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年分享的著名纪念馆导游词参考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下面是小编推荐的纪念馆导游词,仅供大家借鉴。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首先代表我们旅行社以及我个人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栋大楼是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来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是一栋标准的徽式建筑,并且是当时南昌最高的建筑之一。
进入大厅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建军七十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在这里游览参观留下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家现在看到的房间是起义部队卫生员的房间,对面的是警卫员的房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不仅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还蕴涵了天圆地方的意思。地上的鹅卵石象征了一个个金元宝,而这些空白的线条则形似一个巨大的锁,有锁财的含义在里面。在天井四周的四个水缸是大旅社的消防设备,在起义的时候用来给起义军喝水用的。当时旅社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一直在解放以后才逐渐改变成为砖木结构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的是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这里原来是给有钱人做寿办喜事的地方,起义军的领导同志曾多次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部署起义的有关问题。这边陈列的四把太师椅,两个茶几和那面穿衣镜都是原物,其他的家具都是复制的。这座钟所指的时间是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大礼堂右边是九号房间,这里是起义时军事参谋团的开会处,当时这里的房价是三块大洋一天,而一个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00元,可想而知,当时大旅社的消费之高了。在左边是十号房间,在起义的时候,起义军的领导同志们曾在这里工作过和休息过。
请大家跟随我来二楼把,这是25号房间,周恩来同志曾经在这里办公,这里也是旅社最好的房间,不仅有落地玻璃,还有电灯和电话。
进入二楼大厅后,大家看到的五尊雕塑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两边的浮雕是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拓印下来的。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屏幕投影机,演示了朱德如何以设酒席,打麻将,吃饭的名义,牵制住了敌军的两名团长和团副,让起义顺利进行的情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华东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无数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大革命惨遭失败。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日晚。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部队的总指挥。起义的时间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后来由于军中出现了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
这是1927年南昌城的沙盘模型,当年南昌城四周都有城墙,共有七座城门,市中心那座白色高大的建筑就是江西大旅社。这四周是当年起义部队的驻地,参加起义的部队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朱德创办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等。
起义部队二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指挥下,向敌人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战斗进行了四个多小时,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歼灭南昌守敌三千多人,缴获机枪八百多挺,步枪四千多支,子弹七十多万发。
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是进攻敌军总指挥部的时候。敌军的精锐部队大部分都驻扎在这里,并且早已得到叛徒告密,事先做好了准备,战斗打响后,起义军奋不顾身,贺龙,刘伯承,周逸群等同志也在第一线指挥战斗,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敌人的军政首脑机关,那个可耻的叛徒也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南昌起义的火种,迅速燃遍了全国,点燃了各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在革命的危机关头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开始,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1933年六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二)
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侧。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
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
25日下午,张学良 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 学 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南湖革命纪念馆导游词(三)
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南湖渡口。高大的石坊上两个墨绿色的大家:“南湖”已告诉我们,眼前烟波浩渺的水面就是闻名中外的南湖了,南湖是浙江的三大名湖之一,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古代也称马场湖,东南湖等等,其与西南湖似交颈鸳鸯,故两湖又合称为鸳鸯湖。
大家看,边上这座流线型的建筑就是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它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团大会在嘉兴南湖闭幕而建造的一座纪念性建筑。首先我们去参观纪念馆,追寻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现在我们步入纪念馆大门,迎面的是大型石雕照壁,正面为纪念馆馆名,背面是1991年嘉兴人民集资建造南湖纪念馆新馆的碑记。
南湖革命纪念馆是1959年根据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决定而筹建的。当时不仅在湖心岛烟雨楼大厅中央开辟中共“一大”史料陈列馆,还仿制了当年召开会议的南湖画舫停泊在烟雨楼前。1990年6月为了使南湖“一大”会址更好地成为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中共嘉兴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我为南湖争光辉”活动,同时发动广大党员,群众观点捐款建造“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热爱家乡的南湖儿女纷纷响应,踊跃捐资,共集资320多万元,1990年10月,“南湖革命纪念馆”奠基,1991年6月25日建成开馆。
西侧的宣誓台是一面鲜红的党旗,面对党旗宣誓,其庄严感受,使命感油然而生。
各位游客,你们是否注意到广场四财有四个火炬型花坛,中间四个小花坛向心而抱,它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边上数百盆姹紫嫣红的盆景,将广场点缀得生气勃勃。
南湖革命纪念馆造型新颖,从空中俯视,整座建筑犹如一个硕大的党徽,铿锵有力的镰刀,铁锤浇涛在一起,纪念馆顶部矗立一个外方内圆的标志,行家称其为丰功坊,它象征天圆地方的恢宏世界,隐喻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如天地目月永垂于世。
各位团友,这就是邓小平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的馆名,它在党徽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现在我们已来到纪念馆瞻仰大厅。大厅正中是一艘南湖红船模型,这是根据南湖红船按比例精心制作的,背面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18个金色大字,告诉大家这里是中共一大会址之一,整个大厅在鲜花簇拥下显得庄严稳重。
下面我们进入史料陈列大厅,这里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整个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共五个单元,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时艰辛又伟大的过程。
我们先参观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首先是第一单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陈列讲述了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簦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以及此后其他列强相继入侵,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来操纵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命脉。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还无耻地提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成了中国人民的基本任务。
大家看,这是当年广州十三行的外国商船,这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照片以及农民的卖身契。
下面请看第二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
1851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但14年后,我们的农民革命运动最终也失败了。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进行变法运动,但变法运动没几个月失败了,这说明改良主义的道路不能救中国,这时期北方还兴起了义和团等,不久也都遭到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镇压。
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国外组织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在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发布了退位诏书,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此结束。辛亥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袁死后,又出现了军割据和混战的黑暗时期。旧民主主义的失败说明,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不能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问题。
各位团友,你们看,这是太平天国发动者洪秀全的塑像及(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义和团大破洋兵》照片。这是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十六字纲领照片。
下面我们来看看陈列的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战争以后,外国商人相继在中国设置船坞,船厂,开办轻工业工厂,于是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举办的军工和民用企业里,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送来马列主义。
各位请看,这里陈列着当时俄商在汉口开办的顺丰砖茶厂,李鸿章聘请洋员创办的金陵制造局以及中国早期产业工人队伍发展和罢工斗争统计图。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27个战胜国在巴黎开会,悍然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为反对巴黎分赃和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全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上海工会怕势浩大的罢工斗争,显示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这时期,湖南的“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会”天津“觉悟社”等一批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较有影响的社团相继成立。在传播过程中,他们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派别开展了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是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游行的照片。
各位团友你们看,这是我们海宁的万人国民大会,会上宣布开除卖国贼陆宗舆的乡籍。这埠石碑就是当年所立的“卖国贼陆宗舆”石碑原物。
扁担精神纪念馆导游词(四)
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之间,在绵延千里的红旗渠流域之中,林州市(原林县)石板岩供销社从20世纪40年代创办,靠一根扁担创家业,坚守信念,传承发展,为山区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群众亲切地赞誉为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农村商业战线的一面红旗。
194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太行山区创办起一家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60多年来,他们肩挑货担绕山转,永不言苦;跌倒站起再前行,永不言败;与时俱进求发展,永不言止。用扁担架起一座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联结起一条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凝聚了一种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
扁担精神既是供销人理想、信念和智慧的结晶,更是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他们经过修建红旗渠工程的淬火,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忠实践行使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砥砺前行。始终坚持精神立社,传统教育不间断;坚持富民兴社,造福山区志不移;坚持发展强社,60多年不亏损,年年都有新发展,年年都有新贡献,成为全国供销系统学习的典范。
扁担精神的核心是为民,关键是创新。扁担精神与红旗渠精神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在石板岩和林州,红旗渠精神与扁担精神的相互辉映,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合作社文化的大繁荣,供销事业的大发展。二次创业成果日益显现,形象地位明显提升,促进了林州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林州模式再次得到全国总社和各级党政的肯定。
扁担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全社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科学发展、永攀高峰的动力源泉。
第一部分:一根扁担创家业
石板岩地处林虑山大峡谷之中,境内群山起伏,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解放前,石板岩一带方圆几十里,连一个小货铺都没有,人们出山赶集仅有两条路,一条是上70个弯,下百个弯的鲁班壑一条是上5里,下7里的刘家梯,往返一趟,近的几十里,远的近百里,因而人们常常是起早上路,日落才能归山。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自发办起了合作社,白手起家,靠一根扁担进行艰苦创业。
第一块:苦难岁月
解放前,山区群众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买生产生活用品难,卖山货土特产更难,而且还受着奸商的盘剥。解放后,党组织根据群众的迫切要求,靠一颗红心,一根扁担,一副铁肩,一双脚板,创办起合作社,决心让山里群众买卖不出山,生意做到家门口,交易公平又公道,家家过上好日子。
第二块:风雨历程
石板岩供销社从1946年创办,走过了60多年风雨历程。由当时的五间石板房、四种商品发展到现在村村设有经营网点,并建起了自己的大型超市、宾馆等服务设施,经营品种 5600 种,资产总额达到1620万元。
第二部分:一分一厘细打算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供销社办起来了,如何扩大本钱,增加品种,扩大服务,满足需要,把合作社办的红红火火。干部职工做到了勤俭办社,点滴节约。从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杜绝跑冒滴漏。该花的钱,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不该花的钱,决不浪费一分一厘。正是靠干部职工的省、挤、抠,才使得石板岩供销社建社60多年来无亏损,年年有盈余,年年有贡献。
第一块:勤劳兴社
供销社是山里老百姓的共同家当。如何使这份家当增加积累发展壮大,供销社干部职工不计个人得失,不分白天黑夜,不畏风霜雨雪,一年四季肩挑货担,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殷实供销社家业默默地奉献。
第二块:节俭持社
勤俭办社,励行节约,是供销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经营上,始终坚持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在生活上,干部职工克勤克俭、点滴节约;在工作上,实行民主管理、开门办社,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部分:一心为着山里人
供销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天职。60多年来,供销社干部职工时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凭着自己的一颗红心,一副铁肩,一双铁脚板,不畏艰难困苦,不怕出力流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沿山串村,服务群众,用心血和汗水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用真诚和热情与山区群众建立了血浓于水的鱼水关系。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支援山区经济建设的庄严承诺,被山区群众亲切地赞誉为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
第一块:扁担送真情 温暖千万家
从办社第一天起,一代又一代供销人就挑起了为千家万户服务的重担,多少年来,一根扁担从不离肩,为百姓,历尽艰险不言苦;为百姓,甘将青春献山区;为百姓,危急关头送真情;为百姓,饥渴冷暖常挂心。用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山里人的爱戴。
第二块:扁担架金桥 造福山里人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供销社经营的总方针,一心为着山区经济发展,一心为着山里群众脱贫致富,是石板岩供销社的经营特色和精神核心。供销社与农民群众不单是一种销售与消费者的供需关系,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供销人与农民之间合作共存的关系。
第三块:扁担传真情 历练供销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石板岩供销社一以贯之的服务方向。几十年来,石板岩供销社党支部带领干部职工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当好先行官、后勤部,为山区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供销社也赢得了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导游词(五)
“大家好!现在我们去南京景点的第二站——大屠杀纪念馆。”
“大家看,我们现在来到了纪念馆的外面,那些竖立的石雕是根据当年大屠杀时中国人逃跑的样子雕刻成的,有的是爸爸背着孩子、拉着妈妈逃跑的,有的是年轻人背着老人或小孩逃跑的,有的是老人抱着小孩逃跑的,你们看他们脸上满是痛苦的表情。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进入了纪念馆内,看!对面墙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遇难者300000’,这个数字有多大,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下,旁边的小字刻的是部分遇难者的名字。大家看,这里有幅画,上面画的是日本人杀害中国人的情景,他们把中国人放进一个桶里,桶里全是钉子,然后把桶来回转动,把中国人活活给扎死了,这是多么残忍啊!大家再看这幅,上面画着日本人把中国人的尸体堆成了山。”
“我们进入下一个展厅,这个展厅里面是日本人杀害中国人所用的武器,有枪、刀、手榴弹等,还有上个展厅画上的桶,那个桶里面可是锋利的钉子,大家跟我来,这里是档案厅,墙上这些文件都是遇难者的档案,大家可以拿出来看看。这个展厅还有一个体验室,叫做‘十二秒’,就是在大屠杀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人杀害了30万中国同胞,就相当于每隔十二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在日本的屠刀下,大家听这水滴的滴答声,每滴答一下,就有一人被杀害。”
“最后一个展厅是胜利厅,日本投降了,中国胜利了!大屏幕中放映的就是日本投降的画面,墙上满是胜利的旗帜,一片欢欣的场面,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