自然之美。小说的地点背景是一大亮点,作者运用较浓重的笔墨描写一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人与自然真可以说是和谐相处。正如翠翠和她的小黄狗,书里没有点明小黄狗从何而来,但它一直伴在翠翠身旁,形影不离。即便如此亲近的伙伴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其实它并不需要名字。两者心灵上的默契业已超出种群的界限,人和自然在此处达到了和谐,达到了统一。在这里,人能和动物一起安详的活着。如此令人神往的世界,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悲剧。欢乐的景象衬托出的是深深的悲凉。

第二个偶然是翠翠与傩送的相见。在端午节的傍晚翠翠独自在河边等待迟迟未来的祖父,正好与刚刚上水的二老碰个正着。翠翠的童真羞涩与傩送的粗犷能干强烈碰撞。两人各说各话,但都认为对方正回答自己的话,更是都曲解了对方的意思。这样一来并没有疏远他们的距离,反而还萌生了爱情的冲动。傩送喜欢上了翠翠!这是小说最奇妙又最甜蜜的一幕,现在看似老套的剧情,仍焕发独有的魅力。美好的背后是其带来的青春期的烦恼。翠翠进入青春期的表现被真实充分的展现,心中的秘密开始不和亲近的祖父诉说,在渡船上望着新娘发呆,脑子里充斥着奇奇怪怪的念头……为后文的发展添上一分神秘气息。

第三个偶然是祖父的错认,我认为这是全书最精妙耐人寻味的转折,它直接导致了一个个悲剧接连爆发。祖父暗示翠翠的爱情由她自己决定,大老和二老只能通过自己努力争取。而茶峒县最传统的提亲方式是通过山歌。兄弟俩决定轮流唱,公平竞争,看谁能真正令翠翠动心。为了爱情,不善于歌唱的大老也决定放手一搏,当然,必败无疑。二老动人的歌声飘进了翠翠的梦乡,也飘进老头的心房。祖父对这一晚的山歌甚是欣喜,但却误认为是大老的嗓音。翌日,祖父便亲自去恭喜天保,得到这个消息,他没有告诉弟弟,而是死心放手,独出外做生意了。而后不幸遭难,不明不白的死在外地。傩送以为是因为祖父,哥哥才会出意外的,就渐渐疏远了渡船人一家。这就直接演化为最后翠翠独守空房的悲剧。

几个偶然环环相扣,整个故事从头到尾清晰而自然。照常理,两情相悦,终成眷属应该才是他们的结局。茶峒县环境优美,渡船人朴实善良,不曾收别人一分钱入自己口袋,除了文末的大雨,县城中又没有大的变故像是天灾或是战乱。有喜到悲这种对立面的转变是如何产生的,问题又出在了哪里呢?

我并没有找到答案。

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

沈从文先生对环境的描写把握细致:山里的日夜春秋,从万里晴空到星汉灿烂,都不感奢华。而是让人觉得书中的景物是亘古不变的存在,他们不是为了要博人眼球而故意待在那个地方,他们只是为了生存,为了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而我们很容易的就会把景物和人结合在一起,茶峒县的县民们也如山水般不慕求荣华富贵,善良朴实地生活着。就像在上文提到过,天人合一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个自然与社会环境。这是一个不失真实的世外桃源,可我认为最妙的,是身处这桃源中的翠翠竟落的如此下场。

我利用倒推故事分析一下结局。离结局最近的是祖父的死,但老人去世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他们只是执行了自然规则的最后一环。要说祖父去世直接导致了结局难免过于迁强。再往前看,是天保的死,傩送的心态转变就是从这里开始。天保是在外出做生意时遇险,做生意也难免会出一些意外,船总顺顺一家应该是很清楚的。二老对渡船人的心态不应因为一次意外的事故而彻底转变。要弄清其中的缘由,还要把故事继续往前看。书中的一个细节十分微妙,老人在错认歌唱者为天保后,私下里告诉他“成功”的喜讯。他知道老人是错认弟弟为自己时,并没有告诉弟弟。这是人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封闭自我常见的表现。正是这种普通而又自然的性情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悲剧的伊始浮出水面。

但悲剧的造成并无孰是孰非。茶峒人淳朴忠厚的性格终导致了桃源里的悲剧。它是深沉的,更是无解的!旁人无力改变,唯有叹息、叹息。作者很巧妙地利用这个矛盾,构建出茶峒县清纯的故事。田园牧歌的笔法令人向往,结局又令人痛心。无解的矛盾,无解的故事,留下了我无解的思考:

淳朴是否也是一种罪过?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精选篇6)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给我们展现的他心目中的“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笔墨极具中国山水诗画的风采。他的笔尖时时流露着湘西美妙的山水人情,落笔生花。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沈先生笔下描绘的这一副诗情画意,又怎么会不孕育出一辈辈纯朴、诚实、勤劳的茶峒人呢?翠翠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野兽。”但是,沈先生却偏偏给这样一个无邪的女孩一个悲惨的结局:天保大老这样一只“水鸭子”竟就那样的淹死在了河里;白塔坍塌、田地冲毁、祖父去世;就连翠翠最心爱的傩送二老也离她而去。然而她无助,她不知所措,她只能等待,等待“那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虽然小说中的故事是悲惨的,但是它之中蕴含的民风是朴实的。

碧溪岨的渡船老人——翠翠的祖父,实在可以算是一个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的乡村人。每当有人渡河,他便极力迎上。有人把钱塞进他的手里,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他不收渡客的钱,就是为了心安起见而收了,也把那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实在是一个乐善好施的纯朴人。“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翠翠,他更是顷进了一生的精力。从小,翠翠就由祖父一人带大,翠翠大了,祖父又为翠翠的幸福奔波。他在小说中的一生似乎都是围绕着渡船和翠翠的。

翠翠是小说的主角,她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翠翠十分的可爱,又有着小孩子的调皮:祖父在夜晚寻找翠翠时,她却答复:“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实在可爱之极。长大后的翠翠喜欢看新娘子,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新娘子,而她对傩送二老的喜爱却缄口不开,只是羞红着脸。她对傩送二老的爱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感人。

天保、傩送兄弟和船总顺顺则是茶峒边城中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人的榜样和代表。他们与邻居相互敬爱,他们在当地帮助“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们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两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风,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船总顺顺更是不计前嫌,收留祖父去世、渡船冲走的翠翠。茶峒的美德在这些茶峒人中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无不发扬的光大,无不令人神往。

读到了纯朴的民风,我在想,沈先生也许在向往着他笔下的这样一种安定的生活。但是他为什么给这样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加上那么一个悲惨的结局呢?我只能在他生活的背景中找到答案。20世纪初,在当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刚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下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奴役统治,又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最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受长达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让本来就饱经战火的中华民族雪上加霜.在那动乱的年代里,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群众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后,先生毅然选择了湘西这片纯朴美丽的土地,这些温良率直的人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一片一片的轻声述说着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我们炎黄子孙本性的良知,也许正是因为爱得深沉才孕育了这些带着哀思的文字。

那么,像沈先生想象的这样的“边城”我又从何找起呢?也许,只有我们心中向往的开阔地才是我们从文章中感受到的“边城”。“边城”只是人们向往的其中一种形式,真正的“边城”筑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要我们有向往,我们就有自己的“边城”。

读完《边城》感悟和收获(精选篇7)

这原本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边城》

金色的光穿透云层,铺在鸳鸯江上,隐约几只渔船划过江面,星星点点。紧接的一场蒙蒙细雨,是南方小城独有的情韵。晨光弥漫了整个河岸,空气中氤氲丝丝泥土清香,早起的人们在细雨中漫步,游人打着一把油纸伞,在堤岸边领略小城早色。远方的来客啊,南方多阴雨,愿你缓步当歌,一缕炊烟似是梦中多归客。此景,甚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一个山环水绕的历史古城里,人也滋润美艳至极。不比北方的豪情,南方的女子,多是温润细腻而多才情,山城水都孕育了多少文学的灵魂。而我也乐得自在,从小耳濡目染中爱着书籍和文字。学习生涯总是苦中作乐的,在人人竞争的大时代,知识的储备量就是第一资本,无论何时,多读书总是好的,无论是与数理化的斗争或是文科的背默,都将在人生历程里留下难忘的记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爱和悲悯。不比往日学习的匆忙,每每持书一卷在窗台仰坐,我便能静上一天,书中的纸墨书香深深吸引着我。

我最爱的读书地点是学校的石椅,在一片红枫的艳丽色彩下,它平凡普通的在那儿。当午后的暖阳穿透树枝和文字,那斑驳树影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纸质书发散的魅力是电子书而不能比的,它的每一个文字和标点符号都显露着作者的每一次心跳,每一个呼吸。一本好书就是一个说书者,它静默无言,在跟你娓娓道来作者的心绪。在美好的下午,去图书馆找书看,已经是我课余时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邂逅了沈从文的《边城》。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山城水都女孩儿来说,看这本书就像是在用文字的方式欣赏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每一座石桥,每一处景致,每一段小溪流水就那样自然而然的在脑海里一一过目。

几年前曾领略过凤凰古城的美,它是“边城”的原型。那里浓厚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我,一条河流就那样悠扬啊漫长的流到了城边,不知来时路,也不问归处。河边吊脚楼,河上石板桥,石板桥上的游人,是摄影师作品里的靓丽风景。“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美人,美景融为一体。无比和谐而又充满了各自的与众不同。在小巷里,琳琅满目的饰品和民族服装很是抓人眼球。充满文艺气息的小酒吧里,民谣歌手弹着他那迷人的吉他,仿佛在说着这风光古城的辉煌历史,讲故事的人入迷了,听故事的人听醉了。古城的夜晚大概是最撩人的了,没有霓虹灯的璀璨但却有篝火的迷媚,没有演奏会的宏大,只有几把吉他,几支笛,一把二胡一个鼓。街边的艺人就这样自顾自的弹着,唱着。游人们喝着,吃着,谈天说地着,一切都慢下来了,一切都随着河流的缓慢而静止。远离都市的喧闹,它带来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安乐。读过《边城》便知小城情趣,去过古城便知作者心绪。在那个夜晚,我做了一场特殊的旅行,我又重新捧起沈从文的《边城》,再读,便有另一番感触。眼前心上的,是我的家乡梧州。那里淳朴的民风感染着我,令我不禁感叹我们家乡的骑楼城,夜幕当空,华灯初上,无比旖旎。绚烂的灯打在鸳鸯大桥上,七彩的江面令人叹为观止。不比夜晚的风情万种,早晨的小城是静谧的,像一个含羞的少女,散发青春的美丽。望鸳江春泛,一清一浊,一婉约一豪放,是苏子笔下的:“我爱清流频击楫,鸳江秀水世无双。”凤凰古城的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皆是山环水绕,却又各有特色。这类小城,让人萌生千百个喜欢的理由。

我羡慕那些能把景致写得如此真实的人,每每看到精致处我总会惊叹不已,究竟是有多深厚的文学底蕴才能写下如此词句。说多了就是,爱生活,爱读书罢了。在那个没有电子的时代,信纸是心绪,而书则是寄托。每每有着共鸣的人,一定有那么几本同样爱看的书,它是精神文明中伟大的杰作。在这个繁华绚丽的时代,电视剧电影代替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我还是希望,多看书。纸墨书香带来的情致和温暖皆是这些不可比拟的。人与人之间变得更融洽,更有气质,更具文雅,都可以归功于看书。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是脊梁,而“礼仪之邦”的美誉不能徒有虚名。

在学校的综合楼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牌匾正闪着独有的光芒。在教室的每一个位置,同学们认真看书的场景感染了红枫树的每一片枫叶。红枫精神在学校里延续,读书所带来的爱和对事物宽容悲悯的气量会为人所称赞。读书风气在社区里传开,人人讲礼貌懂文明的好习惯在古城里划下了这个时代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流过,美好依旧,如茨维格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1218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