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惜别的读后感

若水0 分享 时间:

又读了一篇太宰治的文章,惜别,这是一篇描写鲁迅的文章,日本人眼中的鲁迅,在五四青年节时期读到这样的著作别有一番感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太宰治惜别的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宰治惜别的读后感1

《惜别》以周树人、津岛修治,藤野严九郎三位为主线,师生间,同窗间的情谊最后那首道别依然唱不尽。

初识

两者的初遇是极其有缘分得,两者在去松岛的船上初遇,而相同的制服让太宰治不愿亲近这位看上去比他高贵的公子。鲁迅游览松岛时唱起了云之歌,本就不标准的日语加上奇怪的跑调使太宰治注意到了唱歌的人,初次交谈让太宰治意识到鲁迅的为人与亲和,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

两人大概都是怀着游览盛景的心情一洗心中忧虑,对于刚从乡下来到仙台这样的大城市,说话带有浓重乡下口音的太宰治;对于从中国来到日本求学,却看到同胞不思救国之道,成群结队跳舞,打扮的鲁迅。心中也充满迷茫,对于一个有理想,想要探求如何强国兴邦的爱国青年来说,此时也来到松岛,游览此处“八百零八岛绵延不绝,美妙如画,几似西湖”的绝景。

在太过安静的松岛,这两只孤独的鸟相遇了。谈话中对于太宰治的自嘲孤独之鸟 鲁迅深思后则回应自己为候鸟。书中极有意思的一句话“即使是没有一只任何看头的鸟,单单停在枯枝之上,羽翼虽然漆黑,看上去却熠熠生辉。”这是孤独的自述,却也成为这两位相知的开端。

相知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悲哀的美学,书中写到两者或多或少都是孤独的鸟

,太宰治与鲁迅两大文豪的少年之间相互影响和渴求共鸣。让自我沉沦、内心极为孤寂的太宰治至少有了可以寄托思想的人

惜别

鲁迅多年后在中国写下感怀恩师的藤野先生一文,惜别也是这对师生间最珍贵的道别,人与情是密不可分,而往往可以忘记友人的样子,内心却永远存在他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安慰。惜别之情正如鲁迅怀念藤野先生,正如太宰治对鲁迅的这份惜别。

太宰治惜别的读后感2

有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最为熟知的人,却总会被外来人说道得亲近详实。或许是因为后者所站角度更为客观公正,脱离了身在其中的情感迷惑,并能准确还原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日本作家太宰治就在这本《惜别》中追忆我们眼中的青年鲁迅周君。

跟很多人一样,鲁迅的书文与思想在我上小学的学习中就已经深入内心了,他的民族大义热情感染着中华子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以促进中国思想开放进步与革命的胜利而忘我地奋斗,鲁迅先生的精神值得国人一生铭记学习。鲁迅自1902年(也就是明治35年)至1909年在日本渡过了八年留学生涯,留日最初的两年里,在留学生预备教育牛込弘文学院学习。1904那一年,鲁迅立志成为中国的杉田玄白,他期冀用先进的医学改变中国病态的现状,并在日本东北部的仙台医专专攻医学,也就是在这里,鲁迅认识了当时担任解剖学老师的藤野严九郎(藤野先生)。这本小说就是以鲁迅离开东京入仙台为开端记叙“我”与书中周君的结识。

“我”与周君在松岛相遇,由于“我”是乡下来的学生,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乡下口音成了最难为情的弊病,可在周君这个外国人面前却无此羞怯感,于是和周君能很自然亲近地坦易沟通。松岛一晚,彻夜长谈,追忆整理之后,道出周君之事迹与心志。这本《惜别》完全有别与太宰被世人所熟识的风格,太宰是日本“无赖派”作家的代表,他的文章总是伴随着堕落颓废的毁灭思想,这成为他创作的基调也同时是他人生经历的投影。同时期的日本大作家三岛由纪夫曾经评价批评说太宰治太过“气弱”,人也很讨厌,可是我们能在两人的作品中看到同样的价值观特质,只不过太宰在创作中暴露了三岛所不愿意暴露的共有心情而已。而在这本《惜别》中却没有太多清晰地诠释出太宰的核心思想,偏离了我们了解的太宰,很容易让读者猜疑太宰写这本书的动机。

这本书出版于1945年,在这样一个战争结点,这样一本书的出现被无限赋予强烈的政治交媾色彩。除了追忆鲁迅,似乎异于太宰其他作品所要表现的心性。可若真正用心读过,这本书实则并未脱离太宰的本质,这是一本延续了他内心独白的书,依然追求着人与人之间的爱、信任、真实与自由,而且博广有胸怀。文中处于落后国的周君实则是太宰现实中的自我形态。周君面对同为东洋的日本国在旅顺战役(1904年12月)战胜科技发达的俄国,产生了重新理解与研究日本的愿景。这与太宰当时写作的背景重合,他寻求用文字来缓解战争失败即将带来毁灭性的痛伤,和那所谓战争引发的“罪”(太宰治思想中体会自己的罪的意识)。文学之于政治,也不可曲解。

这本书的重点讨论在于鲁迅先生关于日本的评价,是否过于崇信褒扬。其实于我所体会,这本书中太宰并未表达出对身为日本国民的优越感与过分自豪,这也能从之上所说的写作背景可以有明确的逻辑判断。再者,通过整理周君大段话语,也可见鲁迅关于日本研究的切实论述。书中大多写到日本的评价,总会有本国(清政府)的比较与之并列,在鲁迅先生看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优选并吸收利于自己国家发展的西洋科技文明,国民的主体性有所觉醒;而在当时中国的国民性尚处于“不自觉”的前近代状态,是明显落后怠惰的国民性。日本在旅顺战役胜利之后,鲁迅能切身感受到这个国家所拥有的一种出人意料的紧张之感。——明治维新并不是由兰学者推动的,维新思想的源头,还是国学。他要用笔唤起国民的“自我意识”觉醒。 经过政府、国民、科技、国力上的各方比对,作为中国的子民,已完全没必要摆出沐冠而猴的大国姿态,落后就要寻求进步,寻求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进步,放掉思想的优越感和厚重的传统,虚心受教。小说中周君的话完全符合鲁迅对于日本研究的态度,在中日关系恶化之后,鲁迅先生仍提倡研究日本的改革与进步,即使是日本这样的“仇敌”,对于他所有而中国所无的真正优点,“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这就是鲁迅的态度,在民族存亡之时带着沉重隐忍而稳健忠实的爱国之心走在革命的最前线。

读完这本《惜别》有种莫名的振奋,是啊,太宰眼中的鲁迅其实与你我无差,他笔下的这个青年正是那个被亿万国人永远铭记的精神领袖,精神不死。

太宰治惜别的读后感3

从接触太宰文学起,陆陆续续读了近二十篇先生小说,感触最深的自然是《人间失格》,对于其《斜阳》、《维荣之妻》、《货币》等也极为推崇,然而今日一读《惜别》,一股异样之感陡然升起。初读此文时便有一股强烈的违和感,全书读毕,几近裂开,难以压制的愤怒与失望实在难以排解,故作此文以记述当下心情及对《惜别》这部作品进行简评。在开始正文之前,笔者声明,本人对太宰先生并未抱有不尊重的态度,下文仅为本人阅读《惜别》以及相关文献之后的感想,并尊重欢迎与笔者持不同观点者的发声。

个人认为,《惜别》与太宰先生其他作品相比,显得黯然失色,细思过后,觉得是此文“公”与“私”的矛盾所致,这也是我那违和感的来源。

先说“公”,即政治因素。《惜别》一书的写作契机是昭和18年(1943)11月“大东亚会议”召开之后,内阁情报局和日本文学报国会向日本文学界提出关于“大东亚各国相互尊重自主独立,奉献互助友爱果实,确立大东亚之亲睦”应援请求。(查阅到此文献资料时,笔者真的倍感荒唐与搞笑,尤其是所谓“大东亚会议”的中方代表竟然是汪伪政府)而太宰治在参与此次应援的五十余位文学家、艺术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选的六人之一。虽然太宰治在《惜别》后记中特别声明:“最后我(太宰治)无论如何需要说明的是,情报局和报国会从未对我的创作进行过任何干涉,这部小说完全是我——太宰治的自由创作。在我交稿之后,他们也未进行过任何修改。所谓朝野之心,无非如此了罢。这并非我一人之福。”,此小说仍有政治因素的巨大投影。尤其是当笔者查阅到参与应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需要将构想交付审核,审核通过方才能执笔之后,更是感觉此后记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而基于此命题下的《惜别》,竟然写出鲁迅极为推崇“日本哲学的忠义一元论”以及“我绝不是瞧不起孔孟的思想”等令笔者近乎裂开的文字。除此之外,太宰治在书中还屡次宣扬明治维新的成功,并借鲁迅之口说出“这种觉醒(指国体的觉醒),才是明治维新的原动力”等言论,笔者的愤怒与失望很大部分也来自于此。众所周知,太宰治的作品向来以“只手反对迎合战争的大势”以其文学的诚实性为两大特点,而此次他却写了一篇“命题作文”,确实让笔者大为震惊与不解,就连其迷弟竹内好在读过《惜别》后也认为太宰治此举背叛了之前的立场,甚至发出“太宰治,汝亦如此!”,然后便立马讨厌太宰了。太宰治曾说,即使没有内阁情报局和日本文学报国会的请求,他也会写下一篇以鲁迅为题材的文章。但即使抛开这部小说的“出身”,《惜别》对鲁迅的形象塑造也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这也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谈的“私”的问题。

众所周知,太宰治的作品是“私小说”的典范,及在文学作品中融入大量作者本人的境遇与感受,而《惜别》也是如此。《惜别》中比起对鲁迅“挣扎”的描写,太宰治更多刻画了鲁迅的“忧郁”,就给人一种日漫男主式的“亚撒西”(“温柔”的音译)。事实上,与其说太宰治在写鲁迅,不如说是在写他自己,即这篇《惜别》也难逃太宰文学“私小说”性质的影响。太宰治是非常喜欢鲁迅的,并且二者的经历也的确有诸多相似之处:一个是从“清国”远渡重洋来的留学生,一个是从津轻乡下来的“秀才”;一个探寻救国之法,一个在早年投身于左翼运动。太宰治自己也认为自己与鲁迅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恰恰在这些相似之处的影响下,在写作《惜别》时,太宰治把自己进行了情感带入,创作了一个“太宰治式的鲁迅形象”。

在《惜别》中,太宰治不仅误读了鲁迅,更误读了日本自身。在小说中,他多次写鲁迅感叹日本清洁的街道、紧张而忙碌的主妇以及“在日本没有多余的,没有倦怠的身影”。诚然,经过两次的日本旅行之后,笔者确实认可这番叙述,但是太宰治对日本的这番描述只是浮在表面,也未对所谓“大东亚亲睦”的口号进行清醒而合理的判断,太宰治总是想凌驾于日本之上来审视日本社会,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不仅源于太宰治对日本认识的局限性,也根源于那个时代日本本身的局限性,就像是《惜别》中的鲁迅是太宰治的自我一样,所谓“大东亚”也只是日本一国的自娱自乐。

曾经在近代史课上,老师这样说过:“研究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嘲笑古人。”同样,我写此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否定太宰先生本人,仅是对《惜别》一文提出自己不赞同之处。太宰治在《惜别》中脱离实际的描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国情、文化甚至没有见过鲁迅本人,而是靠着一些资料和友人关于鲁迅的著述进行了想象与创作,出现不合情理之处,也并非不能理解,况且《惜别》向来是太宰文学的研究中的一大疑难。读过《惜别》后,笔者虽有愤怒和失望,但仅凭一篇作品并不能改变对太宰先生作品的喜爱,并且今后还会去涉猎更多太宰先生的作品。在写此文的开头时,我曾后悔读了《惜别》,但当文章写道结尾,却不由得庆幸自己读过《惜别》,正是这部作品让我清楚认识到太宰先生的自身局限性。虽然之前也有过这种朦胧的看法,但能清楚地审视还是第一次,这也算不枉读过一本书吧。

太宰治惜别的读后感4

一开始对于《惜别》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我很喜欢太宰治这个作家,于是便去看了。

这本书以在仙台留学的鲁迅为原型创作的,以一位乡村老医生的回忆,记述了鲁迅在日本的学习、生活、交友以及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情况,是极为难得的大作家描写大作家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唯一以鲁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

起初,我只是很好奇在一个日本作家眼里鲁迅先生是什么样子的。渐渐地,我发现,尽管在太宰先生笔下的鲁迅先生和我们所了解的并不太一样,但这却让我明白了鲁迅先生在日本人眼里是什么形象。

他对自身遭遇的不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批判,为同胞者不知报国,徒费国家钱粮,或作看客,麻木不仁的愤怒,全部透过太宰先生的笔传递了出来。

后来,我又为太宰治的文笔所折服。例如在说田中君自命清高的时候,他写到:“如果一只鸟站在树枝上,他漆黑的羽毛在风中颤动,会发出一种耀眼的光泽,一群鸟在一处叽叽喳喳的叫,那叫声分不清那只鸟的声音很美。”

而当他遇到鲁迅时,他写到:“当两只鸟停在船舷上时,那漂亮的一只便会显得更加漂亮,而另一只则显得更加不堪入目。”

他对于鸟的形象描写使我惊叹,鲁迅的形象又再次在我的脑海里生动起来。

同时,我在阅读时才发现,一个作家写作,并非想起来写了,动动笔便开始,而是要翻阅大量的材料,花费大量的时间的。

在《惜别》中,我们可以看见《朝花夕拾》、《社戏》等作品中所述的鲁迅先生的影子,而太宰先生本人是没有见过鲁迅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翻阅大量资料的结果,更加使我敬佩。

如果说,从《惜别》中我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中国现状的不满和想要改变它的决心;那么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作家对作品的负责。

太宰治惜别的读后感5

带有很强的多喜剧色彩,故事的人物性格具有矛盾性。

绢子不拘小节、自食其力,有着一种豁达的特点,但是爱钱,还有些“厚脸皮”。

这与太宰治之前作品的女性角色有着很强的反差。

田岛从事黑市生意,好色,大男子主义。况且以自己好色为傲,惧怕损毁自己身为好色男人的名声,处事精明,但却拿娟子的“厚脸皮”没办法。

我读到开头的时候,以为会和之前差不多的黑暗风格,况且开头就是某位老耄作者的葬礼,空气中淡淡的雨,伞下还有两个性格有些畸形的文人出席丧礼。

现在想来,这或许就是太宰为自己构建的丧礼,丧礼过后丧礼的主人就该渐渐被世界遗忘了。

后来才发现文风有点不对……总的来说,有些地方故意丑化了田岛的形象,绢子也显得大大咧咧,凸显了喜剧性。

这种黑暗式的诙谐,用滑稽的形式将可怕的事实包装出来博君一笑。

当然值得一提还有,虽然根本上的性格不同,但绢子的形象仍然与之前的某些女人们有共同之处,她们在相同的时代选择了不同的活法。可以想像,如果绢子的丈夫出了轨,她也不会像维庸之妻中的女主人公那般逆来顺受,如果绢子遇到想奸污她的男人也会打出一套军体拳。可她也并非是那种正义感爆棚的角色,肯定会使些手段讹到一笔钱。

“管什么人面兽心,只要活着就行了。”

这句话对她同样适用,绢子只是在心理上没有受到时代的洗脑,她活得是很快乐的。她眼里没有道德,思想战对她毫无用处。

太宰是很喜欢绢子这个人物的,这个人物也陪伴了太宰。

她独自倒卖黑市物品谋得生存而并未依靠别人,但又很有心计脸皮很厚不拘小节,这是一个能把读者逗笑的人物,能将气氛活跃起来的人物。

根据《人间失格》中太宰对叶藏的描述,实际上这可以理解为太宰对自己的描述,他数次受骗于女人的温柔,但在《人间失格》里没有绢子。

如果有绢子的话,那么就会是另外一个结局,绢子会成为“世间”。

可惜太宰没有在现实中遇到过绢子,但虚构出来的绢子陪他走到了最后。

可惜太宰也没法成为绢子那样有趣的人,可他确实将我们逗笑了。

太宰治惜别的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28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