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
中考生物考察的知识点通常都是以课本知识为主,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生物这一科的时候,要学会对知识点梳理归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中考试题,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生物相关内容推荐↓↓↓
生物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发育成植物的枝条和绿叶的是( )
A.根 B.茎 C.叶 D.芽
【考点】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分析】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其实,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解答】解: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下面是枝芽的结构示意图:
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可见,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故选:D.
2.黑松是烟台市沿海广泛分布的抗盐植物,它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考点】植物的分类.
【分析】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同的植物形态、结构各不相同.据此解答.
【解答】解:黑松属于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
故选:C.
3.沙漠中的骆驼刺有着发达的根系,根的生长依靠如图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如图所示:
【解答】解: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根的生长是③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和②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的结果.
故选:B
4.“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考点】细胞中的物质.
【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解答】解:A、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因此,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液泡.
故选:D
5.春天来了,烟台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罗山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它们属于(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据此答题.
【解答】解:烟台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罗山等地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峰峦绵延,林深谷幽,古木参天,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故选:A
6.下列不属于鸟类繁殖行为的是( )
A. B. C. D.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鸟类在生殖季节会表现出生殖的一系列行为,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解答】解:A、是求偶行为,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A不符合题意;
B、筑巢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啄木鸟捉虫,属于取食行为,不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C符合题意;
D、育雏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1]听小骨 B.[2]半规管 C.[3]耳蜗 D.[4]鼓膜
【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图示1为听小骨,2为半规管,3为耳蜗,4为鼓膜,据此解答.
【解答】解:A、1表示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B、2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而没有听觉感受器;
C、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
D、鼓膜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
故选:C.
8.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据此答题.
【解答】解:鱼类用鳃呼吸,爬行动物终生用肺呼吸,乳动物用终生肺呼吸,而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B
9.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 )引起的.
A.炭疽杆菌 B.噬菌体 C.HIV病毒 D.H7N9病毒
【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解答】解:“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HIV病毒)引起的.
故选:C
10.张明爱吃洋快餐,最近经常发生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现象,给他的建议是( )
A.多吃青菜和水果 B.少吃炸鸡腿多喝鸡汤
C.多吃鸡蛋和牛奶 D.适量运动,少食多餐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口腔溃疡和牙龈经常出血是坏血病的表现,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应该多吃.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1.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
A. B. C. D.
【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常见的腔肠动物有A海葵、D海蛰、C水螅、珊瑚虫等.图中的B水蚤属于节肢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2.青少年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B.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斗殴
C.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D.不吸烟,远离毒品
【考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合理膳食、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劳逸结合、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
【解答】解: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可见B错误.
故选:B
1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B.结果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
C.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两只试管内都不变蓝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解:A、1、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而不是温度,错误;
B、1号试管中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结果是1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而不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错误;
C、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正确;
D、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2号试管内不变蓝、1号试管内变蓝,而不是两只试管内都不变蓝,错误.
故选:C.
14.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主要步骤,应注意灵活的应用.
【解答】解:图一转换到图二,细胞变大了,说明是低倍镜换高倍镜.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①移动装片,使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故选:C.
15.下列属于仿生的是( )
①抗荷服 ②人造地球卫星 ③薄壳建筑 ④CT机 ⑤血液透析仪.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⑤
【考点】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分析】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解答】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①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②模仿乌龟的背甲薄坚硬的结构原理建造了薄壳建筑,③血液透析仪是模仿肾脏的工作原理利用膜技术和渗透压来置换血液中的物质,因此都属于仿生;②人造地球卫星是模仿了太空卫星的原理来工作的;④CT机是利用射线照射,利用的是物理学原理,因此都不属于仿生.所以属于仿生的是①抗荷服、③薄壳建筑、⑤血液透析仪.
故选:A
16.李真周末经常帮妈妈做馒头、制酸奶、腌泡菜等家务,下面是她的几点收获,你不认同的是( )
A.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
B.做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
C.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
D.三种食品都是利用了细菌发酵的原理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发酵.
【解答】解:A、发面需要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A正确;
B、做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目的是杀菌,B正确;
C、腌制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的条件,所以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C正确;
D、做馒头需要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属于真菌;制酸奶、腌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属于细菌,D错误.
故选:D
17.李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B.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
C.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
【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解答】解:A、图中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A错误;
B、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如果4传出神经处受到损伤断裂,反射弧不完整,刺激1处无反射,但是3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由(二)白质上行传到大脑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C正确;
D、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所以该反射弧完成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18.你有坐过山车或高空荡秋千的经历吗?当身体悬空时,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甚至大声呐喊吗,这是( )分泌增多的结果.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考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分析】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解答】解:当你遇到危险时,会害怕并感到心脏在怦怦乱跳,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即反射;感到心脏怦怦乱跳,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因此当你遇到危险时,会害怕并感到心脏在怦怦乱跳,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甚至大声呐喊,这时体内﹣﹣的分泌会明显增多的是肾上腺激素.
故选:D
19.为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我市红十字会举办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捐献活动,有关造血干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B.只能分裂不能分化
C.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
D.适量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分析】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也可以分化成各种其他细胞
【解答】解:A、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确;
B、造血干细胞不仅能分裂,还能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不正确;
C、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正确;
D、适量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正确.
故选:B
20.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形成和排出汗液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分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没有血管.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如图所示:①皮脂腺.②毛发,③血管,④汗腺.
【解答】解:排泄是组织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图中④汗腺能分泌汗液,具有排泄功能.
故选:D
21.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
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
B.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
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考点】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解答】解:A、据表中数据可见: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A错误;
B、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引导小鼠靠气味走迷宫用时会减少,B正确;
C、据表中数据可见: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C正确;
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D错误.
故选:AD
22.近三年来,美国白蛾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林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关美国白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卵生,体内受精
B.属于外来物种入侵
C.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D.飞机喷药是防治白蛾的有效措施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解答】解:A、美国白蛾是卵生,体内受精,正确;
B、美国白蛾来自美国,因此属于外来物种入侵,正确;
C、美国白蛾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为完全变态发育,而不是为不完全变态发育,不正确;
D、飞机喷药是防治白蛾的有效措施,正确.
故选:C
23.有关“引体向上”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B.有对组骨骼肌群参与
C.需要多系统的配合 D.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解:A、做“引体向上”时,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多组肌肉的协作完成,A错误.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
C、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正确.
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正确.
故选:A
24.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叶片B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A、叶片A中间与边缘,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正确;
B、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透明塑料袋内没有二氧化碳,因此叶片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而不是“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错误;
C、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透明塑料袋内没有二氧化碳,因此叶片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而不是“叶片B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错误;
D、叶片A只有中间变蓝而不是叶片A变蓝;叶片A中间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而不是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错误.
故选:A
25.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属于事实的是( )
A.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B.鸟类和哺乳类与爬行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C.原始大气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D.太空椒是通过诱发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观点只是一种推测,而事实则是已经证明的或有证据的事件.
【解答】解:A、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是推测,不属于事实;
B、鸟类和哺乳类与爬行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推测,不属于事实;
C、根据米勒模拟实验获得的证据,可以推测原始大气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不属于事实;
D、太空椒是通过诱发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是客观存在的物体和现象,属于事实.
故选:C.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0分)
26.美丽富饶的烟台养马岛是黄海之中的一颗明珠,也是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吸引着很多学生前来实践和调查.
(1)养马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的藻类植物,浅水处有浒苔和石莼等绿藻,稍深处有海带等褐藻,再深处有紫菜和石花菜等红藻,这种分布主要受 光 的影响,藻类植物是水域中的生产者,对维持生物圈的 碳﹣氧平衡 起重要作用.
(2)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疣荔枝螺,锈凹螺、丽核螺等海螺,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说明 生物适应环境 .
(3)如图是岛域部分生物食物网简图,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黑嘴鸥是 竞争 关系,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 鲅鱼 的数量减少最多,请写出含有带鱼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 .
(4)养马岛海域的生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 种类 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 能力.
(5)从6月1日到9月1日,烟台周边的黄渤海进入禁渔期,实施这一举措的意义是 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并能运行环境.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三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解:(1)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因此“养马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的藻类植物,浅水处有浒苔和石莼等绿藻,稍深处有海带等褐藻,再深处有紫菜和石花菜等红藻”,这种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藻类植物是水域中的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2)“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疣荔枝螺,锈凹螺、丽核螺等海螺,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3)“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黑嘴鸥都吃中国毛虾和鳀鱼,因此带鱼和黑嘴鸥是竞争关系,图中鲅鱼只有一种食物鳀鱼,因此“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鲅鱼的数量减少最多,含有带鱼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
(4)“养马岛海域的生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5)“从6月1日到9月1日,烟台周边的黄渤海进入禁渔期”,保护鱼类的繁殖和小鱼的生长,因此实施这一举措的意义是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1)光;碳﹣氧平衡
(2)生物适应环境
(3)竞争;鲅鱼;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
(4)种类;自动调节
(5)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7.去年冬天,刘海5岁的妹妹因患流感引发了肺炎,治疗及时已痊愈,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要从你我做起.
(1)流感病毒经鼻、 咽、喉、气管、支气管 最后到达肺而引发肺炎.
(2)肺炎会造成呼吸困难,病人需加快呼吸频率以保证对氧气的需求,吸气时,图中的[7]会 收缩 ,顶部下降,进入肺泡的氧气透过图中的 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透过该结构进入肺泡,随着呼吸排出体外,肺泡具有数量多,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弹性纤维 等特点,这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3)肺炎病人手背输液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心脏的[ 2 ] 右心房 ,再进入[ 3 ] 右心室 ,然后通过[ 1 ] 肺动脉 输送到肺.
(4)冬季是流感易发的季节,注射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属于 特异性 免疫.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肺的结构;呼气和吸气;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如图:
(2)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5)图中,1肺动脉、2右心房、3右心室、4主动脉、5左心房、6左心室、7膈肌.
【解答】解:(1)流感病毒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而引发肺炎.
(2)“肺炎会造成呼吸困难,病人需加快呼吸频率以保证对氧气的需求,吸气时”,图中的[7](膈肌)会收缩,“顶部下降”,进入肺泡的氧气透过图中的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透过该结构进入肺泡,随着呼吸排出体外”;“肺泡具有数量多”,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等特点,“这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3)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肺炎病人手背输液治疗时”,药物进入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后首先进入心脏的[2]右心房,再进入[3]右心室,然后通过[1]肺动脉输送到肺.
(4)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当人体注射疫苗时,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冬季是流感易发的季节,注射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咽、喉、气管、支气管
(2)收缩;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弹性纤维
(3)2;右心房;3;右心室;1;肺动脉
(4)特异性
28.小麦是我国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今年5月,烟台市农科院培育的“烟农5158”小麦新品种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第一名吗,达尔文社团的同学也对小麦进行了相关研究.
(1)播种前,要从种子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发芽率的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这种科学方法是 抽样检测 ,度过休眠期的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 .
(2)出苗后,有的麦苗会出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现象,应该施加 氮 肥并及时灌溉.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麦叶片横切面,推测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会沿着图中的[ 2 ] 导管 运输到叶,一部分水分被[ 4 ] 叶肉 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通过[1]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 蒸腾作用 .
(3)开花时,同学们观察小麦花,其主要结构是 雄蕊和雌蕊 ,推测将来发育成[7]的应该是[ 6 ] 子房
(4)收获的麦粒要及时晒干,并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储藏,依据的原理是 降低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 .
【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合理灌溉;调查的基本方法.
【分析】1、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叶片是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种子具有完整的胚.(2)胚是有生命的.(3)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解答】解:(1)在调查过程中,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抽样调查法.从种子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发芽率的检测,这种方法叫抽样检测.度过休眠期的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度过休眠期的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2)氮肥能够使植物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所以麦苗出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现象,应该施加氮肥;根、茎、叶中的2导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除一部分被4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外,绝大部分都会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这个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3)小麦花为两性花,所以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受精完成后,6子房发育成果实.
(4)干燥少水、低温可以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
故答案为:(1)抽样检测;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
(2)氮;2导管;4叶肉;蒸腾作用
(3)雄蕊和雌蕊;6子房
(4)降低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
29.4月25日是世界反疟日,疟疾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为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全世界对疟疾和青蒿素的关注.
(1)疟疾通过疟蚊叮咬传播,它具有 传染性、流行性 的特点,疟蚊携带的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 病原体 ,阻止疟疾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清理积水,清除疟蚊的孽生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2)疟原虫已经对传统抗疟药物奎宁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奎宁对疟原虫变异个体不断 选择 的结果
(3)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含量偏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将FPS基因导入青蒿,获得了青蒿素含量高2﹣3倍的青蒿植株.这项生物技术是 转基因技术 ,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基因控制性状 .
【考点】传染病的特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赫尔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解:(1)“疟疾通过疟蚊叮咬传播”,它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疟蚊携带的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病原体,“阻止疟疾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清理积水,清除疟蚊的孽生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疟原虫已经对传统抗疟药物奎宁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奎宁对疟原虫变异个体不断选择的结果
(3)“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含量偏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将FPS基因导入青蒿,获得了青蒿素含量高2﹣3倍的青蒿植株”.这项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性状.
故答案为:(1)传染性、流行性;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2)选择
(3)转基因技术;基因控制性状
30.今年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改善人口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起到积极作用,优生优育再次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话题.
(1)初三王小乐的母亲已经怀孕了,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形成的场所是图一中的[ 2 ] 输卵管 ,孕育新生命的摇篮是[ 3 ] 子宫 ,胎儿在此通过 胎盘、脐带 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2)图二是王小乐对家族中单眼皮和双眼皮的情况进行调查的信息图.
①据图判断,显性性状是 双眼皮 ,判断的依据是 A (从下列婚配组合及结果选填一项)
A.爷爷×奶奶→爸爸 B.外公×外婆→妈妈 C.爸爸×妈妈→王小乐
②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若控制它的基因用A、a表示,则爷爷和王小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a、aa
③王小乐有个小妹妹的几率是 50% .若小妹妹是个漂亮的双眼皮,其基因组成应该是 Aa .
(3)优生优育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优生的是 ACD (可多选)
A.禁止近亲结婚 B.提倡高龄生育 C.鼓励遗传咨询 D.实行产前诊断.
【考点】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胚胎发育过程;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分析】(1)图中1表示卵巢,2表示输卵管,3表示子宫,4表示阴道.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2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的场所.3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2)①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根据调查信息图中爷爷×奶奶→爸爸 判断出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
②a控制隐性性状,爸爸的单眼皮基因是aa,分别由爷爷和奶奶各提供一个a,爷爷、奶奶都是双眼皮,说明他们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
王小乐是单眼皮基因一定是aa.
③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中考生物试卷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性别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王小乐有个小妹妹的几率是50%.在生殖过程中,单眼皮的爸爸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即含a基因的精子,双眼皮的妈妈产生两种类型的卵细胞,即含A基因的卵细胞和含a基因的卵细胞;形成受精卵时,两种类型的卵细胞与含a基因的精子细胞结合的几率是相等的,因此爸爸妈妈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所以若小妹妹是个漂亮的双眼皮,其基因组成应该是Aa.
(4)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可见ACD正确.
故答案为:(1)2输卵管;3子宫;胎盘、脐带
(2)①双眼皮;A;
②Aa、aa
③Aa;50%;Aa;
(3)ACD
31.你有在菜园栽培植物的经历吗?春天翻耕土地时,经常会看到蠕动的蚯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它们.
(1)观察图1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 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根据运动的方向和环带的位置,判断其前端应该是 B (填A或B).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体节 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通过“蚯蚓对土壤的翻耕作用”实验观察,发现土壤变得疏松,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3)图2是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两个对照实验来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
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 光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 ,实验二的变量是 水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蚯蚓喜欢 潮湿 的生活环境.
(4)从动物进化的历程看,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
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进化的特征有(写出一项) 软体动物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
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进化的特征有(写出一项) 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 .
【考点】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
【解答】解:(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在身体的前端有一体节特别大,光滑,为环带,我们一般以环带的位置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即B端.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因此它属于环节动物.
(2)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3)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据图可见实验1的变量是光,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光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实验2的变量是水,如干纸巾和湿纸巾.如果蚯蚓多次在湿纸巾上,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4)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进化到软体动物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如河蚌用鳃呼吸.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均分节,但是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如体表具有外骨骼,更适于陆地生活.
故答案为:(1)维持其正常的呼吸;B;体节;
(2)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3)光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水;潮湿;
(4)软体动物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
生物中考试题和答案相关文章:
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
上一篇:高效中考复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中考成绩查询方式