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收获及笔记5篇
推荐文章
《封神演义》这部著名长篇小说反映了和封建伦理观念相违背的思想,这突出地表现在哪吒剔骨还肉的这则故事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收获及笔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收获及笔记1
《封神演义》是许仲琳、李云翔著于明代之作,以商周易代,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本书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历史演义,只能视为一本发扬思想的神怪小说,即为“神魔小说”。其实。这是一本集历史与神话,集涵养与精神并集神佛与妖魔与一体的好书。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就穿越回了那一段兵荒马乱,金戈铁马的年代。
本书最令我痛恨的人物是商纣王,他是一个贪得无厌,宠幸小人,喜好酒色之人。他不听忠良的谏言,造虿盆灭忠良,首创炮烙之刑。他还搜刮民脂,敛财建鹿台,不理朝政,十分昏庸。本书以纣王的形象警示后人,不得贪心,要接受别人的劝告与教导,为官者,也要与老百姓一视同仁,同甘共苦,更不能在生活本来就不宽裕的老百姓身上搜刮,使他们原本就清苦的生活雪上加霜。当武王与姜子牙率军攻入朝歌,纣王在鹿台投火自焚,真印证了“恶有恶报”这一说。
好书,往往能用寥寥几笔,勾绘出一幅动人的场面。《封神演义》亦是如此。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临潼关》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神战画卷。这一回写得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用无数个动词和比喻、形容,连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场激烈的血战。同时,还排比了多种武器,战斗激烈的程度可见一斑,真可谓“玉虚门下一干如狮子摇头,狻猊舞势,只杀得山崩地塌。”(书中原文)虽说本书是文言文,但就算隔着这一层,我们仍然可以跨越时空,来到临潼关,窥见这一场震天动地,天昏地暗的战斗。
虽然这本书主要赞扬了惩恶扬善的英雄主义精神,但同时也批评了一些不积极的伦理观念。令我唏嘘的是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文中少年英雄哪吒,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竟追杀其父李靖。这对于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不符“百善孝为先”。更令我惊讶而气愤的是最终姜尚封神之时,竟只从天命,将不管正义与否的全部人物,全搬上了封神台,乃至助纣为虐的奸佞小人也在封神榜上有一席之地,又只是一味的赞颂明君。这一点也大大削弱了本书的积极意义。从这两回,我又学到了两个道理:一是孝敬长辈,兄弟和睦;二是不能遵崇命运,更要敢于同命运抗争。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收获及笔记2
《封神演义》想必大家也曾听说过。书中的杨戬,哪咤通过《西游记》的宣传更是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虽了解这两位,但众多人对《封神演义》的了解却只有“姜太公钓鱼”,实在是太肤浅了。
其实,真正的《封神演义》并不只是封封神那么简单。主要剧情大概是这样的:纣王被狐妖妲己迷惑,终日饮酒作乐,不顾国家安危。姜子牙下山接榜,得罪纣王,被一次又一次围攻……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兵伐朝歌,除暴安良,终于大获全胜。而各路被杀害的魂灵也在封神日前“复生”成神……
这本《封神演义》是明朝许仲琳的杰作。别看我把内容概括得如此简单,其实这整本书充满了残酷和血腥。纣王被妖妃妲己迷惑,发明了烙炮、肉林等极其残忍的手段来判死刑,看得读者心惊肉跳。而且,就连他的国家也将也继承了这种风格。什么太阳神针啊,瘟黄大阵啊,都是用最血腥的办法让人当场毙命!而西岐居然要面对这样可怕的武器,真是太麻烦了。幸好有姜元帅和十二大弟子的鼎力相助,整个西岐才得以安宁。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歌城虽派出了各种厉害的武将,但各自也会有西岐的对手,且每次都是姜子牙获胜。虽然各路仙人本不该大开杀戒,见鬼杀鬼,见人杀人,但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对手都是封神榜上的名将。而没上封神榜的,也会自动归降。
我想,这本书中的一些事,肯定也包含了劳动人民自己的心愿。纣王是个暴君,几乎没人敢招惹他,而姜子牙却大胆地提出反抗。这代表:无论邪恶势力有多强大,都不会在世间永存,正义必定会愤然而起,不顾生死安危,勇敢地去打败邪恶,获取光明。纣王的军马强大,但必定也会失败;而光明虽弱小,却因顺从民心,会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有希望。在《封神演义》里,在剧情的不断发展中,我们无处都会感到劳动人民的这种“渴望光明,憎恨黑暗;相信正义,不畏邪恶”的心态。
正义对抗邪恶——谁会赢?正义!这,才是《封神演义》中真正想要表达的真理!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收获及笔记3
产于明代隆庆年间的《封神演义》,是一部长达一百回的神话小说。对于该书的主人公姜尚,即姜子牙,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十有八 九都是在夸他聪明。说他大慈大悲――在我看来,此非也。说他不仁不义――亦非也。那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呢?他给我留下的感受又是什么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姜子牙在金台拜将之后变得老奸巨滑,越来越阴险了,心也变得越来越狠。比如,佳梦关总兵胡升准备向他献关投降。这样他应该感到高兴,感到满意才对么,他一高兴应该把胡升无罪释放了呀!因为胜利者是宽容的,是不拘小节的嘛!可他却下令将胡升斩了。所以他这是乱杀无辜。――这就是不仁。
不过,姜子牙很多地方表现得还是很好的。像,他助武王打退来敌;帮天下诸侯共伐无道。这些,他都做出了丰功伟绩的。如此说来,他应该是一个中等人物。
他给我留下的总的印象是“聪明又阴险”。
《封神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小说,他将三界完整的结合了起来。虽然说是神话,但它里边儿的内容生动,任务栩栩如生,显得非常形象。作为读者,我们往往会在自己仰慕的英雄遇到困难、挫折时,为他们担心,在他们成功、胜利时为他们感到高兴。
你说,这部小说是不是有独特的吸引力。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收获及笔记4
暑假里,我认真读完了一本家喻户晓的书,它的名字叫《封神演义》。书中主要介绍纣王无道,妲己篡权,陷害忠良,导致人心所背国破家亡的故事。
《封神演义》讲述的是在中国古代,商汤的最后一个皇帝殷受,也就是——纣王。有一次,纣王去给女娲上香,突然一阵狂风吹来,卷起幔帐,现出女娲来。纣王见女娲容貌端丽、国色天香,不由神魂飘荡,淫心顿生,在粉墙上提诗一首。回宫后,纣王终日忧闷,大臣就劝纣王选妃。纣王让各大诸侯带上美女来到朝歌。唯有苏护没有送礼,费仲和尤浑见此,便怀恨在心,他们告诉纣王说:“苏护有一女,十分美丽。”纣王听后大悦,向苏护提亲,苏护不同意,在朝歌墙头题了一首反诗。纣王知道后大怒,派诸侯去征讨苏护。北伯侯讨伐苏护,几乎连连战败,直到后来苏护之子被擒,苏护没办法,只好送女儿去朝歌。谁想,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千年狐狸精控制了苏妲己。自从“妲己”来到朝歌,纣王就开始贪图美其色,再也无心理会朝政。杜元铣见了去进献忠言,没想到纣王并没听他的,而是杀了他。梅伯听后怒气难平,拉着商容一起来质问纣王,纣王只作了简单回答。一向忠君的梅伯滔滔不绝的开始指责纣王的劣迹,纣王大怒,在一旁的“妲己”扬起双眉说:“不如用我的刑具处死他。”纣王又换了笑脸。后来,只要进献忠言的`人,都会被这炮烙处死。纣王听了奸臣的谗言,要把诸侯都处死。姬昌好不容易逃回西岐,朝廷却三番五次的围剿西岐,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天下人人都知纣王残暴,而西岐明主却深得民心,因此,很多能人异士都归了西岐。但终因纣王无道,人心所背,最后,太师也战亡了。这时,武王和姜子牙克服重重困难,杀向朝歌,战败纣王,擒了“妲己”,纣王自刎了。武王统一了天下,子牙封了360部正神。
读《封神演义》这本书,我懂得了:作为一个君主,不能专听专信,否则也会像纣王一样国破家亡,要勤政爱民,才能人心所向,像武王、姜子牙他们一样兴国安邦;当今和平年代,我们的青少年不能因一己的私欲而忘公,没有底线地放任自己,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徒伤悲”啊!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收获及笔记5
《封神演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描写奇神鬼怪最多的一部作品,与其它鬼神之说相比,我认为封神之中的鬼神更具人性,而它们,都被卷进了一场大是大非的战争里。
是忠君?还是爱民?是在朝歌誓死守护醉生梦死的纣王?还是投奔西歧,讨伐摇摇欲坠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题。纣王进香起歹意,竟对女娲顿生淫心,使得成汤这颗六百余年的大树,断送在一个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为一个“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师更是因忠君而战死在异国他乡。为了一个将亡的政府,牺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将,叫人看着心酸。
忠谏在满眼美色的殷纣心中,根本无任何意义,于是有人冒死进谏,有人投奔明主。西伯侯、苏护王、黄飞虎、李靖接二连三反商伐纣,纣王手下勇士非死则投奔他国。如此的国家,如此的君主岂会不亡国?苛政败倒,明主救得百姓于水火,叫人看了安慰。
除了很模糊的是非之战,《封神》中另一大特点就是免除不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之分。即使在3000多年前,万物生灵就分了上级和下等,神、仙、人、精、妖、魔,像哪吒、李靖这等入“道人”门下的异人,无论有八条手臂还是三只眼睛,都是“天兵天将”;而火灵圣母、龟灵圣母这等精灵在邪教通天门下,即使得道,法力高强也不可免除被叫作“牲畜”;通天是李耳的师弟,所以论字排辈,处处低师兄一等;申公豹是姜尚的师弟,虽神通广大,也还是低姜尚一等。可见道家、佛门,虽口口声声“众生平等”,但实际上,众生却从未平等过。所以,申公豹、通天徒,并非为助纣而助纣,而是因为要与元始天尊、李耳等一分地位之高下而借题发挥。这样看来,有错的本不是涂炭生灵的“魔教中人”而是将它们归类到魔里去的“君臣之礼”和“三纲五常”的.等级之分。
虽然书中的故事“三分事实七分虚构”,但书中的人物命运却始终能扣人心弦,使读者不自觉地同他们一起经历喜悦与忧愁,惊险过后又发人深省。这便是《封神》的高明之处。
由于最近看了《封神演义》,所以极其严重的迷恋上了杨戬。很明显,没有美少年的动画或漫画或小说,我是不看的。而《封神演义》则糅合了几大我喜爱的元素:美少年,中国风,机械。一句话,一群美少年在中国风里操纵机械颠覆历史。简单来说是这样。
封神演义的家长读后感1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