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
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7篇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它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的兴衰。你知道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欢迎大家来阅读。
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篇1
书籍是我们生活的导航,它教会我们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然而读《文化苦旅》,当茶余饭后咀嚼着其中优美的文字,欣赏古代历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让人有所感、有所动。
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们可以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们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们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轻松诙谐的书,我们可以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然而读《文化苦旅》,让人变得深沉达观。
任何物体都有承载它的器皿,唯有知识无垠无度。文化的承载,不只是书籍,就像余秋雨所言,历史文化的沧桑,散布于历史的古迹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尔斯泰曾坦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恰恰罗素·罗兰又说:“智慧,友谊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没有钥匙,如何打开智慧之门,又何谈放射光芒?文化苦旅这本书,昭示古代历史,人类告别愚昧混沌,从事文化探寻的历程与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实际上是人们心灵与古今中外一切民族优秀文化,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沉溺纸醉金迷的世界,让我们远离了文化的正面熏陶。读《文化苦旅》,不但能改变人的气质,还能使人树立更为健康人生观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负苍天赋予的生命,成为沧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这对于人生的回答,对于国家的培养,对于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对人类的历史,无疑是最好的回答。
读《文化苦旅》,是一种陶冶,是一种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众生中,不以荣辱待己,不论成败待人。不热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脱俗,你会仰头看天,蓝天澄清,白云悠悠,释怀心里的郁结,面对现实,笑对人生。在物欲横流的日子里,品味古人谈的“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教诲,会注入一股清醒剂,快乐地生活着。当我因辛勤工作而收获甚微感到牢骚满腹时,书会告诉我要笑对生活,这时我会浑身充满工作的激情;当我遇到困难,想打退鼓堂时,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浑浊的官场,如何独善其身,激励我,鼓起勇气继续努力;当我志得意满时,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兴衰荣辱告诉我盛极则衰……
《文化苦旅》让我体会”怦然心跳“的共鸣,有一种“莫名感动”;《文化苦旅》让我进行自我审视,也曾感叹人生百态。我只愿心情伴书平和而宁静,灵魂伴书纯洁而超然。有时候读书不是一种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学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熏陶,畅想无暇的梦想。
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篇2
早就听说余秋雨先生的大名,今天有幸读到他的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借我一生苦旅无疆,寻觅中国笛声何处叹千年。”他是深深地爱着中国文化的,他走遍祖国千山万水写下了这本文化散文集。
“文化苦旅”这个“苦”字不知作者有没有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才确定下来。从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的这本书情绪是低沉的,也表现出作者对文化的一片赤诚,真有点唐僧取经的味道。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我游览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我聆听过沙漠中泉水的淙淙声,我畅游在三峡的山水长廊里,我领悟过废墟中掩埋的真谛,我感受到封建社会美好的人性……我倾听着作者谈古论今,在某个充满意境的空间里发出对中华文化的深思与感慨。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这一本《文化苦旅》所能概括的。作者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遗赠,不要让现代的高科技掩埋了古典优雅的亭台楼阁。我觉得,既然我们生在这个繁华的年代,就理应比我们的祖先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条件。
但看看这个社会,有多少人了解中国历史,有多少人在清明节还去认真地扫墓,又有多少人在闲暇时弹琴作曲、吟诗作赋......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保护文化的使者,但最起码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懂得保护文化,而不是崇洋媚外,把祖先的遗赠抛之脑后。
我已经是一个中学生了,我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当我们沉迷于网络,或戴着耳机在高楼大厦间闲逛时,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儿时的我曾经天真地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不过是一些只能供人参观而无法起到实际作用的东西。如今,我不禁为当时的想法感到一阵内疚。中国文化如同那酝酿千年的酒,时间越长,越是香飘千里。
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顶峰,让中国文化昂扬在世界之巅!
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篇3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我读后收获颇丰。这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
这本书里,我感触最深的,是《道士塔》。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可是,这样的一个宝库却被一个道士给毁了,没有发挥它的价值。余秋雨对于这些宝物的损失深感痛心,从中深省酿成这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这时的莫高窟,并没有在文化保护之内,于是任由这些来自西方的“游客”将它一卷一卷,一车一车的带走,文化的精华的字画竟然在道士手中成了换来银元的交易品。在这个道士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这样被挥霍掉了,而王道士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买卖却几乎葬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外国的学者精心探索莫高窟文化时,曾几何时,这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骄傲,而诺大的中国,真的容不下这片小小的土地?
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原来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余秋雨妙笔生花,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笔触,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正是这样的创作愿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从而引导我们不断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值得我好好品味。
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篇4
天寒夜梦台风来,落霜墙角阴心间。这种历史风格,不嚣张也不冷清,一切都在无声之中淡漠,在看似平静中凄凉。伴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我愈书行。不知天一阁,你是否安好。
文化的命运交错,你曾记得有一个叫范钦的年轻书生,将你充实,将你覆满笔墨清香。那一刻,你便有了生命,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生命的气息,跳跃不息。也许,这就是书籍的力量吧,穿越千古而不朽,用看似无情的文字告诉你人世间无数的恩恩怨怨和灵韵成章。纵然世间的一切气息都随风飘散了,但文字依然可以永留于世,终可传千古。
但水火无情,脆弱的文明,被风卷残云,支离破碎,散落一地,正如余秋雨老师在书中那如泣如诉的呼唤:“上天,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吧!”
你只是单一的,迷离的望着远方,似乎在等着,等你的主人,等你那些丢失的记忆和沿袭上百年的痕迹。一切的一切,你都默默记着,似乎那时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才是最美的你。一代文化良知在被唤醒,思考着你存在的真谛。
而你,似乎在哭泣。
天一阁!
历史的辛酸,伴着泪水,在你空荡的阁楼中盘旋。时光不能永恒,这里写满了屈辱抗争,这里写满了悲哀华殇。这里终是凭借穿越上百年的风骨灵韵得以留存。且问你存在的凭据是什么,也许你存在的凭据就在历史长河中,就在那些不知去向的书籍中,就在范家人世世代代充满希望的目光中。轻轻脚步,踏上你饱经风霜的楼梯,不知道你,天一阁,是否会想起那个叫范钦的书生呢?
任思绪在风雨中恣意飞扬吧!也许这才是你今生的解脱。
因为你早已经忘却,那历史中沉淀的忧伤。
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篇5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时光不断向前翻涌变化,于历史中寻找自己的背影,唯有文化永恒。
这本书的来源也很奇妙,1991年,曾经作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他,辞去一切职务。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相关重要遗迹。出于对人性本真的执着,他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只为探访那些经过几千年风吹雨打可能早已破败不堪的人类结晶。他的文字里用极富中国化的语言描绘出了相当深的哲理内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那个时代中华儿女对历史遗迹的记忆。
回到《文化苦旅》这本书,先简单介绍一下,全书共包含了四个部分,分为起点,中国,世界,和人生。通过这四个部分,我们可以更切实地感觉到文化与我们血脉相连,我们的生命里都有着和它扯不断的关系。跟随着余秋雨的脚步,我们将离开钢筋水泥的大城市和灯红酒绿的繁华夜景。看到的不再是人头攒动的景点,车水马龙的街道,而是沙漠之外,雪山之巅,只有几头牦牛的地方,只有几艘小船的地方。那是水墨江山,是高山背后蕴藏的古老神话传说,是溪水之上的竹筏里留着的记忆与无名情怀。起点写的是作者的几个童年往事,一名女教师来到了余秋雨先生幼时所在的小山村,用新鲜的知识为乡村解冻,作者也因此有机会走出乡村,前面的起点看似和文化苦旅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其实这是余秋雨先生年轻的时候埋下的一个伏笔,也是他后期进行文化之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个部分中国之旅主要是对中国文明遗址的探索,以及对背后故事的挖掘。第三个部分世界之旅记录了余秋雨踏遍的一些重要的文明遗址的足迹。有两河流域、埃及、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等重要古城。在我看来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这些文物背后的创造者以及相关者的介绍,这样更能使我们从现代和古代进行一个文化的飞跃。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这些文物背后的创造者以及相关者的介绍,这样更能使我们从现代和古代进行一个文化的飞跃。就像文中的风雨天一阁一文中,余秋雨先生在痛恨文化结晶流失的同时,也赞同了人们对天一阁的坚守。写了范先生及他的后代对古籍的精心呵护,勾画出了一个文化战士。而中华民族的韧性就是在这份坚守中体现。
其实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他给我们展现了多少文化遗迹,而是我们自己穿越历史走到这些文物面前,去聆听他们过去的故事。了解过去的人和过去的悲欢离合,并为之感动。同时自己也不断地在思考:怎样在健全的文化人格中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困顿拯救出来,有厚重深远的忧患意识,并利用这种意识对文物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面对文化,我们永远都是迷途的归人。
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篇6
“文化苦旅”,望文生义,自然是一个“旅”字贯穿全书。但这部书又不是简单的山水游记。“原因是,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我想,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个“苦”字应该说可是全书的主旨。作者并不在乎旅途劳累之苦。这个“苦”乃是对全民族意识的苦苦思索,对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寻,读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我以为,最能体现作者一个“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蝇头小利就可以把大车大车的经书、绘画运往两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群眼睁睁看着国宝流失却不闻不问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国,竟存在不下几卷经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个藩台,在中国,这样愚昧、麻木的国民又何止千万?王道士不卖,李道士照样要卖,张藩台不管,赵藩台更不会管。“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面对如此国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后,王道士早已化为灰烬,莫高窟的历史文献也在大英博物馆的玻璃窗里沉睡了多年。尽管我们再也不会让一个蒙昧的道士去看管我们祖先的遗产,可他们似乎还活在我们身边,盲日庸俗的国人似乎也还不少,也许文明离我们还很远哪!我们期待着中华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谈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书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巨匠,但他命运多劫,两次遭贬,又客死他乡。然而正是由于他官运不济,被贬永州,才使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可此时的柳宗元仍时皇宫内的青砖绿瓦一片痴情,因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事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而此时,命运和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满心欢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却是更加荒凉,更为边远的柳州。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评余秋雨的文章,说它的词藻华而不实,说他的文章软弱无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也没有必要去探个究竟。因为文学本身就有它的两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余秋雨的书,在他的书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历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这就够了。
读《文化苦旅》追寻千年古迹读后感篇7
苦,文化之苦旅。
思,历史之长河。
——题记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凋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物构成。或许在常人眼中山水仅是高山流水,不无特别之处,象征大自然的美好。但在作者心底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由此可见,当他泛舟于千年文明的长河之中,对自然风光情由独忠,才会有独树一帜的思想见解。他超越了现实中的诗情画意,还回顾与历史,欣赏着了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在游历的途中,再翻开历史的长卷,叠加自身的观念,呈现给读者新的“文化之旅”。
他踏遍中国河川。第一站就是莫高窟。在莫高窟外,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的主人竟然是敦煌的'罪人。他目光呆滞,畏畏缩缩。他买掉了一车又一车的文化古物。这不仅是自取其辱,对于中国也是莫大的侮辱。他是中国的罪人,也是历史的罪人。余秋雨恨他,那些专家们也恨之入骨。我猜想他是恨自己的渺小,眼睁睁地看者外国人运走中国的东西,却无能为力,也恨世界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罪人,恨历史无法改变。但值得庆幸得是,无论敦煌运到伦敦,巴黎,运到彼得堡,东京。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他们可以带走文化,却带不走文化。
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境。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悠久灿烂中华文化的苦苦求索。
他又来到了工程浩大的都江堰。只要被问到中国历史上令人最激动的工程是什么?几乎每个人都会毫不忧郁地回答道是长城。而余教却说是都江堰。他总有独特观点。着要说服人们得要花点工夫。因为他必须把自己的思维灌输到别人的脑袋里。在描述长城时,他大力赞扬,从孟姜女痛苦流涕到全身投入到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慷悸。感觉深厚多了。如此力褒长城,想要突出都江堰的宏伟就更难了。可他娓娓到来。从修建的时间看,他比长城早数十年,早已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从对社会功用看,长城早已颓废,而他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请流;从历史人物看,他造就了孔明着一代英雄人物;他让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个安定的后方;从建造的历史人物看,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而李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妙趣横生,甚至打动了我。想想也如此,想当年秦始皇筑长城的目的是阻止匈奴南侵的积极作用。如今,世界和平统一,他常常成为了排场。
我非常佩服余教的独特的审美能力,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揭示中国文化的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