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车园导游词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水车园是兰州市旅游局为再现水车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专门设计仿建的游览参观公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兰州水车园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兰州水车园导游词(1)

  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兰州的水车制造工艺日前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让古老的兰州水车焕发了生机。水车园是兰州市旅游局为再现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专门设计仿建的游览参观公园。

  历史故事

  明嘉靖年间(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兰州人段续所造段续考中进士后,曾宦游南方数省,对湖广地区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最早架设在现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后又在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水车,以灌溉附近六百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157轮(据1891年统计)。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黄河两岸更是水车林立,总提灌面积达10万亩。当时兰州市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8倍,成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水车结构

  兰州水车是一种利用黄河水流自然的冲击力的水利设施,水车轮幅直径达16.5米,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水车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将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这种通过水车转动,自动提水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水车由来

  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是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续里居时,创翻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农民皆仿效焉。"段续,字绍先,明嘉靖二年进士。博学多才,曾宦游南方数省,多有惠政。他在出任云南道御史期间,对当地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后来因为他在朝廷疏奏论事获罪,被贬为河南郾城县县丞,又迁为杞县知县。在此期间,由于他革除积弊卓有政声,又被擢升为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晚年回归故里,致力于水车的仿制,经过多次反复,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获得成功。

  公元1556年,段续借鉴云南通河的筒车灌溉技术,在兰州创制了适合于本地的水车。开始架设在现今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以后又在现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以灌溉附近的六百年多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不过也有人认为,兰州水车既非从西南引进,也非始于明代。理由是五代时期(公元907至960年),大食(唐代以来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作为伊本·墨哈墨尔的《游记》中,载有"中国王城"(指今甘肃山丹古城,也有人认为是指张掖古城)用水车灌溉农田的情况。并由此推断,至迟在五代以前,兰州就已经有了水车,而且有可能是兰州人民的创造发明。这个推断究竟能否成立,还有待于史料的证明。

  黄河水车利用水流冲力工作,成为一种廉价高效的灌溉工具。水车小者直径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一辆水车可灌溉农田七八百亩。明末以后,大水车在黄河流域的皋兰、白银、泾川、平凉、银川及陕西得到了广泛使用,促进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车特点

  与南方的龙骨水车不同,兰州水车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轮幅半径,大的将近10米,小的也有5米。可提水达15-18米高处。轮辐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轮轴周边装有两排并行的辐条,每排辐条的尽头装有一块刮板,刮板之间挂有可以活动的长方形水斗。轮子两侧筑有石坝,其主要用途,一是为了固定架设水车的支架,二是为了向水车下面聚引河水。水车上面横空架有木槽。水流推动刮板,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斗则依次舀满河水,缓缓上升,当升到轮子上方正中时,斗口翻转向下,将水倾入木槽,由木槽导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间。

  虽然它的提灌能力很小,但因昼夜旋转不停,从每年三四月间河水上涨时开始,到冬季水位下降时为止,一架水车,大的可浇六七百亩农田,小的也能浇地二三百亩,而且不需要其他能源,所以很受农民欢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期内,成为兰州黄河沿岸唯一的提灌工具。

  水车的构造,完全以木作成,由车轴的中心向周围辐射出并行的一根根的辐条,辐条的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装有一个长筒似的水斗,在河中筑有V形的石坝,使河水向水车下聚涌,急流推动刮板,水车便转动,同时舀满河水的水斗,便陆续升上来,将水倒入水槽,然后引进农田。兰州市广武门外水车园的水车,便是段续完成的第一部,就以水车园命名该地,并沿袭至今。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兰州黄河水车形成了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由于兰州黄河水车当时的技术先进,成本低廉,是很好的水利灌溉工具,改变了黄河两岸靠天吃饭的局面,因此具有依附性特征。

  第二,由于外藩的迁入和驻扎当地屯垦戍边,再加之黄河流域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因而具有广泛性特征。

  第三,兰州黄河水车是由段续宦游西南诸省时,见当地用竹制筒车汲水灌溉,回兰州仿制而成,因而具有模拟性特征。

  第四,段续在制作水车时因地制宜,改用榆木、槐木、柳木等,所以具有简朴性特征。

  第五,自从水车创制以来,一直都屹立在黄河岸边,随着黄河水的流动和惯力,带动水车的转动,因此具有观赏性特征。

  兰州水车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兰州及下游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对兰州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兰州水车园地处滨河中路东段黄河南岸带状公园,东临中山桥、黄河索道;西连"黄河母亲"、"绿色希望";南依西湖公园;北与九洲台,白塔山公园隔河相望,与黄河"白马浪"为邻,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园中之园。

  兰州水车是古老黄的提灌设施。她巧取黄河之水,灌溉农田,为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各项生产的发展。兰州水车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段续,明嘉靖二年进士,曾任云南道御史。云南多水且用简车灌田,段续回故里后借鉴云南简车致力于水车的创制。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第一轮水车在广武门外黄河北岸制作成功。历经四百余年,段续所创水车日臻完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雄浑粗犷,悠悠旋转,日复一日倒挽河水灌溉万亩良田。至一九五二年,二百五十二轮水车林立黄河两岸,流水欢歌不绝于耳,蔚为壮观,给金城增添了独特风韵。由此,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

  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展示黄河儿女的聪明才智,经市政府批准,重建兰州水车,再现水车雄姿。兰州水车工程建设得到国家旅游局、甘肃省旅游局、兰州市政府的重视和资持。

  水车园占地14588平方米,由带状绿地、泥沙冲积岛、柳荫滩地三部分组成。规划设计主要建设项目为:直径16.5米仿古水车两轮,两层水榭式综合服务厅一座,并辅之以建筑小景。工程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五日动工兴建,一九九四年八月十日竣工,前后历经七年,水车园已陆续完成了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设施的建设,完成了对水车园周围环境的治理和改造。

  水车博览园位于百里黄河风情线滨河东路黄河南岸。东连体育公园;西接亲水平台、兰州港、中山桥、白塔山公园等景点,是黄河风情线上的著名景区。 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古老的提灌工具。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水车博览园再现了水车这种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游人一睹为快。

  水车博览园占地14588平方米,由带状绿地、泥沙冲积岛、柳荫滩地三部分组成。规划设计主要建设项目为:直径16.5米仿古水车两轮,两层水榭式综合服务厅一座,并辅之以建筑小景。工程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五日动工兴建,一九九四年八月十日峻工,前后历经七年,水车园已陆续完成了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设施的建设,完成了对水车博览园周围环境的治理和改造。清洁卫生死角,铺设地砖,广种花木,使水车博览园全园面貌焕然一新。

  一九九八年先后新建了水磨坊、友谊商店、水车摄影部、水车茶社服务部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娱乐项目。尤为一提的是,以水车主体风景为依托的水车茶社,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周到的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光顾。水车园已经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兰州水车园导游词(2)

  兰州水车园地处滨河中路东段黄河南岸带状公园,东临中山桥、黄河索道;西连"黄河母亲"、"绿色希望";南依西湖公园;北与九洲台,白塔山公园隔河相望,与黄河"白马浪"为邻,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园中之园。

  兰州水车是古老黄的提灌设施。她巧取黄河之水,灌溉农田,为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各项生产的发展。兰州水车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段续,明嘉靖二年进士,曾任云南道御史。云南多水且用简车灌田,段续回故里后借鉴云南简车致力于水车的创制。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第一轮水车在广武门外黄河北岸制作成功。历经四百余年,段续所创水车日臻完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雄浑粗犷,悠悠旋转,日复一日倒挽河水灌溉万亩良田。至一九五二年,二百五十二轮水车林立黄河两岸,流水欢歌不绝于耳,蔚为壮观,给金城增添了独特风韵。由此,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

  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展示黄河儿女的聪明才智,经市政府批准,重建兰州水车,再现水车雄姿。兰州水车工程建设得到国家旅游局、甘肃省旅游局、半州市政府的重视和资持,水车园占地14588平方米,由带状绿地、泥沙冲积岛、柳荫滩地三部分组成。规划设计主要建设项目为:直径16.5米仿古水车两轮,两层水榭式综合服务厅一座,并辅之以建筑小景。工程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五日动工兴建,一九九四年八月十日峻工,前后历经七年,水车园已陆续完成了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设施的建设,完成了对水车园周围环境的治理和改造。

  清洁卫生死角,铺设地砖,广种花木,使水车园全园面貌焕然一新。一九九八年先后新建了水磨坊、友谊商店、水车摄影部、水车茶社服务部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娱乐项目。尤为一提的是,以水车主体风景为依托的水车茶社,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周到的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光顾。水车园已经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兰州水车园导游词(3)

  提起黄河水车园,恐怕没有兰州人会说不知道——它就安然地沐浴在市南滨河路西端的河边,东临中山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像,北望白塔山公园公园,南近白云观,处在黄河风情线的中心位置。

  为什么要把黄河水车独立出来,做成以它为主角的人文景观公园呢?这就要从水车的历史说起了。

  根据《新修皋兰县志》记载,明代以前兰州人民用水主要靠五泉山的蒙泉、惠泉及红泥沟泉水,因为人口众多,所以能用于灌溉的水源就很少。明代进士段续(兰州段家滩人)在宦游南方数省后,受到南方的龙骨水车启发,回乡后研制适合兰州的水车,并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6年)试制成功,最早架设在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

  这种水车,外形酷似战车的车轮,轮辐大约20米左右,最小的也在10米左右,可以把黄河水提升15-18米的高度。轮辐中心市一米左右粗的轮轴和比水斗多一倍的横版,保证了坚固程度和提水效率。

  它一改南方龙骨水车需要人力车水的缺点,利用河水冲击力,昼夜不停的自动车水,并不需要人在一旁看护。正因为有这样的有点,即使其车水量较小,也还是迅速的在黄河沿岸推广普及。

  据统计,最高峰时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两岸共有水车350多轮,甚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兰州依然有水车252轮,它们为兰州的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兰州水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何能将这些珍贵的生产工具保留下来,使它们成为兰州新建设风情线的一部分,成了当时建设的重难点。

  据兰州点下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介绍,从专业角度来看,兰州水车园的设计建设主要遵循以下三点:

  一、 尽量减少占地面积,符合兰州的地貌特色

  兰州水车园占地面积共14500米,作为省会城市的景点来说是比较狭小局促的,但是任何人文景观的建设都必须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

  南北窄(最窄的地方不足两千米,水车园位置离最窄处较近)东西宽(约47千米)、处在两山夹一沟的河流冲积平原上、黄河水深导致两岸到河中心的坡度较大、土质较软等特点让园区规划者选择了小宽度的布局,根据河岸将景区拉长,通过更合理的景观布置,适当加大展示密度来改善面积不足的问题。

  一、 保留原始面貌,能随水流转动展示水车的生产功能

  园区的水车展示没有选择传统的博物馆式静态展示,而是动静结合。

  设计者尽量让园区的所有水车都保留完整的功能,比如靠近河水的水车可以向园区的水道供水,这样可以节约用电,好不费力的为园区提供景观用水。

  另外,合理的设置水道上的开口和走势,利用水的势能带动离河岸较远的小水车和磨坊、碾子,让其运作;

  可以上去体验的龙骨水车

  最后,失去势能的水流汇聚成水池,在其附近安排有龙骨水车的体验区,游客可以操作南方的脚踩式龙骨水车,亲身体验两种水车的不同之处。

  一、 与历史文化相切合,能较完整的展示兰州的特色

  人文景观是综合展示相关文化的,水车园也不例外。

  老兰州的牛肉拉面摊子,和蹲在路边吃塑

  除了大量的水车相关的展品和景观也布置了诸如羊皮筏子实物、本地农作物展示、民俗生活铜像——牛肉面拉面制作、碗儿梨小摊、灰豆子小吃贩卖等百姓耳熟能详且特点鲜明的东西,每个都配了标牌与说明,让游客玩得开完,游得明白。

  如此,即增添了游玩的乐趣,又软化了水车生硬呆板的形象。

  如此一来,满足了上述三点的兰州黄河水车园成为了游客必去的一个地方,不仅仅去那可以玩耍,还可以仔细观察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机械的工作原理,体味古人的聪慧和伟大。希望类似这样的经典人文景观会在以后越来越多,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生活情趣。

  兰州水车园导游词(4)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兰州水车园参观游览。

  兰州人有句老话:“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古老的水车悠悠转”,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兰州水车、微雕葫芦、羊皮筏子,均可在兰州水车园内尽收眼底。园内最有特色手工艺品兰州微雕葫芦等,可供游客尽情选购。另设有临水码头,可乘羊皮筏子沿河漂流,尽享黄河美景。

  园内的陇原艺术馆陈列与销售兰州特色手工艺品——微雕葫芦。店内葫芦品种齐全,以鸡蛋葫芦、疙瘩葫芦(为主)和飞碟葫芦(最有名)等为代表。其中本馆的微雕疙瘩葫芦在2011年6月26日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银奖。

  兰州刻葫芦所用材质主要有:兰州特有的“鸡蛋葫芦”及“疙瘩葫芦”。由于兰州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多年品种的不断优化,培育出了疙瘩葫芦这一特殊的葫芦品种,堪称中国葫芦的一朵奇葩。疙瘩葫芦通常以奇为美,在直径10—20公分的葫芦上遍布大小不一的疙瘩,有的竟大如小儿拳头,形状千奇百怪,如若虎踞,如若龙盘,又如太湖奇石,更若达摩打坐,回味无穷。这种葫芦上的疙瘩完全由天然生成,雕刻艺人根据疙瘩的形状及分布,巧妙构思,雕刻出“百子图”“百鸟朝凤”、“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等传统题材,更赋予了葫芦以文化色彩。疙瘩葫芦还可经手把玩,搓手健身,其涂之松墨永久不会脱落,可以长期保存经久不变。

  葫芦,音同‘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兰州人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有“兰州三样宝,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的说法,吉祥葫芦列为三宝之首,成为馈赠亲朋、旅游收藏之首选。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迅速提高,多种多样的刻葫芦工艺制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刻葫芦已经成为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如今,刻葫芦不仅只是人们把玩、收藏的物件,而小小葫芦蕴含的大文化,已展示出新风景,开创出一片大市场。兰州刻葫芦由于刻工精细绝妙,注重传神写意,艺术感染力强,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深受国内外鉴赏者所喜爱。五光十色、技艺精美的刻葫芦,远销英、德、日、美等国,成为兰州市出口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每年出口量在百万枚以上。

  水车园内的羊皮筏子漂流队成立于2000年,是黄河兰州段唯一经海事部门批准成立的正规漂流队,其队长马建华,家中五代摆渡皮筏,带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筏工,自皮筏队成立以来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2009年5月,圆满完成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先生一行乘羊皮筏漂流黄河接待任务,得到好评。

  羊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运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黄河边供游客乘坐的羊皮筏子都是用13只皮胎采取前后4只中间5只的排列方式绑扎成的小筏子,重20多斤,能坐5个人。坐在筏子上,听“筏子客”高亢的扯着嗓子唱几句颤悠悠的“花儿”,过险滩、搏激流,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黄河的独特韵味。

  现在,羊皮筏子已经成为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的特色旅游项目。当你在水车园内信步漫游时,便会看到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随着火车、汽车运输的快速发展,羊皮筏子已失去了当年黄河水上运输的主导地位,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它与现代的水上交通工具同生共存,成为一种典型的黄河民俗文化现象。古老的羊皮筏子也开始吸引众多中外学者和外地游客来兰,成为兰州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

  各位游客,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愿兰州水车园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祝大家在兰州旅游愉快。

  兰州水车园导游词(5)

  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水车园再现了水车这种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游人一睹为快。

  兰州水车园位于市内南滨河路西段,东邻“黄河铁桥”,西邻“黄河母亲”“绿色希望”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近白云观,是滨河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景。

  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具兰州地方特色的景点之一,建成于1994年,由兰州市旅游局建造,白银市特级木工高启荣制作。

  兰州水车,又称天车,翻车,也称老虎车。明代以前,兰州居民生活用水靠五泉山蒙泉、惠泉及红泥沟泉水,用于灌溉的水源很少。明嘉靖五年(1523)兰州人段续考中进士后,曾宦游南方数省,对湖广地区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最早架设在现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后又在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水车,以灌溉附近六百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157轮(据1891年统计)。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黄河两岸更是水车林立,总提灌面积达10万亩。当时兰州市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8倍,成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

  第49页我们兰州的牛肉面有许多特点,其中最讲究的就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即汤清、箩卜白、辣椒红、香菜和蒜苗绿。下面是云游网带来的兰州牛肉面讲解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兰州水车园导游词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