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井导游词范文介绍
推荐文章
红井导游词范文介绍
红井是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AAAAA级景区,位于瑞金沙洲坝。红井诞生于1931年,因为白匪军狂轰滥炸,毛泽___便从叶坪迁到沙洲坝的村子里,并在此地挖出了这一口井,被人们称为红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井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红井导游词1
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踏进了红井,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竹林,夏天时可以躲在郁郁葱葱的竹林下乘凉。竹林的右边还有几座雕塑,有的士兵挑着水桶,有的士兵是河边上的水兵,谈天说地,有的士兵正悠闲地喝茶,他们个个都昂首挺胸,神态各异,生动的描绘了抗战时的情景。
夏天的时候,金灿灿的油菜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有的孩子在花丛中捉迷藏,有的孩子在花丛中欣赏着花朵,有的孩子在花丛中捉蝴蝶,。我站在高处往油菜花地看,放眼望去,大地就像铺上了一张金色的地毯。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红井,关于红井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住沙洲坝的人都没有甘甜可口的水喝,只好喝脏塘水过日子,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有一天,毛泽东从外面办事回来,看见乡亲们在喝脏塘水,就下定决心带领乡亲门挖一口井,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终于挖好了一口井。抗日战争结束后,相亲们为了纪念毛泽东,就在近旁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甘甜的红井水养育了一代代沙洲坝人们,红井已经成为人们饮水思源的纪念地。
红井导游词2
听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吗?这是发生在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的故事。毛主席带领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让乡亲们喝上了甜甜的井水。今天爸爸就带我去了见识了这口井。
虽然下车后,寒风凛冽,但挡不住我心里的热血沸腾。红井,现在是红色根据地的一个著名景区。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进了红井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红红的两个大字:红井,映入眼帘,就像是一面高高飘扬的红旗。和石碑隔一条路的是用石头雕成的解放军和老百姓一家亲的四个场景:第一个就是毛主席给老百姓送棉被。从老百姓两眼眯成一条缝,嘴巴合不拢的表情我知道他们的心里美滋滋。
在高大的香樟树下,这里陆陆续续显示出几幢幢黄墙黑瓦的四合院。中间一口天井,四周非常有序的一圈房子,有警卫室、办公室、住房……这是什么?走近一看:教育部、经济中心、学校……爸爸说:“这就是当时的苏维埃政府的中心,也是毛主席领导革命的大本营。”虽然我似懂非懂,但是看到小小的一个沙洲坝居然是中心,心想当时的生活一定非常非常艰苦,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到了,到了……”一阵阵欢呼声。原来是红井到了。一圈红色的栅栏围住了一口井。走近红井,井边的一行红色的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摸着石碑,我想起了如果没有这口井,以前的人就喝着池塘里的水,多么不健康啊!舀一口井水,真清、真甜!
回来的路上,红井水的清甜仍旧在我口中回味,我想有了红井,沙洲坝的人民有了幸福生活;有了毛主席,我们才有了甜蜜日子。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红井导游词3
自从小学二年级学过《吃水不忘挖井人》之后,我总是对瑞金红井念念不忘,常嚷着爸爸、妈妈带我去瑞金红井游玩。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总算逮到了一个机会,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瑞金红井旅游。这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又带着好奇的疑问来到了瑞金。一下车,我们不顾火辣的太阳,直向红井奔去。我刚到红井,发现红井只不过是一口普普通通的井而已,没有什么好稀奇的。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红井旁边矗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刻着“吃啥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我这才知道,这口井是毛主席挖的。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原来,附近的村民全部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自成挖了这口井,村民们就不需要到外面去挑水了,这是毛主席关心群众的做的好事。我忽然看见有人在井里打了满满一桶水上来,看见他打水,我的手心也有点痒痒的,便跑过去,拿起桶开始打水。只见我左摇右晃,水不听使唤,总是在水桶外面溜来溜去。就这样过去了十几分钟,我有点急了。这时,妈妈告诉我:“要把水桶口朝下放到井里,在左右摇摆才能打到一桶满满的水”。我照着做,果然,我也打起了一桶满满的水。我拿起水瓢尝了一口,这里的水非常润滑可可,简直跟山泉水不分上下。井边还有一个毛主席和红军挖井时的雕像,那情景可壮观了。我还发现井边还有用雕刻刻出的我们学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
我们一家人沿着平坦的小路走到一个风景独特的地方,参观当年毛主席带领大家挖的这口井。爷爷告诉我,沙洲坝这个地方没有水,过去还有这样的顺口溜:“有女莫嫁沙洲坝,三天无雨没水洗手帕。”老百姓喝的水都是塘里的泥水。毛主席为了解决老百姓喝水的问题,就带领红军战士在离村庄不远的地方挖了一口井,老百姓给这口井起了个名字,叫“红井”。 毛主席离开了瑞金以后,老百姓在红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我们去参观时,都喝了这口井的水,那水又清又甜。我叔叔还买了两瓶红井水,带回上海作纪念。
瑞金红井真有趣,我爱瑞金红井。
红井导游词4
苏区时期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这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有女莫嫁沙洲坝。”
有一天傍晚,毛主席坐在门前的大樟树下和老乡拉家常,刚好看见一个老乡挑着一担水经过。毛主席发现水很浑浊,以为是浇菜的水,就随口问道:“老乡,这个时候还要浇菜吗?”挑水的老乡听到主席发问,就打趣地说:“主席,这水可不浇菜,是浇人啊,挑回家做饭呢。”
“浇人?这水也能吃!”毛主席听了皱起了眉头。他走过去俯下身子,仔细地看着桶里的水,发现水不仅很脏,还有小虫子在爬动,忙问:“你这水从哪挑来的啊?”
老乡放下担子,领着毛主席来到一口池塘边。只见村边连着几口池塘。池塘边有洗衣服的,有洗菜的,旁边还有三三两两的老乡们在用水桶挑水,几头水牛还在水塘里洗澡。老乡在旁边说:“主席,不瞒你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人吃,浇地,全靠池塘里的这点水!”
“其他地方就没有水源了吗?”毛主席接着问。
挑水的老乡朝北面山脚下指了指说:“那边有一股山泉水,就是路远水少,老半天才能挑上一担。中央机关来了后,村子里一下多了上千口人,吃水用水就更困难了。”
毛主席抬起头来,向山脚下一望,果然看到那边黑压压的有一大群人。
老乡还告诉毛主席,由于长期饮用水塘里的水,许多乡亲都得了怪病。此刻,毛主席听的很是揪心难过。
当天夜里,毛主席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在屋里走来走去,想着怎样才能解决群众吃水难的事。
第二天,毛主席起了一大早,带着十几名红军战士来到了北面山脚下,砍了几十根毛竹,然后把中间打通,一根自制的自来水管就做成了。
正在周边劳动的村民们,看见毛主席在引山泉水,就放下手中的活,一起过来帮忙,大家挖土的挖土、接管的接管,不到一个上午,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就从竹管里流进了村里。毛主席又叫警卫员找来几只四方大桶把水接住,成了一口“自来水井”。有了这口井,沙洲坝村民就不用到那么远的地方挑水了。
可是,这“自来水井”的水量毕竟少,到了傍晚,挑水的人一多了,有的群众嫌等水太费时,就又去挑脏塘水了。
显然,靠这么一点点山泉水,还是不能很好解决吃水难的问题。
有天晚上,毛主席找来村里的几个老人,商量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毛主席说:“能不能在村里打口井呢?”
几个老人一听,都惊讶地摆着手说:“主席,沙洲坝是条旱龙,打井就会得罪旱龙王的,村里的人可就要遭殃啊。”毛主席听后,吸了一口烟笑着说:“老乡,你们哪个看见过这个旱龙长什么样子啊?如果龙王怪罪,就怪在我老毛身上好了。”几位老人被毛主席这么一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第二天上午,毛主席在村子周边勘察,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就在村口的水塘边打井最合适,毛主席看见这些水塘天旱都有水,下面肯定有地下水。
说干就干,当即毛主席就领着警卫员来到前面那块空地上,定下了水井的位置。
一看毛主席真的要挖井了,周边的老乡们就三三两两围拢了过来。有的老乡悄悄的说“毛主席真的要挖井啊!”有的老乡说:“毛主席他不怕旱龙王啊?”
毛主席带头抡起锄头带头挖了起来,他让警卫员通知所有机关同志也一起来挖井。沙洲坝这个地方以前从来没打过水井,现在毛主席领头挖水井,这可是了不得的特大新闻啊。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连沙洲坝周边村的老乡们,都纷纷围拢过来看毛主席挖水井。
当时的场景就像赶集一样。一连好几天,每天都有好多老乡们赶来。大家都围在挖井的现场周围看热闹。几百双眼睛齐刷刷的望着毛主席和红军战士。既有新鲜好奇的,又有疑虑重重的。那个神态啊,就好像马上能看到旱龙王现身了一样。
毛主席一边带领红军战士打井,一边向围观的老乡们宣传打井的好处。他告诉老乡们世界上其实并没有什么旱龙王。
毛主席的一番话把大伙都逗乐了。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几天时间,一口直径1米多,深约6米的水井就挖成了。水井打好后,一连几天,老乡们都拎着水桶前来挑水,毛主席看了,心里十分高兴。
可是没过几天,老乡们忽然又都不愿意来挑水了,连红军战士为群众送上门的水,也被他们偷偷全部倒掉。有时间的村民就等山脚下引过来的山泉水。没时间的,就又回到池塘里挑脏塘水喝。
这让毛主席感到非常奇怪,一打听,原来是由于打这口井,大家都没经验,打出来的水有一股泥腥味。所以,前来挑水的老乡们就少了。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就去问其他乡村打井有经验的老乡,才知道要在井底铺上木炭沙石过滤,水才能去掉泥腥味。
第二天,毛主席又带上当地的乡村干部和警卫员,在池塘的另一边又重新选址,重挖了一口水井。
这次,为了使井水更加的清澈甘甜,毛主席亲自下到井底,先放上一层木炭,之后再铺上沙石,再放上一层木炭,又再铺上沙石,就这样连铺了三层,他才放心的上来。
第二天,当咕噜咕噜的井水涌上来时,毛主席亲自打了一勺水喝了一口,说:“嗯,这水好,和山泉水一样甜。”
从此,中央各机关和村民都到这里来挑水喝,结束了喝脏塘水的历史。
随后,在红军帮助下,沙洲坝每个村,老乡们都高兴地开挖水井,再也不怕得罪旱龙王了。仅仅不到一个月,沙洲坝就开挖了二十多口水井,沙洲坝的老乡们从此喝上了干净水。
毛主席关心群众挖井的举动,让村民们很感动,也为其他苏区干部树立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好榜样,这些水井也成了我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见证。
解放后,1951年毛主席派了慰问团来到瑞金,沙洲坝的村民们把毛主席亲自打下的这口井重新整修了一遍,并正式取名为“红井”,还在井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大字,以后又将木牌改成了现在的石碑。
如今,沙洲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沙洲坝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住上新房子,安装上了自来水,有一部分村民还住进了别墅。现在,全镇近一半的家庭拥有了小汽车。沙洲坝人民感谢共产党,更加怀念毛主席。
当年毛主席在瑞金沙洲坝,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正是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崇高品德。
毛主席引导沙洲坝老百姓破除迷行解放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永远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红井导游词5
嗨咯,大家好!今天导游小明来讲解一下“瑞金红井”。
当年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无水灌田,就连群众喝水也非常困难。那时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雨过天晴,河床干枯,露出一片片白白的泥沙,沙洲坝人们就生活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
在这之前也有人想过挖井,可是他们一来穷,没人敢牵这个头;二来迷信,听信风水先生说沙洲坝是条旱龙,动不得龙脉,如果挖了井,十邻八乡都要遭殃,所以没人敢冒犯。于是祖祖辈辈喝水、洗衣、喂牲口,都用同一口池塘里的水。由于水源污染,经常会发生呕吐、腹泻事件,有几个孩子就是因为喝了脏塘水得病而丧失了幼小的生命,水的问题严重影响沙洲坝人民的生活。
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以后,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在元太屋办公和居住,他发现这里的群众喝的是池塘里的脏塘水,便把 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挂在心上。
9月的一天早上,毛主席带着小吴拿着锄头、铁锹来到池塘边找水源,被一早起来的老表看见了,于是毛主席领头挖井的事,立即传遍了沙洲坝。只一会儿功夫,一大伙群众来到了挖井现场,他们以疑虑的目光投向毛主席,此时,主席看出了挂在老表脸上复杂的表情,便对大伙说:“这几天工作忙,没功夫同大家商量挖井的事,今天才有点空,我就先找个有水源的地点定个位置,破个土。我知道你们迷信风水,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真要怪罪下来,让他来找我好了!”一席话打消了村民的疑虑,并在主席的带领下开挖水井,没几天功夫,水井挖好了。从此,沙洲坝人民结束了饮用脏塘水的历史,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
红井是当年党和苏维埃政府关心群众生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历史见证。红井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仰慕的神圣之地,甘甜的红井水滋养一代又一代人,一曲《红井水》唱遍了大江南北:“红井水哟、甜又清……。”
解放了,沙洲坝乡亲头一件大事,便是挖井,把填了十五年的井重新挖开、砌好,并在井边也钉上一块木牌,木牌上写上十四个大字: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红井导游词范文介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