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
推荐文章
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
兵谏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风景区,亭子是依山而建的,常常有鸟儿停在上面高歌,或许是在讴歌历史的阴云,或许是在吟咏世态炎凉,亭子因为有了他们才更显得风致了。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在此将蒋介石抓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1
兵谏亭屹立在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来陕西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正式命名为“兵谏亭”。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陕西,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亭,这又是一个和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的小亭,这也是一个几度易名的小亭。他所在之处本没有亭,只因在此抓了一人而立亭。而立亭之初,也不是因为抓人。有点罗嗦了,其实这个亭就位于骊山,是一个四角见天的亭子,檐牙高啄,勾心斗角,亭子的柱子是洁白的能够映衬出人心灵的大理石砌成的,有三米见高,仿佛能撑起一个伟人要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胸膛。亭子较他地要高出尺许,用白玉造就出一片亭台楼阁的美。亭子是依山而建的,常常有鸟儿停在上面高歌,或许是在讴歌历史的阴云,或许是在吟咏世态炎凉,亭子因为有了他们才更显得风致了。亭子的中央是用远处渭水畔的碣石造就的,整个亭给人一种白皙的有如同心灵一般澄净的感觉。这里就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
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2
各位游客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八办及西安事变旧址。 各位游客,昨天我们游览了华清池,五间厅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那么今天我们要参观的西安事变旧址呢,特指西安止园、新城黄楼、张学良公馆、高桂滋公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逼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由此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即“双十二事件”。当时,张、杨两将军的住宅以及指挥部都设在西安城内,而且事变发生后的一系列善后工作也是在城内进行的。
因此,这些地方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和历史意义。 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园饭店内的止园,是杨虎城将军的别墅,简称杨公馆。当年,杨将军痛恨腐败政治,打算不再从政,“当官到此为止”,止园由此而得名。在止园,杨将军和共产党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多次商讨国事。现在,这座别墅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新城黄楼,是张、杨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指挥部,位于陕西省政府院内。这里是明代的秦王府城,后改名为新城,黄楼仅是其中的一座建筑,所谓黄楼,并非楼房,而是一座外表呈六角亭式的大厅,周身涂有黄色油漆,故名。蒋介石被捉后,首先被押到这里东客厅,后转移到玄风桥高桂滋公馆。 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建国路,由东西排列的3座精巧别致的小楼组成,东楼、北楼、西楼。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将军把中共代表团接到这里,安排在东楼下榻。
1982年在这里建立了西安事变纪念馆。 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玄风桥,与张学良公馆隔墙相望。蒋介石被捉后不久,即从新城解押至此,随同他来陕的还有国民党军政大员,以及后来从南京赶到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都住在这里。周恩来在此同蒋介石多次谈判,最后迫使蒋介石承诺停止内战,接受一致抗日的条件,从而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以大无畏的勇气,以自由和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树立起一座爱国主义精神的丰碑,他们的英雄业绩与高尚情操薪火相传,启迪后人,激励来者。参观到此为止,接下来我将带领各位参观八办。
大家现在随我来到就是八路军办事处的旧址所在地: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这片院落刚刚建成时,主人请当时一个叫成柏仁的名人,借晋书中竹林七贤之美传,题写了“七贤庄”的名字,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医疗器械和药品极度缺乏,周恩来指派我党地下党员刘鼎在西安设立一处秘密交通站,刘鼎经过多方调查和了解,找到了德国牙医博士,德国共产党员冯海伯。当他接到邀请,知悉详情后,很快来到西安,出面租用了七贤庄一号院,并在一个月之内作为牙科诊所对外迅速开张了。表面上看,这里是一家外国人开的牙科诊所,其实是我们党的秘密交通站。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这里改名为红军联络处,成为一个半公开的红军机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战,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了。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红军联络处正式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办事处建立后主要有三项工作:第一项任务是:宣传我们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发动全民一致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办事处是出入延安及各地的必经之地。据资料记载,除了毛泽东和陈毅同志,大部分的党政军的领导干部都来过这里。而来的最多的就是周恩来同志,他先后23次来到这里 办事处成立后的第二项任务:输送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到延安,培养军事人才,壮大革命的力量。1938年,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到延安来,学好本领到前线打日本救中国!”1938年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和新婚不久妻子,经过办事处的帮助顺利到达延安。
斯诺夫妇、白求恩、胡志明等人也是通过八办的帮助到达延安的。仅1937年到1938年,通过八办介绍去延安的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就有两万多人。当年的青年后来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他们故地重游又来到七贤庄时,无不发出这样的感慨:七贤庄是我们走上革命起点的地方! 八办的第三项任务是:向前线及延安采购、领取抗战物资、支援前线抗战。国共合作初期,我们按照国民党的编制还可以领取抗战物资,购买医疗器械、被服费用等转运陕北前线,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又租用了七贤庄的三号院、四号院和七号院。我军的第一支汽车队也在这里建立当时共有22辆军车。 随着抗日战争的进程,蒋介石的抗日决心有所动摇,把中国共产党的存在视为眼中钉,而一些国民党顽固派更是把办事处团团包围。
当时西安人口不足50万,职业特务就有4500多人。特务据点在西安城内设有40多处,仅办事处周围就有20多处,一些特务还化装成卖烧鸡的、要饭的、拉洋车的,甚至是男扮女装的,在门口监视办事处的活动。搞破坏进行暗杀活动,而且在经济上对办事处实行限制。当时国民党给西安的老百姓和商号下了通知,不许把粮食、蔬菜和生活用品卖给办事处,一旦发现以资敌罪论处。于是八办的同志们就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吃、穿、用问题。当年,虽然环境很恶劣,但是同志们却都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大家都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抗战一定会胜利。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了, 1946年9月10日,八办的同志们安全地返回到了延安。 办事处从1937年8月25日建立到 1946年9月10日撤离,历经了将近10年。 建国后,七贤庄一号院很快被政府妥善保管,后来按原貌恢复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其他的院子目前只收回了二到七号院的前半部分,还有一些院子我们正在积极努力的争取能够完整收回并充分利用和开发,希望能够提供给大家更好的参观环境,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这里参观。 有关办事处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止园、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8处。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的居室。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住东楼。
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西安事变指挥部位于西安新城陕西省人民政府内的杨虎城公馆,1931年建,砖木结构,宫殿式,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1936年10月8日张、杨在此密谈决定对蒋介石进行兵谏。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此与杨虎城共商救国大计。新城黄楼与杨虎城公馆相距300米,因墙为黄色得名。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 。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此密商发动兵谏。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在止园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建于1933年,1936年12月14日蒋介石迁此,周恩来在此会见蒋介石,初步达成六项协议。
西京招待所在解放路,为随蒋介石来陕的南京政府军政要员的住所,现为省旅游局办事处。华清池五间厅背靠骊山,西安事变发生当天蒋介石由此逃至骊山一巨石缝隙中,后来在巨石附近建亭,先后以"正气亭"、"避难亭"、"捉蒋亭" 、"兵谏亭"为名。1982年在张学良公馆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
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4
离开华清池,我们便来到位于它“身”后的骊山上。骊山名字的由来跟它的外形有关,远看骊山像一匹黑色的骏马。在古代,黑色的马被认为是最漂亮的马,而漂亮的马叫做骊。骊山因此而得名。
骊山,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兵谏亭。它建于1946年,说到兵谏亭,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而这段历史故事,还得从骊山脚下的五间厅说起。1931年,“9·18”事变,我国领土不断被日本占据。全民抗日情绪高涨,而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1936年来到西安,在此商议“剿共”计划,暂住五间厅。五间厅,顾明思义,由五间房子组成。蒋介石在西安时,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说,都被拒绝。于是,张、杨二将于12月12日兵谏蒋介石。蒋介石听到枪声,从五间厅的后窗逃上骊山。当时是寒冬12月,蒋介石光着脚板,披了件睡衣,走山路,躲在骊山的虎斑石的缝隙内。一般的战士,40分钟才能从五间厅跑到虎斑石,而蒋介石只用了15分钟就跑到了。张、杨二将见蒋介石逃走,命令搜山。搜了很长时间都没找到,开始乱开枪。一枚子弹正好打在虎斑石上,蒋介石误以为被发现了,自动走了出来。经过谈判,蒋介石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五间厅至今仍保留当时蒋介石居住的原样,窗户及墙体也保留当时子弹打碎的玻璃和枪眼洞。
在来兵谏亭的途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宝物”。它们是中日战争留下的一些大炮、坦克、飞机……这些“宝物”隐藏在茂密的树丛中,我们像寻宝一样把它们一一找到。我们一会儿骑在大炮上,一会儿爬上坦克,转眼间又坐到飞机的驾驶舱内。坐在当时的战车上,我的心充满了自豪,觉得自己变成了神气十足的小战士。告别了这些战车,我们接着往上爬。骊山看起来不高,可它与别的山可不一样。普通的山,十几级台阶就有一个休息平台。而骊山,几十级台阶才有一个小小的休息平台。因此,到达兵谏亭时,大人们早已气喘吁吁、疲惫不堪,说什么也不愿意带我们上山顶的峰火台了。我们只好无可奈何地下山了。沿着下山的路走,我们来到了“三元洞”。站在这里俯视前方,骊山和华清池的景色尽收眼底。茂密的树丛,镶嵌着星星点点的白石块。树丛下,有不少座红白相间的瓦房,贵妃出浴的白色塑像显得格外枪眼。人群在这些瓦房和塑像前穿梭着,犹如一只只小蚂蚁在地上移动着。三元洞其实是个道观,观内让我们感兴趣的有一口大钟。它位于观内中心,看起来很古老。直径大得我们四个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拢。大钟悬吊在一个亭子里,离地面近50公分高,亭子就像它的雨衣,为它遮风挡雨。我们时而看上面的文字,时而拍拍大钟,时而钻到钟底下,玩得不可开交。
夕阳西下,鸟儿叽叽喳喳地飞过树梢,天边的红霞发出耀眼的光芒,它们仿佛都在各我们告别呢!我最后望了一眼骊山,离开了这里……
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5
兵谏亭屹立在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来陕西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正式命名为“兵谏亭”。史料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陕西,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来
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西安事变浮雕”项目从2000年9月就提起,经众多专家学者数十次的论证,于2004年4月初动工实施,历时半年,总投资约260万元。浮雕总长 60米,高3.6米,由12组画面内容构成,成功塑造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典型历史人物120个。史料详实,造型逼真,生动再现了“西安事变”这一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是我国迄今惟一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纪念性主题浮雕,也是对骊山景区文化的完善补充。建成后将与兵谏亭、兵谏园一起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爱国教育、艺术鉴赏于一体的新景观,成为骊山又一个新亮点。 西安事变是二十世纪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骊山是这一事件的主要发生地,所以,在此用浮雕形式记录这一史实,缅怀民族英雄,弘扬民族精神。浮雕前面“西安事变”四个苍劲有力、大气洒脱的题字,是以豪放雄浑的榜书享誉书坛,年逾八旬的李铎将军精心书写。 在这些浮雕画面中,第一组画面是“日寇侵华,国共对垒”,从残垣断木、浓烟四起、铁蹄肆虐的场景,充分表现了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 第五组主画面“骊山枪声,华清兵谏”,浮雕的画面生动逼真,充分体现了张学良、杨虎城的抗日决心。并提出八项救国主张。 第八组主画面是“两宋莅陕,和谈释蒋”,兵谏后,全国政治形式错综复杂,如何处理善后,才有利于国家民族,成为举世注目的重大问题。画面为南京飞机飞临西安上空侦察示威的图样。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在中国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以自由与生命为代价,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必将启迪后人,激励来者。愿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民族英雄永垂青史! 骊山是临潼旅游的窗口,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缩影,近年来骊山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景点景观质量明显有所提高。 2001年兵谏园建成后,森林公园委托骊山书画艺术研究员组织实施,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游客负责的态度,以“弘扬骊山文化,打造艺术精品”的原则,建造浮雕。以便能再现历史、启迪后人,感悟先贤遗风。评价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亭,这又是一个和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的小亭,这也是一个几度易名的小亭。他所在之处本没有亭,只因在此抓了一人而立亭。而立亭之初,也不是因为抓人,其实这个亭就位于骊山,是一个四角见天的亭子,檐牙高啄,勾心斗角,亭子的柱子是洁白的能够映衬出人心灵的大理石砌成的,有三米见高,仿佛能撑起一个伟人要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胸膛。亭子较他地要高出尺许,用白玉造就出一片亭台楼阁的美。亭子是依山而建的,常常有鸟儿停在上面高歌,或许是在讴歌历史的阴云,或许是在吟咏世态炎凉,亭子因为有了他们才更显得风致了。亭子的中央是用远处渭水畔的碣石造就的,整个亭给人一种白皙的有如同心灵一般澄净的感觉。这里就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
兵谏亭导游词范文介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