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读后感

若水0 分享 时间: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晋文公重耳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晋文公重耳读后感1

晋公子重耳,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历经磨难,在外流浪数十年,终得以重返祖国,再振雄风。

他最初也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士。申生之难,父亲竟要杀死自己。蒲城人欲战,而重耳却不愿与父亲兵戎相见,他叹一口气:“吾其奔也。”用自己的浪迹天涯换取心中的无愧,这是重耳的孝道。

重耳亦有情有义,处狄12年,他与叔隗情深意切,临行时对她说:“你等我25年,如果没来接你,你就嫁人吧!”不过此时的重耳重耳还是年轻气盛,面对农夫递过来的土块,他拿出了公子脾气,若不是子犯的及时劝诫,重耳很难冷静,齐国的美酒娇妻也险些使他沉迷其中,多亏了深明大义的贤妻,当然还有以死效忠他的臣子们。这些人该是重耳的福星,他有力的左膀右臂。

从开始的略带公子脾气,但后来做事做人都更加成熟,聪明。可见经受过磨难的人,不仅懂得生活的真谛以及应当珍惜什么,而且也懂得为了获取成功,应该怎么去做,懂得如何地主动适应和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境,不使自己被情境所左右。重耳就在不断的困苦与安逸中历练而成长为一个有着雄图大略的政治家。他默默忍受了曹共公偷窥他洗澡的无礼举动;他毅然退回曹臣送来的玉璧以示清廉;他妙语连珠,以退避三舍的盟约取得楚成王的支持;他能屈能伸,降服而囚向秦穆公女儿谢罪……忍辱负重的重耳终于回到自己的土地,铲除了异己。想起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历经磨难,才具有担当大任的资历。 重耳的成功,得益于他身上最根本的美德与品行。他充满人情味,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贤士为他卖命,跟他闯荡世界;他拥有男子魅力,所以才叫那么些美女为他痴情;他志存高远,所以能忍受众诸侯国的无礼、猜忌和利诱,义无反顾的回归,他胸怀广阔,才能不计前嫌,收服敌人旧部为己所用。得人心者得天下,重耳深谙这一点,也用行动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在重耳随身的死士中,有一位尽了犬马之劳后来却没有得到封赏的人,他便是相传曾割肉供给重耳的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然而重耳回国后,他没有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他丝毫没有对晋文公有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有羡慕。有的却是对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不免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他“舍生赴义”的行径,对功名利禄的鄙夷,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或许在当今社会,对于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和的不正之风,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索和体味。

晋文公重耳读后感2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译文: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我还是逃跑吧。”于是逃到狄国。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译文: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献给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装上车子走了。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译文: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蚕妇在树上听到后告诉了姜氏。姜氏恐怕走漏风声杀了蚕妇,对公子说:“你有远大的志气,听到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公子说:“没有的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安逸贪图享受是会败坏名声的。”公子不愿意走。姜氏和子犯合谋,以酒罐醉使公子离开齐国。酒醒后,公子生气,拿着戈追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晋文公重耳读后感3

中国,一个多么伟大的名称啊!在历史的先河里,又有多少热血沸腾的壮士、烈士,为了救他们的君王,所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令我钦佩的,便是介子推自己割腿上的肉为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命。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追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最后,重耳悲痛万分,把那一天定为寒食节。

重耳是多么忠孝两全的一个人啊!在历史的路程上,又有那么多的人为了保住一个他所信任的人而付出的惨重代价。是否有得就有失呢?在尔虞我诈的黑暗历史现场,有那么多烈士流了多少鲜血。中华儿女却也十分团结,留下的伟绩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韵味以及思索。

中华,龙的所在;中华,黄河之母;中华;满江热血。中华啊,中华,你不知道我为你魂牵梦萦。多少次梦醒时分,为中华而骄傲!加油啊,中国人!

晋文公重耳读后感4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这个故事明白的道理:

做人一定要信守承诺,不可言而无信。说明了无论身处怎么样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重耳懂得隐忍,宽以待人,懂得抓住机会。

故事简介: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重耳读后感5

重耳由一个贪图享乐、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哥儿,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开始了长达19年之久的逃亡生活。路过卫国,卫文公故意刁难不开城门,饿的不行在五鹿向农夫乞讨,农夫嬉笑捉弄给了一块土叫他吃。到了齐国,在齐桓公的关照下有马有妻的过上了舒适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齐桓公死后,齐国众公子争夺王位局势混乱,他的妻子姜氏和子犯为了以防万一用酒将他灌醉迫使他离开齐国。到了曹国,曹共公乘他洗浴逼近看他隐私(骈胁)僖负羁敬重他送饭送璧。到了宋国宋襄公送马八十匹。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礼遇。到了楚国,楚王有远见且讲义气热情招待,可楚国令尹子玉要杀他。因为晋惠公、晋怀公失信惹恼秦穆公,所以受秦邀请到秦国。秦给他五个女人做妻子,其中包括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在秦的帮助下,不到半月就打回晋国做了诸侯。

在不了解这段逃亡历史时,人们注意到的,往往是开头和结果,从外出逃亡的灾祸,到成为霸王的荣耀显赫,让人感叹的是命运的沧海桑田的巨变,这似乎在证明着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这对立两端戏剧性的变化。 但是当我仔细的读完文章后,就感受到了其实重要的是过程本身,人生的意义也在过程之中,而结果则是次要的。即便重耳没有成为春秋霸主,但是他的人生经历也绝对丰富,够他受用一生。

作为一个读者,看到他19年的逃亡生活所经历的困苦,都觉得这是非常人所忍受的,更何况他的出生,注定他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挑战。这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感受,可是当我在这儿评头论足的时候,我又怎敢说我真的懂了这其中的一切呢。毕竟重耳19年的漫长逃亡,文章只用了几百字就讲述清楚,我想真的读懂确实有点难。作为旁观者,我可以去理解,但是始终是没有体验过,逃亡过程中的冷暖甘苦,酸甜苦辣,欢乐忧伤,寂寞仿惶,唯有晋文公重耳自己知道。

从文章开始,当初大祸临头时的出逃,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到流-亡中经历的屈辱、困苦、安乐,使他明白了身在宫廷、耽于逸乐所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谛,在身、心两方面受到陶冶和磨炼。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变化:路过卫国,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在齐国留恋安逸贪图享受,不肯离去。到后来,到了楚国,楚成王设酒宴款待他时,他精彩的答辩;秦穆公设宴时他机智的叩拜秦穆公;以及在黄河边,表示与子犯同心。从开始的略带公子脾气,但后来做事做人都更加成熟,聪明。可见经受过磨难的人,不仅仅懂得生活的真谛以及应当珍惜什么,而且也懂得为了获取成功,应该怎么去做,懂得如何地主动适应 和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境,不使自己被情境所左右。

想起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历经磨难,才具有担当大任的资历。

从重耳的经历中,不仅读到了历经磨难可以完善一个人,更读到了在面对无数磨难时,我们还需要忍耐。重耳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国家,有很多国家都并没有热情的款待他,而是“欺负”他。坎坷、折磨、挫折、不幸、苦难、痛苦、狐独、绝望、屈辱、失败、恐俱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他都因为忍耐而度过。写到这,想到了前辈为我们做的典范。红军在长征的时候,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喝雪水,避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在艰苦中忍耐,在艰苦中磨练了意志,在艰苦中强化了队伍,又如孔子,他说过“小不忍,则 乱大谋”。他自己为了恢复周代的礼仪制度,不惜“克己”,力求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自己所信奉的理想。比如韩信,他在微贱之时,能够忍受淮阴少年的“胯下之辱”。比如公子重耳,在向农夫讨食时得到的却是土块,能够收鞭息怒,将土块当宝物收起。

在奋斗的过程之中经不起折磨,受不了坎坷,吃不了苦头,忍不住痛苦,耐不住寂寞,沉溺于安乐,迷恋于幻想,都不可能达到目标,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忍耐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能够吃苦耐劳、忍饥挨饿,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才能战胜敌人,壮大自己。

晋文公重耳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